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午后极光强度与行星际磁场的相关 被引量:6
1
作者 胡红桥 刘瑞源 +4 位作者 杨惠根 王敬芳 N.Sato M.Kikuchi 李升贵 《地球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445-452,共8页
利用 1 997年和 1 998年南极中山站多通道扫描光度计的地面观测数据和WIND卫星在弓激波上游对行星际磁场 (IMF)的观测数据 ,对午后高纬极光强度与IMF各分量、以及时钟角之间的相关进行了定量研究 .统计表明 ,630nm的强度Ir 随IMFBx 的... 利用 1 997年和 1 998年南极中山站多通道扫描光度计的地面观测数据和WIND卫星在弓激波上游对行星际磁场 (IMF)的观测数据 ,对午后高纬极光强度与IMF各分量、以及时钟角之间的相关进行了定量研究 .统计表明 ,630nm的强度Ir 随IMFBx 的增大而减小 ,其线性相关系数为 - 0 .83 ;而 557.7nm的变化趋势与此相反 ,其相关系数要低得多 .630nm的强度随IMFBy 的变化曲线为一“V”形结构 ,其谷底在By=- 3nT附近 ;557.7nm的强度也有相似的变化趋势 ,其谷底的位置在By=- 2nT附近 .极光强度随IMFBz 的变化曲线为一倒着的“Z”字形结构 .630nm的强度随IMF的模B的增大而增强 ,其线性相关系数达到 0 .89,而557.7nm与B之间的相关性要差得多 .极光强度随IMF时钟角的变化曲线为一倒“V”结构 ,其反转点在θ =1 30°附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中山站 午后极光 极光强度 扫描光度计 行星际磁场
下载PDF
南极中山站午后极光强度与太阳风参数的关系 被引量:6
2
作者 胡红桥 刘瑞源 +4 位作者 杨惠根 王敬芳 Natsuo Sato Masayu kiKikuchi 李升贵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3期151-158,共8页
本文利用 1 997年和 1 998年南极中山站多通道扫描光度计的地面观测数据和 WIND卫星在弓激波上游对太阳风参数的观测数据 ,对午后高纬极光强度与太阳风等离子体密度、动压以及太阳风速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表明 ,午后极光... 本文利用 1 997年和 1 998年南极中山站多通道扫描光度计的地面观测数据和 WIND卫星在弓激波上游对太阳风参数的观测数据 ,对午后高纬极光强度与太阳风等离子体密度、动压以及太阳风速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定量研究。研究表明 ,午后极光 6 3 0 .0 nm的强度与太阳风等离子体参数之间有较好的相关 ,6 3 0 .0 nm的强度表现出随太阳风等离子体密度、动压和速度的增大而增加的趋势 ,其相关系数分别为 0 .84、0 .88和 0 .6 1 ;而 5 5 7.7nm极光的强度与太阳风等离子体参数之间的相关较差。午后 5 5 7.7nm和 6 3 0 .0 nm对太阳风参数的不同响应表明太阳风对 6 3 0 .0 nm影响更直接 ,而 5 5 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站 午后极光 极光强度 太阳风参数 磁层动力学 南极
下载PDF
午后极光强度与太阳风-磁层耦合函数的相关 被引量:5
3
作者 胡红桥 刘瑞源 +2 位作者 杨惠根 N.Sato M.Kikuchi 《空间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241-249,共9页
利用1997年和1998年南极中山站多通道扫描光度计的地面观测数据和Wind卫星在弓激波上游对行星际磁场和太阳风参数的观测数据,对午后高纬极光强度与太阳风-磁层耦合函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定量研究.研究表明,午后630.0 nm极光强度与太阳... 利用1997年和1998年南极中山站多通道扫描光度计的地面观测数据和Wind卫星在弓激波上游对行星际磁场和太阳风参数的观测数据,对午后高纬极光强度与太阳风-磁层耦合函数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定量研究.研究表明,午后630.0 nm极光强度与太阳风-磁层耦合函数间有很好的相关,而557.7 nm的相关性差一些;在考察的所有耦合函数中,午后极光受太阳风电场和能量的影响更直接;同时,行星际磁场的时钟角对午后极光也有很强的控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山站 午后极光 极光强度 太阳风-磁层耦合函数
下载PDF
午后多重极光弧观测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温艳波 杨惠根 +9 位作者 韩德胜 T.Araki 艾勇 刘瑞源 刘勇华 胡泽骏 陈卓天 邓忠新 刘嵘 王晶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5年第4期255-263,共9页
本文利用2001—2003年南极中山站175天全天空摄像机观测,对午后多重极光弧的出现率及其与Kp指数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午后多重极光弧出现率呈一单峰分布,最大发生率出现在1445UT(1645MLT),其位置在1500MLT极光热点(1300—1700M... 本文利用2001—2003年南极中山站175天全天空摄像机观测,对午后多重极光弧的出现率及其与Kp指数的关系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午后多重极光弧出现率呈一单峰分布,最大发生率出现在1445UT(1645MLT),其位置在1500MLT极光热点(1300—1700MLT)近夜侧的部分。与地磁活动指数Kp的相关统计分析表明,Kp值为2—3之间时多重极光弧有较大的出现率,这说明中等地磁活动情形下午后多重极光弧有较高的出现率。事件分析表明多重极光弧的强度变化与地磁Pc5脉动具有较高的相关性,并且有类似的频谱特征,这说明午后多重极光弧可能与同时出现的Pc5地磁脉动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午后极光 多重极光 KP指数 中山站
下载PDF
南极中山站宁静日午后极光事件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胡红桥 刘瑞源 +4 位作者 杨惠根 王敬芳 K.Makita M.Kikuchi N.Sato 《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1999年第5期639-648,共10页
对1997 年6 月2 日1127~1700 UT,在南极中山站(不变地磁纬度为74.5S,MLT= UT+ 2)利用全天空极光摄像机和三波段极光扫描光度计观测到的午后极光进行了分析,发现宁静日午后极光的形态随磁地方时变化... 对1997 年6 月2 日1127~1700 UT,在南极中山站(不变地磁纬度为74.5S,MLT= UT+ 2)利用全天空极光摄像机和三波段极光扫描光度计观测到的午后极光进行了分析,发现宁静日午后极光的形态随磁地方时变化.在午后早些时候,辉度较弱的冕状极光出现在中山站的极向侧和日向侧;随后出现的是来自日侧的带状极光,该结构东向传播,赤道向运动;在午后较晚的时候出现的是来自夜侧的带状极光.同时将午后极光与当地地磁观测、DMSP/F11 卫星的粒子观测以及WIND卫星的IMF观测进行了对照分析,认为宁静日午后极光中的分离结构是由来自磁层顶附近的粒子沉降产生的,其变化和运动与地磁H 分量和IMFBz 分量的变化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中山站 宁静日 午后极光事件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