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对贸易互补关系的影响:“一带一路”倡议扮演了什么角色 被引量:41
1
作者 毛海欧 刘海云 《财贸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81-94,共14页
提高中国与沿线国贸易互补程度有利于“一带一路”区域经济融合。本文基于TII模型分析了OFDI影响双边贸易互补关系的机理,发现存在比较优势和国家间贸易偏向两种机制,“一带一路”倡议为区域生产网络形成创造了条件,是OFDI提高双边贸易... 提高中国与沿线国贸易互补程度有利于“一带一路”区域经济融合。本文基于TII模型分析了OFDI影响双边贸易互补关系的机理,发现存在比较优势和国家间贸易偏向两种机制,“一带一路”倡议为区域生产网络形成创造了条件,是OFDI提高双边贸易互补性的催化剂。本文采用2005—2016年78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检验了理论假说。研究发现:中国OFDI提高了双边贸易互补程度,国家贸易偏向机制表现出显著的正向效应。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OFDI能够显著促进互补贸易关系的形成,而对非沿线国OFDI没有显现相应的促进作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OFDI对中国与沿线国贸易互补性的促进作用大大提高,且贸易偏向机制变得更加突出。探讨国家贸易偏向机制的实现途径发现,OFDI通过构建区域生产网络,深化了两国的产业联系和贸易联系,提高了国家间贸易偏向。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提高中国与沿线国贸易互补程度、深化区域经济合作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外直接投资 贸易互补关系 “一带一路”倡议 区域生产网络
原文传递
超越区域生产网络:论东亚区域分工体系的第三次重构 被引量:33
2
作者 刘洪钟 《当代亚太》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37-158,160,共23页
文章基于长期的历史视角,从分析东亚区域分工体系的变迁出发,结合当前的域内外环境变化,讨论了东亚经济再平衡和区域分工体系的历史决定、发展方向及中国角色的变化.文章认为,受“特朗普冲击”、全球价值链增速放缓以及中国经济转型等... 文章基于长期的历史视角,从分析东亚区域分工体系的变迁出发,结合当前的域内外环境变化,讨论了东亚经济再平衡和区域分工体系的历史决定、发展方向及中国角色的变化.文章认为,受“特朗普冲击”、全球价值链增速放缓以及中国经济转型等因素的影响,东亚区域分工体系正在继雁阵模式、东亚生产网络之后,走上第三次的重构之路.基于此,东亚区域分工体系将会逐步摆脱对美欧发达国家出口的过度依赖,最终实现向以域内需求为主、区域内外均衡发展的结构性转变。在此过程中,东盟会逐渐取代中国成为新的世界组装工厂,中国则将通过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攀升,逐渐变成一个全套型全球制造中心.与此同时,依靠国内需求市场的强劲增长,中国有可能赶超美国和日本,成为东亚地区新的消费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产网络 东亚区域分工体系 雁阵模式 全球价值链 经济再平衡
原文传递
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发展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深化 被引量:24
3
作者 林桂军 汤碧 沈秋君 《国际贸易问题》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18,共16页
随着产品内分工的发展,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日益深化已成为东亚区域经济发展不可逆的趋势。本文梳理了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表现和特征,对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引起的东亚贸易结构变化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对东亚各经济体的影响,... 随着产品内分工的发展,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日益深化已成为东亚区域经济发展不可逆的趋势。本文梳理了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表现和特征,对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引起的东亚贸易结构变化进行了探讨,分析了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对东亚各经济体的影响,揭示了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存在的缺点和潜在问题,并提出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不断深化的背景下,促进东亚区域生产网络进一步发展的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区域生产网络 区域经济合作 贸易结构
原文传递
区域生产网络:东亚经济体的新分工形式 被引量:14
4
作者 陈勇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2-88,共7页
“雁行模式”已经不能描述东亚生产分工的特点,取而代之的是区域生产网络。本文从区域生产网络概念切入,进而从贸易角度对东亚区域生产网络进行实证研究,并对东亚各经济体在工业领域的相互依赖性作了分析。
关键词 东亚 区域生产网络 中间产品贸易
下载PDF
RCEP、区域生产网络重构与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构建 被引量:22
5
作者 陶涛 朱子阳 《新视野》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29-37,共9页
从区域生产网络重构的角度分析RCEP对中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可能的影响。通过梳理RCEP生产网络的相关特征事实分析得出,RCEP的实施将促进区域内贸易和投资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区域内生产网络融合和重构,相应地带来区域网络中中国国内... 从区域生产网络重构的角度分析RCEP对中国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可能的影响。通过梳理RCEP生产网络的相关特征事实分析得出,RCEP的实施将促进区域内贸易和投资的进一步发展,推动区域内生产网络融合和重构,相应地带来区域网络中中国国内生产环节的调整。这种调整一方面将促进中国国内生产网络的重构,另一方面又将通过国内生产网络影响中国产业结构和国内经济循环。因此,RCEP促进区域生产链这一外循环的重构,将是推动中国加快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要契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CEP 区域生产网络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下载PDF
产业集群式转移与区域生产网络协同演化及政府行为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胡黎明 赵瑞霞 《中国管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49-58,共10页
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的基本理论和研究范式,对产业集群式转移与区域生产网络协同演化及政府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集群转移企业与区域生产网络企业协同演化包含导入期-低度协同、成长期-耦合发展、成熟期-高度协同及转型期-分化重组四个... 本文运用演化博弈的基本理论和研究范式,对产业集群式转移与区域生产网络协同演化及政府行为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集群转移企业与区域生产网络企业协同演化包含导入期-低度协同、成长期-耦合发展、成熟期-高度协同及转型期-分化重组四个阶段;集群转移企业与区域生产网络企业协同演化的核心机制是成本-收益机制,二者的初始状态及行为选择策略决定系统的演化路径;政府行为对集群转移企业与区域生产网络企业协同演化的演化阶段、整体演化速度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业集群式转移 区域生产网络 政府行为 演化博弈
原文传递
产业升级、区域生产网络与中国制造业向东南亚的转移 被引量:17
7
作者 张帅 《东南亚研究》 CSSCI 2021年第3期114-135,157,共23页
2018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的现象便引起各方关注,这与此轮中国制造业转移的大规模和高质量带来的深远影响有关。中国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本是受东南亚与中国经济关系、全球工业化扩散等中长期因素影响的正常经济现象,但中美贸... 2018年以来,中国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的现象便引起各方关注,这与此轮中国制造业转移的大规模和高质量带来的深远影响有关。中国制造业向东南亚转移本是受东南亚与中国经济关系、全球工业化扩散等中长期因素影响的正常经济现象,但中美贸易争端和新冠疫情暴发等多种外部因素叠加,可能会加速制造业外移,使中国面临“产业空心化”的局面。而中国经济以及制造业在应对疫情中的良好表现,又使对局势的判断和应对进一步复杂化,为中国进行内外调整,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制造业有序转移,强化与东南亚国家之间的产业分工关系创造了“窗口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制造业转移 东南亚 产业升级 区域生产网络 中美贸易争端 新冠疫情
下载PDF
东亚的产业分工体系及其结构性不平衡 被引量:12
8
作者 陈建安 《世界经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72-79,共8页
本文首先考察东亚区域内贸易及经济增长不稳定的几种表现,并对区域内以垂直产业内分工为主要特征的分工体系、以对中间品及部分资本品的"交叉需求"为基础的贸易结构作了分析;其次研究由区域内直接投资所形成的区域生产网络,... 本文首先考察东亚区域内贸易及经济增长不稳定的几种表现,并对区域内以垂直产业内分工为主要特征的分工体系、以对中间品及部分资本品的"交叉需求"为基础的贸易结构作了分析;其次研究由区域内直接投资所形成的区域生产网络,指出由于处在区域垂直产业内分工底部的发展中经济体承受结构调整的能力有限、处在上游的经济体的生产(需求)对处在下游的经济体的波及效应不大、区域外对东亚所生产的最终消费品缺乏足够的有效需求,所以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及垂直产业内分工的稳定性较差,结构性不平衡难以纠正;最后着重研究东亚各经济体如何通过战略调整来加强区域垂直产业内分工的稳定性,并提出今后调整的基本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垂直产业内贸易 直接投资 区域生产网络 结构不平衡
下载PDF
贸易一体化与东亚区域经济合作 被引量:12
9
作者 徐春祥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0-46,共7页
欧洲半个多世纪的区域一体化实践为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一体化合作提供了理论和组织模式借鉴,但欧盟(原15国)是一个"同质"成员结构的区域,其一体化历程有着独特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原因,一体化组织模式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制度性安排;... 欧洲半个多世纪的区域一体化实践为世界上其他地区的一体化合作提供了理论和组织模式借鉴,但欧盟(原15国)是一个"同质"成员结构的区域,其一体化历程有着独特的历史渊源和现实原因,一体化组织模式更多地体现为一种制度性安排;而东亚是一个"异质"成员结构的区域,东亚的"异质"结构特征意味着其区域经济合作将有着自己独特的路径,贸易一体化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的初级阶段,建立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区域生产网络是东亚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贸易一体化 区域生产网络 东亚区域经济合作 “异质”成员结构
下载PDF
“浅层次”贸易一体化: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新模式 被引量:4
10
作者 徐春祥 《亚太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31,共5页
以东亚为代表的"异质"结构成员间的区域一体化进程,不仅表现出制度协调的特征,同时体现出一段较长时期的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浅层次"贸易一体化的阶段。贸易一体化是"异质"结构成员间区域经济合作的初... 以东亚为代表的"异质"结构成员间的区域一体化进程,不仅表现出制度协调的特征,同时体现出一段较长时期的基于垂直专业化分工的"浅层次"贸易一体化的阶段。贸易一体化是"异质"结构成员间区域经济合作的初级阶段,"浅层次"贸易一体化是贸易一体化的阶段之一,是东亚区域经济合作新的模式,建立区域生产网络是目前东亚进行"浅层次"贸易一体化,从而推进区域经济合作的主要形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浅层次”贸易一体化 “异质”成员结构垂直专业化分工 区域生产网络
原文传递
新时期东亚区域分工的重构与中国角色 被引量:6
11
作者 刘洪钟 《东亚评论》 2019年第1期136-162,共27页
2010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贸易保护主义和去全球化以及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等因素的影响,东亚区域分工继雁型发展、区域生产网络发展之后,走上了新一轮的结构性调整之路。本文的研究表明,东亚区域分工结构调整的总体方向是,东盟正在逐... 2010年以来,受全球金融危机、贸易保护主义和去全球化以及中国经济结构转型等因素的影响,东亚区域分工继雁型发展、区域生产网络发展之后,走上了新一轮的结构性调整之路。本文的研究表明,东亚区域分工结构调整的总体方向是,东盟正在逐渐赶超中国成为新的区域乃至世界组装工厂,而中国则将通过在全球价值链上的地位攀升而从一个全球组装中心逐渐变成一个全球制造中心。与此同时,中国也将逐渐成为一个新的重要的区域最终消费品市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区域生产网络 区域分工 中国 东盟
原文传递
交通改善、产业链贸易与区域生产网络 被引量:1
12
作者 汤韵 梁若冰 《经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4-145,共22页
理论上,交通改善能够促进企业间贸易与产业间的分工合作,进而形成区域乃至全国性生产网络。本文利用福建省企业增值税发票数据构建了产业链关联变量,考察了高速公路对省内企业间产业分工与产业链形成的影响,有以下发现:首先,高速公路促... 理论上,交通改善能够促进企业间贸易与产业间的分工合作,进而形成区域乃至全国性生产网络。本文利用福建省企业增值税发票数据构建了产业链关联变量,考察了高速公路对省内企业间产业分工与产业链形成的影响,有以下发现:首先,高速公路促进了企业的产业间销售,加深了与产业链企业的贸易联系,并提升了销售对象的产业多样性;其次,上游企业贸易对下游企业贸易有显著推动作用,而且上述结果在考虑内生性以及可能产生估计偏误的情形下保持稳健;最后,对不同产业以及生产网络中心度的异质性分析发现,交通改善对制造业下游的产业影响强于服务业,而且高速公路能够带动生产网络中的弱势产业,从而降低网络的结构失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公路 产业链贸易 区域生产网络 增值税发票
下载PDF
RCEP区域生产网络与内部化贸易特征及其发展路径 被引量:1
13
作者 桑百川 张子航 《亚太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7-85,共9页
分析RCEP区域生产网络与商品贸易的总体特征与消费品出口情况发现,RCEP区域生产网络存在较高的外部依赖性,大量区域内制造能力需要外部市场吸收。在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美欧市场萎缩与全球产业链区域化集聚背景下,RCEP区域经济合作... 分析RCEP区域生产网络与商品贸易的总体特征与消费品出口情况发现,RCEP区域生产网络存在较高的外部依赖性,大量区域内制造能力需要外部市场吸收。在世界经济不确定性增加、美欧市场萎缩与全球产业链区域化集聚背景下,RCEP区域经济合作容易受到外部冲击而失去向心力。作为该区域生产网络的中心,增强产业链自主掌控力、成为区域消费大市场,应是中国推进RCEP区域生产网络结构调整、增强凝聚力的主要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产网络 RCEP 内部化贸易 对外依赖性
原文传递
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分工下的“FDI—贸易关联”——基于中国数据的引力模型实证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欧定余 陈维涛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07-111,共5页
本文通过选取1998—2008年11年间中国与50大贸易伙伴组成的面板数据建立引力模型,实证检验分析发现: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FDI—贸易关联"性很强,反映了在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分工下,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FDI多为出口导向型和效率追... 本文通过选取1998—2008年11年间中国与50大贸易伙伴组成的面板数据建立引力模型,实证检验分析发现: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FDI—贸易关联"性很强,反映了在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分工下,以中国为代表的东亚FDI多为出口导向型和效率追赶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亚 区域生产网络 FDI-贸易关联 引力模型
下载PDF
“一带一路”生产网络演化及中国经济贡献分析 被引量:5
15
作者 郑智 刘卫东 +1 位作者 宋周莺 黄梦娜 《地理研究》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2653-2668,共16页
在全球生产网络时代背景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生产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推进有着重要意义。"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内外对其有着诸多误解以及曲解,建立有利于"一带一路... 在全球生产网络时代背景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间生产网络的形成和发展对于"一带一路"倡议的进一步推进有着重要意义。"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国内外对其有着诸多误解以及曲解,建立有利于"一带一路"实施的话语体系同样至关重要。本文运用投入产出、增加值分解以及网络分析等方法,对"一带一路"生产网络演化过程以及中国通过生产网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济带动作用开展定量研究,结果表明:①1995—2015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生产网络联系不断加强。②生产网络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重心转移和一体化趋势并存。③中国通过生产网络合作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贡献不断加大,有效地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④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贡献量分布呈现出南北高,中间低的地理格局。"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生产网络合作是激活后发优势,凸显比较优势以及共同应对外部经济风险的有效方法,同时"一带一路"学术话语体系的建设仍然任重道远,需要多学科的共同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产网络 格局演变 经济贡献 话语权 “一带一路”倡议
原文传递
纺织服装业升级模式的国际比较与启示:区域生产网络的视角 被引量:5
16
作者 鹿朋 《北京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年第1期15-21,共7页
随着国际生产网络的发展,具有典型购买者驱动型产业链特征的纺织服装业在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亚洲形成了各自的生产网络,产业链布局上呈现出区域化的特征。文章从区域化的角度比较分析了纺织服装业在三大区域内生产网络形成过程和升... 随着国际生产网络的发展,具有典型购买者驱动型产业链特征的纺织服装业在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亚洲形成了各自的生产网络,产业链布局上呈现出区域化的特征。文章从区域化的角度比较分析了纺织服装业在三大区域内生产网络形成过程和升级模式选择,然后在此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产业发展现状,指出在宏观层面上中国参与区域纺织服装业生产网络构建的政府作用和政策选择,以及微观层面上纺织服装企业在区域生产网络构建中战略定位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纺织服装业 产业链 区域生产网络 升级模式
下载PDF
FDI对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喻旭兰 刘舒 《国际经贸探索》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85-97,共13页
文章通过使用1990~2008年度的数据,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东亚国家的FDI与区域内投资和贸易一体化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而言,在区域生产网络机制的作用下,FDI的流入将促进东亚区域内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和... 文章通过使用1990~2008年度的数据,利用时间序列分析方法对东亚国家的FDI与区域内投资和贸易一体化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的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期而言,在区域生产网络机制的作用下,FDI的流入将促进东亚区域内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和投资流动,有利于推动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在当前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进展缓慢的背景下,通过一系列激励措施吸引外资,是促进东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不错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DI 区域生产网络 投资一体化 贸易一体化
原文传递
全球产供链重构背景下日企全球布局的调整
18
作者 苏杭 王晨宇 《现代日本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6,共16页
国际形势的变化推动全球产供链进入加速重构的新阶段,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日本企业通过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强化在全球布局的同时,还积极推动投资结构的多元化,努力在海外布局与本土布局间实现平衡。通过全球布局来平衡越来越大的经济增长... 国际形势的变化推动全球产供链进入加速重构的新阶段,面对外部环境的变化,日本企业通过开展对外直接投资强化在全球布局的同时,还积极推动投资结构的多元化,努力在海外布局与本土布局间实现平衡。通过全球布局来平衡越来越大的经济增长压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水平以及增强国际竞争力,是日本企业调整全球布局的重要推动力。日本企业全球布局的调整在助推日本经济复苏的同时,还增强了日本企业参与全球竞争的能力,加速了区域生产网络的重构。日本是全球第二大对外直接投资国,作为全球生产网络的重要参与者,日本企业全球布局的调整必然会给包括亚洲生产网络在内的全球生产网络带来冲击,需要密切关注并积极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产供链重构 全球布局 多元化 国际竞争力 区域生产网络
原文传递
区域生产网络与中韩FTA:基于引力模型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丰龙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45-56,共12页
本文从区域生产网络的视角来研究中韩FTA建立的可行性,并通过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建立FTA对促进双边零部件贸易以深化两国分工与合作的影响。文章以零部件贸易来反映区域生产网络内的分工情况,通过对1998—2007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中... 本文从区域生产网络的视角来研究中韩FTA建立的可行性,并通过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建立FTA对促进双边零部件贸易以深化两国分工与合作的影响。文章以零部件贸易来反映区域生产网络内的分工情况,通过对1998—2007年的数据进行分析,发现中韩两国在东亚区域生产网络内的分工合作程度是不断提高的,同时分工的地位又是不平衡的,这为建立双边FTA提供了可能。随后本文通过建立双边零部件贸易的引力模型实证检验了建立FTA有利于双边零部件的发展,从而有利于两国在区域生产网络中进一步深化分工。研究结果还表明,在世界范围内和东亚区域内,FTA变量的回归结果有所不同,对于中国是东亚区域内的FTA的影响大于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而韩国则刚好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产网络 中韩 FTA
下载PDF
后危机时代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困境与转型 被引量:2
20
作者 胡超 王新哲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76-86,共11页
金融危机对东亚区域贸易出口带来巨大冲击。本文首先从贸易结构的视角分析了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特征,同时结合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探讨了东亚区域生产网络所面临不平衡性、脆弱性与难以持续性等困境。后危机时代各成员国之... 金融危机对东亚区域贸易出口带来巨大冲击。本文首先从贸易结构的视角分析了东亚区域生产网络的特征,同时结合金融危机之后国际经济环境新变化,探讨了东亚区域生产网络所面临不平衡性、脆弱性与难以持续性等困境。后危机时代各成员国之间协同调整的内需驱动之路,则是东亚区域生产网络转型的必然选择。考虑到我国在东亚区域生产网络中的分工地位,本文亦得出了对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有益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生产网络 困境 转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