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隋唐丁中制探源——從敦煌吐魯番出土户籍文書切入
被引量:1
- 1
-
-
作者
徐暢
-
机构
北京大學歷史學系
-
出处
《中华文史论丛》
CSSCI
2011年第2期255-291,共37页
-
文摘
正史中首次明確記載的丁中制是西晉武帝平吴後"户調之式"的"丁中老小"劃分,而最爲完整的"黄小中丁老"之制,傳統認爲形成於隋朝。據傳世史書的記載,我們只能了解丁中制發展中的幾個關鍵點,而借助敦煌吐魯番新舊出土的户籍類文書,即可發現晉以降的丁中制在十六國、北朝等不同時段的發展脈絡。西晉制度向隋唐演進之主流,在北朝而不在南朝。北魏、北齊,尤其是北周實現富國强兵的一系列經濟措施中包含了對户籍法與丁中制的變革,從而直接促成了"黄小中丁老"制度的誕生,並爲隋唐所繼承。
-
关键词
丁中制
户籍
十六國
南朝
北朝
隋唐
-
分类号
K235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從相和歌到鼓吹樂的轉變
- 2
-
-
作者
辛雪峰
劉呆運
-
机构
中國藝術研究院
陝西省考古研究院
-
出处
《中国文化》
2020年第2期362-370,共9页
-
文摘
在考察十六國音樂時,陝西關中地區無疑是最重要的區域之一。本文以考古資料和文獻資料爲依據,通過對咸陽底張十六國墓葬M298樂俑及關中地區其他十六國墓葬樂俑的梳理、考辯,解讀墓葬文物蘊含的音樂信息。以此爲綫索,進一步討論樂俑的組合形式,結合文獻探討相和歌表演形式的演變過程。
-
关键词
關中
十六國
墓葬陶俑
樂隊編制
相和歌
-
分类号
K871.4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K238
[历史地理—历史学]
J609.2
[艺术—音乐]
-
-
题名輯佚的加減法:湯球《十六國春秋輯補》的工作方法
- 3
-
-
作者
聶溦萌
-
机构
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院
-
出处
《文史》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01-127,共27页
-
基金
2016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北京大學中國古代史研究中心“中國中古史籍與史料的整理與研究”(16JJD770004)階段性成果。
-
文摘
湯球所撰《叙例》不能完全反映他編纂《十六國春秋輯補》的方法。本文通過校勘《輯補》與諸書,發現《輯補》對各書資料的編排整合多參考屠本,也在一些特殊情況下徑襲屠本文字。湯球的輯佚工作從搜集佚文、查證屠本史源兩方面來進行,屠本是《輯補》的重要基礎。考訂屠本的工作符合清代史學潮流,只是被隱藏在了輯佚的形式之下。湯球不滿屠本采撰太乏剪裁,與他輯佚晉史時對唐修《晉書》好采碎事的不滿相近,兩史的具體輯佚方法也很接近。
-
关键词
湯球
《十六國春秋輯補》
《十六國春秋》
屠本
輯佚
-
分类号
K238
[历史地理—历史学]
G256.3
[历史地理—中国史]
-
-
题名《魏晉十六國河西鎮墓文、墓券整理研究》介評
被引量:1
- 4
-
-
作者
魏軍剛
-
机构
西北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
出处
《出土文献》
2019年第1期422-432,共11页
-
文摘
2017年12月,賈小軍、武鑫合著的《魏晉十六國河西鎮墓文、墓券整理研究》由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全書27萬字,分上、下兩卷。上卷《魏晉十六國河西鎮墓文、墓券彙編》主要對截至2017年甘肅河西走廊(包括青海西寧、新疆吐魯番地區)發現的魏晉十六國時期的鎮墓文、墓券等墓葬文獻進行了系統而全面的整理。
-
关键词
墓葬考古
生活史
《魏晉十六國河西鎮墓文、墓券整理研究》
整理研究
五凉文化
文物考古
-
分类号
K87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屠氏蘭暉堂《十六國春秋》真僞考
- 5
-
-
作者
羅成
-
机构
湖南大學嶽麓書院
-
出处
《中国四库学》
2020年第2期171-182,共12页
-
文摘
明萬曆三十七年屠氏蘭暉堂本《十六國春秋》一直飽受清人詬病,《四庫全書總目》之後,學界大體沿襲其説,認爲屠本乃是屠喬孫等人所作的僞書。然考察《十六國春秋》的亡佚時間,可以發現,南宋至明清皆有崔鴻《十六國春秋》原書在江南流傳,出現於諸家著録及記載之中。雖然《提要》指摘屠本爲僞書,但是對其中所引用的材料還是給出了"非由杜撰"的評價。如果只根據以上兩點,其實不能證明屠本爲僞。
-
关键词
《十六國春秋》
屠氏蘭暉堂本
僞作
-
分类号
G256
[文化科学—图书馆学]
K238
[历史地理—历史学]
-
-
题名文字、圖像與信仰:墓葬所見魏晋十六國河西社會
- 6
-
-
作者
賈小軍
-
机构
河西學院河西史地與文化研究中心
-
出处
《简牍学研究》
2015年第1期199-207,共9页
-
基金
國家社科基金西部項目(項目編號:14XZS014)
甘肅省高等學校科研項目(項目編號:2014A-113)“漢唐時期河西走廊墓葬壁畫整理研究”
+1 种基金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項目“魏晋十六國河西鎮墓文、墓券整理與研究”(項目編號:12YJC770025)
甘肅省社科規劃項目“魏晋十六國河西墓葬壁畫分類整理與研究”(項目編號:13YD086)的階段性成果
-
文摘
魏晋十六國時期河西墓葬出土的鎮墓文、墓室壁畫、晝像磚及其榜題等,以'文字+圖像'的方式,既反映出墓主生前的經濟情况及社會地位,又透露出河西不同階層民秉不同的信仰內容。鎮墓文一般出自經濟條件較差的平民墓,壁畫、畫像磚及其榜题則多出自經濟條件較好且有一定社會地位的官吏墓葬。以'鎮'爲宗旨的鎮墓文主要强調隔絕死生,視死者爲'鬼'故而'劾鬼';榜题則與墓室壁畫、畫像磚一道營造了死者死後的'幸福家園',以及有可能到達的仙境,祈求死者升仙。既有鎮墓文,又有較少晝像磚的平民墓,則體现了下層民衆使用更高等級的墓制以自高身份的追求。
-
关键词
魏晋十六國
鎮墓文
榜題
墓葬壁畫
河西社會
-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
-
题名《敦煌十六國至隋石窟藝術》評介
- 7
-
-
作者
楊博皓
-
机构
蘭州大學
-
出处
《敦煌学国际联络委员会通讯》
2018年第1期215-219,共5页
-
基金
2017年度國家社科基金一般項目“敦煌寫本喪俗文書整理與研究”(17BZS029)階段成果之一
-
文摘
敦煌石窟藝術特别是北涼至隋代的石窟藝術,在犍陀羅藝術和中原漢化佛教藝術的影響下不斷創新,最終走出了一條中國式發展道路。因此,描寫這一時期石窟藝術的基本面貌和主要特徵,揭示各時代在洞窟形制、彩塑和壁畫藝術上的相互傳承與不斷革新已成爲研究和展示敦煌石窟藝術的重要環節。由鄭炳林教授主編的'敦煌與絲綢之路石窟藝術叢書'之一,顧淑彦副研究員所著《敦煌十六國至隋石窟藝術》一書。
-
关键词
敦煌石窟
《敦煌十六國至隋石窟藝術》
-
分类号
K879.2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