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8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我国经济发展南北差距扩大的原因分析 被引量:237
1
作者 盛来运 郑鑫 +1 位作者 周平 李拓 《管理世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9期16-24,共9页
党的十九大报告准确阐释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发展的不平衡是矛盾的重要方面。从区域角度看,当前我国发展的不平衡性出现了"南快北慢"的新特征,南北经济差距问题值得关注。基于此,本文使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 党的十九大报告准确阐释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指出发展的不平衡是矛盾的重要方面。从区域角度看,当前我国发展的不平衡性出现了"南快北慢"的新特征,南北经济差距问题值得关注。基于此,本文使用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012~2017年的面板数据,分析我国南北经济增速差距的主要表现,从区域、生产、需求3个角度对南北经济增速的差距进行分解;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构建面板数据计量经济学模型,实证分析各类因素对南北经济增速差距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1)南北经济差距表现在多个层面,并且有逐渐扩大的趋势;(2)北方经济增长困难较多,主要受东北、华北地区增长较慢、工业服务业发展放缓、投资增速回落较多等因素的影响;(3)南北经济差距扩大的最重要原因在于北方资本积累速度较慢,而经济体制机制改革滞后、经济结构不合理、劳动力数量减少等也是重要原因。此外,研究发现北方人力资本优势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南北经济增长的差距。基于上述研究结论,本文对促进我国南北经济平衡发展提出了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 南北差距 结构分解
原文传递
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协调功能研究 被引量:74
2
作者 邓玲 杜黎明 《经济学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60-64,共5页
长期以来,同质化政府对异质区域进行同质化管理引发区域发展的不协调。针对这种状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通过主体功能区划,加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分类指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本文在分析同质化政府管理引发的区域发展不协调现象的... 长期以来,同质化政府对异质区域进行同质化管理引发区域发展的不协调。针对这种状况,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要通过主体功能区划,加强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分类指导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本文在分析同质化政府管理引发的区域发展不协调现象的基础上,对主体功能区建设的区域协调功能进行研究,并提出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区域协调 同质化政府
下载PDF
规模经济和产业集聚及区域协调——入世后我国产业竞争优势的培育 被引量:34
3
作者 梁小萌 《改革与战略》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12-16,共5页
关键词 规模经济 产业集聚 区域协调 产业竞争优势 中国
下载PDF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制度创新 被引量:70
4
作者 毛艳华 杨思维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68-177,共10页
湾区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开放性、创新性、协调性和宜居宜业是国际典型湾区的共同特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面临着跨境协调、要素流通、社会融合等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本文在总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 湾区经济是区域经济发展的高级形态,开放性、创新性、协调性和宜居宜业是国际典型湾区的共同特征。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面临着跨境协调、要素流通、社会融合等深层次体制机制问题。本文在总结粤港澳大湾区发展历程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结合区域经济一体化理论、空间分工理论、空间生产理论、城市体系结构理论和大都市区治理理论,梳理了粤港澳大湾区创新发展的理论依据。理论分析表明,经济一体化、空间分工和空间重构水平的提升有助于提升湾区生产要素配置效率和区域协调能力,制度性整合有助于区域功能性整合,制度创新是实现湾区高效治理的重要途径。基于理论分析,在"一国两制、三个关税区和三种法律体系"下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应加强制度创新探索,重点包括基于市场一体化创新湾区跨境协调机制、基于已有平台和合作基础创新湾区城市合作机制、基于"共享产业价值链"创新湾区产业分工机制、基于"区域利益共同体"创新湾区公共治理机制,从这四个方面的体制机制创新着手,加快形成粤港澳大湾区协调发展新格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粤港澳大湾区 理论基础 制度创新 区域协调
下载PDF
“公共服务均等化”保障6种基本权利 被引量:53
5
作者 唐钧 《时事报告》 2006年第6期42-43,共2页
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发展基础和潜力,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享受均等化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逐步形成主体功能定位清晰,东中西良性互动,公共服务和人民生活水平差距趋向缩小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十一五”
关键词 公共服务均等化 基本权利 保障 环境承载能力 发展基础 主体功能 发展格局 区域协调 规划纲要 第五篇
原文传递
网络基础设施、包容性绿色增长与地区差距——基于双重机器学习的因果推断 被引量:62
6
作者 张涛 李均超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13-135,共23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球数字化浪潮下,网络基础设施对中国践行更为绿色、更具包容性的经济增长路径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城市层面数据,在测算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包容性...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全球数字化浪潮下,网络基础设施对中国践行更为绿色、更具包容性的经济增长路径产生了深远影响。本文基于2010~2020年中国城市层面数据,在测算282个地级及以上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水平的基础上,以“宽带中国”战略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机器学习模型探究了网络基础设施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的影响效应及内在机制,并进一步考察了网络基础设施的区域协调效应。研究发现:网络基础设施的推广普及对城市包容性绿色增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尤其体现在促进经济增长和改善收入分配格局方面;就影响机制而言,网络基础设施能够通过提升城市创新水平、鼓励大众创业行为、改善居民就业质量以及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来影响包容性绿色增长;与交通基础设施相比,网络基础设施对包容性绿色增长的正向影响更甚,且对不同类型城市具有异质性表现;另外,网络基础设施弱化了传统地理优势,能够在全国、地区以及省份层面降低经济发展差距,具有显著的区域协调效应。本文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包容性绿色增长的现有分析框架,更为政府推动宽带战略落地、缩小区域发展差距以及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政策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宽带中国” 包容性绿色增长 区域协调 双重机器学习
原文传递
交通信号区域协调优化的多智能体博弈模型 被引量:27
7
作者 李振龙 陈德望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5-88,93,共5页
本文以多智能体技术和博弈论为基础,对交通信号的区域协调模型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对多智能体交通控制系统做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应用博弈论的相关知识建立了Agent之间的协调模型并给出协调算法,在此基础上对一个简单的交通网络进行仿真... 本文以多智能体技术和博弈论为基础,对交通信号的区域协调模型进行了研究。文章首先对多智能体交通控制系统做了简单的介绍,然后应用博弈论的相关知识建立了Agent之间的协调模型并给出协调算法,在此基础上对一个简单的交通网络进行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建立的区域协调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智能体 区域协调 博弈论 纳什均衡
下载PDF
丝绸之路经济带:一个文献综述 被引量:44
8
作者 马莉莉 张亚斌 王瑞 《西安财经学院学报》 CSSCI 2014年第4期63-69,共7页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新时期中国实施区域协调和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支点,其意义不言而喻。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相关问题,既有文献的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主要涉及: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历史由来及内涵进行界定;从国际和国内的视角探索丝绸... 丝绸之路经济带是新时期中国实施区域协调和向西开放的重要战略支点,其意义不言而喻。围绕丝绸之路经济带的相关问题,既有文献的发展脉络和内在逻辑主要涉及:对丝绸之路经济带发展的历史由来及内涵进行界定;从国际和国内的视角探索丝绸之路经济带兴起的背景和原因;分析其合作基础的逐步形成与拓展;把握其合作内容;挖掘存在的潜在问题及挑战以及探讨丝绸之路经济带未来的发展趋势及政策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绸之路经济带 区域合作 区域协调
下载PDF
我国三大都市圈发展研究 被引量:16
9
作者 王何 白庆华 《软科学》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6-40,共5页
都市圈是由功能互补、运用协同的城市群体所形成的城市区域;目前我国形成的三大都市圈主要包括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三者各有优势;我国三大都市圈的发展面临着区域协调、产业结构趋同等问题。
关键词 都市圈 长三角 珠三角 京津唐 城市群体 城市区域 区域协调 产业结构趋同 中国
下载PDF
环境约束下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综合效率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7
10
作者 徐盈之 吴海明 《中国工业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34-44,共11页
本文通过明确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各地区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客观评价,同时运用DEA方法研究了在环境约束下我国各地区协调发展水平的综合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期内,我国各地区的协调发展... 本文通过明确区域协调发展的科学内涵并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对我国各地区的协调发展水平进行了客观评价,同时运用DEA方法研究了在环境约束下我国各地区协调发展水平的综合效率及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在考察期内,我国各地区的协调发展水平有了显著的提高,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东部的协调发展水平最高,接着是中部和西部;在环境约束下我国各地区协调发展水平的综合效率普遍低下,其中东部的综合效率最高,而中部的综合效率低于西部;同时,外资水平对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综合效率有积极的影响,而能源消耗、产业结构、人力资本存量以及技术水平却有负面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约束 区域协调 数据包络分析 综合效率
原文传递
我国同城化发展与区域协调规划对策研究 被引量:37
11
作者 彭震伟 屈牛 《现代城市研究》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20-24,共5页
文章从区域同城化产生的背景和内涵出发,对我国部分中心城市业已开展的同城化发展案例的现象及其特征进行了的分析,深入剖析了同城化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并指出了目前我国现有制度对同城化发展指导的缺失。最后,文章总结了同城化发展的空... 文章从区域同城化产生的背景和内涵出发,对我国部分中心城市业已开展的同城化发展案例的现象及其特征进行了的分析,深入剖析了同城化发展的内外部条件,并指出了目前我国现有制度对同城化发展指导的缺失。最后,文章总结了同城化发展的空间模式、空间规划内容和区域空间规划体系衔接等规划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城化 空间规划 区域协调
下载PDF
中国相对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问题典型研究与政策前瞻 被引量:36
12
作者 樊杰 周侃 伍健雄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249-1263,共15页
以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樊杰研究团队开展的中国相对贫困地区研究为案例,在系统回顾中国相对贫困研究典型进展的基础上,探讨相对贫困地区分布特征、地域功能类型基础和未来反贫困政策举措,为我国在全面打赢脱... 以中国科学院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樊杰研究团队开展的中国相对贫困地区研究为案例,在系统回顾中国相对贫困研究典型进展的基础上,探讨相对贫困地区分布特征、地域功能类型基础和未来反贫困政策举措,为我国在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启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科学应对相对贫困问题提供决策参考和依据。对相对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经历了以下3个阶段:(1)首次采用"相对贫困"概念开展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攻关研究;(2)助推相对贫困地区成为我国促进欠发达地区可持续发展政策制定的重要类型区;(3)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前瞻部署扶持相对贫困地区发展的持久战提供科学依据。相对贫困地区的变化特征和地域类型基础分析表明,我国相对贫困人口规模长期维持在2亿人左右,集中分布基本格局没有改变;同时,在以生态服务功能为主体的地域功能类型基础下,受自然承载力约束,相对贫困地区的有发展条件区和不具备发展条件区并存。文章由此提出在更高起点推动相对贫困地区同步实现现代化的政策建议:(1)全局视角开展人地系统优化调控和空间治理,稳筑国家国防安全、生态安全、粮食安全、能源安全、社会安全防线;(2)对有发展条件的,通过机制创新将资源和生态的比较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破解"路径依赖"下的代际转移和"马太效应"下的区际剥脱;(3)对不具备发展条件的,稳步推动自然承载力卸载减负和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的同时,综合提升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相对贫困地区 可持续发展 自然承载力 主体功能区 区域协调
原文传递
城镇密集地区城市规划合作的探索与实践--以“广佛同城”为例 被引量:32
13
作者 广州市城市规划编制研究中心广佛同城化项目组 李开平 +3 位作者 黎云 吴超 黄鼎曦 张嘉懿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47-52,共6页
随着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在城镇化程度高的城镇密集地区,跨区域、跨城市的规划合作日益得到强化。"广佛同城"作为区域合作的一种形式,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导和示范。广佛同城化城市规划基于广州"西联"... 随着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在城镇化程度高的城镇密集地区,跨区域、跨城市的规划合作日益得到强化。"广佛同城"作为区域合作的一种形式,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先导和示范。广佛同城化城市规划基于广州"西联"、佛山"东承"的战略研究,建立区域生态资源共同保护机制、统筹设施布局与建设的规划思路,按照点、线、面统筹兼顾的方式,开展城镇空间发展战略、区域交通一体化规划、重点交界地区同城整合建设项目库指引和规划实施保障机制研究等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佛同城 区域协调 规划编制
下载PDF
中国地方政府间竞争与合作关系演进及其影响机制 被引量:31
14
作者 彭忠益 柯雪涛 《行政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5期92-98,共7页
良好的府际关系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地方政府间关系以利益为中轴,在竞争与合作间变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七十年间,地方政府间竞争与合作关系经历间接竞争与被动合作、非理性竞争与试探性合作、同质化竞争与单线合作、错位竞争与... 良好的府际关系是区域协调发展的基础。地方政府间关系以利益为中轴,在竞争与合作间变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近七十年间,地方政府间竞争与合作关系经历间接竞争与被动合作、非理性竞争与试探性合作、同质化竞争与单线合作、错位竞争与网状合作等四个阶段的演进。地方政府间关系的形成主要基于利益驱动,包括政治利益、经济利益和公共利益。地方政府间关系因经济利益而趋向竞争、因政治利益而催动竞争兼顾合作、因公共利益而走向合作。良好的地方政府间关系实质上是实现利益的共享、共治,其未来的走向趋势是"以合作为基础,辅之以必要的错位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府际关系 地方政府利益 竞争 合作 区域协调
原文传递
区域协调发展的契约治理模式 被引量:25
15
作者 于立深 《浙江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8-145,共8页
区域协调发展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均衡、利益多元化的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法制问题。旧中国宪法创制的地方联合立法模式、美国宪法创制的“州际契约”模式,都是处理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尝试。为了解决... 区域协调发展是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区域发展不均衡、利益多元化的国家面临的一个重要经济问题、社会问题和法制问题。旧中国宪法创制的地方联合立法模式、美国宪法创制的“州际契约”模式,都是处理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尝试。为了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长三角”和“泛珠三角”正在自发生成和示范“省际协议”模式,它们试图通过契约治理模式来解决特定区域内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问题。“省际协议”所代表的契约治理模式应该借鉴地方联合立法模式和州际契约的经验,并在中央政府的规制下加以完善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协调 地方联合立法 州际契约 省际协议
下载PDF
高教发展与经济、科技发展的区域协调研究 被引量:17
16
作者 沈百福 董泽芳 《教育与经济》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27-30,共4页
本文根据有关统计数据 ,对我国各地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高等教育与科技发展的协调性、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三方面的相互协调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比较协调的有 18个省... 本文根据有关统计数据 ,对我国各地高等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高等教育与科技发展的协调性、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科技发展三方面的相互协调性进行了分析和评价。研究表明 ,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与经济发展比较协调的有 18个省区 ,高等教育发展与科技发展比较协调的地区有 2 4个 ,其它地区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不协调。如果要求一个省份的高等教育发展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科技发展水平都比较协调 ,则只有 14个省份可以达到这个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等教育 社会经济 科技发展 区域协调
下载PDF
中国主体功能区协调发展与产业结构演化 被引量:28
17
作者 王铮 孙翊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641-648,共8页
主体功能区思想下的国土协调开发是当前主导的区域发展理论。这种区域思想指导下的产业结构演化路径以及由此形成的新型区域协调关系是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基于省级多区域动态CGE模型,面向主体功能区格局进行区域分析,并开展白、黄、蓝... 主体功能区思想下的国土协调开发是当前主导的区域发展理论。这种区域思想指导下的产业结构演化路径以及由此形成的新型区域协调关系是需要关注的重大问题。基于省级多区域动态CGE模型,面向主体功能区格局进行区域分析,并开展白、黄、蓝3种区域产业政策情景模拟,其中白情景作为比对的基准情景,黄情景和蓝情景分别刻划面向优化开发主导区金融服务业的倾向政策和面向重点开发主导区工业发展的倾向政策。研究发现主体功能区的竞争主要体现为优化开发主导区和重点开发主导区之间的竞争,在推进"主体功能区政策"作用下,区域差距将会增大,区域自然收敛的动力还不足以较快缩小区域差距,从而需要更强烈的区域政策进行调控。另外,区域产业结构自然演化的结果会带来"自动"碳减排,从而衍生出更强的减排政策评判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区域协调 产业结构 政策模拟
下载PDF
物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初探 被引量:25
18
作者 王长琼 《经济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8-40,共3页
本文提出了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发展、协调和持续的角度,分析了物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本思想;确立了物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从物流业的外部支撑水平、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区域协调性四个方面建立了物流... 本文提出了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发展、协调和持续的角度,分析了物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本思想;确立了物流业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基本原则。在此基础上,从物流业的外部支撑水平、发展现状、发展趋势、区域协调性四个方面建立了物流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评价框架,并研究了具体的评价指标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流业 可持续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区域协调 外部 发展现状 总体评价 展评 基本思想 分析
原文传递
基于生态文明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转型——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专题政策研究报告 被引量:28
19
作者 张永生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0期19-27,共9页
本文旨在从生态文明视角,提出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转型的概念性框架和战略思路。现有城镇化模式,无论是城市承载的内容,还是城市自身的组织方式,很大程度上都是传统工业时代的产物。跳出传统工业化思维框架,基于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城镇化,... 本文旨在从生态文明视角,提出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转型的概念性框架和战略思路。现有城镇化模式,无论是城市承载的内容,还是城市自身的组织方式,很大程度上都是传统工业时代的产物。跳出传统工业化思维框架,基于生态文明推动绿色城镇化,是解决城市不可持续问题的根本出路。生态文明视角下的“绿色城镇化”,不只是“在现有城市里面建公园”,更是类似“在(自然)公园里面建城市”,即在不破坏生态环境并充分利用自然力的前提下,创造繁荣的城市经济,这意味着发展理念、城市承载的内容、城市的组织逻辑及其区域经济含义的深刻转变。基于生态文明重新塑造中国城镇化,应聚焦三大任务板块和两大战略抓手。三大任务板块是:对已有城市进行重塑;以绿色方式实现未来新增城镇人口的城镇化;对乡村进行重新认识和定位。两大战略抓手是:一是占全国GDP、人口和土地面积比重分别超过90%、70%和30%的城市群的绿色转型;二是占全国人口约60%的县域的城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文明 绿色城镇化 城市群 区域协调
下载PDF
西部大开发战略对于中国区域均衡发展的绩效评价 被引量:27
20
作者 陆张维 徐丽华 +1 位作者 吴次芳 岳文泽 《自然资源学报》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361-371,共11页
从社会经济产出、社会经济投入、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选取18个相关指标,通过重心法分析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格局的空间差异和时空动态演化过程,借此评价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西部大开... 从社会经济产出、社会经济投入、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态环境四个方面,选取18个相关指标,通过重心法分析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我国区域社会经济发展格局的空间差异和时空动态演化过程,借此评价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效果,研究发现: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在中央政府财政倾斜和有关优惠政策的驱使下,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不均衡的格局有所改善,然而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相比东部地区而言并没有得到切实的提高,东西部差距进一步拉大。另外,西部地区发展经济特别是工业的同时,并没有有效控制环境污染,尤其是承接产业转移的时候,东部地区将一些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西部地区,产业转移演化成了污染转移。下一阶段,政府应切实着眼于改善西部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控制环境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部大开发战略 绩效评价 区域协调 重心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