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9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医院-社区联动式健康教育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
作者 解薇 童亚慧 +1 位作者 乔建歌 杨青敏 《上海护理》 2015年第4期28-32,共5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联动的健康教育方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2014年在我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60例,以2013年5—7月29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14年1—3月30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实施"医院-社区"联合的健康教...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联动的健康教育方式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中的应用。方法选择2013年—2014年在我院就诊的脑卒中患者60例,以2013年5—7月29例患者为对照组,以2014年1—3月30例患者为观察组。观察组实施"医院-社区"联合的健康教育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健康教育方式。于患者出院后的3、6个月分别评价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功能运动状态及患者的上下肢肌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肢体运动功能状态指标及肌力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医院-社区联健康教育方式能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患者的上下肢肌力和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有助于脑卒中患者的早日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偏瘫 健康教育 医院-社区联动
下载PDF
社区护士参与“医院-社区”联动模式的态度与行为调查分析 被引量:8
2
作者 孙晓 施雁 +1 位作者 张琳 张瑾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1年第31期4282-4287,共6页
目的了解社区护士参与“医院-社区”联动模式的态度与行为。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7—9月选取上海市96所社区医疗机构的264名社区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社区护士对“医院-社区”联动项目的态度与行为。共发放问... 目的了解社区护士参与“医院-社区”联动模式的态度与行为。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0年7—9月选取上海市96所社区医疗机构的264名社区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社区护士对“医院-社区”联动项目的态度与行为。共发放问卷264份,有效问卷240份,问卷有效率为90.91%。结果态度得分方面,社区护士愿意参与“医院-社区”联动项目[(2.74±0.57)分]。社区护士认为“医院-社区”联动项目提升了其护理理论知识[(3.66±0.53)分]、康复护理技能[(2.80±0.63)分]、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护理技能[(2.66±0.56)分]、社区急救技能[(2.57±0.55)分];认为“医院-社区”联动内容与实际护理内容不吻合[(2.38±0.70)分],在提升PICC技能[(1.96±0.46)分]、伤口或造口维护技能[(1.88±0.67)分]、各类风险评估技能[(1.73±0.59)分]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不显著;社区护士参与“医院-社区”联动项目的主动性偏低[(1.81±0.61)分];认为目前区域联动形式过于单一[(2.08±0.65)分]。行为得分方面,社区护士参与过的“医院-社区”联动项目内容中,50%以上社区护士参与的内容包括常见慢性病护理技术、康复运动指导、急救护理技术;参与形式主要是短期培训和专题讲座;61.67%(148/240)的社区护士开展频次为每半年1次;互动平台主要以微信交流群、短信或电话为主的社区护士分别占81.67%(196/240)、44.17%(106/240)。结论社区护士对“医院-社区”联动模式提升护理服务能力项目持较为积极态度,但是实际参与项目的积极主动性不够;还需进一步拓展“医院-社区”联动内容与形式,以全面提升社区护理人员的核心护理技能,切实满足社区广大患者的照护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态度 行为 医院-社区联动 护理服务
原文传递
基于筛查平台对肠息肉镜下切除术后人群的“医院-社区”联动管理干预效果评价
3
作者 钟燕 许燕鸿 +5 位作者 钟春霞 魏清风 夏叶 马盈 黄蕾 牛瑞祥 《赣南医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77-87,共11页
目的:依托“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筛查平台,在前期构建的“医院-社区”联动管理模式的指导下,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 model,IMB技巧模型)对肠息肉镜下切除术后居民进行健康管理干预,... 目的:依托“城市癌症早诊早治项目”筛查平台,在前期构建的“医院-社区”联动管理模式的指导下,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模型(Information-motivation-behavioral skills model,IMB技巧模型)对肠息肉镜下切除术后居民进行健康管理干预,旨在促进居民结肠镜复查依从性,降低肠息肉复发率及其风险因素,进而降低城市人群结直肠癌发病率,提高其生存率。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法选取南昌市97个社区1200例肠息肉镜下切除术后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和干预组各6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管理,干预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医院-社区”联动健康管理干预。比较2组干预后的结肠镜复查依从率及肠息肉复发率;比较2组干预前(T0)、干预结束后1个月(T1)及随访2年后(T2)社区居民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结直肠癌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水平。结果:对照组509例、干预组521例完成本研究。结肠镜复查依从率干预组(59.12%)高于对照组(35.95%),肠息肉复发率干预组(34.09%)低于对照组(47.5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干预后,不同时间点干预组居民结直肠癌防治知识知晓率和健康行为水平均高于对照组,BMI和腰围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联动健康管理干预对促进肠息肉切除术后人群结肠镜复查依从性、降低肠息肉复发率、改善BMI和腰围水平、提高结直肠癌防治知识水平和促进其健康行为具有积极意义,为政府部门癌症防控决策提供参考依据,也为其他癌症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提供了新思路与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息肉“ 医院-社区联动 健康干预 息肉复发 健康行为
下载PDF
运用德尔菲法构建晚期癌症患者“医院-社区”安宁疗护模式的研究
4
作者 何秀雯 张梦歌 杨一龙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24年第10期709-716,共8页
目的基于出院计划模式制定晚期癌症患者“医院-社区”联动的安宁疗护模式,为跨机构安宁疗护发展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方法2023年8月—10月,结合文献检索和半结构化访谈结果构建初始指标体系,应用德尔菲法对11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从... 目的基于出院计划模式制定晚期癌症患者“医院-社区”联动的安宁疗护模式,为跨机构安宁疗护发展提供参考意见和建议。方法2023年8月—10月,结合文献检索和半结构化访谈结果构建初始指标体系,应用德尔菲法对11名专家进行两轮专家咨询,从重要性和可行性两个维度进行1~5级指标评价。结果经过两轮专家咨询方法,两轮问卷回收率均100%,专家判断系数为0.95,专家熟悉程度为0.89。最终构建指标体系包含7个一级指标(延续性安宁疗护的目的等)、28个二级指标(整体性、延续性等)、59个三级指标(舒缓压力、灵性关怀、家庭支持)。第一轮专家咨询2个一级指标的肯德尔系数分别为0.068和0.098;第二轮专家咨询2个一级指标的肯德尔系数分别为0.103和0.125。结论该研究构建的安宁疗护模式内容全面、科学可靠,制定晚期癌症患者“医院-社区”联动安宁疗护模式有助于解决安宁疗护中医院社区功能定位不清、缺失延续性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宁疗护 出院计划模式 晚期癌症患者 医院社区联动 德尔菲法 信息化建设
原文传递
“医院-社区”联动模式下慢性病分层分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
作者 任旅萍 孙晓 +4 位作者 陈婷婷 周荣荣 王雪 邓玮 张培培 《护理管理杂志》 CSCD 2024年第11期940-945,共6页
目的 应用Delphi法构建“医院-社区”联动模式下慢性病分层分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以Donabedian模型为导向,通过文献回顾法初步拟定“医院-社区”联动模式下慢性病分层分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Delphi法,经过两轮对15... 目的 应用Delphi法构建“医院-社区”联动模式下慢性病分层分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方法 以Donabedian模型为导向,通过文献回顾法初步拟定“医院-社区”联动模式下慢性病分层分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Delphi法,经过两轮对15名专家的问卷咨询和分析,进一步细化和确定该指标体系。结果 两轮专家咨询的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34、0.874,总体协调系数分别为0.374、0.264(P<0.05)。最终形成“医院-社区”联动模式下慢性病分层分级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包含3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以及48项三级指标。结论 该研究构建的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好的科学性、可靠性和实用性,为开展“医院-社区”联动模式下慢性病分层分级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病 分层分级管理 医院-社区联动 德尔菲法 评价指标体系
下载PDF
“医院—社区”联动下安宁疗护的利益相关者研究
6
作者 杨一龙 崔檬 +2 位作者 赵欣欣 李娜 王玉梅 《中国医学伦理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39-346,共8页
“医院—社区”安宁疗护模式涉及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方、执行方、主导方和筹资方等利益相关方,分析各利益主体的利益相关程度、政策影响力和政策执行意愿,为晚期癌症患者获得连续、便捷、优质的安宁疗护提供参考。卫健部门和医保部门是... “医院—社区”安宁疗护模式涉及医疗卫生服务的需求方、执行方、主导方和筹资方等利益相关方,分析各利益主体的利益相关程度、政策影响力和政策执行意愿,为晚期癌症患者获得连续、便捷、优质的安宁疗护提供参考。卫健部门和医保部门是跨机构安宁疗护的主要推动力量,但二者的推动路径存在差异;财政部门是政策推行的重要保障者,需要保证其核心利益不受损失;社区医疗机构是政策推行的重要推动因素,但需要政策支持和医院带动;医院和社区医务人员的执行意愿不强,在缺乏激励补偿机制的情况下,容易成为政策推行的阻碍因素;患者和家属是重要受益者,但若缺少宣传教育和互动交流,也会产生排斥和抵触情绪。因此需要发挥政策执行部门之间的协作性和联动性;创新医院发展模式,引领社区医疗机构;促进“医—医”“医—患”的互动交流和决策共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社区联动 利益相关者 安宁疗护 晚期癌症
下载PDF
应用课题研究型品管圈构建CDC-医院-社区三方联动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管理模式 被引量:1
7
作者 许月 韩云玲 尹霞 《智慧健康》 2023年第9期287-290,F0003,共5页
目的运用课题研究型品管圈的方法构建CDC-医院-社区三方联动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管理模式。方法以“构建CDC-医院-社区三方联动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管理模式”为活动主题,从CDC、医院、社区、接种前、接种中、接种后6层面,开展品管圈活动... 目的运用课题研究型品管圈的方法构建CDC-医院-社区三方联动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管理模式。方法以“构建CDC-医院-社区三方联动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管理模式”为活动主题,从CDC、医院、社区、接种前、接种中、接种后6层面,开展品管圈活动,从构建规范化疫苗接种点管理模式,构建规范化培训体系及教育体系,构建疫苗接种全信息链管理模式3方面实施。结果实施后,活动所设定的目标均较实施前有明显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课题研究型品管圈构建的以CDC-医院-社区三方联动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种管理模式,可有效提高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的稳定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DC-医院-社区三方联动 新冠病毒疫苗 接种管理模式 课题研究型品管圈
下载PDF
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91
8
作者 刘莉莉 孙子林 +3 位作者 金晖 鞠昌萍 韩晶 陆青松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59-61,69,共4页
目的评价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控制、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4例常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超过6.5%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组(自我管理组... 目的评价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对常规治疗效果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代谢控制、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134例常规治疗后糖化血红蛋白水平超过6.5%的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组(自我管理组,74例)和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管理组(对照组,60例)两组。自我管理组首先在综合医院糖尿病中心接受连续五天的全日制糖尿病自我管理教育,随后建立社区健康管理档案定期接受电话和门诊随访。对照组仅接受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和社区常规跟踪随访。评价干预前和实施健康教育管理1年后的血糖、血压、血脂、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变化。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较干预前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自我管理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自我管理组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效能和技能得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自我管理组患者的满意维度得分和生活质量总分显著提高,并且满意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联动自我管理教育模式在提高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知识、自我管理水平与改善糖尿病控制、提高生活质量满意度方面优于常规糖尿病健康教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医院社区联动模式 健康教育 自我管理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医院-社区联动模式提升社区护士中医护理服务能力的实践研究 被引量:45
9
作者 周文琴 吴荣 +1 位作者 陆蓓蓓 夏琼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54-1458,共5页
目的 :分析医院-社区联动模式提升社区护士中医护理服务能力的成效。方法 :2018年1-8月,成立协作小组作为实践团队基础,参考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研结果和相关文献拟定实践方案,并利用专家小组会议调整方案,通过基础培训和强化培训提... 目的 :分析医院-社区联动模式提升社区护士中医护理服务能力的成效。方法 :2018年1-8月,成立协作小组作为实践团队基础,参考13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调研结果和相关文献拟定实践方案,并利用专家小组会议调整方案,通过基础培训和强化培训提升社区护士中医护理服务能力。结果 :实施医院-社区联动模式后社区护士的中医护理服务能力提升(P<0.05),护士开展中医护理技术项目数及服务人次增加。结论 :医院-社区联动模式是提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中医护理服务能力的有效途径,是为患者提供连续性护理服务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社区联动 中医护理 护理能力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41
10
作者 卢学萍 黄霞 +4 位作者 贾培培 王斌 吴莹玉 郎晗旭 高冬 《中华护理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73-79,共7页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系统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延续护理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护理管理者及临床护理人员客观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医院-社区联动延续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11月-2020年4月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系统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延续护理质量的评价指标体系,为护理管理者及临床护理人员客观评价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医院-社区联动延续护理质量提供参考。方法2019年11月-2020年4月以“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型为基础,采用文献回顾、半结构式访谈、专家咨询及层次分析法,确定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及各指标权重。结果2轮专家咨询问卷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5%、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933、0.937,肯德尔和谐系数分别为0.201、0.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最终形成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62个三级指标,其中结构质量包括4个二级指标及16个三级指标;过程质量包括3个二级指标及18个三级指标;结果质量包括7个二级指标及28个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延续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与可靠性,可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延续护理的评价与持续改进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医院-社区联动 延续护理 质量指标 德尔菲技术
原文传递
冠心病患者基于出院评估单的医院-社区-家庭联动延续护理 被引量:34
11
作者 敖梅 阮舒华 陈日喜 《护理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8期99-102,共4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基于出院评估单的医院-社区-家庭三方联动的延续护理实施效果。方法根据住院时间将2019年1~5月心内科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评估、出院指导和随访;2019年6~10月心内科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设...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基于出院评估单的医院-社区-家庭三方联动的延续护理实施效果。方法根据住院时间将2019年1~5月心内科收治的78例冠心病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出院评估、出院指导和随访;2019年6~10月心内科收治的80例冠心病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常规出院处置基础上,出院前评估患者出院准备度,根据出院评估单实施医院-社区-家庭三方联动的延续护理。比较两组出院准备度、家庭自我管理、复诊、基层医疗机构就诊、非计划就医和再入院情况。结果观察组出院准备度得分、家庭自我管理得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患者基层医疗机构就诊、复诊情况高于对照组,而非计划就医和再入院情况低于对照组。结论基于出院评估单的医院-社区-家庭三方联动延续护理的实施,可加强医院-社区-家庭三方的互联互通,完善冠心病患者的院外管理,改善患者预后,减少非计划就医和再入院,并提高患者的基层就诊率,促进分级诊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出院评估 出院准备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 延续护理 分级诊疗
下载PDF
医院-社区联动下的慢性病延续性照护现状研究进展 被引量:27
12
作者 王莉 孙晓 +3 位作者 张寸 张琳 田甜 施雁 《护理研究(中旬版)》 2016年第11期3973-3976,共4页
介绍了社区-医院联动的概念、医院-社区联动的迫切性、国内外医院-社区联动现状,指出我国医院-社区缺少联动纽带,慢性病病人出院后的护理服务出现脱节、断层现象,提出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实现信息化的连续,制定中国国情下医院-社区联动机制... 介绍了社区-医院联动的概念、医院-社区联动的迫切性、国内外医院-社区联动现状,指出我国医院-社区缺少联动纽带,慢性病病人出院后的护理服务出现脱节、断层现象,提出在未来的研究中应实现信息化的连续,制定中国国情下医院-社区联动机制,实现慢性病病人医院-社区之间信息、关系、管理的连续,提高病人连续性照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社区联动 慢性病 延续性护理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研究
下载PDF
医院-社区联动慢性伤口照护模式的实施及效果 被引量:26
13
作者 李飞 张欣 +3 位作者 张冬梅 罗晶 罗艳虹 李越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1期1608-1611,共4页
目的:构建医院-社区联动慢性伤口照护模式并分析其在慢性伤口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组建医院-社区联动慢性伤口照护团队,制定工作制度及确定人员职责,对接社区慢性伤口管理平台,培训社区医务人员伤口管理技能、指导社区慢性伤口... 目的:构建医院-社区联动慢性伤口照护模式并分析其在慢性伤口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组建医院-社区联动慢性伤口照护团队,制定工作制度及确定人员职责,对接社区慢性伤口管理平台,培训社区医务人员伤口管理技能、指导社区慢性伤口患者管理,形成医院-社区联动慢性伤口照护模式。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北京市某社区联动前后慢性伤口患者收治例数、护理满意度,以及社区护士慢性伤口理论、技能水平进行比较。结果:2015年模式实施后,社区54个卫生站加入慢性伤口管理平台,共同收治转诊慢性伤口患者53例,治愈51例,治愈率为96.23%。现场会诊88次,远程指导452次;2018年(实施后)与2015年(实施前)相比,社区医务人员慢性伤口理论、技能考核合格率均提升(P<0.001);社区慢性伤口患者满意度提高(P<0.001)。结论:医院-社区联动慢性伤口照护模式的实施,提升了社区医务人员慢性伤口管理能力,规范了社区慢性伤口管理方法;有利于慢性伤口患者得到连续性有效治疗,提高患者满意度;有利于社区慢性伤口患者得到分级管理,完善慢性伤口护理服务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社区联动 慢性伤口 照护 模式 医联体
下载PDF
医院社区联动护理管理模式在肿瘤化疗患者PICC管理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4
作者 王冶楚 程娟芳 +2 位作者 倪静燕 徐海萍 鲁林花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5年第15期1802-1804,共3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联动护理管理模式对肿瘤化疗患者PICC留置期间并发症和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将126例行化疗方案且置入PICC的肿瘤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联动护理管理模式对肿瘤化疗患者PICC留置期间并发症和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2013年6月—2014年6月将126例行化疗方案且置入PICC的肿瘤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3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社区联动护理管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的PICC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和置管期间的健康状况,其中健康状况采用健康状况问卷(SF-36)进行评价。结果实施社区联动护理管理模式后,观察组患者的穿刺点持续渗血、穿刺点感染、静脉炎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1.11%,低于对照组的5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健康状况的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联动护理管理模式能够提升社区医院的护理质量,改善肿瘤化疗患者的生存质量,对整合医疗资源,保障患者利益起到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PICC 生存质量 化学疗法 医院社区联动
原文传递
医院-社区联动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 被引量:22
15
作者 洪旭星 周光清 +4 位作者 周霞 庞观来 肖婷婷 丘桂春 邝玉敏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2期243-246,250,共5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联动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经常规药物治疗后,血糖控制仍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采用医院-社区联动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干预...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联动健康教育模式对社区糖尿病患者血糖指标和生活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经常规药物治疗后,血糖控制仍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11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9例。观察组采用医院-社区联动健康教育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宣教模式进行干预。对比2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糖指标、血脂指标、改良的密西根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生活质量量表以及保持健康习惯的患者比例的变化情况。结果 2组患者干预后的FBG、2 h FBG以及Hb A1c均显著低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干预后FBS、2 h FBG以及Hb A1c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2组患者干预后的TG、TC和LDL-C水平均低于干预前(P<0.05),HDL-C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HDL-C水平和干预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TG、TC以及LDL-C均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密西根糖尿病知识测试问卷评分、糖尿病自我管理量表评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和对照组干预后(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满意维度评分、总分均显著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干预后的满意维度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干预后,2组定期检测血糖、合理饮食和坚持合理锻炼的比例均较干预前提高,且观察组3个指标的比例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医院社区联动健康教育模式可显著提高社区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知识和技能水平,促进血糖水平的达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社区联动 健康教育 糖尿病 血糖 生活质量
下载PDF
基于App"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方案的构建 被引量:22
16
作者 孙维禧 王艳梅 李萍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年第26期2008-2015,共8页
目的:构建基于App"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方案。方法:通过文献回顾、质性访谈初步构建基于App"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方案,采用2轮专家咨询对方案进行可用性评鉴和调整... 目的:构建基于App"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方案。方法:通过文献回顾、质性访谈初步构建基于App"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2型糖尿病患者延续护理方案,采用2轮专家咨询对方案进行可用性评鉴和调整,最终确定延续护理方案。结果:该延续护理方案以糖尿病专科护士为主导、以糖尿病App为媒介、以"医院-社区-家庭"联动为机制,干预内容包括出院前建立患者健康档案、综合性评估、制订出院计划、出院转介以及出院后健康监测和提醒、健康教育及咨询、健康随访、健康评估、会诊及转诊2个阶段。结论:本方案构建过程科学、可行,可实现对患者的连续性、个性化管理,促进"资源整合,优势互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PP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 2型糖尿病 延续护理 方案构建
原文传递
医院-社区联动下的老年慢性病病人延续性护理模式研究进展 被引量:19
17
作者 崔亚峰 李子若 +3 位作者 李臣 黄海悦 刘爽 王玲 《全科护理》 2019年第9期1051-1053,共3页
从延续护理的概念、特征、相关护理模式对国内外医院-社区联动下的老年慢性病病人延续护理进行综述,为探讨符合我国国情的慢性病延续护理模式提供依据并促进我国的相关的延续性护理研究。
关键词 慢性病 延续性护理 医院-社区联动
下载PDF
2型糖尿病患者对基于App"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延续护理需求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5
18
作者 孙维禧 潘欣欣 +2 位作者 王艳梅 韦锡娟 张文慧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21年第31期2432-2437,共6页
目的了解患者对基于App"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延续护理的相关需求。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的方法,对2020年1-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或社区医院就诊的1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主题分析法并借助NVivo 1... 目的了解患者对基于App"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延续护理的相关需求。方法采用描述性质性研究的方法,对2020年1-2月在上海市浦东新区公利医院或社区医院就诊的1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应用主题分析法并借助NVivo 10.0软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提炼出5个主题:希望接受"医院主导,社区实施,家庭支持"的延续护理模式服务;希望提供适当、便捷、个性化的信息获取途径及随访方式;期待接受持续的全方位、专业化的健康指导;期望接受以糖尿病专科护士为主导,多学科团队共同管理的延续护理服务方式;期望糖尿病App简便实用、满足出院后病情监测、评估反馈、健康教育、健康干预的护理需求,能够保障个人隐私、免费使用。结论患者对接受基于App"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延续护理具有较强意愿。应建立分工明确的"医院-社区-家庭"联动的延续护理服务机制,加强多学科合作,借助团队优势为患者提供全面、专业、具备循证依据的延续护理服务,进一步优化软件功能,注重信息安全建设、遵循循证指南规范App内容,以满足患者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APP 医院-社区-家庭联动 延续护理 需求 定性研究
原文传递
医院社区联动模式康复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疗效 被引量:15
19
作者 冯莹 曹惠芳 +4 位作者 张梓楠 徐晶 李维浩 闫景霞 肖琳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2017年第11期856-859,共4页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联动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为COPD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期间在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静安区200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户籍... 目的探讨医院社区联动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康复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为COPD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期间在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接受治疗的静安区200例COPD急性发作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户籍将其分成联动模式组和对照组,每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康复治疗,联动模式组患者则接受医院社区联动模式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肺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呼气困难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情况。使用SPSS 17.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组间比较用t检验和χ2检验,组内比较用配对t检验。结果两组患者干预前肺功能指标、6 min步行距离、呼气困难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相应的干预后,两组患者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用力肺活量(FEV1/FVC)、最大呼气流量(PEF)及6 min步行距离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并且联动模式组患者改善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降低,并且联动模式组患者降低更为明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联动模式应用于COPD患者康复治疗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有助于患者预后效果的提高,值得加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社区联动模式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康复治疗 肺功能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依托医院-社区联动血糖管理项目向社区辐射优质护理资源的实践与效果 被引量:14
20
作者 赵慧华 黄慧群 +3 位作者 梁玮 高鑫 孙湛 卞华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449-1453,共5页
目的 :依托医院-社区联动血糖管理项目向社区辐射优质护理资源,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现状调研,拟定并实施依托医院-社区联动血糖管理项目向社区辐射优质护理资源的方案。包括构建医院-社区糖尿病集约化管理模式、建立信息化血... 目的 :依托医院-社区联动血糖管理项目向社区辐射优质护理资源,并评价其应用效果。方法 :通过现状调研,拟定并实施依托医院-社区联动血糖管理项目向社区辐射优质护理资源的方案。包括构建医院-社区糖尿病集约化管理模式、建立信息化血糖管理系统和完善糖尿病健康教育体系等。结果 :项目实施后,护士专科护理能力、社区糖尿病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均明显提升(P<0.05);临床血糖管理指标如异常血糖发生率、低血糖处理后15分钟复测率改善(P<0.05)。结论:医院-社区联动血糖管理项目在优化血糖管理的同时,能够有效向社区辐射优质护理资源,提升社区护理服务能力,改善患者临床结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社区联动 血糖管理项目 优质护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