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考虑降雨及库水位变动的区域滑坡灾害稳定性评价研究 被引量:37
1
作者 刘磊 殷坤龙 +2 位作者 徐勇 连志鹏 王宁涛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403-414,共12页
水库区内水位的周期性涨落加之降雨的影响,增加库区两岸已有及潜在滑坡的复活甚至失稳的概率,从而威胁库区沿岸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基于此,介绍了考虑降雨及水位变动特征的区域滑坡稳定性计算方法。该方法采用Boussinesq方法进行隔... 水库区内水位的周期性涨落加之降雨的影响,增加库区两岸已有及潜在滑坡的复活甚至失稳的概率,从而威胁库区沿岸居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基于此,介绍了考虑降雨及水位变动特征的区域滑坡稳定性计算方法。该方法采用Boussinesq方法进行隔水底板倾斜的潜水非稳定运动方程的求解,得到库水位等速下降时库岸边坡中浸润线的近似解析解,继而根据不同降雨历时及强度,采用瞬态降雨入渗模型及三维斜坡稳定性计算模型进行区域滑坡稳定性的计算。以三峡库区万州库岸段为例,详细介绍提出稳定性评价方法的数据及参数获取方法,并以3种工况进行比较计算。结果表明,考虑不同的库水位状态及联合降雨条件下的模拟预测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该地区斜坡稳定性的时空分布特征,区内库岸的稳定性对降雨的响应大于对库水位变动的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边坡工程 库岸滑坡 降雨 定性模型 区域稳定性评价 Scoops 3D
原文传递
银川平原基于地球物理资料三维建模的深部地质构造研究 被引量:9
2
作者 陈晓晶 虎新军 +2 位作者 李宁生 安百州 白亚东 《物探与化探》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45-253,共9页
银川平原地质构造为一新生代断陷盆地,隶属于鄂尔多斯西缘裂陷带,被贺兰山隆褶带与陶乐-横山堡冲断带所夹持,同时受到鄂尔多斯地块西缘EW向拉张应力与阿拉善微陆块NE向的挤压应力,造就了该区现今复杂的地质构造特征,并且作为青藏地块、... 银川平原地质构造为一新生代断陷盆地,隶属于鄂尔多斯西缘裂陷带,被贺兰山隆褶带与陶乐-横山堡冲断带所夹持,同时受到鄂尔多斯地块西缘EW向拉张应力与阿拉善微陆块NE向的挤压应力,造就了该区现今复杂的地质构造特征,并且作为青藏地块、鄂尔多斯地块和阿拉善地块的分界及南北地震带的重要组成部分,银川断陷盆地成为中国大陆内活动性比较强的边界构造之一,历史上曾发生过多次强震。为解释银川断陷盆地深部地质构造,笔者以1∶20万区域重力资料为基础,钻孔、地震剖面、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资料为约束,对银川平原进行2.5D人机交互反演,并以此成果为依据,构建了银川平原深部三维地质构造模型,为区域稳定性评价及地热资源勘探开发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川平原 深部地质构造 2.5D人机交互反演 三维地质构造模型 区域稳定性评价 地热资源勘探
下载PDF
埕北海域工程地质分区及模糊数学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5
3
作者 姜波 冯秀丽 +3 位作者 田动会 王晓明 姜建新 滕珊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18-27,共10页
通过土工试验和粒度分析,发现埕北海域沉积物主要以粉土和粉质黏土为主,局部地区分布有粉砂和淤泥质土。综合考虑研究区沉积物、水深地形、地貌、地质灾害等因素,可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工程区:Ⅰ区、Ⅱ区、Ⅲ区和Ⅳ区。针对4个工程区,采... 通过土工试验和粒度分析,发现埕北海域沉积物主要以粉土和粉质黏土为主,局部地区分布有粉砂和淤泥质土。综合考虑研究区沉积物、水深地形、地貌、地质灾害等因素,可将研究区划分为4个工程区:Ⅰ区、Ⅱ区、Ⅲ区和Ⅳ区。针对4个工程区,采用模糊数学的方法,选择直接影响工程稳定性的5个主要因素即:沉积物类型、主要持力层埋深、主要持力层承载力、地形地貌和地质灾害类型作为评价因子定量对各区稳定性进行评价,发现4个工程地质区的稳定性分别为:Ⅰ区(稳定区)、Ⅱ区(不稳定区)、Ⅲ区(较不稳定区)和Ⅳ区(较稳定区)。以此为研究区的工程建设提供设计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埕北海域 工程地质分区 模糊评判 区域稳定性评价
下载PDF
应用Arc/Info建立湖北省区域稳定性评价空间数据库
4
作者 刘春国 薛重生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02年第2期75-80,共6页
GIS是获取、检索、分析、处理空间数据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是研究空间对象的有力工具。本文利用 GIS软件 Arc/Info为基本工具 ,以遥感数据作为获取、更新数据库数据的重要信息源 ,结合前人的地学资料 ,建立了湖北省区域稳定性评价空间数... GIS是获取、检索、分析、处理空间数据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是研究空间对象的有力工具。本文利用 GIS软件 Arc/Info为基本工具 ,以遥感数据作为获取、更新数据库数据的重要信息源 ,结合前人的地学资料 ,建立了湖北省区域稳定性评价空间数据库 ,阐述了该空间数据库的内容、功能、应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RC/INFO 遥感数据 区域稳定性评价 空间数据库
下载PDF
重要规划建设区及交通廊道辐射区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孙薇 王振兴 +1 位作者 张冰 周晓妮 《地质调查与研究》 2020年第3期279-286,共8页
本次研究以邯郸市重点规划建设区及交通廊道沿线辐射区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收集京保石交通廊道沿线地质构造、活动断裂、以往地震发育、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简明的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划分出稳定性区域、基本稳定... 本次研究以邯郸市重点规划建设区及交通廊道沿线辐射区为研究对象,在充分收集京保石交通廊道沿线地质构造、活动断裂、以往地震发育、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相关资料的基础上,开展了简明的地质环境稳定性评价,划分出稳定性区域、基本稳定区域、稳定性差区域与不稳定区域。根据稳定性综合区划结果,为京保石交通廊道的工程规划和路线选址提供地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构造 地裂缝 地面沉降 地震 区域稳定性评价
下载PDF
优势面理论在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区域稳定性评价中的应用
6
作者 丁吉鸿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45-48,共4页
本文在对甘肃省九甸峡水利枢纽工程坝址的地质构造背景分析的基础上,应用优势面理论对研究区的区域稳定性问题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有实际工程意义的设计对策。
关键词 优势面理论 区域稳定性评价 地质构造 水利枢纽
下载PDF
应用Arc/Info建立湖北省区域稳定性评价空间数据库 被引量:1
7
作者 刘春国 薛重生 《国土资源遥感》 CSCD 2001年第3期54-58,共5页
以Arc/Info为基本工具 ,以遥感信息为获取、更新数据库数据的主要信息源 ,结合前人地学资料 ,建立了湖北省区域稳定性评价空间数据库 ,阐述了该空间数据库的内容、功能。
关键词 ARC/INFO 遥感数据 区域稳定性评价 空间数据库 遥感信息
下载PDF
润扬大桥区域稳定性评价及地质灾害分析
8
作者 陈策 《公路》 北大核心 2006年第7期114-117,共4页
详细的地质勘察是大桥建设不可缺少的前期工作,从地质的角度,深入分析了润扬大桥桥区的区域稳定性,对大桥区域的地质灾害进行了评价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 润扬大桥 地质 区域稳定性评价 灾害防治
原文传递
大跨径桥梁区域稳定性及工程地质灾害评价
9
作者 陈策 《铁道勘察》 2006年第3期31-33,共3页
为保证大跨径桥梁安全与顺利施工,在前期进行地质灾害的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从地质的角度,结合润扬大桥工程实例,对大跨径桥梁的区域稳定性进行评价,描述大桥区域的地质灾害以及预防措施。
关键词 大跨径桥梁 区域稳定性评价 地质灾害
下载PDF
地震危险性分析中确定潜在震源的反思
10
作者 彭一民 《现代地质》 CAS CSCD 1989年第2期235-242,共8页
在区域稳定性评价中,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地震稳定性评价。近年来,国内外多采用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概率方法作为区域地震稳定性评价的主要方法。 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首要问题是确定区域潜在震源,但至今尚缺乏完整、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作... 在区域稳定性评价中,其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地震稳定性评价。近年来,国内外多采用地震危险性分析的概率方法作为区域地震稳定性评价的主要方法。 在地震危险性分析中,首要问题是确定区域潜在震源,但至今尚缺乏完整、科学的理论和实践。作者认为有必要从地震地质角度进行一次深刻的地质反思。 本文从构造变形的动力源、区域及局部应力场、地震断裂活动带的地震重复周期,地震断裂的活动特征及区域地震强度衰减规律等几个方面提出了若干看法,作为地震危险性分析的基础地震地质工作加以考虑。至于常见的非发震断裂在区域地震稳定性评为中所起的作用,则需对这些断裂的地质特征与周围地质体的介质特征进行具体的对比分析,才能判定其对地震波传播的影响,不能一概而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震危险性分析 潜在震源 区域稳定性评价
下载PDF
京张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树轩 杨为民 +2 位作者 孟华君 张向营 李焕斌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8年第1期70-77,共8页
在野外调查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控制和影响京张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内外动力地质的耦合作用。选取活动断裂、地震活动性和深部地球物理等因素,同时选取工程岩组、地形地貌与地表地质灾害等11个因素作为评价因子,... 在野外调查和广泛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控制和影响京张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及内外动力地质的耦合作用。选取活动断裂、地震活动性和深部地球物理等因素,同时选取工程岩组、地形地貌与地表地质灾害等11个因素作为评价因子,并对评价因子进行了分类赋值。采用多因素加权叠加分析方法,建立了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模型,基于GIS平台对京张地区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化评价,将研究区划分为稳定区、次稳定区、次不稳定区和不稳定区4个等级。依据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为京张高速铁路、云顶滑雪场、石京龙滑雪场的建设和运营提出相关建议,为京张地区国土规划提供了基础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张地区 京张高速铁路 云顶滑雪场 石京龙滑雪场 多因子加权叠加法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下载PDF
长江新城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
12
作者 刘力 李朋 +6 位作者 周峰 罗红 杨青雄 吴波 张雅 李琳静 朱晛亭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1年第1期120-129,共10页
以长江新城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项目为依托,在广泛收集资料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选取深部地球物理场、地震活动、断裂稳定性、现代构造应力场、岩土体结构、地质灾害条件六个指标,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将长江新城区域地壳稳定性分为稳定、次... 以长江新城多要素城市地质调查项目为依托,在广泛收集资料和野外调查的基础上,选取深部地球物理场、地震活动、断裂稳定性、现代构造应力场、岩土体结构、地质灾害条件六个指标,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将长江新城区域地壳稳定性分为稳定、次稳定、次不稳定和不稳定四个等级。依据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结果,从构造稳定性、岩土体稳定性和地面稳定性方面为长江新城的规划建设开发提出需要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和注意的环境地质问题等地学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稳定性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长江新城
下载PDF
辽宁省沈抚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春山 张树轩 +5 位作者 杨为民 孟华君 吕佳进 张田田 吴季寰 郭涵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453-462,共10页
在广泛收集资料和野外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经综合分析控制和影响区域地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和内外动力地质的耦合作用,基于ArcGIS平台采用多因素加权叠加分析方法开展了沈抚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评价因素主要选取活动断裂、地震活... 在广泛收集资料和野外调查工作的基础上,经综合分析控制和影响区域地壳稳定性的主要因素和内外动力地质的耦合作用,基于ArcGIS平台采用多因素加权叠加分析方法开展了沈抚新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研究。评价因素主要选取活动断裂、地震活动性和深部地球物理以及工程岩组、地形地貌与地表地质灾害等共12个影响因子,并依据评价因素的关联性和重要性进行分类赋值,进而建立了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模型。对沈抚新区的区域地壳稳定性进行了定量化评价。结果表明,沈抚新区以稳定区和次稳定区为主,面积为728.9 km^(2),占总面积的81.07%,有利于规划和建设。建议在地下工程穿越不稳定区和次不稳定区时,要采取必要的工程措施,确保基础和边坡的稳定性。规划的地铁9号线主要穿越次不稳定区和次稳定区。施工带在埋深15~25 m之间,该段地层主要为卵砾石堆积层、泥包砾堆积层与变质片麻岩强风化带及其交接部位,施工带处于地下水浸没带或变动带,其支护比较困难,建议尽早确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保障施工顺利和安全,此外还需要采取一定降水防腐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沈抚新区 规划地铁9号线 多因子加权叠加法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 工程地质条件与地质灾害
下载PDF
江西彭泽县马湖村长江大堤塌陷成因及防治建议
14
作者 章毅 《气象与减灾研究》 1997年第4期47-47,共1页
关键词 塌陷成因 长江大堤 彭泽县 马湖 岩溶 区域稳定性评价 江西 工程地质条件 塌陷区 环境地质条件
下载PDF
“5.12”汶川M_S8.0大地震后关于我国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的思考 被引量:32
15
作者 谭成轩 孙叶 +3 位作者 吴树仁 韩金良 吴芳 孙炜峰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09年第2期142-150,共9页
汶川大地震引起我们对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新的思考。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的理论基础(‘安全岛’理论、地质结构控制论、区域稳定工程地质学理论、‘场’论以及其他理论和观点)和初步形成的系统化、层次化、定量化... 汶川大地震引起我们对区域地壳稳定性调查评价新的思考。本文简要介绍了我国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的理论基础(‘安全岛’理论、地质结构控制论、区域稳定工程地质学理论、‘场’论以及其他理论和观点)和初步形成的系统化、层次化、定量化、智能化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方法技术,指出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应向小区划和四维发展,为工程建设服务。最终编写、出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规范,建立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体系;编制、发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区划图(1∶400万),形成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国家平台,作为国土规划和工程安全建设的法制性依据和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造稳定性 岩土体稳定性 地面稳定性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规范 区域地壳稳定性评价区划图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