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医疗”到“医疗美学”:青年整形大众化的美学社会学分析 被引量:4
1
作者 温欣 《中国青年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期107-116,共10页
对多家整形机构展开的田野调查和相关网络民族志研究,揭示了青年整形由一种传统的医疗行为转向大众化“医疗美学”的社会机制,具体包括:以塑造身体特征的情绪表达内涵的情绪美学,构建“医疗美学”的文化基础;通过强化个体责任与市场化... 对多家整形机构展开的田野调查和相关网络民族志研究,揭示了青年整形由一种传统的医疗行为转向大众化“医疗美学”的社会机制,具体包括:以塑造身体特征的情绪表达内涵的情绪美学,构建“医疗美学”的文化基础;通过强化个体责任与市场化运作的速度美学,实现“医疗美学”转向的文化表达;低价诱惑和“美丽贷”的双重变美陷阱的消费美学,构成“医疗美学”转向的经济基础;塑造运气与“整商”的修复美学,实现“医疗美学”的社会化再生产;以暴力形式定义美的标准的暴力美学,形塑其非正式的社会控制。青年整形大众化的乱象可通过以下方式予以规范和治理:完善相关法律,规范行业运行细则;价格指导,净化行业无序暴利;文化重构,改变身体的商品化认知;多元协同,治理整形黑色产业并展开价值引导,增强青年整形风险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美学 青年整形 大众化 田野观察 美学社会学
下载PDF
当代美学研究前沿:生态与医疗——兼及美学社会化建构问题 被引量:1
2
作者 潘天波 《马克思主义美学研究》 2020年第2期235-262,606-607,共30页
基于CNKI的CSSCI论文(8610篇)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论文(861篇)为数据,采取Citespace知识图谱计量与定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当代美学近二十年(1998—2018年)文献后发现,全球范围内的美学知识场域始终在分异与共识中展开时空性扩张,生... 基于CNKI的CSSCI论文(8610篇)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论文(861篇)为数据,采取Citespace知识图谱计量与定性分析方法,研究了当代美学近二十年(1998—2018年)文献后发现,全球范围内的美学知识场域始终在分异与共识中展开时空性扩张,生态和医疗或成为当代全球美学研究的两个前沿新的时空场域。当代中国美学研究多聚焦于生态美学、实践美学和文艺美学等知识场域,并交织在时间性和空间性的社会化建构之中,但却暂时显示出较低的知识共识性水平,预示了当代中国美学场域向后现代性美学场域跨域中的边界拓展与空间焦虑。当代西方美学发展的一个显著趋势就是对自我、身体或美感的医疗美学的共识性关注,尤其是偏向于美感、吸引力、体验、审美、感知等具有短暂时间性的医疗知识场域,这或暗示了一场新的美学的社会化革命。管窥当代全球美学研究前沿热点与动态,能增益于美学学科身份的稳固以及美学的社会化理论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美学 Citespace知识图谱 美学场域 生态美学 医疗美学
原文传递
拱顶石穿支皮瓣修复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供区软组织缺损 被引量:1
3
作者 蔡飞宇 刘彦士 +1 位作者 刘凯 艾合买提江·玉素甫 《组织工程与重建外科》 CAS 2022年第5期423-427,共5页
目的探讨拱顶石皮瓣在修复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供区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自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共12例患者使用拱顶石皮瓣修复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供区软组织缺损。皮瓣供区缺损大小平均为8.1 cm×14.4 cm(8.0 cm×11.... 目的探讨拱顶石皮瓣在修复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供区软组织缺损的临床应用和疗效。方法自2018年2月至2020年12月,共12例患者使用拱顶石皮瓣修复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供区软组织缺损。皮瓣供区缺损大小平均为8.1 cm×14.4 cm(8.0 cm×11.0 cm~9.0 cm×21.0 cm),设计拱顶石皮瓣的平均面积为9.1 cm×16.4 cm(8.0 cm×13.0 cm~12.0 cm×19.0 cm)。随访观察皮瓣特征和术后并发症,皮瓣外观使用温哥华瘢痕量表(VSS)评分、瘢痕外观评估和评定(SCAR)评分进行分析。结果术后平均随访8.3个月(6~12个月),2例皮瓣周围皮肤感染,通过创面换药和口服抗生素治疗得到控制。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骨筋膜室综合征、伤口裂开、静脉回流障碍和皮肤坏死。末次随访VSS评分为6.8±0.9,SCAR评分为7.3±1.0,修复结果满意。结论拱顶石皮瓣修复股前外侧游离皮瓣供区缺损是一种有效的修复方式,不仅避免了张力性缝合造成的各种并发症,而且能够获得良好的美观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顶石皮瓣 游离皮瓣 软组织缺损 皮瓣供区修复 医疗美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