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7篇文章
< 1 2 1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扬州盐商:十八世纪中国商业资本的研究 被引量:60
1
作者 何炳棣 巫仁恕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CSSCI 1999年第2期59-76,共18页
关键词 十八世纪 扬州盐商 两淮盐商 商业资本 乾隆 社会流动 两淮地区 灶户 食盐贸易 十七世纪
下载PDF
本色与变相——汉诗英译琐议之三 被引量:52
2
作者 翁显良 《外国语》 1982年第1期24-27,共4页
古典汉诗英译要不要保有中华古国的情味?窃以为回答应该是肯定无疑。完全西化,本色尽丧,这不能算翻译。典型的如出自西僧手笔的寒山和尚无题诗英文本: 城北仲家翁,Old Jones who lived on the North
关键词 汉诗英译 外国 本色 无题诗 十七世纪 英文本 翻译 寒山 基督教 蔷薇
原文传递
历史时期中国野象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6
3
作者 文焕然 何业恒 +1 位作者 江应樑 高耀亭 《思想战线》 1979年第6期43-57,共15页
一、引言关于历史时期中国野象的研究,前人做了许多工作,并且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当时作者的着眼点不同,因此对野象在历史时期分布的范围、野象分布变迁的情况及其原因,看法还有差别。我们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试从历史动物地理的角... 一、引言关于历史时期中国野象的研究,前人做了许多工作,并且取得了不少成绩。但由于当时作者的着眼点不同,因此对野象在历史时期分布的范围、野象分布变迁的情况及其原因,看法还有差别。我们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试从历史动物地理的角度出发,初步整理分析了历史文献,结合地理、动物、考古、文物、甲骨文、金石等方面的资料,辅以云南西南部等地的调查访问,着重探讨近六、七千年来中国野象分布的变迁及其原因,也许不是无益的。限于水平,错误恐所难免,敬希指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历史时期 甲骨文 历史文献 少数民族 淮河以南 黄河流域 云南 岭南地区 十七世纪 十三年
下载PDF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的异常期及其天文成因 被引量:32
4
作者 任振球 《农业考古》 1986年第1期298-303,共6页
大量的史料和考古资料表明,在某个历史时期,各种气候灾害和其他自然灾害往往有集中出现的现象。其间,严重低温、大旱、大涝、地震等灾害,不论其严重程度、发生频次、地区分布,均比其他时期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研究此种气候灾害群发现象... 大量的史料和考古资料表明,在某个历史时期,各种气候灾害和其他自然灾害往往有集中出现的现象。其间,严重低温、大旱、大涝、地震等灾害,不论其严重程度、发生频次、地区分布,均比其他时期有明显增加的趋势。研究此种气候灾害群发现象的特点及其成因,对于农业生产、经济建设和减轻自然灾害损失,有着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前人和我们以往工作的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历史上此种气候异常期以及更为严重的气候恶化期的发生时段,并对其天文成因做一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候异常 气候恶化 气候灾害 特大洪水 十七世纪 低温期 成因 气候变化 会聚 减轻自然灾害
下载PDF
试论明代的流民问题 被引量:19
5
作者 李洵 《社会科学辑刊》 1980年第3期70-82,共13页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指出,所谓原始积累以“对农业生产者即农民的土地的剥夺,形成全部过程的基础。这种剥夺的历史在不同国家带有不同的色彩,按不同的顺序,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通过不同的阶段。只有在英国,它才具有典型的形式。”(《...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曾指出,所谓原始积累以“对农业生产者即农民的土地的剥夺,形成全部过程的基础。这种剥夺的历史在不同国家带有不同的色彩,按不同的顺序,在不同的历史时代,通过不同的阶段。只有在英国,它才具有典型的形式。”(《资本论》第一卷第二十四章,所谓原始积累)发生在公元十五、六世纪中国封建社会里的明代流民运动,实际上是对直接生产者的剥夺运动。研究这种剥夺的历史,对研究中国的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民问题 十五世纪 明代流民 十七世纪 直接生产者 十六世纪 明朝政府 中国封建社会 手工业 贵族
下载PDF
管弦乐配器风格的历史演变概述(一) 被引量:17
6
作者 杨立青 《音乐艺术(上海音乐学院学报)》 1986年第1期42-47,共6页
交响乐队和管弦乐合奏的萌芽大约始于十七世纪。相传最早从配器的角度论述管弦乐器使用技术的专著,如吕塞尔(ValentinRoeser,约1735—1782)的《论单簧管及圆号的应用》,或弗朗居(L.J.Francoeur,1738—1804)的《管乐器的常用音域》则出... 交响乐队和管弦乐合奏的萌芽大约始于十七世纪。相传最早从配器的角度论述管弦乐器使用技术的专著,如吕塞尔(ValentinRoeser,约1735—1782)的《论单簧管及圆号的应用》,或弗朗居(L.J.Francoeur,1738—1804)的《管乐器的常用音域》则出现于十八世纪的中后期。在这二、三百年的时间里,作为作曲法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管弦乐配器技术历经沦桑,发生了巨大变化。经由一代又一代作曲家的实践和乐队演奏技术及乐器制造技术的渐趋完善,在音乐历史的不同时期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绚丽多采的管弦乐配器风格。当今的二十世纪,是名目繁多的各种作曲风格流派并存的时代,音响造型手法得到了不可思议的进一步发展,呈现出一派令人头晕目眩的争奇斗妍的局面。不难设想,倘巴洛克时代的音乐大师再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弦乐配器 作曲家 历史演变 巴洛克时期 十七世纪 十八世纪 风格流派 音色 演奏技术 管弦乐队
下载PDF
西方图书馆学流派及其影响——兼论中国图书馆学的发展道路 被引量:27
7
作者 刘迅 《图书馆学刊》 1983年第4期1-12,共12页
图书馆学形成于十七世纪的欧洲,在其以后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中,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思想和思潮。十九世纪以来,这些思想和思潮经过认识上的不断陶冶,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从而揭开了近代图书馆学思想史上的重要篇章。由于不同学术流派... 图书馆学形成于十七世纪的欧洲,在其以后几百年的发展历史中,出现过各种各样的思想和思潮。十九世纪以来,这些思想和思潮经过认识上的不断陶冶,逐渐形成了不同的学术流派,从而揭开了近代图书馆学思想史上的重要篇章。由于不同学术流派的影响程度所致,在一定的国家和区域内,人们对于图书馆学的认识也不尽相同。这种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书馆学 施莱廷格 学术流派 图书馆员 十七世纪 莫尔贝希 巴特勒 谢拉 刘国钧 兼论
下载PDF
英语中的汉语借词 被引量:21
8
作者 汪榕培 《外语与外语教学》 1986年第1期8-14,共7页
英语在一千五百多年的发展中,从欧洲其它语言吸收了大量词汇。从十七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以后,随着海上霸权的建立,英国实行海外扩张,掠夺殖民地,与世界各国的交往逐渐增加,英语发展成一种具有世界性的语言。英语从世界各个主要语种都吸收... 英语在一千五百多年的发展中,从欧洲其它语言吸收了大量词汇。从十七世纪资产阶级革命以后,随着海上霸权的建立,英国实行海外扩张,掠夺殖民地,与世界各国的交往逐渐增加,英语发展成一种具有世界性的语言。英语从世界各个主要语种都吸收了不少词语,汉语也不例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借词 英语发展 汉语词 汉语拼音 专有名词 英语词汇 十九世纪 十七世纪 复合词 资产阶级革命
下载PDF
瑞典所藏的中国外销瓷 被引量:21
9
作者 夏鼐 《文物》 1981年第5期6-10,共5页
1980年10月,我在瑞典哥德堡历史博物馆中看到一大批十八世纪的中国外销瓷。据陪我参观的瑞典朋友说:二十来年前一位中国专家看到这批外销瓷时,询问这些是哪一国家烧造的。我后来一查书,知道欧美的陶瓷史专家中从前也有人误称它为罗斯托... 1980年10月,我在瑞典哥德堡历史博物馆中看到一大批十八世纪的中国外销瓷。据陪我参观的瑞典朋友说:二十来年前一位中国专家看到这批外销瓷时,询问这些是哪一国家烧造的。我后来一查书,知道欧美的陶瓷史专家中从前也有人误称它为罗斯托夫特瓷(Lowestoft parcelain),以为是位于英国西南海岸的该城所烧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销瓷 十八世纪 瑞典 中国瓷器 哥德堡 历史博物馆 中国文献 东印度公司 纹章瓷 十七世纪
原文传递
双关语翻译初探 被引量:15
10
作者 李国南 《现代外语》 1988年第1期60-65,共6页
英国十七世纪著名诗人兼戏剧家约翰·屈莱顿曾说过“双关——用一万种手段去折磨一个可怜的词儿(Punning——to torture one poor wordten thousand ways——John Dryden)”的俏皮话。可受“折磨”的又何止是那可怜的词儿?还有我们... 英国十七世纪著名诗人兼戏剧家约翰·屈莱顿曾说过“双关——用一万种手段去折磨一个可怜的词儿(Punning——to torture one poor wordten thousand ways——John Dryden)”的俏皮话。可受“折磨”的又何止是那可怜的词儿?还有我们的翻译家。双关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关语 汉语 英语 十七世纪 翻译家 译文 英国 朱生豪 变通译法 两种语言
下载PDF
十六—十八世纪国际间白银流动及其输入中国之考察 被引量:19
11
作者 钱江 《南洋问题研究》 1988年第2期81-91,共11页
十六——十八世纪白银在国际间的流动及其输入中国,不仅是历史上的一个相当有趣的现象,而且是中国海外贸易史、明清经济史乃至世界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迄今为止史学界对此课题的研究尚不够深入,以致于无法准确地揭示出这... 十六——十八世纪白银在国际间的流动及其输入中国,不仅是历史上的一个相当有趣的现象,而且是中国海外贸易史、明清经济史乃至世界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迄今为止史学界对此课题的研究尚不够深入,以致于无法准确地揭示出这一历史现象的内在动因、规模、影响及其意义。笔者不揣浅陋,拟对这一问题的某些侧面略加探讨。一、十六——十八世纪中外白银的产量在考察白银的流动之前,有必要首先对当时中外白银的产量作一估计。众所周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史研究 贸易史 不揣浅陋 东印度 英国东印度公司 十七世纪 西班牙人 十六世纪 海上贸易 出产地
下载PDF
评高居翰《气势撼人:十七世纪中国绘画中的自然与风格》 被引量:18
12
作者 方闻 《新美术》 CSSCI 2008年第3期11-19,共9页
自1960年出版个人首部通俗读本《中国绘画》以来,高居翰就一直在研究中国绘画史的美国同行中居于翘楚的地位。他举办各种有启发性的展览,且因个人收藏与广闻博学,常有重要的发现。在教学及各种学术讨论会上,他也颇受人瞩目。凭藉他... 自1960年出版个人首部通俗读本《中国绘画》以来,高居翰就一直在研究中国绘画史的美国同行中居于翘楚的地位。他举办各种有启发性的展览,且因个人收藏与广闻博学,常有重要的发现。在教学及各种学术讨论会上,他也颇受人瞩目。凭藉他的学术成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绘画史 十七世纪 风格 个人收藏 学术讨论会 学术成就 启发性
原文传递
康熙帝与西洋科学 被引量:14
13
作者 潘吉星 《自然科学史研究》 1984年第2期177-188,共12页
清圣祖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君主。他作为清代(1644-1911)的第二个皇帝,于1662-1722年君临天下达61年,为有清268年的封建统治奠定了基础。康熙帝统治时期,中国是一个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和相当强盛统... 清圣祖康熙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君主。他作为清代(1644-1911)的第二个皇帝,于1662-1722年君临天下达61年,为有清268年的封建统治奠定了基础。康熙帝统治时期,中国是一个疆域辽阔、民族众多和相当强盛统一的封建国家,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到一个新的顶点。康熙帝作为强有力的封建帝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帝 西洋 南怀仁 科学知识 几何学 白晋 杨光先 汤若望 人体解剖学 十七世纪
下载PDF
圣经文学的地位和特质 被引量:15
14
作者 朱维之 《外国文学研究》 1982年第4期47-51,共5页
一、源远流长马克思对于文化创造的历史规律曾有这样卓绝的论断:"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路易... 一、源远流长马克思对于文化创造的历史规律曾有这样卓绝的论断:"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这个规律符合历史的真实.如西方近代文化的创造和发展,确实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经文学 基督教 世纪 文化思想 希腊神话 马丁·路德 犹太教 宗教思想 民族宗教 十七世纪
下载PDF
从十七世纪初朝鲜内外局势看光海君的“两端外交” 被引量:10
15
作者 李善洪 《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6年第1期76-78,共3页
十七世纪初叶,朝鲜内外交困,国内经济残破,人民流离失所,政局混乱,外部有新兴的后金以其强大的军事势力对朝鲜虎视眈眈,日本办“阴图启疆,为患不已”.特别是后金与明资恶,使朝鲜进退维谷,一方面要维特对明的“事大”关系,另... 十七世纪初叶,朝鲜内外交困,国内经济残破,人民流离失所,政局混乱,外部有新兴的后金以其强大的军事势力对朝鲜虎视眈眈,日本办“阴图启疆,为患不已”.特别是后金与明资恶,使朝鲜进退维谷,一方面要维特对明的“事大”关系,另一方面又必须正视后金的威胁,因而国王光海君采取了既不背明,又不与后金相冲突的“两端外资”政策。此为朝鲜采取的不得已之举,对迟缓后金对朝鲜的军事行动起到了一定作用、是富于战略眼光的明智之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七世纪 努尔哈赤 毛文龙 外交策略 统治阶层 军事威胁 明王朝 战略眼光 外交政策 天命
下载PDF
论北美殖民地社会政治结构中的民主因素 被引量:10
16
作者 刘祚昌 《文史哲》 1987年第3期26-33,共8页
北美殖民地的社会政治结构在长期的演变中逐渐出现了许多民主因素,主要表现在:一、由于对选民财产资格限制不严,绝大部分白人居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按人口和选区确定议员席位的代表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平性;三、在上述基础... 北美殖民地的社会政治结构在长期的演变中逐渐出现了许多民主因素,主要表现在:一、由于对选民财产资格限制不严,绝大部分白人居民都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二、按人口和选区确定议员席位的代表制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公平性;三、在上述基础上产生的民主化的议会成为北美殖民地的权力中枢;四、北美殖民地没有封建等级制度和封建特权,人们在法律上都是平等的;五、绝大部分重要的官员和议员通过公开选举产生,选民的意志和愿望能在某种程度上得到反映;六、地方自治和市镇大会提供了居民行使民主权利的场所,这些民主因素有利于北美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并为美国的独立战争铺平了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美殖民地 殖民地人民 议会 成年男子 选民 十八世纪 十七世纪 封建等级制度 地方自治 封建特权
下载PDF
十七世纪上半叶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对华贸易扩张 被引量:14
17
作者 陈小冲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1986年第2期84-92,43,共10页
十七世纪上半叶是东西方文化交相接触、商业战争剧烈开展、西方殖民者疯狂东进的时代。在远东,先后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西方殖民主义者角逐征战,争夺商业霸权,而物产丰富,民间对外贸易发达的中国,则是他们唾涎欲滴的目... 十七世纪上半叶是东西方文化交相接触、商业战争剧烈开展、西方殖民者疯狂东进的时代。在远东,先后有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法国等西方殖民主义者角逐征战,争夺商业霸权,而物产丰富,民间对外贸易发达的中国,则是他们唾涎欲滴的目标,他们力图在中国建立贸易据点、垄断对华贸易,以执远东贸易之牛耳。本文拟就十七世纪上半叶荷兰殖民者的对华贸易扩张略作叙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兰殖民者 对华贸易 对日贸易 十七世纪 澎湖 荷兰东印度公司 郑芝龙 台湾岛 日本 荷兰人
下载PDF
图像志 被引量:15
18
作者 比亚洛斯托基 杨思梁 宋青青 《新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期73-88,共16页
图像志[iconography]一词源于希腊文中的ε’ικονογραφια。在现代用法中,图像志指对艺术作品内容的描述和阐释,所以,图像志的历史属于人类思想的历史。不过,我们建议区分所谓“意图性的(或暗示性的)图像志”["the inten... 图像志[iconography]一词源于希腊文中的ε’ικονογραφια。在现代用法中,图像志指对艺术作品内容的描述和阐释,所以,图像志的历史属于人类思想的历史。不过,我们建议区分所谓“意图性的(或暗示性的)图像志”["the intended(or implied) iconography]和“解释性的图像志”[interpretative iconography]。前者指艺术家、赞助人或同一时代的观看者对视觉符号和图像的功能和意义所持的态度,它有时在下述著述中得到了明确的表述:合同史料(如“委托昂盖朗·夸尔东为多米努斯·杨·德·蒙塔尼亚克画一幅圣母加冕的祭坛画的合同”[Contract for Painting an Altarpiece of the Coronation of the Virgin for Diminus Jean de Montagnac by Enguerrand Quarton],1453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学 祭坛画 瓦尔堡 潘诺夫斯基 十七世纪 现实主义绘画 新柏拉图主义 视觉符号 徽志 解释性
原文传递
十六、十七世纪江南的生态农业(上) 被引量:13
19
作者 李伯重 《中国经济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3-62,共10页
在十六、十七世纪的江南农业中 ,出现了一种新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体现了今日我们所说的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 ,通过改造资源 ,进行多样化的生产。同时利用食物链原理 ,对废物进行循环利用 ,从而降低了投入而增加的产出 ,达到了较高的... 在十六、十七世纪的江南农业中 ,出现了一种新经营方式。这种经营方式体现了今日我们所说的生态农业的主要特点 ,通过改造资源 ,进行多样化的生产。同时利用食物链原理 ,对废物进行循环利用 ,从而降低了投入而增加的产出 ,达到了较高的生产率。这种生态农业最早出现在明代中期常熟的大经营中 ,明清之际时在嘉湖一带已相当普遍 ,并为小经营所采纳。这种生态农业在江南平原逐渐普及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世纪 十七世纪 生态农业 中国 江南地区 谭晓 农业企业家 谭氏农场 邬氏农场 废物利用
原文传递
CHINESE POETRY AND ENGLISH TRANSLATIONS 被引量:10
20
作者 范存忠 《外国语》 1981年第5期9-26,共18页
本文共分五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1.最早的翻译家十八世纪英国的威廉·琼斯爵士是梵文学家、诗人和近代比较语言学的鼻祖。他学习各种语言是将语言作为一种文化宝库来看待的。他的诗对拜伦、雪莱、坦尼孙等诗人颇有影响。他翻译过我... 本文共分五部分,主要内容如下: 1.最早的翻译家十八世纪英国的威廉·琼斯爵士是梵文学家、诗人和近代比较语言学的鼻祖。他学习各种语言是将语言作为一种文化宝库来看待的。他的诗对拜伦、雪莱、坦尼孙等诗人颇有影响。他翻译过我国《诗经》,其中一篇是《卫风·淇奥》。他先是译成拉丁文,共有两种译本。一是散文本,另一种是韵文本。后来,琼斯又根据拉丁文译本作出两种英译本,仍然是散文本和韵文本。他每次翻译都作出两种译本,因为他认为只有这样才算对得起亚洲人的诗作。但是他的英文韵文本将原诗的九个句子扩充为六节民谣体的诗。十七世纪的英国诗人兼批评家德莱顿曾将翻译分为直译、意译和拟作三类。琼斯的韵文译本是介于意译和拟作之间的。十七,八世纪的英国名作家德莱顿、斯威夫特、蒲伯和约翰逊等都曾倡导拟作。实际上,琼斯的韵文译本是十八世纪的英国作家在中国古诗的影响之下为十八世纪的英国读者所写的诗,严格来讲,不是翻译。2.进一步的尝试琼斯以后的一些汉学家忙于别的工作,来不及颐到中国诗词,直到十九世纪中期詹姆士·莱格(后任牛津大学的中文教授)才又开始翻译《诗经》。他比较拘泥。他用维多利亚时代冗长累赘的词句来翻译《诗经》简朴的诗行。其所译《关睢》是一个例子。十九世纪末期赫伯特·翟理斯对《诗经》作了较好的翻译。他还译了李白、王维、李商隐等诗人的名篇,都能抓住读者,有其独特的风格,颇得评论界的赞赏。翟理斯的译作堪称再现了中国诗的忧郁、沉思和“言有尽而意无穷”的含蓄之美,从而表达了中国诗的神韵。他还著有中国文学史,其中提供了不少中国诗的译文。他善于将词义和韵律巧妙地结合起来。其后有海伦·沃德尔女士。她翻译了《诗经》中的《小雅·庭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诗 两种译本 重读音节 翻译家 语言 十七世纪 翟理斯 冗长累赘 英国诗人 中国古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1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