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广州印象:18至19世纪外销商品的“中国风”
1
作者 詹镇鹏 《美术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6-76,共11页
1757年确立的广州贸易体制,令该城市成为彼时唯一允许西方开展对华贸易的口岸。从油画、通草画到瓷器、漆器与牙雕,远销欧美的外销工艺品被携至海外,供西人想象广州乃至中国之风情,展现“中国风”的物质文化。这些商品以这座城市的独特... 1757年确立的广州贸易体制,令该城市成为彼时唯一允许西方开展对华贸易的口岸。从油画、通草画到瓷器、漆器与牙雕,远销欧美的外销工艺品被携至海外,供西人想象广州乃至中国之风情,展现“中国风”的物质文化。这些商品以这座城市的独特景观和工艺为特色,见证清代中西贸易的黄金时代。本文从风景、物品、人物三个角度切入,特別关注十三夷馆、地方工艺与中西贸易之间的关系,将丰富的海内外藏品纳入跨文化交流的框架作讨论。中西混融的设计元素,可从中略窥本土画家和匠人是如何适应欧美品位和跨国秩序,以及外国商人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及想象。随着广州体制在晚清瓦解,十三行奠定的夷馆江景题材被新兴口岸制作的外销画所仿效,但已不复昔日之辉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销商品 广州 十三 中国风 性别 文化冲突 中西交流
原文传递
鸦片战争前中国的西式建筑概述
2
作者 刘先觉 《华中建筑》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24-127,共4页
该文简要介绍了1840年鸦片战争前传入中国的西式建筑活动情况。主要表现在澳门最早出现的西式建筑、一批早期的西式天主教堂、广东的十三夷馆以及北京长春园的欧式宫殿等建筑。这些建筑成了西式建筑东渐的先驱,也为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开... 该文简要介绍了1840年鸦片战争前传入中国的西式建筑活动情况。主要表现在澳门最早出现的西式建筑、一批早期的西式天主教堂、广东的十三夷馆以及北京长春园的欧式宫殿等建筑。这些建筑成了西式建筑东渐的先驱,也为中西建筑文化交流开辟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片战争 西式建筑 天主教学 十三 中国
下载PDF
直面历史空间──历史影片《鸦片战争》美术设计
3
作者 邵瑞刚 《当代电影》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92-95,共4页
直面历史空间历史影片《鸦片战争》美术设计筹划与设想1995年6月26日,谢晋导演在北影厂与我谈起拍摄历史影片《鸦片战争》的构想,当时他刚看完几十万字的《道光传》,剧本已八易其稿,他对《鸦》剧的构思由来已久,影片框架已... 直面历史空间历史影片《鸦片战争》美术设计筹划与设想1995年6月26日,谢晋导演在北影厂与我谈起拍摄历史影片《鸦片战争》的构想,当时他刚看完几十万字的《道光传》,剧本已八易其稿,他对《鸦》剧的构思由来已久,影片框架已依稀可见。如同清史专家一般,谢导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片战争》 林则徐 十三 美术设计 影片 清政府 英帝国 金枪鱼 电影美术 英国工业革命
下载PDF
直面历史空间 《鸦片战争》美术设计回顾
4
作者 邵瑞刚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27-30,共4页
直面历史空间《鸦片战争》美术设计回顾邵瑞刚筹划与设想1995年6月26日,谢晋导演在北影厂与我谈起拍摄历史影片《鸦片战争》的构想,当时他刚看完几十万字的《道光传》,剧本已八易其稿,他对《鸦》剧的构思由来已久,影片框架... 直面历史空间《鸦片战争》美术设计回顾邵瑞刚筹划与设想1995年6月26日,谢晋导演在北影厂与我谈起拍摄历史影片《鸦片战争》的构想,当时他刚看完几十万字的《道光传》,剧本已八易其稿,他对《鸦》剧的构思由来已久,影片框架已依稀可见。如同清史专家一般,谢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鸦片战争》 美术设计 林则徐 十三 清政府 电影美术 英帝国 金枪鱼 英国工业革命 英国议会
原文传递
国门口的文化碰撞——从外销画看广州十三行夷馆建筑特色
5
作者 余穗瑶 杨宏烈 《建筑技术及设计》 2003年第8期32-37,共6页
鸦片战争以后,广州十三行夷馆建筑特色只能从外销画得到一定的了解,虽然这一特殊的画种并非建筑画,然其重要价值在于启迪人们:建筑文化的交流、碰撞、历时演变的研究具有深刻的引申意义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广州市十三 建筑文化 外销画 建筑 建筑风格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