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被割裂的故郷
被引量:1
- 1
-
-
作者
龙章辉(侗族)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60-68,共9页
-
文摘
一在我的故乡,一个孩子出生后,人们除了给他取一个大名外,还会取一个小名。名字是一个人置身社会所必需的标识与符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人们甚至在孩子出生前,就已经过多番思谋与讨论,拟定出名字方案了。这场意义非凡的命名行动,甚至会引来众多亲友的参与。人们秉持不尽相同的文化背景和生活观念,通过取名,赋予孩子以特定的属性和意义,以及对孩子未来生活的寄愿。大名基本上遵循姓氏字辈来取,对应一个家族的血脉传承,比较规矩、严谨;小名是孩子的昵称,起取则随性许多,但如果细细去探究,还是可以发现一些内在规律,那就是这些昵称几乎无一例外地对应着故乡的山川风物,生机勃勃.
-
关键词
村干部
千年屋
现代文明
乡土文明
-
分类号
I26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盘古岭
- 2
-
-
作者
余烈
-
机构
不详
-
出处
《西湖》
2019年第7期5-30,4,共27页
-
文摘
孃孃孃孃就是奶奶,音同'娘娘'。扎根在盘古岭鹰嘴岩这一侧的村落千百年来都称呼奶奶为'孃孃',仅仅跟我们相隔一道雪峰山脉,另一侧的人,却全都管'姑姑'叫孃孃。湘西境内一座山养育一种方言的语言生态可见一斑。
-
关键词
千年屋
-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湘西南某地“千年屋”的制作习俗及文化解读
- 3
-
-
作者
陈碧
-
机构
厦门大学人类学研究所
-
出处
《湖南农机》
2006年第z1期59-62,共4页
-
文摘
以湘西南的某地为例,比较全面和深入地探讨了“千年屋”的制作习俗及其背后包涵的文化意蕴。
-
关键词
千年屋
习俗
文化解读
-
Keywords
Millennium room
custom
cultural interpretation
-
分类号
C31
[社会学]
-
-
题名往生记
- 4
-
-
作者
舒文治
-
出处
《花城》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9-119,共31页
-
文摘
一骨结核是种什么病,我一头雾霾。若看电子显微镜拍出的雾霾照片,我发现与骨结核的X光照片相似,大细不一的黑斑麇集,斑中盘结莲心,斑边刺出菱角,和罂粟花一样迷魂。骨结核进了我老娘的腿骨腰椎骨,它潜伏了多久,无语的骨头才知道。我纳闷,骨头深藏在皮肉、经脉和多层软组织中,结核菌又是如何繁殖进去的?
-
关键词
往生
老苏
废品收购站
副科级
千年屋
小熊
五保老人
给你
国家干部
凉茶
-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香烛先生
- 5
-
-
作者
盛可以
-
出处
《作品》
2014年第7期5-11,共7页
-
文摘
"香烛先生"这个雅称,是李九天凭本事挣的。他年纪还小,十三四岁,相貌有点异样,手脚粗实,有股蛮劲。他总是昂着头,张着嘴,像是要接住落下来的雨水,那只斜视的眼睛,看上去充满鄙夷,甚至说得上邪恶。样貌是天生的,他心地却好,肯帮忙,办白喜事的人家,几乎都离不了他。人们预言,他迟早替代真正的香烛先生——村里那个年过花甲,反应迟钝的老鳖,他本人也像蜡烛一样,快燃到头了。谁都看得出来,老鳖对丧葬之事已显厌倦,散慢懈怠,以至于死者脚前的长明灯多次断油熄灭。这是很忌讳的。而九天对死亡和丧事的热情,与日俱增,从四五岁开始,他没有错过任何一场葬礼,甚至提前守在垂死者身边,看死者吐尽最后一口气,在坟地等金刚师填完最后的锹土,才打道回府。
-
关键词
老鳖
三四
却好
千年屋
花枝乱颤
爬起来
断油
天听
抱抱
我自己
-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
-
题名索珍提亲记
- 6
-
-
作者
班丹(藏族)
-
机构
不详
-
出处
《民族文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3-59,共7页
-
文摘
查格吉家的小儿媳巴姆在黎明的曙光中,用一根结实的牦牛毛绳勒住自己的脖子,撇下丈夫和两个儿子去了人间以外的地方。全家人一下子陷入了痛苦的深潭,像风雪中的牧羊人一般,在悲痛、沉闷、茫然的气氛中艰难地前行。索珍悲痛欲绝。她哭了九十来天,天天以泪洗面。她哭着哭着,由撕心裂肺的号啕大哭,渐渐转为悲悲切切的隐隐啜泣。哭到最后,只有伴着哀叹的哽咽声,却没有一滴眼泪。她跟全家人一样,心里压着一块悲痛的巨石。儿媳妇没了。她这一走,意味着小儿子没有了媳妇,两个小孙子失去了母亲,查格吉家少了一个用女人的声音说话、用女人的手脚干活、用女人的心安抚一家人的人。熬过那段最黑暗的日子,经亲戚提醒,她意识到土地还得继续种,牛羊还得继续养,日子还得继续过,当务之急是赶紧再给小儿子说个媳妇。身为撑持查格吉家一片蓝天的女人,已是六十五岁的索珍,腿脚七扭八歪地变了形,走起路来摇摇晃晃像只鸭子。可她眼不花,耳不聋,神志清醒,精神矍铄。
-
关键词
村干部
千年屋
现代文明
日喀则
乡土文明
-
分类号
I247
[文学—中国文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