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中国经济内循环:来自多区域投入产出的演化证据
- 1
-
-
作者
江静
张昭君
-
机构
南京大学商学院
南京大学长江三角洲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
出处
《产经评论》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2-110,共19页
-
基金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中央主导型产业政策提升我国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研究”(项目编号:23BJY004,项目负责人:江静)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数字经济发展与长三角区域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研究”(项目编号:22JJD790037,项目负责人:巫强)。
-
文摘
促进国内经济循环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内容。构建经济内循环的理论分析框架,将经济内循环分为区域内经济循环和区域间经济循环两个层面,在此基础上设计区域内循环、区域间循环的测度方法,并将全国划分为11大区域,重新构建11大区域投入产出表,测度分析2007—2015年中国经济内循环的区域特征、产业特征及其演化趋势。结果表明:(1)2007—2015年,中国各区域内部的循环能力总体得到提升,且长三角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京津冀地区的区域内循环能力明显强于其他区域;(2)区域间循环系数整体上升,各区域间的差异缩小,其中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黄河中下游地区及大湾区与国内其他区域的联系最为紧密;(3)从区域内产业循环来看,制造业主要通过后向关联促进区域内循环,服务业主要通过前向关联促进区域内循环;(4)区域间产业循环的平均水平提升,通过后向关联促进区域间循环的产业集中在第二产业部门,通过前向关联促进区域间循环的产业集中在第三产业以及农业部门,京津冀地区、长三角地区、大湾区凭借多项优势产业,成为区域经济循环的引擎。
-
关键词
经济内循环
区域间循环
区域内循环
内循环区域特征
内循环产业特征
-
Keywords
domestic economic cycle
inter regional circulation
regional circulation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of domestic economic cycle
industrial characteristics of domestic economic cycle
-
分类号
F062.9
[经济管理—政治经济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