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2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基于大脑半球间相互抑制理论的针刺法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15
1
作者
庄卫生
钱宝延
+3 位作者
张杰文
曹留拴
蔡西国
杨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05-808,共4页
目的探讨基于大脑半球间相互抑制理论的针刺法对治疗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传统针刺组、传统巨刺组、试验针刺组,每组30例,分别针刺患侧穴位、健侧穴位、患侧和健侧穴位,每日1次,每周5次...
目的探讨基于大脑半球间相互抑制理论的针刺法对治疗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传统针刺组、传统巨刺组、试验针刺组,每组30例,分别针刺患侧穴位、健侧穴位、患侧和健侧穴位,每日1次,每周5次,治疗4周共20次。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及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FMA评分、MBI评分、MEP潜伏期及CM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FMA、MBI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MEP潜伏期及CMCT显著短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试验针刺组患者FMA及MBI评分均显著高于传统针刺组、传统巨刺组(P<0.05),MEP潜伏期和CMCT均显著短于传统针刺组和传统巨刺组(P<0.05)。传统针刺组和传统巨刺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针刺法、传统巨刺法比较,基于半球间相互抑制理论的针刺法,可以更好地调节脑梗死偏瘫患者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显著提高其运动功能评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球
间
抑制
理论
针刺法
脑梗死
运动功能
运动诱发电位
原文传递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瑞
吴相波
+1 位作者
袁华
孙晓龙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46-449,共4页
如何更有效地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一直是康复医学的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表明,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可以通过调控大脑可塑性,恢复受损大脑半球间平衡,从而促进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然而,临床研究发现大脑受损程度不同,相同治疗...
如何更有效地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一直是康复医学的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表明,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可以通过调控大脑可塑性,恢复受损大脑半球间平衡,从而促进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然而,临床研究发现大脑受损程度不同,相同治疗方案往往达不到一致的效果。患者卒中位置、损伤程度以及治疗时的刺激部位、频率等因素都是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本文从rTMS治疗脑卒中后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相关理论依据,包括两侧大脑半球交互抑制理论、代偿理论、双相平衡模型以及不同理论之间的区别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精准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重复经颅磁刺激
半球
间
抑制
理论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基于大脑半球间相互抑制理论的针刺法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
15
1
作者
庄卫生
钱宝延
张杰文
曹留拴
蔡西国
杨阳
机构
河南省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出处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7期805-808,共4页
基金
河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No.162102310277)
河南省医学科技发展项目(No.201702176)
文摘
目的探讨基于大脑半球间相互抑制理论的针刺法对治疗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传统针刺组、传统巨刺组、试验针刺组,每组30例,分别针刺患侧穴位、健侧穴位、患侧和健侧穴位,每日1次,每周5次,治疗4周共20次。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uglMeyer评定量表(FMA)评分、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分、中枢运动传导时间(CMCT)及运动诱发电位(MEP)潜伏期。结果治疗前3组患者FMA评分、MBI评分、MEP潜伏期及CMCT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FMA、MBI评分显著高于治疗前(P<0.05),MEP潜伏期及CMCT显著短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试验针刺组患者FMA及MBI评分均显著高于传统针刺组、传统巨刺组(P<0.05),MEP潜伏期和CMCT均显著短于传统针刺组和传统巨刺组(P<0.05)。传统针刺组和传统巨刺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针刺法、传统巨刺法比较,基于半球间相互抑制理论的针刺法,可以更好地调节脑梗死偏瘫患者大脑皮层的兴奋性,显著提高其运动功能评分。
关键词
半球
间
抑制
理论
针刺法
脑梗死
运动功能
运动诱发电位
Keywords
reciprocal interhemispheric inhibition theory
acupuncture
cerebral infarction
motor function
motor evoked potentials
分类号
R246.6 [医药卫生—针灸推拿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被引量:
1
2
作者
赵瑞
吴相波
袁华
孙晓龙
机构
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康复医学科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出处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46-449,共4页
基金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础研究计划项目(2019JQ-043)。
文摘
如何更有效地促进脑卒中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一直是康复医学的研究热点。大量研究表明,重复经颅磁刺激(rTMS)可以通过调控大脑可塑性,恢复受损大脑半球间平衡,从而促进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然而,临床研究发现大脑受损程度不同,相同治疗方案往往达不到一致的效果。患者卒中位置、损伤程度以及治疗时的刺激部位、频率等因素都是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本文从rTMS治疗脑卒中后患者运动功能障碍的相关理论依据,包括两侧大脑半球交互抑制理论、代偿理论、双相平衡模型以及不同理论之间的区别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精准治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
脑卒中
重复经颅磁刺激
半球
间
抑制
理论
Keywords
stroke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terhemispheric inhibition theory
分类号
R743.3 [医药卫生—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
R493 [医药卫生—临床医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基于大脑半球间相互抑制理论的针刺法对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
庄卫生
钱宝延
张杰文
曹留拴
蔡西国
杨阳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
15
原文传递
2
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脑卒中后运动功能障碍相关理论研究进展
赵瑞
吴相波
袁华
孙晓龙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4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