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1,585
篇文章
<
1
2
…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飞天——乾闼婆与紧那罗——再谈敦煌飞天
被引量:
34
1
作者
段文杰
《敦煌研究》
1987年第1期1-13,113-114,共15页
飞天是佛教艺术中佛陀的八部侍从中之两类,即佛经中的乾闼婆与紧那罗.乾闼婆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天歌神;由于他周身散发香气,又叫香音神.紧那罗也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天乐神.据唐《慧琳音义》,紧那罗"有微妙音响,能作歌舞",...
飞天是佛教艺术中佛陀的八部侍从中之两类,即佛经中的乾闼婆与紧那罗.乾闼婆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天歌神;由于他周身散发香气,又叫香音神.紧那罗也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天乐神.据唐《慧琳音义》,紧那罗"有微妙音响,能作歌舞",与乾闼婆同在极乐国里弹琴歌唱,娱乐于佛.据说他们形影不离,融洽和谐,还是夫妻.我们通常所说的飞天,就是他们的合称;也就是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里所谓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敦煌壁画
佛教艺术
插图
线描
十六
国
特殊职能
艺术形象
羽人
西域
佛陀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论南朝文学的北传
被引量:
26
2
作者
唐长孺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3年第6期59-71,共13页
东晋南朝,文学沿袭魏晋兴起的新风尚继续发展,讲求对仗、运典和音律的骈文成为南朝文章的主要形式,并涌现一批著名文人。十六国及北朝前期,北方由于战乱,文学亦无成就,北魏太和以后文学的复兴实质上即是仿效南朝文学的文体文风,北朝末...
东晋南朝,文学沿袭魏晋兴起的新风尚继续发展,讲求对仗、运典和音律的骈文成为南朝文章的主要形式,并涌现一批著名文人。十六国及北朝前期,北方由于战乱,文学亦无成就,北魏太和以后文学的复兴实质上即是仿效南朝文学的文体文风,北朝末期,南朝文学完全占领了北方文坛。隋及唐初,虽有人反对南朝轻艳、卑弱的文风,但无实效,无论朝野,时人习诵模仿的仍是南朝著名文人的文章。唐中期古文运动兴起,但由于进士科举试律赋、律诗,至于唐末,南朝以来的文学形式仍旧是文学的主流。到了宋代,古文大兴,且进士科改试经义,讲求对仗、运典和音律的文学形式才逐渐失去其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士科
东晋南朝
魏晋
北人
虞世南
进士及第
旧唐书
十六
国
新唐书
唐初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汉晋之际的汝颍名士
被引量:
23
3
作者
胡宝国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27-139,共13页
《三国志》卷一四《郭嘉传》:"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或荐嘉。"汉代,汝南郡与颍川郡相毗邻,同...
《三国志》卷一四《郭嘉传》:"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或荐嘉。"汉代,汝南郡与颍川郡相毗邻,同属豫州,按曹操信中所说,此地多有奇士。征诸历史,"汝颍固多奇士"并非曹操一人、一时之见。西晋时,汝南周(?)"神彩秀彻",同郡人贲嵩见而叹曰:"汝颍固多奇士!自顷雅道陵迟,今复见周伯仁,将振起旧风,清我邦族矣。"十六国时,后秦主姚兴赴三原,慨然谓群臣:"古人有言,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三秦饶俊异,汝颍多奇士"。从汉末历西晋至十六国,汝颍多奇士的说法屡见史籍,这表明汝颍地区的名士确有特殊性。据姚兴之语,在他活动的时代,汝颍多奇士的谚言已成旧说,这说明,汝颍奇士的业绩在十六国时已成为遥远的往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汝南
奇士
汉晋之际
党锢之祸
袁绍
曹操
宦官
三
国
志
十六
国
士人
原文传递
洛阳延光元年朱书陶罐考释
被引量:
23
4
作者
王育成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74-79,84,共7页
1984年至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在邙山脚下发掘23座汉墓。其中,西花坛M24出土一件纪年延光元年(公元122年)的朱书陶罐,编号为24:145。发表该罐的简报未释朱书全文,但登录了它的摹本,并指出文后“有几个类似道教符...
1984年至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在邙山脚下发掘23座汉墓。其中,西花坛M24出土一件纪年延光元年(公元122年)的朱书陶罐,编号为24:145。发表该罐的简报未释朱书全文,但登录了它的摹本,并指出文后“有几个类似道教符咒的符号。”此罐系现知纪年明确的最早的解除文与道符同见一器的东汉物。其前有永元四年、永元十六年两陶瓶,但朱书残泐甚重,难以句读又无道符。故该罐之发现为研究早期解除文内容特别是道符的起源,理解释读众所周知的神密的《太平经》复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平经
洛阳
中
国
社会科学院
道教
长安
起源
死者
抱朴子
公元
十六
国
原文传递
莫高窟壁画中的红色颜料及其变色机理探讨
被引量:
22
5
作者
李最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1-54,128-129+135-137,共19页
莫高窟壁画中的红色颜料几乎全是无机矿物颜料,据有关记载也可能有极少量的有机红色颜料,如胭脂一类的植物性有机红颜料,但是由于分析手段和设备条件所限,至今对壁画中的有机颜料,包括红色颜料还没有分析结果。莫高窟壁画中红色矿物颜...
莫高窟壁画中的红色颜料几乎全是无机矿物颜料,据有关记载也可能有极少量的有机红色颜料,如胭脂一类的植物性有机红颜料,但是由于分析手段和设备条件所限,至今对壁画中的有机颜料,包括红色颜料还没有分析结果。莫高窟壁画中红色矿物颜料基本有三种,即铅丹——Pb<sub>3</sub>O<sub>4</sub>、土红——Fe<sub>2</sub>O<sub>3</sub>和朱砂—HgS,另外还有极少量的雄黄—A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莫高窟壁画
红色颜料
铅丹
壁画颜料
朱砂
红颜料
塑像
十六
国
铅白
初唐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金珰与步摇——汉晋命妇冠饰试探
被引量:
19
6
作者
韦正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69,1,共10页
金珰和步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冠饰和头饰,近年发现数座随葬二物且墓主性别明确的墓葬,可知金珰与步摇分别为男女所用的旧有认识有误,因此,二者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从考古发现来看,金珰不仅可以为女性所用,有些金珰还为女性步...
金珰和步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冠饰和头饰,近年发现数座随葬二物且墓主性别明确的墓葬,可知金珰与步摇分别为男女所用的旧有认识有误,因此,二者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从考古发现来看,金珰不仅可以为女性所用,有些金珰还为女性步摇之构件,而且步摇的样式有一定的阶段性,其流行与以大月氏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在东汉晚期的广为传播有直接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晋
甘肃省博物馆
南京大学
东晋墓
金饰
出土
十六
国
学术界
原文传递
十六国的华夏化:“史相”与“史实”之间
被引量:
19
7
作者
胡鸿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5-162,共28页
现存史料中看到的十六国,是经过历史书写的层层润饰和过滤之后的"史相"。崔鸿以著有国史为选择标准编纂《十六国春秋》,注定入选的都是相当程度上接受了华夏帝国政治文化的政权。而十六国的国史撰述本身,已经通过种种手法塑...
现存史料中看到的十六国,是经过历史书写的层层润饰和过滤之后的"史相"。崔鸿以著有国史为选择标准编纂《十六国春秋》,注定入选的都是相当程度上接受了华夏帝国政治文化的政权。而十六国的国史撰述本身,已经通过种种手法塑造其君主和政权的华夏正统形象,比如它们将君主塑造成华夏文化素养深厚,且生而具有华夏圣王的种种神异和奇表的人物;又通过"模式化叙述",巧妙地将十六国历史与汉魏历史融合为一。这些史书呈现出的十六国的"史相",既是与史实有别的假象,也折射出十六国政权积极利用华夏历史资源来实现自我华夏化的真实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
国
史学撰述
华夏化
原文传递
中国历史上的七大首都(上)
被引量:
15
8
作者
谭其骧
《历史教学问题》
1982年第1期5-9,14,共6页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曾经做过一统政权或较大的地区政权的首都的城市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长安、洛阳、邺、开封、南京、杭州和北京七大首都。讲到我国历史上的首都,一般都提“六大首都”,这是历史学界和地理学界通行的说法。“六大首...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曾经做过一统政权或较大的地区政权的首都的城市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长安、洛阳、邺、开封、南京、杭州和北京七大首都。讲到我国历史上的首都,一般都提“六大首都”,这是历史学界和地理学界通行的说法。“六大首都”不包括邺,我为什么要加上一个邺,说成七大首都呢?这是因为邺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至少不下杭州;尤其是在公元六世纪以前,它的地位是可以和长安、洛阳相颉顽的。我们讲历史不能只讲六世纪以后,所以不能不提它。除了邺作为首都距今已有千四百年之久外,通常之所以不提到它,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其他六大首都至今还是著名的大城市。惟有邺早已成为一片废墟。但既然讲的是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
国
历史
长安城
洛阳
南京
政权
都城
十六
国
十七年
北宋
公元前
原文传递
独煞神与独煞神堂考
被引量:
18
9
作者
王惠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28-134,共7页
独煞神与独煞神堂考王惠民敦煌研究院藏《辛亥年(951年)腊八燃灯分配窟龛名数》(下称榜示)在研究古代民俗、宗教、石窟营建史、归义军史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吴公曼、金维诺、孙修身、马德等人作了校录与考证,成就卓然...
独煞神与独煞神堂考王惠民敦煌研究院藏《辛亥年(951年)腊八燃灯分配窟龛名数》(下称榜示)在研究古代民俗、宗教、石窟营建史、归义军史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吴公曼、金维诺、孙修身、马德等人作了校录与考证,成就卓然。①但仍有许多问题未得到解决,本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议潮
敦煌遗书
观音菩萨
神堂
敦煌石窟
崖面
寺院壁画
敦煌佛教
榜示
十六
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十六国胡族政权的正统意识与正统之争
被引量:
11
10
作者
邓乐群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84-87,共4页
十六国时期,在西周宗法制、先秦夷夏观、两汉名教思想和魏晋门阀制度的潜在影响下,汉民族正统意识不仅因藉民族矛盾的激化浸透南北汉民族人心,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北方各胡族人民的政治观念。十六国胡族政权出于维护统治的名份需要,...
十六国时期,在西周宗法制、先秦夷夏观、两汉名教思想和魏晋门阀制度的潜在影响下,汉民族正统意识不仅因藉民族矛盾的激化浸透南北汉民族人心,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北方各胡族人民的政治观念。十六国胡族政权出于维护统治的名份需要,从汉文化传统中寻找理论依据,出现了奉有德政权为正统,视无道政权为僭伪;奉中原政权为正统,视周边政权为僭伪;奉大一统政权为正统,视偏安政权为僭伪等正统之争。但是,传统的汉民族正统观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亦非口头上的正统之争和浅层汉化措施所能化解,故直至北魏统一北方后,随着孝文帝等胡族统治者推行深层汉化政策,北朝诸胡族政权才通过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的彻底汉化实现民族融台。并最终确立自己的正统地位,成为与南朝诸汉族政权分庭抗礼的中原胡族王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
国
胡族政权
正统之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自然环境变迁与十六国政权割据局面的出现
被引量:
14
11
作者
张敏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1-28,共8页
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自然环境及自然环境变迁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东汉末年以来自然环境变迁是西晋灭亡和十六国割据局面形成的重要原因。由于全球性寒冷干燥期的出现 ,我国北方沙漠面积不断扩展 ,各...
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自然环境及自然环境变迁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东汉末年以来自然环境变迁是西晋灭亡和十六国割据局面形成的重要原因。由于全球性寒冷干燥期的出现 ,我国北方沙漠面积不断扩展 ,各游牧民族原有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 ,于是纷纷南迁 ,趁着西晋统治集团内乱之际 ,夺取了政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环境变迁
十六
国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朝阳前燕奉车都尉墓
被引量:
15
12
作者
田立坤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33-37,共5页
1984年春,辽宁省朝阳县(今属朝阳市龙城区)他拉皋乡菠榛沟村一农民在自家院内挖土时发现一座石椁墓,当时墓盖就被打开,墓内淤土及文物等也一并被清出。朝阳地区博物馆(现朝阳市博物馆)收到送交的文物后,马上派人前去进行重新清理。据介...
1984年春,辽宁省朝阳县(今属朝阳市龙城区)他拉皋乡菠榛沟村一农民在自家院内挖土时发现一座石椁墓,当时墓盖就被打开,墓内淤土及文物等也一并被清出。朝阳地区博物馆(现朝阳市博物馆)收到送交的文物后,马上派人前去进行重新清理。据介绍,前几年在此墓的南北两侧10余米处各发现一座用石头垒砌的石墓,并出有“小口大肚子泥罐”。据此可知,此处当是一处墓地。菠榛沟村位于朝阳市(十六国时称龙城,曾是前燕、后燕、北燕三个王朝的都城)以北约6公里的铧子尖山南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都尉
朝阳市
前燕
十六
国
博物馆
辽宁省朝阳县
朝阳地区
鲜卑族
文物
壁画墓
原文传递
高昌三碑略考
被引量:
16
13
作者
池田温
谢重光
《敦煌学辑刊》
1988年第Z1期146-161,共16页
前言新疆吐鲁番盆地是历史上著名的绿洲,地当东西交通要道,也是各民族交流和争夺的焦点。但是最重要的是,本世纪初叶,以普鲁士探险队为首,相继有斯坦因、鄂登堡,大谷探险队等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古文物,使它作为文化遗产的宝库而闻名于...
前言新疆吐鲁番盆地是历史上著名的绿洲,地当东西交通要道,也是各民族交流和争夺的焦点。但是最重要的是,本世纪初叶,以普鲁士探险队为首,相继有斯坦因、鄂登堡,大谷探险队等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古文物,使它作为文化遗产的宝库而闻名于世。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学者的调查发掘的展开,包括大量汉文文书在内的更加丰富的文物不断昭示于众,对于研究中亚的古代文化来说,称此盆地居于首要地位是一点不过分的。在对这些出土资料进行研究时,以之与正史中以《高昌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昌
文书
碑文
略考
北凉
佛教教团
十六
国
新疆图志
新兴县
北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麦积山的历史与石窟
被引量:
13
14
作者
黄文昆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83-89,96+104-105,共10页
一麦积山石窟创建于后秦的第二代君主姚兴统治时期,其主持者很可能就是姚兴本人。有关的记载主要出自宋代。其中,祝穆《方舆胜览》(成书于十三世纪中叶)所记"瑞应院,在麦积山,后秦姚兴凿山而修,千崖万象,转崖为阁,乃秦州胜境"...
一麦积山石窟创建于后秦的第二代君主姚兴统治时期,其主持者很可能就是姚兴本人。有关的记载主要出自宋代。其中,祝穆《方舆胜览》(成书于十三世纪中叶)所记"瑞应院,在麦积山,后秦姚兴凿山而修,千崖万象,转崖为阁,乃秦州胜境",最为具体。可以认为,自公元396年后秦据有秦州,至416年春姚兴卒,其间的二十年中,当有麦积山石窟的创建。姚兴信佛,对佛学颇有兴趣。他延请鸠摩罗什到长安,待以国师之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积山石窟
秦州
北魏
姚兴
二十年
佛教
后秦
石窟寺
石窟艺术
十六
国
原文传递
关中十六国考古的新收获——读咸阳十六国墓葬简报札记
被引量:
14
15
作者
韦正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0-64,共5页
《文物》2004年第8期、《考古》2005年第4期分别发表了《咸阳平陵十六国墓清理简报》和《陕西咸阳市文林小区前秦朱氏家族墓的发掘》两篇简报,这是十六国考古的突破性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发掘的,以西安草场坡墓为代表的一批墓...
《文物》2004年第8期、《考古》2005年第4期分别发表了《咸阳平陵十六国墓清理简报》和《陕西咸阳市文林小区前秦朱氏家族墓的发掘》两篇简报,这是十六国考古的突破性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发掘的,以西安草场坡墓为代表的一批墓葬的时代因此得以确定。有关学者及时总结了十六国墓葬的面貌和特点。本文在现有材料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谈谈关中十六国墓与本地区前后时代墓葬的关系,并就伎乐俑的来源谈一些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理简报
《考古》
十六
国
咸阳市
墓葬
关中
札记
收获
及时总结
突破性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域”的概念及其内涵
被引量:
13
16
作者
田卫疆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7-73,共7页
关键词
西域传
新疆建省
“东突厥斯坦”
中央政府
匈奴
十六
国
历史概念
《史记》
地理范围
西域都护府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十六国北魏时期的“夷夏之辨”
被引量:
10
17
作者
陈友冰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8-28,共11页
关键词
十六
国
北魏时期
汉民族
农耕
中原地区
生活习俗
前期
夷夏之辨
反映
演变历程
全文增补中
甘肃玉门金鸡梁十六国墓葬发掘简报
被引量:
14
18
作者
吴荭
王永安
+7 位作者
张存良
魏美丽
马智全
谢焱
李平乐
马力乐
李建云
孙明霞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39,共14页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9年2~4月对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管线经过的玉门市清泉乡金鸡梁及其附近的墓葬进行了清理发掘。墓群分布在茫茫戈壁上,3座、4座或5座墓葬组成一组,呈南北向一线分布,地面未发现茔圈。共清理墓葬24座,分为砖室墓...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9年2~4月对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管线经过的玉门市清泉乡金鸡梁及其附近的墓葬进行了清理发掘。墓群分布在茫茫戈壁上,3座、4座或5座墓葬组成一组,呈南北向一线分布,地面未发现茔圈。共清理墓葬24座,分为砖室墓、砾石洞室墓、砖石混合墓等几种类型。在个别木棺盖板内绘有伏羲女娲图像。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另有少量铜器、铁器、竹木器、丝织品、刻画砖等。在木棺挡板及出土的木封检、文字砖上分别有"建兴"、"升平"纪年文字,可确定这批墓葬的年代为十六国前凉中晚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掘简报
十六
国
甘肃省
墓葬
文物考古研究所
鸡
2009年
砖室墓
原文传递
莫高窟壁画修复初探
被引量:
13
19
作者
李云鹤
《敦煌研究》
1985年第2期174-184,共11页
本文对莫高窟壁画的现状和病害产生的原因作了说明,重点探讨壁画病害的修复。
关键词
敦煌壁画
莫高窟壁画
文物修复
十六
国
聚醋酸乙烯乳液
修复方法
图版
古代壁画
彩塑
粘合剂
下载PDF
职称材料
“西域”辩正
被引量:
12
20
作者
杨建新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24-29,共6页
提起“西域”,人们脑海里立即就会显现出一个一定的地区,而且似乎是清楚的。但是仔细推敲起来,特别是比较具体地指出它的范围,说出它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变化,似乎并不容易。许多著作和文章在谈到“西域”时,就几乎各执一义,相差万里。...
提起“西域”,人们脑海里立即就会显现出一个一定的地区,而且似乎是清楚的。但是仔细推敲起来,特别是比较具体地指出它的范围,说出它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变化,似乎并不容易。许多著作和文章在谈到“西域”时,就几乎各执一义,相差万里。解放后出版的通史迄今不过五、六种,而对“西域”的解释,就达四、五种之多。特举几种有影响的著作来看: 范老的《中国通史》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和中西关系,都有很深入的研究和敍述。在这部通史的第二册中,专门对“西域”作了解释。按范老的看法,在汉代,“西域”有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域都护
西域传
地理范围
汉代
中
国
通史
西域地区
十六
国
新疆
葱岭
少数民族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飞天——乾闼婆与紧那罗——再谈敦煌飞天
被引量:
34
1
作者
段文杰
出处
《敦煌研究》
1987年第1期1-13,113-114,共15页
文摘
飞天是佛教艺术中佛陀的八部侍从中之两类,即佛经中的乾闼婆与紧那罗.乾闼婆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天歌神;由于他周身散发香气,又叫香音神.紧那罗也是梵文的音译,意译为天乐神.据唐《慧琳音义》,紧那罗"有微妙音响,能作歌舞",与乾闼婆同在极乐国里弹琴歌唱,娱乐于佛.据说他们形影不离,融洽和谐,还是夫妻.我们通常所说的飞天,就是他们的合称;也就是杨衒之《洛阳伽蓝记》里所谓的"
关键词
敦煌壁画
佛教艺术
插图
线描
十六
国
特殊职能
艺术形象
羽人
西域
佛陀
分类号
K870.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论南朝文学的北传
被引量:
26
2
作者
唐长孺
出处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3年第6期59-71,共13页
文摘
东晋南朝,文学沿袭魏晋兴起的新风尚继续发展,讲求对仗、运典和音律的骈文成为南朝文章的主要形式,并涌现一批著名文人。十六国及北朝前期,北方由于战乱,文学亦无成就,北魏太和以后文学的复兴实质上即是仿效南朝文学的文体文风,北朝末期,南朝文学完全占领了北方文坛。隋及唐初,虽有人反对南朝轻艳、卑弱的文风,但无实效,无论朝野,时人习诵模仿的仍是南朝著名文人的文章。唐中期古文运动兴起,但由于进士科举试律赋、律诗,至于唐末,南朝以来的文学形式仍旧是文学的主流。到了宋代,古文大兴,且进士科改试经义,讲求对仗、运典和音律的文学形式才逐渐失去其影响。
关键词
进士科
东晋南朝
魏晋
北人
虞世南
进士及第
旧唐书
十六
国
新唐书
唐初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汉晋之际的汝颍名士
被引量:
23
3
作者
胡宝国
机构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
出处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5期127-139,共13页
文摘
《三国志》卷一四《郭嘉传》:"郭嘉字奉孝,颍川阳翟人也。……先是时,颍川戏志才,筹画士也,太祖甚器之,早卒。太祖与荀彧书曰:‘自志才亡后,莫可与计事者。汝颍固多奇士,谁可以继之?’或荐嘉。"汉代,汝南郡与颍川郡相毗邻,同属豫州,按曹操信中所说,此地多有奇士。征诸历史,"汝颍固多奇士"并非曹操一人、一时之见。西晋时,汝南周(?)"神彩秀彻",同郡人贲嵩见而叹曰:"汝颍固多奇士!自顷雅道陵迟,今复见周伯仁,将振起旧风,清我邦族矣。"十六国时,后秦主姚兴赴三原,慨然谓群臣:"古人有言,关东出相,关西出将,三秦饶俊异,汝颍多奇士"。从汉末历西晋至十六国,汝颍多奇士的说法屡见史籍,这表明汝颍地区的名士确有特殊性。据姚兴之语,在他活动的时代,汝颍多奇士的谚言已成旧说,这说明,汝颍奇士的业绩在十六国时已成为遥远的往事。
关键词
汝南
奇士
汉晋之际
党锢之祸
袁绍
曹操
宦官
三
国
志
十六
国
士人
分类号
K06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洛阳延光元年朱书陶罐考释
被引量:
23
4
作者
王育成
出处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1993年第1期74-79,84,共7页
文摘
1984年至198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唐城队在邙山脚下发掘23座汉墓。其中,西花坛M24出土一件纪年延光元年(公元122年)的朱书陶罐,编号为24:145。发表该罐的简报未释朱书全文,但登录了它的摹本,并指出文后“有几个类似道教符咒的符号。”此罐系现知纪年明确的最早的解除文与道符同见一器的东汉物。其前有永元四年、永元十六年两陶瓶,但朱书残泐甚重,难以句读又无道符。故该罐之发现为研究早期解除文内容特别是道符的起源,理解释读众所周知的神密的《太平经》复文。
关键词
太平经
洛阳
中
国
社会科学院
道教
长安
起源
死者
抱朴子
公元
十六
国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莫高窟壁画中的红色颜料及其变色机理探讨
被引量:
22
5
作者
李最雄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41-54,128-129+135-137,共19页
文摘
莫高窟壁画中的红色颜料几乎全是无机矿物颜料,据有关记载也可能有极少量的有机红色颜料,如胭脂一类的植物性有机红颜料,但是由于分析手段和设备条件所限,至今对壁画中的有机颜料,包括红色颜料还没有分析结果。莫高窟壁画中红色矿物颜料基本有三种,即铅丹——Pb<sub>3</sub>O<sub>4</sub>、土红——Fe<sub>2</sub>O<sub>3</sub>和朱砂—HgS,另外还有极少量的雄黄—AsS。
关键词
莫高窟壁画
红色颜料
铅丹
壁画颜料
朱砂
红颜料
塑像
十六
国
铅白
初唐
分类号
K870.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金珰与步摇——汉晋命妇冠饰试探
被引量:
19
6
作者
韦正
机构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出处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0-69,1,共10页
文摘
金珰和步摇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流行的冠饰和头饰,近年发现数座随葬二物且墓主性别明确的墓葬,可知金珰与步摇分别为男女所用的旧有认识有误,因此,二者可以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从考古发现来看,金珰不仅可以为女性所用,有些金珰还为女性步摇之构件,而且步摇的样式有一定的阶段性,其流行与以大月氏为代表的西方文化在东汉晚期的广为传播有直接关系。
关键词
汉晋
甘肃省博物馆
南京大学
东晋墓
金饰
出土
十六
国
学术界
分类号
K875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TS934.3-09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十六国的华夏化:“史相”与“史实”之间
被引量:
19
7
作者
胡鸿
机构
武汉大学历史学院
出处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35-162,共28页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特别资助项目"十六国北朝政治体演进与华夏化的关系研究"成果之一
文摘
现存史料中看到的十六国,是经过历史书写的层层润饰和过滤之后的"史相"。崔鸿以著有国史为选择标准编纂《十六国春秋》,注定入选的都是相当程度上接受了华夏帝国政治文化的政权。而十六国的国史撰述本身,已经通过种种手法塑造其君主和政权的华夏正统形象,比如它们将君主塑造成华夏文化素养深厚,且生而具有华夏圣王的种种神异和奇表的人物;又通过"模式化叙述",巧妙地将十六国历史与汉魏历史融合为一。这些史书呈现出的十六国的"史相",既是与史实有别的假象,也折射出十六国政权积极利用华夏历史资源来实现自我华夏化的真实努力。
关键词
十六
国
史学撰述
华夏化
分类号
K238 [历史地理—历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中国历史上的七大首都(上)
被引量:
15
8
作者
谭其骧
出处
《历史教学问题》
1982年第1期5-9,14,共6页
文摘
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上,曾经做过一统政权或较大的地区政权的首都的城市很多,其中最重要的是长安、洛阳、邺、开封、南京、杭州和北京七大首都。讲到我国历史上的首都,一般都提“六大首都”,这是历史学界和地理学界通行的说法。“六大首都”不包括邺,我为什么要加上一个邺,说成七大首都呢?这是因为邺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至少不下杭州;尤其是在公元六世纪以前,它的地位是可以和长安、洛阳相颉顽的。我们讲历史不能只讲六世纪以后,所以不能不提它。除了邺作为首都距今已有千四百年之久外,通常之所以不提到它,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其他六大首都至今还是著名的大城市。惟有邺早已成为一片废墟。但既然讲的是历史。
关键词
中
国
历史
长安城
洛阳
南京
政权
都城
十六
国
十七年
北宋
公元前
分类号
G633.5 [文化科学—教育学]
原文传递
题名
独煞神与独煞神堂考
被引量:
18
9
作者
王惠民
出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28-134,共7页
文摘
独煞神与独煞神堂考王惠民敦煌研究院藏《辛亥年(951年)腊八燃灯分配窟龛名数》(下称榜示)在研究古代民俗、宗教、石窟营建史、归义军史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吴公曼、金维诺、孙修身、马德等人作了校录与考证,成就卓然。①但仍有许多问题未得到解决,本文...
关键词
张议潮
敦煌遗书
观音菩萨
神堂
敦煌石窟
崖面
寺院壁画
敦煌佛教
榜示
十六
国
分类号
K879.29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十六国胡族政权的正统意识与正统之争
被引量:
11
10
作者
邓乐群
机构
南通大学文学院
出处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4期84-87,共4页
文摘
十六国时期,在西周宗法制、先秦夷夏观、两汉名教思想和魏晋门阀制度的潜在影响下,汉民族正统意识不仅因藉民族矛盾的激化浸透南北汉民族人心,同时也深刻地影响着北方各胡族人民的政治观念。十六国胡族政权出于维护统治的名份需要,从汉文化传统中寻找理论依据,出现了奉有德政权为正统,视无道政权为僭伪;奉中原政权为正统,视周边政权为僭伪;奉大一统政权为正统,视偏安政权为僭伪等正统之争。但是,传统的汉民族正统观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胡汉之间的民族矛盾亦非口头上的正统之争和浅层汉化措施所能化解,故直至北魏统一北方后,随着孝文帝等胡族统治者推行深层汉化政策,北朝诸胡族政权才通过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的彻底汉化实现民族融台。并最终确立自己的正统地位,成为与南朝诸汉族政权分庭抗礼的中原胡族王朝。
关键词
十六
国
胡族政权
正统之争
Keywords
the sixteen countries
Hu nationality regime
orthodox debat
分类号
K238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自然环境变迁与十六国政权割据局面的出现
被引量:
14
11
作者
张敏
机构
湖北大学历史系
出处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1-28,共8页
文摘
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自然环境及自然环境变迁对历史进程的影响 ,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的问题。东汉末年以来自然环境变迁是西晋灭亡和十六国割据局面形成的重要原因。由于全球性寒冷干燥期的出现 ,我国北方沙漠面积不断扩展 ,各游牧民族原有的生存环境不断恶化 ,于是纷纷南迁 ,趁着西晋统治集团内乱之际 ,夺取了政权。
关键词
自然环境变迁
十六
国
Keywords
natural environment changes
the sixteen states
分类号
K238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朝阳前燕奉车都尉墓
被引量:
15
12
作者
田立坤
出处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33-37,共5页
文摘
1984年春,辽宁省朝阳县(今属朝阳市龙城区)他拉皋乡菠榛沟村一农民在自家院内挖土时发现一座石椁墓,当时墓盖就被打开,墓内淤土及文物等也一并被清出。朝阳地区博物馆(现朝阳市博物馆)收到送交的文物后,马上派人前去进行重新清理。据介绍,前几年在此墓的南北两侧10余米处各发现一座用石头垒砌的石墓,并出有“小口大肚子泥罐”。据此可知,此处当是一处墓地。菠榛沟村位于朝阳市(十六国时称龙城,曾是前燕、后燕、北燕三个王朝的都城)以北约6公里的铧子尖山南麓。
关键词
都尉
朝阳市
前燕
十六
国
博物馆
辽宁省朝阳县
朝阳地区
鲜卑族
文物
壁画墓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高昌三碑略考
被引量:
16
13
作者
池田温
谢重光
出处
《敦煌学辑刊》
1988年第Z1期146-161,共16页
文摘
前言新疆吐鲁番盆地是历史上著名的绿洲,地当东西交通要道,也是各民族交流和争夺的焦点。但是最重要的是,本世纪初叶,以普鲁士探险队为首,相继有斯坦因、鄂登堡,大谷探险队等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的古文物,使它作为文化遗产的宝库而闻名于世。近年来,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学者的调查发掘的展开,包括大量汉文文书在内的更加丰富的文物不断昭示于众,对于研究中亚的古代文化来说,称此盆地居于首要地位是一点不过分的。在对这些出土资料进行研究时,以之与正史中以《高昌传》
关键词
高昌
文书
碑文
略考
北凉
佛教教团
十六
国
新疆图志
新兴县
北魏
分类号
K870.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麦积山的历史与石窟
被引量:
13
14
作者
黄文昆
出处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3期83-89,96+104-105,共10页
文摘
一麦积山石窟创建于后秦的第二代君主姚兴统治时期,其主持者很可能就是姚兴本人。有关的记载主要出自宋代。其中,祝穆《方舆胜览》(成书于十三世纪中叶)所记"瑞应院,在麦积山,后秦姚兴凿山而修,千崖万象,转崖为阁,乃秦州胜境",最为具体。可以认为,自公元396年后秦据有秦州,至416年春姚兴卒,其间的二十年中,当有麦积山石窟的创建。姚兴信佛,对佛学颇有兴趣。他延请鸠摩罗什到长安,待以国师之礼。
关键词
麦积山石窟
秦州
北魏
姚兴
二十年
佛教
后秦
石窟寺
石窟艺术
十六
国
分类号
K87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关中十六国考古的新收获——读咸阳十六国墓葬简报札记
被引量:
14
15
作者
韦正
机构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出处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60-64,共5页
文摘
《文物》2004年第8期、《考古》2005年第4期分别发表了《咸阳平陵十六国墓清理简报》和《陕西咸阳市文林小区前秦朱氏家族墓的发掘》两篇简报,这是十六国考古的突破性发现,具有重要的意义。以往发掘的,以西安草场坡墓为代表的一批墓葬的时代因此得以确定。有关学者及时总结了十六国墓葬的面貌和特点。本文在现有材料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谈谈关中十六国墓与本地区前后时代墓葬的关系,并就伎乐俑的来源谈一些看法。
关键词
清理简报
《考古》
十六
国
咸阳市
墓葬
关中
札记
收获
及时总结
突破性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域”的概念及其内涵
被引量:
13
16
作者
田卫疆
机构
南京大学历史系
出处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7-73,共7页
关键词
西域传
新疆建省
“东突厥斯坦”
中央政府
匈奴
十六
国
历史概念
《史记》
地理范围
西域都护府
分类号
K207 [历史地理—历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十六国北魏时期的“夷夏之辨”
被引量:
10
17
作者
陈友冰
机构
安徽省社会科学院
出处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8-28,共11页
关键词
十六
国
北魏时期
汉民族
农耕
中原地区
生活习俗
前期
夷夏之辨
反映
演变历程
分类号
K238 [历史地理—历史学]
B222.9 [历史地理—中国史]
全文增补中
题名
甘肃玉门金鸡梁十六国墓葬发掘简报
被引量:
14
18
作者
吴荭
王永安
张存良
魏美丽
马智全
谢焱
李平乐
马力乐
李建云
孙明霞
机构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
出处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26-39,共14页
文摘
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9年2~4月对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管线经过的玉门市清泉乡金鸡梁及其附近的墓葬进行了清理发掘。墓群分布在茫茫戈壁上,3座、4座或5座墓葬组成一组,呈南北向一线分布,地面未发现茔圈。共清理墓葬24座,分为砖室墓、砾石洞室墓、砖石混合墓等几种类型。在个别木棺盖板内绘有伏羲女娲图像。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另有少量铜器、铁器、竹木器、丝织品、刻画砖等。在木棺挡板及出土的木封检、文字砖上分别有"建兴"、"升平"纪年文字,可确定这批墓葬的年代为十六国前凉中晚期。
关键词
发掘简报
十六
国
甘肃省
墓葬
文物考古研究所
鸡
2009年
砖室墓
分类号
K878.8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原文传递
题名
莫高窟壁画修复初探
被引量:
13
19
作者
李云鹤
出处
《敦煌研究》
1985年第2期174-184,共11页
文摘
本文对莫高窟壁画的现状和病害产生的原因作了说明,重点探讨壁画病害的修复。
关键词
敦煌壁画
莫高窟壁画
文物修复
十六
国
聚醋酸乙烯乳液
修复方法
图版
古代壁画
彩塑
粘合剂
分类号
K870.6 [历史地理—考古学及博物馆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西域”辩正
被引量:
12
20
作者
杨建新
出处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1期24-29,共6页
文摘
提起“西域”,人们脑海里立即就会显现出一个一定的地区,而且似乎是清楚的。但是仔细推敲起来,特别是比较具体地指出它的范围,说出它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和变化,似乎并不容易。许多著作和文章在谈到“西域”时,就几乎各执一义,相差万里。解放后出版的通史迄今不过五、六种,而对“西域”的解释,就达四、五种之多。特举几种有影响的著作来看: 范老的《中国通史》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和中西关系,都有很深入的研究和敍述。在这部通史的第二册中,专门对“西域”作了解释。按范老的看法,在汉代,“西域”有广、
关键词
西域都护
西域传
地理范围
汉代
中
国
通史
西域地区
十六
国
新疆
葱岭
少数民族
分类号
C55 [社会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飞天——乾闼婆与紧那罗——再谈敦煌飞天
段文杰
《敦煌研究》
1987
3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论南朝文学的北传
唐长孺
《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1993
2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汉晋之际的汝颍名士
胡宝国
《历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1
23
原文传递
4
洛阳延光元年朱书陶罐考释
王育成
《中原文物》
北大核心
1993
23
原文传递
5
莫高窟壁画中的红色颜料及其变色机理探讨
李最雄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2
2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6
金珰与步摇——汉晋命妇冠饰试探
韦正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3
19
原文传递
7
十六国的华夏化:“史相”与“史实”之间
胡鸿
《中国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
19
原文传递
8
中国历史上的七大首都(上)
谭其骧
《历史教学问题》
1982
15
原文传递
9
独煞神与独煞神堂考
王惠民
《敦煌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5
18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0
十六国胡族政权的正统意识与正统之争
邓乐群
《南通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4
1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1
自然环境变迁与十六国政权割据局面的出现
张敏
《史学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3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2
朝阳前燕奉车都尉墓
田立坤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4
15
原文传递
13
高昌三碑略考
池田温
谢重光
《敦煌学辑刊》
1988
16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4
麦积山的历史与石窟
黄文昆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89
13
原文传递
15
关中十六国考古的新收获——读咸阳十六国墓葬简报札记
韦正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06
1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6
“西域”的概念及其内涵
田卫疆
《西域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8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17
十六国北魏时期的“夷夏之辨”
陈友冰
《史林》
CSSCI
北大核心
2000
10
全文增补中
18
甘肃玉门金鸡梁十六国墓葬发掘简报
吴荭
王永安
张存良
魏美丽
马智全
谢焱
李平乐
马力乐
李建云
孙明霞
《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14
原文传递
19
莫高窟壁画修复初探
李云鹤
《敦煌研究》
1985
13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0
“西域”辩正
杨建新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1
12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2
…
80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