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篇文章
< 1 2 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立体监测技术系统与应用 被引量:16
1
作者 刘文清 刘建国 +3 位作者 谢品华 陆亦怀 高闽光 张玉钧 《大气与环境光学学报》 CAS 2009年第4期243-255,共13页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各种污染物相互耦合叠加,造成我国大气污染呈现区域性、复合性以及长期性的特点。尽管我国已建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但近地面有限指标的监测,不能完全反映大气污染的实...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各种污染物相互耦合叠加,造成我国大气污染呈现区域性、复合性以及长期性的特点。尽管我国已建立了以城市为中心的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但近地面有限指标的监测,不能完全反映大气污染的实际状况,使空气质量评价结果与公众直观感受不一致。也不能满足空气污染形成机制、演变和输送过程的研究需求。介绍了用于区域、立体、实时监测的几种技术以及利用这些技术构建的区域大气复合污染立体监测技术系统,主要用于颗粒物区域输送通量监测、气态污染物区域排放通量监测以及区域污染物垂直柱浓度监测。同时介绍了北京奥运会期间的部分监测结果,讨论了控制区域大气复合污染需要的监测技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大气 复合污染 立体监测
下载PDF
重庆市大学城区域大气环境容量与人口发展规模关系研究 被引量:3
2
作者 董玉娇 《土木建筑与环境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S1期196-199,204,共5页
大学城区域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恶化,环境承载力严重下降,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保护大学城大气环境质量,减缓大学城人口膨胀对大气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可持... 大学城区域人口数量急剧增加,大气环境质量持续恶化,环境承载力严重下降,人们的环保意识逐渐增强,对生活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保护大学城大气环境质量,减缓大学城人口膨胀对大气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促进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可持续发展,需要开展本项目的研究。论文根据大学城现有用地规划及环境质量现状,结合区域气象资料,运用数学建模估算区域常规污染因子大气环境容量;根据人均资源消耗调查资料,统计分析单位污染物排放量及区域污染物排放情况;根据环境容量估算结果,论证大学城现有规划的合理性,并从大气环境保护角度对大学城人口规模控制提出反馈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庆市大学城 区域大气 环境容量 人口发展规模 关系
下载PDF
区域大气精细化污染治理中的环境监测 被引量:1
3
作者 田蓉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1年第3期58-59,共2页
环境监测对于区域大气精细化污染治理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改善区域的空气质量,需要强化重点区域的大气环境的治理工作。文章根据狮山横塘街道大气污染的主要特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环境监测对大气精细化污染治理的具体作用,并提出切实可行... 环境监测对于区域大气精细化污染治理具有重要作用,为了改善区域的空气质量,需要强化重点区域的大气环境的治理工作。文章根据狮山横塘街道大气污染的主要特征,结合实际情况分析环境监测对大气精细化污染治理的具体作用,并提出切实可行的治理方案,确保全面完成狮山横塘区域大气环境空气质量的改善目标,建设和谐、美好的城市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监测 区域大气 精细化污染治理 作用 措施
下载PDF
区域大气SO_2日均浓度计算方法的研究
4
作者 张宝宁 程水源 +1 位作者 武君霞 任毅斌 《河北轻化工学院学报》 1997年第2期77-80,共4页
采用高斯烟流、烟团模式,通过坐标变换,计算区域大气环境中SO_2日均浓度,计算值与实际值比较,相对误差绝对值小于30%,为区域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及控制规划研究提供了科学的计算依据。
关键词 日均浓度 二氧化硫 区域大气 大气环境影响 计算
下载PDF
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163
5
作者 张小曳 《地球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2-16,共5页
介绍了2006年新立项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的目的、意义、关键科学问题等。该项目预期在中国大气气溶胶理化和光学特性的时空分布特征、气溶胶数值模拟及大气灰霾数值预报方法、气溶胶直... 介绍了2006年新立项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中国大气气溶胶及其气候效应的研究”的目的、意义、关键科学问题等。该项目预期在中国大气气溶胶理化和光学特性的时空分布特征、气溶胶数值模拟及大气灰霾数值预报方法、气溶胶直接—间接辐射特性、气候效应等方面开展系统的研究,从而降低气溶胶气候效应研究中的不确定性,提高气候预估的可信度。同时提高描述和预报区域大气污染的能力。不仅在全球气候变化这一重大科学问题上做出相应的贡献,也为国家环境外交、区域大气灰霾污染控制提供科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溶胶 区域大气灰霾 辐射气候效应
下载PDF
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理论与方法分析 被引量:111
6
作者 王金南 宁淼 孙亚梅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2年第5期5-10,共6页
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所面临的主要大气污染问题,但我国现行"属地"特征的环境管理制度无法满足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所需要的合作解决问题的要求,因此亟需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本... 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是中国目前以及今后一段时期内所面临的主要大气污染问题,但我国现行"属地"特征的环境管理制度无法满足区域性、复合型大气污染所需要的合作解决问题的要求,因此亟需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本文探讨了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理论基础,并着重讨论了我国实施区域联防联控的技术与方法,包括联防联控区域划分方法、区域大气环境问题控制技术、区域总量控制目标确定与分配方法及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保障体系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大气污染 联防联控 理论 方法
下载PDF
国内外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管理模式分析 被引量:60
7
作者 宁淼 孙亚梅 杨金田 《环境与可持续发展》 2012年第5期11-18,共8页
本文从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概念与内涵出发,在总结分析欧盟、美国与中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管理模式基础上,研究认为区域联防联控的管理模式分为两大类:第一,纵向机构的管理模式,即设定自上而下的机构层级通过行政手段实现区域合作... 本文从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概念与内涵出发,在总结分析欧盟、美国与中国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管理模式基础上,研究认为区域联防联控的管理模式分为两大类:第一,纵向机构的管理模式,即设定自上而下的机构层级通过行政手段实现区域合作;第二,横向机构的协作模式,即自发行动签订减排协议通过利益协商实现区域合作。长期来说,纵向机构的管理模式,有利于区域空气质量管理机制和环保工作的长效化、制度化。设立跨行政区的管理机构虽然是一个比较有效的方法,但是在短期内难以建立。短期内以最小制度成本取得最优治理效果的方式是行政区之间的合作、协同努力解决跨界污染。区域环境协商是现阶段适用于我国区域空气质量管理的最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大气污染 联防联控 管理模式
下载PDF
长江三角洲区域输送对上海市空气质量影响的特征分析 被引量:50
8
作者 张艳 余琦 +1 位作者 伏晴艳 马蔚纯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14-923,共10页
采用MM5/CMAQ模型模拟了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物的输送与扩散对上海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并定量研究了外部源区域输送和本地源对上海市空气质量的贡献.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受本地源和外地源的影响程度及相互比例随着季节的变化存... 采用MM5/CMAQ模型模拟了2004年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污染物的输送与扩散对上海地区空气质量的影响,并定量研究了外部源区域输送和本地源对上海市空气质量的贡献.结果表明,上海地区受本地源和外地源的影响程度及相互比例随着季节的变化存在很大差异;一次污染物SO2和二次污染物SO42-所受到的影响也呈现不同的特点.外部源区域输送对上海地区SO2浓度的贡献率为7%~17%,而对SO42-浓度的贡献率在60%~70%.贡献率垂直廓线分析表明,上海地区SO2外部源贡献率随高度存在着明显的变化,总体上随高度的增长呈非线性增长,而SO42-外部源贡献率随高度的变化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MM5/CMAQ模型 区域大气污染 输送 上海 空气质量
下载PDF
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中的政策工具:我国的实践历程与优化选择 被引量:50
9
作者 赵新峰 袁宗威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107-114,共8页
如何有效率地控制区域大气污染,供给区域各主体共同支付意愿下的空气质量,是我国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需要着力解决的区域公共问题。其中,对用于这一问题解决的,具有"细胞形态"的、尚显薄弱的区域政策工具的系统研究,具有重要... 如何有效率地控制区域大气污染,供给区域各主体共同支付意愿下的空气质量,是我国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需要着力解决的区域公共问题。其中,对用于这一问题解决的,具有"细胞形态"的、尚显薄弱的区域政策工具的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在深入研究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政策工具的理论、概念和分析框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实践,梳理总结其中政策工具的发展历程及其演进特点,最后依据工具选择的环境和目标,提出完善区域大气污染治理政策工具体系,推进区域大气治理政策工具整合创新的工具优化选择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大气污染 政策工具 优化选择 整合创新
原文传递
差异与协同: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政策量化研究 被引量:45
10
作者 姜玲 叶选挺 张伟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26-132,共7页
为描述和衡量区域大气污染合作治理,从府际间政策差异与协同两个方面开展系统分析,探讨府际差异引致的合作治理趋势与挑战,以及府际协同中的共同行动与落实机制进展。基于政策文献外部属性和内部结构两个维度,构建"时间—主体—目... 为描述和衡量区域大气污染合作治理,从府际间政策差异与协同两个方面开展系统分析,探讨府际差异引致的合作治理趋势与挑战,以及府际协同中的共同行动与落实机制进展。基于政策文献外部属性和内部结构两个维度,构建"时间—主体—目标—工具—机制"的政策"差异—协同"分析框架,对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政策开展量化分析。研究发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政策中"自上而下"协同与"跨行政区"差异并存,呈现出中央带动地方-响应速度差异、目标考核协同—治理指标差异、工具导向一致—具体举措差异等特征,同时存在府际联合发文少、对市场型和公众参与型工具重视程度不足等问题。研究表明,基于政策文献的量化研究,可以为京津冀大气污染合作治理政策分析提供一个新的视角,为政策文献与政策实践的有效对话提供切入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京津冀及周边地区 区域大气污染治理 政策差异与协同 府际合作 政策量化分析
原文传递
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视角下的府际事权划分问题研究 被引量:43
11
作者 崔晶 孙伟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1-15,共5页
基于区域跨界公共事务协同治理和环境治理中的府际关系理论,本文指出在我国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中,需要以公共物品属性来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让渡,引入私人部门和非营利组织等来共同参与区域大气治理。在... 基于区域跨界公共事务协同治理和环境治理中的府际关系理论,本文指出在我国区域大气污染治理中,需要以公共物品属性来划分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事权,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权力让渡,引入私人部门和非营利组织等来共同参与区域大气治理。在此基础上,本文着重分析了在"环境竞次"和"环境竞优"效应下,中央政府如何发挥指导作用,让地方政府的"环境管理优先权"在可控的范围内行使,强调通过地方政府之间行政管辖权的让渡和构建跨区域合作组织来实现区域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和协同行动,使得大气污染的跨界溢出效应内部化,通过私人部门和非营利组织的参与来促进区域地方政府大气污染的协同治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大气污染 府际事权划分 协同治理
原文传递
区域大气污染合作治理政府间责任分担机制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被引量:43
12
作者 姜玲 乔亚丽 《中国行政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47-51,共5页
跨域大气污染合作治理最关键的运作在于横向整合,需要责任共担与合理分担。论文建立了跨域合作治理政府间责任分担机制的分析框架,分析了我国当前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中责任分担的现状与问题,提出我国区域大气污染合作治理政府间责任... 跨域大气污染合作治理最关键的运作在于横向整合,需要责任共担与合理分担。论文建立了跨域合作治理政府间责任分担机制的分析框架,分析了我国当前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中责任分担的现状与问题,提出我国区域大气污染合作治理政府间责任分担原则与关键机制。论文以京津冀地区为例,重点分析和提出了建立在共同而有区别责任分担原则基础上的"责任共担、明确划分、成本分担"核心机制,阐述了其原因与内涵,并建议建立责任协调谈判机制与正式区域组织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大气污染 责任分担 京津冀
原文传递
长江三角洲背景地区CO_2浓度变化特征研究 被引量:32
13
作者 浦静姣 徐宏辉 +2 位作者 顾骏强 周凌晞 方双喜 《中国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973-979,共7页
通过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在线观测获得的CO2浓度,研究地面风向、地面风速、气团输送等因素对长江三角洲背景地区CO2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临安站CO2浓度的日变化分布表现为单峰型形态,下午低、凌晨高,浓度日变幅... 通过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2月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在线观测获得的CO2浓度,研究地面风向、地面风速、气团输送等因素对长江三角洲背景地区CO2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临安站CO2浓度的日变化分布表现为单峰型形态,下午低、凌晨高,浓度日变幅在9.5×10-6~44.3×10-6(V/V)之间;季节变化特征表现为冬春季高,夏季低,浓度年较差为10.1×10-6(V/V).通过分析地面风向、地面风速和气团输送等因素对临安站CO2浓度的影响表明,引起CO2浓度升高的地面风向夏季主要为NW~NNE,冬季主要为NNE~ESE;地面风速越大,CO2浓度越小;气团远距离输送的影响主要取决于气团途径区域的CO2排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 临安区域大气本底站 影响因素 在线观测
下载PDF
跨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研究——以京津冀地区为例 被引量:30
14
作者 魏娜 赵成根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44-149,共6页
跨区域大气污染问题是当前中国大气治理领域所面临的重大难题,凸显了无边界的大气污染与有边界的行政区划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京津冀地区是中国跨区域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虽然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京、津、冀三地在跨区域大气污... 跨区域大气污染问题是当前中国大气治理领域所面临的重大难题,凸显了无边界的大气污染与有边界的行政区划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京津冀地区是中国跨区域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虽然自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来,京、津、冀三地在跨区域大气污染合作治理上取得一定进展,但囿于大气污染治理的属地主义局限以及三地空气治理上的"利益差",京津冀并未建立起跨区域大气治理的常态性和实效性机制。基于此,本研究以协同治理理论为分析工具,对京津冀跨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的既有实践与可行性基础进行了研究,并探讨了实现跨区域协同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京津冀跨区域大气污染协同治理机制的几点展望与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大气污染 属地治理 协同治理 利益协调
下载PDF
济南市城市热岛和山谷风环流的模拟研究 被引量:26
15
作者 鞠丽霞 王勤耕 +2 位作者 张美根 雷孝恩 韩志伟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3年第4期467-474,共8页
基于区域大气模拟系统 (RAMS) ,采用水平网格嵌套等方法 ,实现了使用同一模式对区域尺度和城市尺度气象场的同步模拟。作者重点模拟和分析了济南地区两种典型的中尺度局地环流———城市热岛环流和山谷风环流。在考虑复杂地形条件和非... 基于区域大气模拟系统 (RAMS) ,采用水平网格嵌套等方法 ,实现了使用同一模式对区域尺度和城市尺度气象场的同步模拟。作者重点模拟和分析了济南地区两种典型的中尺度局地环流———城市热岛环流和山谷风环流。在考虑复杂地形条件和非均匀下垫面型对中尺度天气系统的动力过程和热力过程的影响下 ,结合考虑长短波辐射、湍流扩散和积云对流等多类重要物理过程 ,揭示了影响济南地区这两种中尺度局地环流的基本特征及其形成、演变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热岛 山谷风环流 区域大气模拟系统 局地环流 网格嵌套 济南市
下载PDF
黑河实验区沙漠戈壁上空“逆湿”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5
16
作者 阎宇平 王介民 +1 位作者 玛·曼乃提 苏中波 《气象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36-43,共8页
本文采用区域大气模拟系统-RAMS,模拟了黑河实验区沙漠戈壁 上空的“逆湿”,并研究了“逆湿”发生时沙漠戈壁大气边界层结构。模拟结果表明, “逆湿”形成是平流作用的结果,沙漠戈壁边界层内较小的风速,弱不稳定层结及存 在... 本文采用区域大气模拟系统-RAMS,模拟了黑河实验区沙漠戈壁 上空的“逆湿”,并研究了“逆湿”发生时沙漠戈壁大气边界层结构。模拟结果表明, “逆湿”形成是平流作用的结果,沙漠戈壁边界层内较小的风速,弱不稳定层结及存 在的下沉气流都有利于其近地层内逆湿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AMS “逆湿” 大气边界层结构 平流作用 沙漠 戈壁 数值模拟 区域大气模拟系统
下载PDF
基于中国四大城市群计算的最大增量反应活性 被引量:21
17
作者 邱婉怡 刘禹含 +3 位作者 谭照峰 陈肖睿 陆克定 张远航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7期610-621,共12页
我国臭氧污染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已有研究显示我国大部分城市地区处于臭氧生成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VOCs)控制区,因此准确计算VOCs对臭氧生成潜势的贡献是对于臭氧污染采取科学有效防控措施的前提条件.本研究使用... 我国臭氧污染呈逐年加重的趋势,已有研究显示我国大部分城市地区处于臭氧生成的挥发性有机物(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VOCs)控制区,因此准确计算VOCs对臭氧生成潜势的贡献是对于臭氧污染采取科学有效防控措施的前提条件.本研究使用基于二代区域大气化学机理(the second regional atmospheric chemistry mechanism,RACM2)的盒子模型,建立我国四大城市群(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以及成渝地区)的基准情景以及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情景,计算了适用于我国大气复合污染条件下的VOCs最大增量反应活性(MIR_CHN).与Carter基于美国39个城市所计算的MIR相比,我国最活跃VOCs与最惰性VOCs之间的最大增量反应活性差异范围更大.若使用基于美国39个城市所计算的MIR对我国城市地区的臭氧生成潜势进行预判,容易造成对于我国城市地区臭氧污染控制过程中特征VOCs的误判.因此本研究计算得到的MIR_CHN能够更准确地评估我国大气条件下VOCs的臭氧生成潜势,且对臭氧生成过程中关键VOCs物种的判定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增量反应活性 臭氧 挥发性有机物 NOx 二代区域大气化学机理(RACM2)
原文传递
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 被引量:19
18
《中国环保产业》 2013年第1期4-18,共15页
近日,国务院通过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按国务院批复要求,重点区域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是《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治理项目分解落实... 近日,国务院通过了《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按国务院批复要求,重点区域各省(区、市)人民政府是《规划》实施的责任主体,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将《规划》确定的目标、任务和治理项目分解落实到市、县级人民政府和相关企业,纳入年度工作计划,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强化目标责任考核;要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逐步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预计通过实施《规划》,到2015年,重点区域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工业烟粉尘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2%、13%、10%,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细颗粒物(PM2.5)年均浓度分别下降10%、10%、7%、5%,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细颗粒物年均浓度下降6%;挥发性有机物污染防治工作全面开展,臭氧污染得到初步控制,酸雨污染有所减轻;建立区域大气联防联控机制,区域大气环境管理能力明显提高。《规划》主要内容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污染防治 规划 珠三角地区 目标责任考核 可吸入颗粒物 污染防治工作 挥发性有机物 区域大气环境
下载PDF
大气化学机理的发展及应用 被引量:17
19
作者 石玉珍 徐永福 贾龙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112-124,共13页
大气化学机理是研究大气化学过程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也是发展空气质量模式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综述了几种应用广泛的简化机理——碳键机理(Carbon Bond Mechanism,CBM)、加州大气污染研究中心机理(Statewide Air Pollution ... 大气化学机理是研究大气化学过程的重要手段和方法之一,也是发展空气质量模式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综述了几种应用广泛的简化机理——碳键机理(Carbon Bond Mechanism,CBM)、加州大气污染研究中心机理(Statewide Air Pollution Research Center mechanism,SAPRC)、区域酸沉降机理(Regional Acid Deposition Mechanism,RADM)、区域大气化学机理(Regional Atmospheric Chemical Mechanism,RACM)以及详细化学机理——主要大气化学机理(Master Chemical Mechanism,MCM)和共同代表性中间体机理(Common Representative Intermediates,CRI)的发展及应用。对上述大气化学机理的产生、发展、包含的物种类型、集总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总结了采用烟雾箱数据评价大气化学机理的研究成果以及大气化学机理在模式发展方面的应用,并对大气化学机理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提出了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机理 碳键机理 区域大气化学机理 区域酸沉降机理 主要化学机理
下载PDF
基于数值模式的细颗粒物来源解析 被引量:16
20
作者 陈璞珑 王体健 +3 位作者 谢晓栋 汤莉莉 徐少才 王静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8期1829-1838,共10页
传统的颗粒物来源解析是通过受体采样和化学组分分析开展,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有限的采样点位和时段.为了提高颗粒物来源解析结果的时空分辨率,发展了以数值模式和受体模型相结合的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基于南京大学自主研发的区域大气环境... 传统的颗粒物来源解析是通过受体采样和化学组分分析开展,该方法主要适用于有限的采样点位和时段.为了提高颗粒物来源解析结果的时空分辨率,发展了以数值模式和受体模型相结合的颗粒物来源解析技术.基于南京大学自主研发的区域大气环境模式(RegAEMS)和基于正定矩阵因子分解法的受体模型(PMF),以2014年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青奥会)为例,开展了细颗粒物的来源解析研究.结果表明,RegAEMS可以较好地模拟南京市PM_(2.5)浓度及其主要化学组分,与同期基于手工采样分析的结果基本相当.进一步利用PMF模型计算不同类型排放源的贡献,发现南京青奥会期间(2014年7~9月)PM_(2.5)的来源依次是二次有机气溶胶(25.9%)、燃煤(16.5%)、硫酸盐(14.5%)、硝酸盐(12.6%)、机动车尾气(12.0%)、扬尘(11.7%)和工业生产(6.9%).比较发现,本方法解析出来的PM_(2.5)主要排放源贡献与基于离线采样分析的源解析结果基本一致.此外,基于数值模式和受体模型的源解析结果还反映出了青奥会中期电厂燃煤和工业生产的排放对颗粒物的贡献要明显低于青奥会前期和后期,表明青奥会期间对工业生产和电厂燃煤的污染控制措施起到了有效作用.本研究所发展的将数值模型和受体模型相结合的颗粒物来源解析方法还可以实现对未来重污染天气下的颗粒物来源贡献分析,从而为大气重污染应急管控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颗粒物 来源解析 受体模型 区域大气环境模式 南京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