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构建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学科定位、基本内涵与发展路径 被引量:33
1
作者 谢韬 陈岳 +3 位作者 戴长征 赵可金 翟崑 李巍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3-35,155,共34页
2021年12月28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举行座谈会,研讨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本期精选部分学者发言以飨读者。学者们认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构建和深化区域国别学已是学科体系建设十分迫切... 2021年12月28日,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关系学院邀请国内知名学者举行座谈会,研讨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本期精选部分学者发言以飨读者。学者们认为,随着中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构建和深化区域国别学已是学科体系建设十分迫切的任务。从国家战略发展需要和学科发展规律来看,推动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有现实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应进一步明确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内涵、基本理论、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建设机制、人才培养模式和评估标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促进区域国别学与政治学、外国语言文学、世界史等邻近学科融合发展,发挥学科交叉的创新力量。在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框架内,需进一步探索二级学科设置,切实加强区域国别学理论与方法,大国与发达国家、周边国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历史、法律、社会等方面的研究,丰富区域国别学的知识供给,满足国家安全和发展需要,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引领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 国别区域研究 国际问题研究 区域研究 科建设 交叉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区域国别学的知识体系与学科建构 被引量:19
2
作者 秦亚青 孙吉胜 +1 位作者 杨丹 王展鹏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3-24,156,共23页
2022年9月1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区域国别学正式成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独立一级学科,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和学科建构成为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就知识体系的构成... 2022年9月1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印发《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目录(2022年)》,区域国别学正式成为交叉学科门类下的独立一级学科,进一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和学科建构成为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重要任务。就知识体系的构成而言,区域国别学的知识体系应包含三种类型的知识:描述性知识、学理性知识和应用性知识。描述性知识是学科知识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学理性知识发现区域国别研究对象的规律性行为、验证理论的普适性范畴,应用性知识解决国家面临的重大问题,三者相辅相成。在学科初创期,无需人为设定知识等级和主导学科,要着力推动三类知识交融会通,在学科交汇处发现创新点。区域国别研究要加强跨学科研究和学科交叉融合创新,在这方面,国际政治语言学、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和路径可提供启示。区域国别学与其他学科可搭建多学科学者联合平台、人才培养平台、学术交流平台和社会服务平台,互相支持,协同发展。中国区域国别学的初创阶段要解决好挖掘跨学科研究议程的潜力、实现与传统学科相互借鉴、融合、共同发展的问题,在此基础上实现理论创新和知识体系创新,逐步构建自身的学科身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 国别区域研究 区域研究 科建设 交叉
下载PDF
新时代中国区域国别学科建设的理论意义与学术治理 被引量:18
3
作者 杨洁勉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2年第4期1-11,I0002,共12页
中国的区域国别学科建设见证了中华民族复兴及与世界互动的历史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迈上了新的台阶。在理论建设方面,确立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为中国区域国别研究、教学和人... 中国的区域国别学科建设见证了中华民族复兴及与世界互动的历史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迈上了新的台阶。在理论建设方面,确立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为中国区域国别研究、教学和人才培养的指导思想,积极创新理念和理论,开始了在国际学理和学术交流方面从仰视到平视的新阶段。新时代中国的区域国别研究,要站在世界高度和学术深度予以认识和提升,需要明确学术边界和主体,加强学术体系建设。新时代中国区域国别学科建设的指导是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学术目标,基础是相关的专业,平台是研究、教育机构,抓手是研究课题,依靠则是各种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区域国别研究 区域国别科建设 区域国别 理论意义 边界 术主体 术体系 术治理
下载PDF
外语教育国家意识与外语学科跨学科融合发展 被引量:19
4
作者 王银泉 《当代外语研究》 CSSCI 2022年第1期27-46,共20页
近年来,随着学科内涵的重大调整和变化以及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的意识不断增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呈现出日益明显的学科跨界融合加速发展态势。新文科建设全面启动,交叉学科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尤其是区域国别学从外语学科五大研... 近年来,随着学科内涵的重大调整和变化以及服务国家战略和社会需求的意识不断增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呈现出日益明显的学科跨界融合加速发展态势。新文科建设全面启动,交叉学科成为我国第14个学科门类,尤其是区域国别学从外语学科五大研究领域之一成为交叉学科门类的一级学科,这些重大战略机遇叠加对新时代外语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命题和挑战,凸显了外语学科在固本强元的基础上突破学科边界、推进跨学科研究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外语学科如何突破学科边界,融合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跨学科属性,以下五个维度是必须从顶层设计高度厘清、建构并凸显的战略问题:凸显明确的国家意识,以提升国家外语能力为己任,回应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求;构建中国特色的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平衡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实现知识结构更新,开启科技人文时代的跨学科研究;实现跨界融合推进区域国别学研究;凸显中外文化交流与异质文明互鉴。总而言之,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必须从服务国家战略和维护国家利益的高度出发,充分发挥外国语言文化和国别知识等优势,更好地在国际舞台上用中国知识体系解释和描述中国推进全球治理的理论创新依据所在,构建中国特色的对外话语体系,助推中外人文交流,促进文明交流互鉴与平等对话,这是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知识体系和话语体系创新的必由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 跨界融合 国家意识 区域国别 文化交流与文明互鉴
原文传递
区域国别学十问 被引量:11
5
作者 王启龙 《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0-17,共8页
区域国别学可为国家应对全球视域相关国际事务提供思想智库支撑。关于区域国别学的诸多问题学术界讨论热烈,成果丰硕。本文从学科时代背景、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等方面就区域国别学的一些基本问题提出来并做简答,试图厘清一些问题,以期... 区域国别学可为国家应对全球视域相关国际事务提供思想智库支撑。关于区域国别学的诸多问题学术界讨论热烈,成果丰硕。本文从学科时代背景、根本任务和历史使命等方面就区域国别学的一些基本问题提出来并做简答,试图厘清一些问题,以期得到学术界的一些批评和共鸣,并对今后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建设和发展有所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 交叉 区域国别
原文传递
作为交叉学科的区域国别学学科构建:反思与建议 被引量:12
6
作者 陈杰 骆雪娟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8-127,共10页
作为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区域国别学学科构建需重点关注本体研究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考察我国区域国别学本体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前期进展,发现虽已取得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本体研究在研究对象、视野层面存在“五重五轻... 作为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区域国别学学科构建需重点关注本体研究和人才培养两个方面。考察我国区域国别学本体研究和人才培养方面的前期进展,发现虽已取得较大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本体研究在研究对象、视野层面存在“五重五轻”的问题;在研究方式、方法层面存在“四多四少”的问题;在人才培养方面,则存在阶段性目标不明晰、课程体系不完善、教材体系严重缺位以及实践平台体系供给不足等问题。未来,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的学科构建离不开多个主体的贡献,其中支撑学科要注重“交叉”,本体研究要注重“综合”,人才培养要注重“协同”,学术刊物则要提升研究议程的“开放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 区域国别 本体研究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区域国别学科建设中的知识追求和学科建制 被引量:11
7
作者 周方银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2年第3期18-28,I0002,共12页
随着中国实力的快速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中国面临更准确了解外部世界的迫切需要。在此背景下,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有重视区域国别的传统,相关方面的研究总体较为繁荣,但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建设存在... 随着中国实力的快速提升和国际影响力的扩大,中国面临更准确了解外部世界的迫切需要。在此背景下,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性进一步提升。中国的国际问题研究有重视区域国别的传统,相关方面的研究总体较为繁荣,但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建设存在明显滞后。作为一门交叉学科,区域国别研究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某些特殊挑战:区域国别学科建设中要追求整体性知识还是选择性知识,是追求特殊知识还是一般知识,建立独立学科建制还是建立混合学科建制?区域国别研究需尽快形成自身的基础理论群、主要研究范式和相关中层理论,增强研究人员的学科归属感。要通过区域国别的学科建设,推动中国区域国别研究在知识探索、社会服务、人才培养等方面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研究 区域国别 科建设 整体性知识 特殊知识 科建制
下载PDF
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的建设目标与推进路径 被引量:11
8
作者 刘鸿武 《大学与学科》 2022年第3期46-63,共18页
“区域国别学”成为交叉学科门类新增的首批一级学科之一,是中国高校学科建设的一次重要调整变化,表明国家与时代对“区域国别学”有了更高的期待。从战略层面上讲,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是助力建设和谐美好世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之学... “区域国别学”成为交叉学科门类新增的首批一级学科之一,是中国高校学科建设的一次重要调整变化,表明国家与时代对“区域国别学”有了更高的期待。从战略层面上讲,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是助力建设和谐美好世界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建构之学”,是破除、对冲、消解、替换维护西方特权霸权“冷战知识体系”的“人类共建共通共享知识体系建构之学”,是要推进建构起一种全新的全球范围内各区域各国家各民族平等参与的人类知识新伙伴关系。从学科层面上看,建构区域国别学对中国高校创新发展也有特殊意义:一是有助于打破学科壁垒,破解内卷困局,推动高校学科建设的融合发展;二是有助于搭建对外桥梁通道,推动中国高校学科建设的国际化进程,提升中国高校的国际影响力;三是有助于延伸大学知识的价值链,使一流学科兼具特色智库功能。概而言之,中国特色区域国别学是一门行走世界的经国济世之学,它的逻辑起点、推进路径和最终归属,都必须努力融入国家与时代的发展大潮。在此方面,浙江师范大学非洲区域国别学“‘六位一体’集成建设”的实践探索,或许可为全国高校区域国别学建设提供某种路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 科目标 推进路径 实践探索
原文传递
中国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形势、路径与国际视野 被引量:7
9
作者 杨波 张帆 +4 位作者 江时学 丁隆 信强 盛文忠 袁勋 《国际观察》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27-156,共30页
伴随区域国别学纳入交叉学科一级学科目录,区域国别学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2022年12月《国际观察》编辑部组织召开“中国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形势、路径与国际视野”讨论会,形成了一组笔谈,分别从外国语言文学与区域国别研究... 伴随区域国别学纳入交叉学科一级学科目录,区域国别学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2022年12月《国际观察》编辑部组织召开“中国区域国别学自主知识体系建设的形势、路径与国际视野”讨论会,形成了一组笔谈,分别从外国语言文学与区域国别研究的学科交叉关系、区域国别学研究方法、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与自主知识体系建设以及美日俄的区域国别学知识体系建设经验等角度展开论述,为区域国别学构建的立足、立意与区域案例做出初步的理论与实践探索。研究认为,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在区域国别研究中,应探索跨通融导向的学科建设,改善非通用语种师资结构,对标国家需求加强人才培养,改革评价机制实现良性循环;“中国故事”作为知识生产和话语操作场域,介入区域国别话语体系,建构中国知识共同体,助推区域国别学研究的中国式沉浸;区域国别学在学科建设层面存在学术积淀、学术理论、学术定位、学者禀赋、学生追求、学术成果、学风、学位点(学位授权点)、学会支撑、学术评价(体系)这十大要素;中国的特色区域国别学需要围绕理论体系、语言训练、田野调查、研究覆盖面等方面开展建设。在国际经验比较方面,专家认为,美国的区域国别研究实力雄厚,并基于战略、学术和资本的三重驱动,在知识生产创新性、人才培养系统性、学科建设体系化、决策资政机制化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也存在为迎合“政治正确”和“金主需求”而急功近利等问题;日本的区域国别研究历史悠久且积淀深厚,其研究范式独具特色,这在理论和方法层面给我国的区域国别研究提供有益借鉴;俄罗斯的区域国别研究即强调学科的自主性,也强调其跨学科研究范式,研究的范畴与方法也在向主学科靠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 自主知识体系 交叉科建设 国际比较 方法论
原文传递
区域国别学的中国特色塑造 被引量:6
10
作者 陈杰 《国际关系研究》 2023年第2期104-117,158,共15页
作为交叉学科门类下新的一级学科,区域国别学具有战略性特征,如何加快构建区域国别学成为摆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在区域国别学构建进程之初,学界就应高度重视塑造和彰显学科的中国特色。本文认为,学科建设... 作为交叉学科门类下新的一级学科,区域国别学具有战略性特征,如何加快构建区域国别学成为摆在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面前一个非常迫切的任务。在区域国别学构建进程之初,学界就应高度重视塑造和彰显学科的中国特色。本文认为,学科建设指导思想、学科本质属性、学科研究的世界观与方法论、学科理论创新的本土资源、学科育人功能以及学科发展的制度化安排,是塑造区域国别学中国特色的六大方面。塑造区域国别学的中国特色,并非意味着排斥借鉴西方区域国别研究的优秀做法和部分先进理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 中国特色 马克思主义哲 本土资源 人才培养
原文传递
从海外民族志到区域国别学的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 被引量:6
11
作者 高丙中 谭萌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82-89,共8页
人才培养与学术共识是海外民族志发展的一体两面,贯穿学术范式革新的实践过程。作为21世纪革新中国社会科学的路径之一,海外民族志通过拓展中国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视野,培育了从事海外社会经验研究的基本力量,可以为区域国别学提供扎根... 人才培养与学术共识是海外民族志发展的一体两面,贯穿学术范式革新的实践过程。作为21世纪革新中国社会科学的路径之一,海外民族志通过拓展中国人类学的研究对象和视野,培育了从事海外社会经验研究的基本力量,可以为区域国别学提供扎根世界各地的人才、实地调查的规范与方法、整体论的理念和民族志范例。在新文科建设背景下,由海外民族志培育的新型人才将促使区域国别研究成为能够扎根“社会”的一门综合性社会科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民族志 区域国别 新文科 人才培养
下载PDF
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定位与发展空间——赵可金教授访谈 被引量:8
12
作者 赵可金 刘军 《俄罗斯研究》 CSSCI 2022年第5期3-30,共28页
区域国别学是在交叉学科门类下设立的一级学科,是关于一国对其外部世界学术知识体系的总和。事实上,区域国别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只不过在现有的学科体系之下分散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世界历史和外国语言文学等众多... 区域国别学是在交叉学科门类下设立的一级学科,是关于一国对其外部世界学术知识体系的总和。事实上,区域国别学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只不过在现有的学科体系之下分散在政治学、经济学、社会学、人类学、世界历史和外国语言文学等众多学科之中。随着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知识和实践的发展,都要求将区域国别学作为一门单独的一级学科,承担起中国与世界关系相关的知识建构、文化阐释、咨政建言和社会服务功能。从学科内涵来看,区域国别学是一门融合多学科资源、致力于自主构建域外知识体系的学问。作为一个有着悠久文明、历史底蕴的国家,中国的区域国别学应具有自身特色。建设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需要借鉴既有的文明主义、国家主义和全球主义范式,综合人文社会科学的多学科方法,努力建设区域国别学的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和教材体系。每个学校都应立足自身优势学科基础,创造性地提出具有自身特色的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方案,打造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和中国气派的区域国别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 科建设 新文科 交叉 国别区域研究
原文传递
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重大变化及其对未来的深刻影响——评《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中外国语言文学学科的再定位 被引量:3
13
作者 郭英剑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7,共15页
2024年1月,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托,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发布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其中涉及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与过去相比,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些重大变化的主... 2024年1月,受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托,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发布了《研究生教育学科专业简介及其学位基本要求(试行版)》,其中涉及外国语言文学学科及其他相关学科。与过去相比,内容发生了重大变化。本文将深入剖析这些重大变化的主要内容、具体内涵、现实意义及对未来外语专业建设的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语言文 外语 外语教育 区域国别 交叉
下载PDF
“学以致用,用以强学”:区域国别学与国家战略的辩证关系 被引量:5
14
作者 翟崑 张添 +1 位作者 谭萌 杨体荣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77-87,共11页
区域国别学与国家战略之间是“学以致用,用以强学”的紧密关系。从历史发展、学者共识与具体实践来看,“学以致用,用以强学”是区域国别学与国家战略学用相生的传统。区域国别学与国家战略的相生关系植根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 区域国别学与国家战略之间是“学以致用,用以强学”的紧密关系。从历史发展、学者共识与具体实践来看,“学以致用,用以强学”是区域国别学与国家战略学用相生的传统。区域国别学与国家战略的相生关系植根于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实践哲学中,“学”与“用”的逻辑内涵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两者在实践框架下产生价值外溢。同时,区域国别学与国家战略之间也存在“学不及用”的挑战,如供需矛盾、知行偏差、体制机制制约。如何统筹学用关系、学以致用,需明确学以致用的面向与应用场景。据此,应做好国家知识管理,评估如何用以强学,从国家战略层面支持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 以致用 国家战略 国家知识管理
原文传递
外语学科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面临的挑战、机遇和定位 被引量:5
15
作者 彭青龙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9-17,8,共10页
区域国别学是交叉学科门类中新增的一级学科,既面临着时代赤字不断增加和人才培养质量未能满足需求的国际、国内挑战,也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与实践体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高质量发展所带来的... 区域国别学是交叉学科门类中新增的一级学科,既面临着时代赤字不断增加和人才培养质量未能满足需求的国际、国内挑战,也面临着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背景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与实践体系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中高质量发展所带来的巨大机遇。外语学科是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不可替代的力量,其定位应该是依托多语种优势,培养国别通、区域通和领域通的跨学科高端人才,同时以国家战略为指引,以现实问题和学术问题为导向,系统地开展对对象国或者区域的人文社会科学、乃至自然科学的专项或综合研究,服务于中外人文交流和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语 区域国别 科人才培养 定位和发展路径
原文传递
中国区域国别学:比较、鉴别与创新 被引量:6
16
作者 朱锋 《亚太安全与海洋研究》 CSSCI 2022年第6期1-21,I0002,共22页
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正式宣布设立“区域国别学”为一级学科,这对于中国高校和学术界将区域国别研究和人才培养推上大发展的新高峰提供了强劲动力。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科技和人才创新三结合的... 2022年9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正式宣布设立“区域国别学”为一级学科,这对于中国高校和学术界将区域国别研究和人才培养推上大发展的新高峰提供了强劲动力。结合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科技和人才创新三结合的重要观点,区域国别学在中国的落地不仅将带来中国自主学科知识体系新的丰富和发展,更将为第二个百年新征程提供更高水平人才培养的新支持。中国区域国别学的学科性质是国际问题研究,需要在国际关系理论范式、学科基础和学术标准的基础上融合多学科、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和学术规范,借鉴美国区域国别研究的经验,结合不同高校在区域国别研究领域已有的积累,集中规划、分头落实,全面推进区域国别学在全国高校体系内的系统建设和提质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研究 区域国别 科建设 美国区域国别研究 国际问题研究 自主知识体系
下载PDF
区域国别学争鸣与新时期中国特色创新进路
17
作者 罗圣荣 廖宏瑞 《南亚研究》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54,共24页
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正面临“东升西降”的百年变局和中国已开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区域国别学也随着国家对外战略的需求而成为一门显学。本文从区域国别学名称出发,探讨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属性、组织建制、... 在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正面临“东升西降”的百年变局和中国已开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的时代背景下,中国的区域国别学也随着国家对外战略的需求而成为一门显学。本文从区域国别学名称出发,探讨国内外学者对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属性、组织建制、人才培养和范式理论等方面的分歧,分析南亚研究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基于此,本文提出新时期中国区域国别学的创新进路:创建完善的学术评价标准,鼓励一些特殊高校摸索本硕博贯通的“通专结合”人才培养体系;尝试采用世界主义范式与共同体范式;转向以问题为导向的折中主义,秉持包容与共的价值取向。如此,才可为“三大全球倡议”、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效落实贡献力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 区域国别研究 区域国别理论 区域国别范式 科建设
原文传递
区域国别学框架内的美国学:概念建构及研究路径 被引量:3
18
作者 王波 《外语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94-98,104,共6页
学科交叉是当代学术研究的趋势之一,但学科交叉不等于交叉学科。本文试图厘清当前区域国别学概念的泛化现象,区分区域国别学和国别与区域研究。本文提出着重从文化视角建构区域国别学交叉学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在区域国别学框架内... 学科交叉是当代学术研究的趋势之一,但学科交叉不等于交叉学科。本文试图厘清当前区域国别学概念的泛化现象,区分区域国别学和国别与区域研究。本文提出着重从文化视角建构区域国别学交叉学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以及在区域国别学框架内从文化视角建构美国学,加强对美国历史与现实议题本源的深入探究。基于此,文章提出了美国学的六种研究路径,冀望可以推动学界更准确地研析美国的本质特征,更好地服务中美人文交流和我国对外战略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 国别区域研究 美国 美国研究 文化视角
下载PDF
浅谈区域国别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中的两个能力与三个基础 被引量:7
19
作者 姜锋 《当代外语研究》 CSSCI 2022年第6期12-16,21,F0002,共7页
在当前全国上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背景下,探讨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无疑具有特殊意义。国家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培养出卓越的区域国别学人才,提供面向世界的人力支撑和智力支持。有鉴于此,我国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和学... 在当前全国上下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背景下,探讨高校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无疑具有特殊意义。国家发展需要高等教育培养出卓越的区域国别学人才,提供面向世界的人力支撑和智力支持。有鉴于此,我国区域国别学人才培养和学科建设需要两个能力和三个基础,其中两个能力是语言能力和田野能力,三个基础是历史基础、哲学基础和地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 人才培养 科建设
原文传递
区域国别学的内核与学科边界 被引量:4
20
作者 赵裴 姜锋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3-82,共10页
自区域国别学被纳入交叉学科一级学科目录以来,学界对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建设展开大讨论。区域国别学内涵,即学科内核,以及区域国别学外延,即学科边界,是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两个重要问题。本文尝试提出区域国别学的核心研究要素,即“以... 自区域国别学被纳入交叉学科一级学科目录以来,学界对区域国别学的学科建设展开大讨论。区域国别学内涵,即学科内核,以及区域国别学外延,即学科边界,是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的两个重要问题。本文尝试提出区域国别学的核心研究要素,即“以国别和区域为研究对象的一种科学学科”。区域国别学学科建设目前的急迫任务不是尽快形成明确的学科边界,而是要全力突破既有相关传统学科的学科边界,按照交叉学科建设的三大目标要求,打造知识体系、育人体系、资政体系“三位一体”的学术生长平台。现阶段,在外国语言文学、政治学、历史学等学科基础上建设区域国别学,是一种中国哲学社会科学处于从大到强、从分到合大转型趋势下对外部世界研究领域正本溯源的战略决策。从立足问题意识到研究自觉,到单一学科,再到学科交叉,中国的国别和区域研究不断完成不同时代赋予的职责使命,以经世致用之学解决国家面对的问题,并最终完成从学科到学问的嬗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国别 科建设 交叉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