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4篇文章
< 1 2 1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乐问——中国传统音乐历代疑案百题(上) 被引量:18
1
作者 黄翔鹏 《音乐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5-24,共20页
乐问——中国传统音乐历代疑案百题(上)黄翔鹏整理者按:这是黄翔鹏先生留下的一部未定稿。这部稿子仿屈原《天问》体取名“乐问”,是积作者四十余年的心得,以一百个小标题的形式,在考察了既往音乐史著述之后,提出了中国音乐文化... 乐问——中国传统音乐历代疑案百题(上)黄翔鹏整理者按:这是黄翔鹏先生留下的一部未定稿。这部稿子仿屈原《天问》体取名“乐问”,是积作者四十余年的心得,以一百个小标题的形式,在考察了既往音乐史著述之后,提出了中国音乐文化发展史上一系列重大阙疑环节,为真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传统音乐 黄翔鹏 魏文侯 中国音乐学 音乐艺术 曾侯乙墓 黄钟 音乐史 音阶结构 十二律
原文传递
试探先秦双音编钟的设计构想 被引量:18
2
作者 郑荣达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1988年第4期13-30,共18页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子系统——中国古代科技,曾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世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处于这一领域内的古代物理学理论,由于中国古代科技充溢着强烈的实用性,发展较为缓慢,唯有古代声学(包括律... 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子系统——中国古代科技,曾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为世界人类文明的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然而,处于这一领域内的古代物理学理论,由于中国古代科技充溢着强烈的实用性,发展较为缓慢,唯有古代声学(包括律学)是它的佼佼者.有人说中国古代物理史就是中国古代声学史,也不能算太夸张.它所取得的高度成就,早已蜚声世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构想 中国古代科技 侧鼓音 曾侯乙编钟 正鼓音 双音钟 十二律 音位排列 先秦
下载PDF
曾庆乙墓编磬铭文和研 被引量:16
3
作者 李纯一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1983年第1期8-24,共17页
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基出土的大量乐器中有编磐一架和磬匣三件。磬架是用青铜制成,有上下两层。每层各悬编磬两组,一组为十石,另一组为六石,总计应有三十二石(图1)。由于盗洞下塌、长期水浸种种原因,磬石多已残损变质,有些甚至化为粉末,所... 在湖北随县曾侯乙基出土的大量乐器中有编磐一架和磬匣三件。磬架是用青铜制成,有上下两层。每层各悬编磬两组,一组为十石,另一组为六石,总计应有三十二石(图1)。由于盗洞下塌、长期水浸种种原因,磬石多已残损变质,有些甚至化为粉末,所以仅见二十八石,并且无法测出其原有的音高。所幸的是,在二十六石上保留着用来说明其自身发音所相当诸均阶名的刻铭和墨书693字(图9),木制磬闸盖上和闸内槽旁边也有说明装匣情况和磬石编号的刻铭99字,这不仅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弥补了上述的损失,还给我们提供了前所末见的、具有多方面意义的先秦音乐资料。本文拟就这些铭文来试行探讨其有关乐制、装匣、编次、旋宫转调和编号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旋宫转调 绝对音高 铭文 新音阶 编号 出土 十二律 文王 七声音阶 少商
下载PDF
中国十二律的最初状态 被引量:14
4
作者 孙克仁 应有勤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88-100,共13页
中国音乐十二律的原始状态不是曾候乙编钟的纯律和五度相生律,而是从同一根管子上用开管和闭管的方式吹出的谐音列中选出某些谐音合成的。这也是中国古老的音乐乐律史中一直把音律分为阳声(阳律)和阴声(阴律)这一奇特现象的渊源所在。
关键词 最初状态 十二律 五度相生 曾候乙编钟 中国音乐 奇特现象 原始状态 渊源
原文传递
关于殷钟的研究 被引量:14
5
作者 李纯一 《考古学报》 1957年第3期41-50,共10页
一殷墟出土的铜制乐器有编钟,常大小三个成为一组。其形制就今之所见者,类乎後世之甬钟、钲和句(金翟);甬中空而与内腔相通,钟体或仅饰以弦纹,或饰以简单的兽面纹,且多著器主之名号。成组的殷代编钟的发音如何呢?最近中央乐学院民族音... 一殷墟出土的铜制乐器有编钟,常大小三个成为一组。其形制就今之所见者,类乎後世之甬钟、钲和句(金翟);甬中空而与内腔相通,钟体或仅饰以弦纹,或饰以简单的兽面纹,且多著器主之名号。成组的殷代编钟的发音如何呢?最近中央乐学院民族音乐研究所曾对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组和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所藏的1953年安阳大司空村312号殷墓出土的一组进行试测,其结果如下谱所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制 殷代 十二律 出土 奏法 考古学 祭祀 中空 研究所 演变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十二音律释名及其与天文历法的对应关系 被引量:14
6
作者 刘道远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1988年第3期10-16,9,共8页
十二律的名称,最早见于《国语》。公元前521年,周景王铸一口名叫“无射”的大钟,(指钟声的音高同无射律)。据当时的认识认为,“夫政象乐,乐从和,和从平。”而“无射”律,据说具有“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轨仪”的作用。所以,周景王不惜工... 十二律的名称,最早见于《国语》。公元前521年,周景王铸一口名叫“无射”的大钟,(指钟声的音高同无射律)。据当时的认识认为,“夫政象乐,乐从和,和从平。”而“无射”律,据说具有“宣布哲人之令德,示民轨仪”的作用。所以,周景王不惜工本去建造这口大钟,以便有利于他自己的统治。在铸钟之前,由于周景王并不很懂音乐,便“问律于伶州鸠”,《国语·周语下》: (“伶州鸠)对曰:‘律所以立均出度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文历法 释名 国语 后汉书 大钟 历志 公元前 十二律 淮南子 黄钟
下载PDF
中国古代文献记载中的“律学” 被引量:14
7
作者 陈应时 《中国音乐》 1987年第2期15-20,65,共7页
中国自古以来非常重视对于生律法的研究,並把这种研究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称为“律学”。中国古代的律学研究成果,除了散失的以外,都被记载在中国古代文献之中,並向我们表明:中国的律学有其自身的发展历史,也有其自身的民族特点。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献 学研究 民族特点 三分损益法 十二律 十二平均 三分损益 新法密率
原文传递
清、平、瑟调考辨 被引量:12
8
作者 丁承运 《音乐研究》 1983年第4期73-82,91,共11页
清、平、瑟三调,是汉魏乐府相和歌的主要宫调形式。南北朝称之为清商三调,隋唐时代,与南北朝的吴歌、西曲并称清商乐,流入燕乐调中,后渐难分辨了。三调的渊源,据唐代文献的记载,可以上溯到周代,而其绪余,下及隋唐,前后经历了千余年,其... 清、平、瑟三调,是汉魏乐府相和歌的主要宫调形式。南北朝称之为清商三调,隋唐时代,与南北朝的吴歌、西曲并称清商乐,流入燕乐调中,后渐难分辨了。三调的渊源,据唐代文献的记载,可以上溯到周代,而其绪余,下及隋唐,前后经历了千余年,其形式不可能一成不变,现存有限的文字记载往往又相互矛盾,要搞清这个历史的悬案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但三调毕竟是历史上曾风靡一时的名调,必然会在中国音乐传统中留下它的遗迹,如果我们能以辩证、历史的观点进行深入的讨论,相信还是能够找到问题的关键的。笔者不揣愚陋,以管见所及,考辨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商三调 黄钟 琴五调 音乐传统 十二律 相和歌 旋宫 清商乐 乐器 弦式
原文传递
《唐二十八调拟解》提要 被引量:12
9
作者 洛地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6-43,共18页
《唐二十八调拟解》提要洛地弱冠习乐,即陷入"燕乐""迷宫",三十余年苦思冥索,未得要领;至白首待槁,回顾旧途,忽见蹊径,乃有《唐二十八调拟解》书稿之举。恍然,"二十八调"系俗乐,俗极了,并没有多少深奥的学问,故当时乐... 《唐二十八调拟解》提要洛地弱冠习乐,即陷入"燕乐""迷宫",三十余年苦思冥索,未得要领;至白首待槁,回顾旧途,忽见蹊径,乃有《唐二十八调拟解》书稿之举。恍然,"二十八调"系俗乐,俗极了,并没有多少深奥的学问,故当时乐工、歌伎随意使用于手、口;至于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十八调 羽调式 角调式 音声 《唐会要》 宫调 八十四调 同用 十二律 七调
原文传递
律学四题 被引量:11
10
作者 陈应时 《中国音乐》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2期33-35,共3页
近十年来,笔者在律学研究过程中曾发表过若干篇论文,对我国古代律学中的某些问题提出了一些不成熟的看法。本文拟基于目前的认识,对自己以往所论作必要的补充说明或作必要的修正。
关键词 学研究 问题提出 补充说明 三分损益法 三分损益 吕氏春秋 音差 十二律 中国古代文献 五度相生
原文传递
朱载堉十二平均律命运的思考 被引量:10
11
作者 洛秦 《中国音乐学》 1987年第1期86-92,共7页
凡是值得思考的事情,没有不是被人思考过的;我们必须做的只是试图重新加以思考而已。 ——歌德 朱载堉十二平均律的确立,在中国音乐史上和世界律学史上的伟大意义是自不待言的,其伟大成就令人瞩目。而在三百年前,
关键词 十二平均 中国音乐史 朱载堉 三分损益 音乐实践 新法密率 十二律 三分损益法
原文传递
试论简单整数等差律——浅析三分损益律学思维前兆 被引量:10
12
作者 陈其射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17-21,共5页
我国生律法由来久远,见于古籍记载的“五声”以数相求之法当以《管子·地员篇》的三分损益法最早。记载“十二律”相生之法当以《吕氏春秋·音律篇》最古。其后又有《淮南子》、《史记》等记载,均是以3:2的数理思维作为生律结... 我国生律法由来久远,见于古籍记载的“五声”以数相求之法当以《管子·地员篇》的三分损益法最早。记载“十二律”相生之法当以《吕氏春秋·音律篇》最古。其后又有《淮南子》、《史记》等记载,均是以3:2的数理思维作为生律结构元素的五度生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分损益 学思维 三分损益法 《史记》 《淮南子》 结构元素 吕氏春秋 古籍记载 单整 十二律
原文传递
蔡元定乐律理论研究(之一)──兼论宋俗乐犯调说 被引量:10
13
作者 郑荣达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2-37,共6页
蔡元定乐律理论研究(之一)──兼论宋俗乐犯调说郑荣达南宋蔡元定是中国古代较有影响的乐律学家,他因创研了较为实用的改良律制──三分损益十八律(十二正律加六变律)而著名。他的著作《律吕新书》是隋唐以后第一部较为系统全面阐... 蔡元定乐律理论研究(之一)──兼论宋俗乐犯调说郑荣达南宋蔡元定是中国古代较有影响的乐律学家,他因创研了较为实用的改良律制──三分损益十八律(十二正律加六变律)而著名。他的著作《律吕新书》是隋唐以后第一部较为系统全面阐述乐律方面的音乐理论专著。后人为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蔡元定 理论研究 俗乐 吕新书》 二十八调 《补笔谈》 《新唐书》 中国古代 十二律 角调
原文传递
从古代阴阳五行宇宙观看先秦至汉初五音与十二律生律法的思想根源 被引量:10
14
作者 谷杰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38-147,共10页
先秦至汉初关于五音与十二律的记载,有《管子》、《国语》、《吕氏春秋》、《放马滩秦简》、《礼记月令》、《淮南子》、《汉书》等文献,而其中有关三分损益法的最为典型的材料要数《管子》记载的五音与《吕氏春秋》记载的十二律。从上... 先秦至汉初关于五音与十二律的记载,有《管子》、《国语》、《吕氏春秋》、《放马滩秦简》、《礼记月令》、《淮南子》、《汉书》等文献,而其中有关三分损益法的最为典型的材料要数《管子》记载的五音与《吕氏春秋》记载的十二律。从上述系列文献中可见先秦至汉初五声、十二律的生律法与古代先民的阴阳五行宇宙观相联系,并有其系统、深厚的思想基础。本文将本着以"古人的思想研究古代"的宗旨,依据已有的古代哲学研究成果,探寻五声、十二律生律法的思想依据,为古代乐律文献的解读提供一个可以尝试的思维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秦 汉初 阴阳 五行 分畛 合流 五音 十二律 思想根源
下载PDF
也谈“宫商角徵羽”的由来 被引量:10
15
作者 席臻贯 《中国音乐》 1985年第2期16-19,共4页
读冯文慈同志《釋“宫商角徵羽”阶名由来》甚感见解独到。笔者粗得门径,也想谈谈浅见。“宫商角徵羽阶名五宇,实出于我国古代天文学中‘天官’(星座)之名。”这是冯文开宗明义,提出的观点。笔者对此也作如是观。惟“阶名”一词,是否还... 读冯文慈同志《釋“宫商角徵羽”阶名由来》甚感见解独到。笔者粗得门径,也想谈谈浅见。“宫商角徵羽阶名五宇,实出于我国古代天文学中‘天官’(星座)之名。”这是冯文开宗明义,提出的观点。笔者对此也作如是观。惟“阶名”一词,是否还可斟酌?郭沫若《隋代大音乐家万宝常》:“中国所固有的乐律不外是宫商角徵羽五音,五音在初原有绝对的音值,战国初年的楚王《(?)章钟》刻着宫商(羽于)(羽)等字以表示钟值,便是无上物证。有了十二律的输入,中国的律制便成为了双重化,五音便失掉了绝对的音值而成为了相对活动的声符。”作者又自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分损益法 郭沫若 万宝常 十二律 五音 音乐家 古代天文学 双重化 天官 音值
原文传递
也谈“奏黄钟,歌大吕” 被引量:10
16
作者 陈克秀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2-22,共11页
《周礼·春官》"大司乐"载"奏黄钟,歌大吕"、"奏蕤宾,歌函钟"等,常使古今学者所疑惑,并被朱载堉斥为"最谬"?疚脑蚪浞胖糜谥泄糯煳摹⒙衫谋尘爸薪新鬯涤胙芯浚衔核降摹白... 《周礼·春官》"大司乐"载"奏黄钟,歌大吕"、"奏蕤宾,歌函钟"等,常使古今学者所疑惑,并被朱载堉斥为"最谬"?疚脑蚪浞胖糜谥泄糯煳摹⒙衫谋尘爸薪新鬯涤胙芯浚衔核降摹白嗷浦樱璐?吕"、"奏蕤宾,歌函钟"等,是中国上古时代十二律与天文、历法的一则最重要、最具内涵的文献。它所体现的是日月五星为纬,十二律为经",十二律与十二辰的左旋右转之交合,以及律历的分至启闭,阴阳消长、寒暑往复、昼夜交替等的频响与计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律 十二 分至启闭 黄道 大司乐 天文
原文传递
“八十四调”新解 被引量:10
17
作者 陈应时 《星海音乐学院学报》 1986年第4期4-9,共6页
在中国古代音乐的宫调理论体系中,向来有“八十四调”之说。近世各种音乐论著几乎都释“八十四调”为“十二宫每宫七种调式,合八十四种调式”。这样,在“八十四调”中就有十二种变徵调式和十二种变富调式,这是很难想象的事,故又有人认为... 在中国古代音乐的宫调理论体系中,向来有“八十四调”之说。近世各种音乐论著几乎都释“八十四调”为“十二宫每宫七种调式,合八十四种调式”。这样,在“八十四调”中就有十二种变徵调式和十二种变富调式,这是很难想象的事,故又有人认为,古代的“八十四调”只是一种理论存在,缺乏实践根据。笔者在研读了有关文献之后,认识到中国古代宫调理论中的“八十四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八十四调 中国古代音乐 燕乐二十八调 变宫 变徵 十二律 万宝常 祖孝孙 王朴 南吕
下载PDF
中国传统音乐基本理论 被引量:9
18
作者 陈应时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8,共8页
关键词 中国传统音乐 三分损益法 十二律 音乐理论 曾侯乙编钟 十二平均 七声音阶 黄钟 “均” “声”
下载PDF
淮南律数新解 被引量:8
19
作者 李玫 《中国音乐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29-142,共14页
《淮南子·天文训》中有关乐音关系的内容有几处看上去不合学理,历代考证、斠注意见多多。十二律数不合三分损益之规;五音相生不合乐学道理;虽言"仲吕极不生",却又有"五子"暗含旋宫之道。前人已有研究,却仍没... 《淮南子·天文训》中有关乐音关系的内容有几处看上去不合学理,历代考证、斠注意见多多。十二律数不合三分损益之规;五音相生不合乐学道理;虽言"仲吕极不生",却又有"五子"暗含旋宫之道。前人已有研究,却仍没能化解该文带给读者的困惑。今再三研读"天文训",又获《天水放马滩秦简》①"律书"等资料辅证,有些许新得,故成此文,就教于同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南 放马滩秦简 五行相生 五音相生 十二律 二十四节气 六十音
原文传递
三分损益十二律“大、小阴阳之说与“上、下相生之序”——朱载堉《律学新说·论大阴阳、小阴阳》解析 被引量:8
20
作者 谷杰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29-136,共8页
朱载堉在《律学新说》"论大阴阳、小阴阳"篇中,引前世律家之言,论十二律之"阴阳"及上、下相生之本原,辨诸家之得失,驳班固、季通之乖谬,是一篇自《吕氏春秋》、《淮南子》问世以来,有关三分损益十二律相生次序的正... 朱载堉在《律学新说》"论大阴阳、小阴阳"篇中,引前世律家之言,论十二律之"阴阳"及上、下相生之本原,辨诸家之得失,驳班固、季通之乖谬,是一篇自《吕氏春秋》、《淮南子》问世以来,有关三分损益十二律相生次序的正本清源之作,对解读秦汉以来的三分损益律理论,解析其相关乐律学术语,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通过解读朱载堉该篇之言,文章作者进一步梳理前世律家聚讼不绝的"十二律相生次序之辩",以揭示"上生"、"下生"术语的本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朱载埔 学新说》 十二律 “上生” “下生” 解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