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低温下水泥路面调温相变材料的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6
1
作者 朱洪洲 陈瑞璞 +2 位作者 苟珊 王大谦 胡蓝心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4期14198-14203,共6页
针对低温条件下水泥路面调温相变材料的制备及优选,以膨胀石墨作为相变材料的载体,探究辛酸-癸酸、十四烷两种相变材料的相变性能。基于最低共熔相变温度理论,结合步冷曲线实验确定了辛酸-癸酸共熔物最佳的共熔质量比。通过差示扫描量... 针对低温条件下水泥路面调温相变材料的制备及优选,以膨胀石墨作为相变材料的载体,探究辛酸-癸酸、十四烷两种相变材料的相变性能。基于最低共熔相变温度理论,结合步冷曲线实验确定了辛酸-癸酸共熔物最佳的共熔质量比。通过差示扫描量热分析实验、红外光谱实验、热重分析实验研究了两种相变材料的相变过程及化学性质。研究结果表明:辛酸-癸酸和十四烷的低温相变温度区间在-1.8~2.5℃左右,二者的相变性能受水泥水化放热的影响小,符合低温相变材料要求。但十四烷具有更高的相变焓,因此建议将其作为低温下水泥路面调温性能的相变材料。多次相变循环后,辛酸-癸酸和十四烷均未发生化学变化,其相变性能稳定;膨胀石墨对十四烷的吸附性更佳,并且二者之间为物理吸附,封装后,十四烷的相变性能变化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酸-癸酸 十四 膨胀石墨 低温相变性能 水泥路面
下载PDF
长链烷烃和醇在石墨表面吸附的扫描隧道显微镜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陈永军 赵汝光 杨威生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84-290,共7页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研究了室温下十八醇 ( 1 C1 8H37OH)和十四烷 (C1 4H30 )在石墨表面的吸附行为 .十八醇在石墨表面自组装形成条状结构 .实验发现了十八醇分子在石墨表面的两种不同的密排方式 ,它们形成并列的不同宽度的条状结构 ...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 (STM)研究了室温下十八醇 ( 1 C1 8H37OH)和十四烷 (C1 4H30 )在石墨表面的吸附行为 .十八醇在石墨表面自组装形成条状结构 .实验发现了十八醇分子在石墨表面的两种不同的密排方式 ,它们形成并列的不同宽度的条状结构 .还发现 ,由于溶剂 (正十四烷C1 4H30 )的完全蒸发 ,留下的十八醇分子在石墨表面吸附的自组装结构与固液界面中十八醇分子在石墨表面的吸附形成的结构在分子方向、表面分子晶体的晶格常数及条状结构宽度等方面有很大的不同 .此外 ,实验中也发现溶剂十四烷在某种情况下也能在石墨表面吸附形成可供STM观察的有较长时间稳定性的条状周期结构 .实验观察到的十四烷在石墨表面形成的晶体结构与固液界面中观察到的有序结构的晶体结构常数和分子排列方向也是不同的 .根据STM图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墨 表面吸附 扫描隧道显微镜 十八醇 十四 密排方式 晶体结构
原文传递
纳米颗粒对十四烷相变材料热物理性质的影响
3
作者 蒋兰兰 柴炯炯 +3 位作者 许金韬 张连科 王雷 王小书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3-62,共10页
以十四烷作为基液,纳米颗粒Al_(2)O_(3)、CuO、MgO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为添加剂,分别制备质量分数为1%、2%、3%、4%和5%的十四烷纳米复合相变材料,并对其进行形貌结构表征和热物理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颗粒的加入使相变温度变化不... 以十四烷作为基液,纳米颗粒Al_(2)O_(3)、CuO、MgO和多壁碳纳米管(MWCNT)为添加剂,分别制备质量分数为1%、2%、3%、4%和5%的十四烷纳米复合相变材料,并对其进行形貌结构表征和热物理性质研究。结果表明:纳米颗粒的加入使相变温度变化不大,潜热值降低了0.66%~14.43%;热导率明显提升,并且随着纳米颗粒质量分数的增加而增加;纳米复合相变材料在50℃以上才会出现分解,高于应用范围;与纯十四烷相比,纳米复合相变材料的相变时间明显缩短。最佳纳米颗粒为MWCNT,最佳质量分数3%,热导率0.1897 W/(m·K),潜热值199.7 J/g,可作为一种潜在的相变蓄冷材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 纳米复合材料 纳米颗粒 热导率 热能储存
下载PDF
有机物应用于海洋温区温度固定点可行性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高传吉 凌忠钱 +4 位作者 李婷 孙建平 王光耀 陈泽川 李嘉豪 《计量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064-1069,共6页
发展适用于海洋温区-5~35℃新的温度固定点已成为提高海洋温度测量水平的重要手段。针对镓基合金无法覆盖的海洋温区中更低的温度范围,以高纯度十三烷和十四烷为研究对象,探索其成为固定点的可行性;调节不同预热温度和熔化温度对其相变... 发展适用于海洋温区-5~35℃新的温度固定点已成为提高海洋温度测量水平的重要手段。针对镓基合金无法覆盖的海洋温区中更低的温度范围,以高纯度十三烷和十四烷为研究对象,探索其成为固定点的可行性;调节不同预热温度和熔化温度对其相变特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十三烷熔化温坪可持续35 h以上,且温坪复现性优于1 mK;十四烷熔化温坪可持续45 h以上,温坪复现性优于1 mK,两者皆具备成为温度固定点的可能性,该研究结果为海洋温区固定点的补充提供了实验数据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计量学 海洋温度 次级固定点 温坪复现性 有机物 十三 十四
下载PDF
相变多孔水泥混凝土调温缓凝效果试验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袁晓文 孙振浩 +1 位作者 陈俊 黄嘉乐 《现代交通与冶金材料》 CAS 2023年第1期21-25,41,共6页
为了研究相变材料对多孔水泥混凝土的调温缓凝效果,选用十四烷作为相变材料,由白炭黑吸附制备复合相变材料;结合相变材料5个掺量、2个龄期下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筛选了复合相变材料的合理掺量范围;分别测试了20~-20℃降温过程中相变... 为了研究相变材料对多孔水泥混凝土的调温缓凝效果,选用十四烷作为相变材料,由白炭黑吸附制备复合相变材料;结合相变材料5个掺量、2个龄期下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试验,筛选了复合相变材料的合理掺量范围;分别测试了20~-20℃降温过程中相变(掺量为1%,2%,3%)多孔水泥混凝土在干燥和饱水状态下的温度变化,分析了复合相变材料掺量、试件潮湿状态对相变多孔水泥混凝土调温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随着复合相变材料的掺入,多孔水泥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逐渐下降,但是当复合相变材料掺量低于3%时,水泥混凝土28 d龄期的强度下降幅度小于20%;在降温过程中,掺量为3%的相变混凝土温度高于干燥普通混凝土,其幅度平均达2.2℃,最大达6.8℃;在饱水状态下,与普通混凝土相比,掺量3%相变混凝土温度到达冰点的时间延长了17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孔水泥混凝土 相变材料 抗压强度 调温缓凝 十四
下载PDF
十四烷纳米流体导热系数影响因素探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段远源 吴兴辉 +2 位作者 龚玮 吴迪 杨震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431-435,共5页
十四烷是工业中最常用的液态烷烃之一,常被用于有机溶剂,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相比于纯烷烃,烷烃基纳米流体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质,特别是导热系数的增强。采用实验与理论模型对比的方法,对一些影响十四烷基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因素进行研究,... 十四烷是工业中最常用的液态烷烃之一,常被用于有机溶剂,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相比于纯烷烃,烷烃基纳米流体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质,特别是导热系数的增强。采用实验与理论模型对比的方法,对一些影响十四烷基纳米流体导热系数的因素进行研究,包括纳米颗粒种类、浓度、温度以及稳定性。结果表明,纳米流体的有效导热系数随纳米颗粒体积分数的增加而增加,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在各种纳米颗粒中,碳纳米管对导热的增强最为显著,且碳纳米管流体具有最好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 纳米流体 相变材料 导热系数 稳定性
原文传递
适用于空调工况的高温相变蓄冷剂的蓄冷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4
7
作者 蔡新梅 宋文吉 +3 位作者 肖睿 黎涛 管海凤 冯自平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11年第5期433-437,共5页
相变蓄冷是中央空调系统常用的节能技术。筛选了相变温度在4~6℃区间的材料作为冷水空调系统的蓄冷剂,最终选定十四烷,采用DSC对实验材料进行了热物性测试及老化测试;在自行搭建的恒温水浴实验系统中,对封装在不同直径的球形容器内的... 相变蓄冷是中央空调系统常用的节能技术。筛选了相变温度在4~6℃区间的材料作为冷水空调系统的蓄冷剂,最终选定十四烷,采用DSC对实验材料进行了热物性测试及老化测试;在自行搭建的恒温水浴实验系统中,对封装在不同直径的球形容器内的十四烷进行了蓄冷性能的实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十四烷的过冷度很小;存在自然对流现象,其中65mm直径的小球可以在所有测试条件下完成蓄冷;水浴温度越低相变用时越少,得到了蓄冷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经过270次的重复实验,材料的热物性衰减很小。结论对扩展蓄冷技术在离心冷水机组的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蓄冷 十四 球型容器 实验研究
下载PDF
十四烷微胶囊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常洋珲 孙志高 《功能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7196-7202,共7页
为解决低温相变材料稳定性不好和易泄露等问题,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以十四烷为芯材,脲醛树脂为壁材的低温相变微胶囊。探究了乳化剂种类、HLB值、预聚体水量和初始pH值等因素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采用SEM、FT-IR、DSC和马尔文激... 为解决低温相变材料稳定性不好和易泄露等问题,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一系列以十四烷为芯材,脲醛树脂为壁材的低温相变微胶囊。探究了乳化剂种类、HLB值、预聚体水量和初始pH值等因素对微胶囊制备的影响,采用SEM、FT-IR、DSC和马尔文激光粒度仪对微胶囊的形貌、化学构成、热力学性质和粒径进行测试分析。实验结果表明,以Span80-Tween80复配乳化剂制备得到的微胶囊,形貌光滑且呈球形,粒径分布均匀,相变温度为3.05℃,相变潜热达到60 J/g,平均粒径为8.4μm。芯材和壁材仅为简单的物理嵌合,具有良好的储热性能和热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 相变材料 微胶囊 原位聚合法 相变潜热
下载PDF
路用调温低温相变微胶囊制备及性能 被引量:4
9
作者 白捷 李帅 +1 位作者 刘昕烨 肖楼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8期7752-7761,共10页
以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为壁材,十四烷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出可以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储能和放热的相变微胶囊,并以其为改性剂制备相变沥青新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激光粒度分析仪(fourier trans... 以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为壁材,十四烷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出可以在低温条件下进行储能和放热的相变微胶囊,并以其为改性剂制备相变沥青新材料。采用扫描电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激光粒度分析仪(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差示扫描量热计(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DSC),研究了不同芯壁比、合成温度以及乳化转速对微胶囊形貌、粒径、热稳定性的潜热的影响。通过DSC和动态剪切流变试验仪(dynamic shear rheometer,DSR)研究了相变沥青性能。结果表明芯壁比为1∶1,搅拌温度75℃,乳化搅拌速率为3000 r/min时,微胶囊性能最佳,相变潜热达119 J/g。相变微胶囊在相变沥青中能够保持结构完整,不会对沥青的路用性能造成严重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 三聚氰胺-尿素-甲醛树脂 相变材料 微胶囊 沥青
下载PDF
铜绿假单胞菌NY3胞外分泌物对降解烃类的影响作用 被引量:4
10
作者 黄璐 聂麦茜 +3 位作者 胡睿 肖婷 聂红云 王琰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7年第1期36-42,共7页
为了研究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NY3胞外分泌物对烃类降解的作用,对胞外分泌物影响烃类降解的效率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NY3菌以LB培养基和以烃类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培养得到的种子液,离心并洗涤菌体后,菌细胞代谢... 为了研究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 NY3胞外分泌物对烃类降解的作用,对胞外分泌物影响烃类降解的效率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NY3菌以LB培养基和以烃类为唯一碳源的无机盐培养基培养得到的种子液,离心并洗涤菌体后,菌细胞代谢烃类效率明显下降。分别利用盐析和溶剂萃取法,提取种子液上清液中胞外大分子和小分子,且投加在NY3菌(离心后的菌细胞)降解十四烷的无机盐培养基中,发现24 h内外加胞外大分子化合物,使NY3菌对十四烷去除率可提高约14%,而投加小分子化合物使NY3菌24 h内对十四烷去除率提高约6%。利用SDS-page聚丙烯酰氨凝胶电泳分离胞外大分子,结果发现主要是该菌胞外所分泌的蛋白或多肽类,主要有3个条带,它们的分子量约在35~55 k D范围内,其对烃降解促进作用机理有待进一步验证。利用飞行质谱(LCMS-IT-TOF)鉴定胞外小分子分泌物,结果表明在本研究条件下,它们均为氧化还原反应活性物,可以加快反应体系中电子传递速度,促进底物的氧化还原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NY3 胞外分泌物 十四 生物降解 物质的鉴定
下载PDF
十四烷辅助下聚酯的固相缩聚 被引量:2
11
作者 梁玮 冯连芳 +2 位作者 顾雪萍 张军 胡国华 《化学反应工程与工艺》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40-245,共6页
在200~240℃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在十四烷辅助下的固相缩聚反应。结果表明,溶剂辅助下的固相缩聚(分散相固相缩聚)的反应速度较传统气相环境中的固相缩聚更快,最佳反应温度为230℃左右.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分散相固相缩聚... 在200~240℃研究了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在十四烷辅助下的固相缩聚反应。结果表明,溶剂辅助下的固相缩聚(分散相固相缩聚)的反应速度较传统气相环境中的固相缩聚更快,最佳反应温度为230℃左右.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分散相固相缩聚得到的 PET 切片的熔点和结晶度也相应提高.分散相固相缩聚前后 PET 切片的孔隙率并未发生明显变化。用苯酚处理之后的 PET 孔隙率增加,有利于小分子扩散,使缩聚反应速率加快。聚合物在十四烷中溶胀导致链活动性增强可能是分散相固相缩聚分子量提高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 固相缩聚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 分散相 孔隙率
下载PDF
一株高效十四烷降解菌的筛选及降解条件优化 被引量:2
12
作者 林加奖 甘莉 陈祖亮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13-16,共4页
采集某炼油厂废水处理车间的回流污泥,以十四烷作为唯一碳源筛选分离到一株高效十四烷降解菌。经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研究,鉴定为布兰汉氏球菌(Branhamella sp.)。对其降解十四烷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最适降解条件为接种... 采集某炼油厂废水处理车间的回流污泥,以十四烷作为唯一碳源筛选分离到一株高效十四烷降解菌。经形态学观察和生理生化特征研究,鉴定为布兰汉氏球菌(Branhamella sp.)。对其降解十四烷的条件进行了优化,实验结果表明,最适降解条件为接种量0.5%,温度35℃,初始pH=7,碳氮摩尔比为0.4:1,在最佳条件下,当十四烷的初始浓度约为50mg/L时,在12h内降解率高达98%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四 布兰汉氏球菌 降解性能 优化
下载PDF
草酸对铜绿假单胞菌NY3降解烃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肖婷 聂麦茜 +3 位作者 聂红云 朱洪胜 乔琪 陈军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8年第2期70-76,共7页
研究了草酸对NY3菌(Pseudomona aeruginosa NY3)降解烷烃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草酸能促进菌体降解十四烷,且最佳投加浓度在1 g/L左右。投加草酸8 h内对十四烷去除率最大,可提高约15.2%。草酸促进降解主要是其改变菌体胞外液分泌成分。... 研究了草酸对NY3菌(Pseudomona aeruginosa NY3)降解烷烃的影响作用。研究发现,草酸能促进菌体降解十四烷,且最佳投加浓度在1 g/L左右。投加草酸8 h内对十四烷去除率最大,可提高约15.2%。草酸促进降解主要是其改变菌体胞外液分泌成分。紫外光谱结果表明,共存草酸使胞外液中吩嗪-羧酸PCA分泌量大大提高。从气相和液质测定结果看,NY3菌代谢体系中,胞外液中PCA分泌量与十四烷的同步降解率呈正相关。体外实验表明,将试剂级PCA投加在NY3菌以"十六烷+草酸"为碳源生长的胞外液中,发现PCA投加量与其对十四烷的降解效果也呈正相关。与未投加PCA相比,PCA投加2μmol/L,12 h内胞外液对十四烷的去除率提高了约13.1%。结果表明,草酸能促进NY3菌降解十四烷主要是由于其可使菌体胞外液中PCA的分泌量大大提高。本文研究了共存草酸在铜绿假单胞菌NY3降解烃类污染物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作用机理,为后续优化设计铜绿假单胞菌NY3处理实际烃类污染物的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NY3 草酸 PCA 十四 生物降解
下载PDF
掺杂纳米-TiO_2改性相变微胶囊壁的性能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蔡明建 王秀阁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06-109,111,共5页
以掺杂金属Fe^(3+)、Zr^(4+)、Ce^(4+)的TiO_2纳米粒子及TiO_2纳米粒子填充聚乙烯醇(PVA)改性密胺甲醛树脂为微胶囊复合壁材,以十四烷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掺杂TiO_2纳米粒子填充PVA改性囊壁的相变微胶囊。考察了掺杂TiO_2纳米... 以掺杂金属Fe^(3+)、Zr^(4+)、Ce^(4+)的TiO_2纳米粒子及TiO_2纳米粒子填充聚乙烯醇(PVA)改性密胺甲醛树脂为微胶囊复合壁材,以十四烷为芯材,采用原位聚合法制备了掺杂TiO_2纳米粒子填充PVA改性囊壁的相变微胶囊。考察了掺杂TiO_2纳米粒子对微胶囊机械性能、热性能及表面形态的影响,采用FT-IR、TG和SEM等方法对其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当囊壁中均匀地掺杂纳米TiO_2后,微胶囊的机械强度增大,芯材释放率减小。当壁材中Fe^(3+)掺杂纳米TiO_2质量分数为0.5%时,微胶囊破损率为18.5%,芯材10 d释放率为22.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掺杂纳米TIO2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十四 微胶囊
下载PDF
两种四乙酸四氮杂环烷化合物的合成
15
作者 大冢齐之助 南川纯一 《广州化学》 CAS 1995年第3期22-25,共4页
在氢氧化钾存在下,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与溴乙酸进行N-羧甲基化反应,得到N,N′N″N-四乙酸1,4,7,10-四氛杂环十二烷(DOTA,I),经重结晶纯化,产率88.1%.在碳酸钾存在下,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与溴乙酸卡酯进... 在氢氧化钾存在下,1,4,7,10-四氮杂环十二烷与溴乙酸进行N-羧甲基化反应,得到N,N′N″N-四乙酸1,4,7,10-四氛杂环十二烷(DOTA,I),经重结晶纯化,产率88.1%.在碳酸钾存在下,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与溴乙酸卡酯进行反应,生成N-乙酸苄酯中间体.该中间体在室温和4.04×105Pa氢气压力下,用Pd/C地催化氢解脱苄基得到N,N′N″N-四乙酸1,4,8,11-四氮杂环十四烷(TETA,Ⅲ),产率56.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乙酸 四氮杂环 十四 合成 催化剂
下载PDF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十四烷微胶囊的制备与封装率计算的优化
16
作者 邹沁杉 罗菁 +1 位作者 韦玲俐 夏鑫 《毛纺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30-35,共6页
在相变材料的微胶囊化中,高封装率是保证微胶囊性能的前提,获得准确的封装率是评测封装性能优劣的前提。首先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十四烷微胶囊制备的正交试验中,探索了pH值、初始反应温度对微胶囊包覆性能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通过热... 在相变材料的微胶囊化中,高封装率是保证微胶囊性能的前提,获得准确的封装率是评测封装性能优劣的前提。首先在三聚氰胺甲醛树脂/十四烷微胶囊制备的正交试验中,探索了pH值、初始反应温度对微胶囊包覆性能的影响。并以此为基础,通过热重分析(TG)、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的表征,优化了封装率的计算,以使其更贴近实际封装效率。实验结果表明:pH值4.5,初始反应温度75℃时,所制备的微胶囊拥有较高的封装效率(81.4%)和饱满的球形形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胶囊 相变材料 封装率 三聚氰胺甲醛树脂 十四
下载PDF
改进水热法合成SAPO-11及其酸性和异构化活性 被引量:23
17
作者 刘平 任杰 孙予罕 《催化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379-384,共6页
在含异丙醇的体系中,采用程序升温水热法合成了SAPO-11分子筛,并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低温氮物理吸附、氨程序升温脱附、吡啶吸附红外光谱和29Si固体核磁共振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常规水热合成法相比,该方法合成的SAPO-11... 在含异丙醇的体系中,采用程序升温水热法合成了SAPO-11分子筛,并通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低温氮物理吸附、氨程序升温脱附、吡啶吸附红外光谱和29Si固体核磁共振等手段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与常规水热合成法相比,该方法合成的SAPO-11结晶度高,晶粒小,微孔分布集中,酸性强,同时还具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和微孔孔容.以该分子筛制备的Pt/SAPO-11催化剂在正十四烷临氢异构反应中表现出较高的催化活性和异构选择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PO-11分子筛 水热合成 异丙醇 程序升温 十四 临氢异构
下载PDF
正庚烷与正十四烷在Pt/SAPO-11催化剂上临氢异构化 被引量:19
18
作者 张飞 耿承辉 +1 位作者 高志贤 周敬来 《燃料化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40-345,共6页
采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装置,研究了0.6%Pt SAPO 11催化剂上正庚烷与正十四烷的临氢异构转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00℃~420℃,压力0.5MPa,质量空速2.0h-1的反应条件下,两种原料在高转化时均可保持90%以上的异构化选择性。在转化... 采用连续流动固定床反应装置,研究了0.6%Pt SAPO 11催化剂上正庚烷与正十四烷的临氢异构转化。实验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200℃~420℃,压力0.5MPa,质量空速2.0h-1的反应条件下,两种原料在高转化时均可保持90%以上的异构化选择性。在转化率小于55%时,C7与C14临氢异构所遵循的反应规律是一致的,即异构化和裂解的相对反应速率相同。依据产物分布组成随转化率变化的规律,提出了烷烃在Pt SAPO 11催化剂上加氢转化的反应网络。同时,实验结果支持烷烃异构化反应在分子筛孔道内进行的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氢异构 SAPO-11 正庚 十四 产物分布
下载PDF
非正常食用油鉴别新方法(二):特征奇数碳脂肪酸的多维气相色谱-质谱检测 被引量:18
19
作者 金静 王龙星 +5 位作者 陈吉平 田玉增 邹黎黎 张保琴 王淑秋 王幸福 《色谱》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100-1107,共8页
通过对脂肪酸的非靶标/靶标筛查,确立了非正常食用油(俗称地沟油)的内源性特征指示物:两种奇数碳脂肪酸,包括源自动物油的13-甲基十四烷酸和源自加热植物油的十一烷酸。并借助多维气相色谱-质谱技术,依据不同极性气相色谱柱的保留作用,... 通过对脂肪酸的非靶标/靶标筛查,确立了非正常食用油(俗称地沟油)的内源性特征指示物:两种奇数碳脂肪酸,包括源自动物油的13-甲基十四烷酸和源自加热植物油的十一烷酸。并借助多维气相色谱-质谱技术,依据不同极性气相色谱柱的保留作用,不仅实现了不同碳数烷酸以及同碳数烷酸异构体之间的有效分离,达到了对13-甲基十四烷酸和十一烷酸准确定量的目的;而且实现了对目标化合物的在线净化、富集。凭借该项检测方法,参加了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组织的第四、五批地沟油盲样考核。经过不断完善,该方法阴性样品的正确率提高到100%,阳性样品的正确率分别达到71%和75%。再结合辣椒碱指标,从内、外源指示物两方面全面、准确地对食用油样品进行判定,使得阳性样品的正确率分别提高至89%和100%。目前,该方法已经入选国家卫生部公布的四大地沟油鉴定仪器分析方法,正等待权威部门的协同性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维气相色谱-质谱法 13-甲基十四 十一 奇数碳脂肪酸 地沟油 食品安全
下载PDF
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磺酸钠的合成及其胶束化行为的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于亚明 高保娇 王蕊欣 《胶体与聚合物》 2005年第4期26-28,31,共4页
以丙烯腈与1-十四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磺酸钠(N aAM C14S),用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谱确认了N aAM C14S的化学结构,用紫外光谱测定了N aAM C14S在水中的溶解度,用表面张力法(环法)与电导法测定了N aAM C14S... 以丙烯腈与1-十四烯为主要原料合成了表面活性单体2-丙烯酰胺基十四烷磺酸钠(N aAM C14S),用红外光谱与核磁共振谱确认了N aAM C14S的化学结构,用紫外光谱测定了N aAM C14S在水中的溶解度,用表面张力法(环法)与电导法测定了N aAM C14S在不同温度下的临界胶束浓度(CM C)。结果表明,以丙烯腈与1-十四烯为原料可较顺利地合成N aAM C14S,其K rafft点为22℃,25℃下CM C为9.2×10-4m o l.L-1,且CM C随温度变化很小,25℃的表面张力为48.2mN.m-1,表明N aAM C14S具有较高的表面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单体 2-丙烯酰胺基十四磺酸钠 临界胶束浓度 表面张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