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医生道德形象与医患关系建设
被引量:12
- 1
-
-
作者
莫楠
-
机构
福建医科大学健康学院
-
出处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20年第5期583-589,共7页
-
基金
福建省社会科学规划一般项目“公共卫生信息活动中的道德冲突与伦理风险研究”(FJ2018B164)
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项目“当前医生道德形象的医患认识研究——以福建省为例”(JAS160208)
福建医科大学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基于互联网+人文医学执业技能培养的医学伦理学题库建设与运用研究”(J17030)。
-
文摘
医生道德形象是医生道德行为的综合体现,包括医生对所从事职业道德属性的认识,关心与帮助患者的道德价值追求,为患者健康服务的道德责任,它引导着医生的行为内容和行动方式。同时医生的道德形象要受到患者评价,评价影响着医生道德形象坚持或改变,所以医生道德影响也隐含着医生与患者彼此的要求与期待,是医患关系的投射。在当前社会中,医患之间在对医生道德形象认识上存在较大分歧,分歧主要来自三方面:一是对医生道德责任边界定位的差异。医务人员倾向以“守规则”来解释责任,使责任具体可把握,却可能在规则未至之处有意无意地“祛责”;患者则希望医生都是美德楷模,但要求过高会使医生对责任心生距离即“怯责”。二是医患双方在技术话语与道德话语上的博弈。医者希望将道德形象简单化,凸显技术形象,以强化医师在医疗活动中的主导地位;而患者则希望自身需求和意见能够受到医师的重视,对道德形象有更高要求,以弥补自身在医生技术权威下的弱势。三是道德与利益间的权衡。主要是医生是否该求利,求利的程度,求道德名声还是物质利益等义利问题上的矛盾。要消弭分歧以建设和谐医患关系,需要医患双方在观念及行为上进行协调。首先,将“好人医生”作为形象建设的定位。“好人”一方面明确医生职业所具有的道德属性,另一方面需以做得好与活得好相结合为旨归,兼具内在与外在善。其次,医患双方接纳医生道德形象的层次性。对医生道德形象的不同层次的认识、要求都应该得到尊重与包容。第三,实现技术话语与道德话语相交融。医生在诊疗中应以患者为主体,技术话语为患者服务,注重患者在道德话语中的要求;同时又根据患者情况与情境,选择两种话语融合的方式,体现主导性。第四,设计相应机制进行保障。包�
-
关键词
医生道德形象
医患关系
责任
技术
利益
-
Keywords
Moral Image of Doctor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Responsibility
Technology
Interests
-
分类号
R192
[医药卫生—卫生事业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