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9,556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及测度研究 被引量:610
1
作者 马茹 罗晖 +1 位作者 王宏伟 王铁成 《中国软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7期60-67,共8页
本文在深入剖析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比分析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态势及其在高质量供给、高质量需求、发展效率、经济运行和对外开放五大分维度表现。结果表明:中国经济高... 本文在深入剖析经济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并据此对比分析中国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总体态势及其在高质量供给、高质量需求、发展效率、经济运行和对外开放五大分维度表现。结果表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大致呈现东部、中部和东北部、西部依次递减的区域非均衡态势。北京和上海组成高质量发展的"第一梯队",从供给、需求、效率、运行和开放五大方面全方位推进地区高质量发展。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和中西部大省构成"第二梯队",五大分指数跻身全国前列。绝大多数中部、东北部省份组成"第三梯队",在一些分维度存在明显短板。广大西部省份组成"第四梯队",五大分指数位于全国中部或中部靠后位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高质量发展 评价指标体系 区域 区域非均衡
下载PDF
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法的应用 被引量:290
2
作者 傅湘 纪昌明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CD 1999年第2期168-173,共6页
针对模糊综合评判法在综合评价中存在的主观随意性问题,提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首先对各区域的灌溉率、水资源利用率、水资源开发程度、供水模数、需水模数、人均供水量和生态环境用水率达七个主要因索... 针对模糊综合评判法在综合评价中存在的主观随意性问题,提出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首先对各区域的灌溉率、水资源利用率、水资源开发程度、供水模数、需水模数、人均供水量和生态环境用水率达七个主要因索进行了分析;然后,根据主成分分析法的原理,运用少数几个新的综合指标对原来的七个指标所包含的信息进行最佳综合与简化,研究其在各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过程中的不同贡献及综合效应;同时,以评价参数的分级标准为基础,通过主成分关系式,得出相应的主成分评判水资源承载能力的分级标准,据此.对各分区的水资源承载潜力进行了评判;最后,以平坝区的水资源统计资料进行实例研究,并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进一步证实主成分分析法的科学性,从而为区域水资源合理利用提供决策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水资源 承载能力 主成分分析 贡献率 评价
下载PDF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 被引量:405
3
作者 樊杰 《地理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86-201,共16页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是刻画未来中国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的规划蓝图,主体功能区规划已上升为主体功能区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制度。2004-2014年,笔者组织系列研究项目,配合国家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地域功能基础理论和功能区划技术流... 中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是刻画未来中国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格局的规划蓝图,主体功能区规划已上升为主体功能区战略和主体功能区制度。2004-2014年,笔者组织系列研究项目,配合国家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研究地域功能基础理论和功能区划技术流程,提出国家和省区尺度进行空间管制的地域功能区域类型为城市化区域、粮食安全区域、生态安全区域、文化和自然遗产区域等4类,在此基础上转化为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单元的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4类主体功能区。研制了由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重要性、生态脆弱性、环境容量、灾害危险性、经济发展水平、人口集聚度和交通优势度等9类可定量指标及战略选择为1项定性指标构成的地域功能识别指标体系,进行了单项指标评价,开发并运用地域功能适宜程度综合评价指数进行了综合评价,测算了各省区保护类区域下限、开发类区域上限以及开发强度等关键参数;研讨了以规划为应用指向的主体功能区划分方法,形成中国首部主体功能区划方案,按照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口径,2020年与2010年相比,全国国土空间开发强度从3.48%增加到3.91%;按照省区集成的主体功能区规划口径,优化、重点、限制开发区域的土地面积比重分别为1.48%、13.60%、84.92%,城市化、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区域的土地面积比重分别为15.08%、26.11%、58.81%。结合区域发展水平、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民生质量等相关分析,给出了主体功能区的主要特征。通过区划方案校验,国家和省区分两级采用笔者主持制定的《主体功能区划技术规程》互动完成的全国主体功能区划方案,同预判的吻合程度多为8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体功能区 区划 区域 可持续发展 空间规划 区域战略 区域政策 中国
原文传递
2000—2006年中国区域生态效率研究——基于DEA方法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238
4
作者 杨斌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1197-1202,共6页
生态效率是衡量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反映了经济发展中利用自然资源减轻环境压力的效率。尝试将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运用到生态效率的实证研究当中,从宏观角度对中国2000—2006年区域生态效率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在此期... 生态效率是衡量循环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反映了经济发展中利用自然资源减轻环境压力的效率。尝试将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运用到生态效率的实证研究当中,从宏观角度对中国2000—2006年区域生态效率进行测度和评价。结果表明:在此期间,中国整体生态效率变化不大,基本保持在0.7—0.8的平均水平,但是区域间生态效率差异明显,东、中、西部效率值分别为0.939、0.712、0.641,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着显著差异。工业固体废物、工业粉尘、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及土地、水等资源的消耗成为影响区域生态效率的主要因素。总的来看,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制约了区域生态效率的改善,推动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转变是提高生态效率、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根本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生态效率 DEA
原文传递
基于投入与绩效评价的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研究 被引量:181
5
作者 池仁勇 唐根年 《科研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3-27,共5页
本文介绍了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概念和DEA测算方法 ,以浙江省十一个地区为例测算了技术创新效率 ,并对影响该效率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回归检验。研究结果表明 ,企业制度、研发项目投入强度、企业群体结构和产业集群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有显... 本文介绍了区域技术创新效率的概念和DEA测算方法 ,以浙江省十一个地区为例测算了技术创新效率 ,并对影响该效率的各个因素进行了回归检验。研究结果表明 ,企业制度、研发项目投入强度、企业群体结构和产业集群对区域技术创新效率有显著影响。然而 ,政府对技术创新投入并不会对效率有显著影响。因此 ,区域技术创新政策应更加关注制度创新、产业布局和市场竞争环境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创新 创新效率 区域 创新政策
下载PDF
区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166
6
作者 刘恒 耿雷华 陈晓燕 《水科学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5-270,共6页
立足于区域(或流域)水资源的特点,考虑到区域(或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的依赖程度,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和科技水平的差异,借鉴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和国内其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认知水平,遵循科学、实用及简明的原则,构建水资... 立足于区域(或流域)水资源的特点,考虑到区域(或流域)内社会经济发展对水的依赖程度,以及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不平衡和科技水平的差异,借鉴国际可持续发展标准和国内其它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认知水平,遵循科学、实用及简明的原则,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探索性地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五级划分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水资源 可持续利用 评价指标
下载PDF
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框架的构建与评价 被引量:127
7
作者 陈百明 《地理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04-215,共12页
为了建立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 ,必须透彻了解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结构、功能特点以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准确反映不同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诸多方面的的协调发展状况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信息。据此 ,本文选取相互独立且反... 为了建立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指标体系 ,必须透彻了解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结构、功能特点以及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准确反映不同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水平、诸多方面的的协调发展状况及其相互作用的结果信息。据此 ,本文选取相互独立且反映各方面特征的典型敏感指标 ,构建了包括目标层、准则层、因素层、元素层四个层次的土地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框架。目标层从宏观层次刻划土地可持续利用系统作用规律 ,反映区域土地利用系统的总体状况。准则层是对评价目标的分解 ,是为了进一步表征区域土地利用系统中各部分对区域土地可持续利用的作用和影响 ,包括生产性、稳定性、保护性、经济活力、可接受性。因素层表征土地利用系统中每个方面的作用和影响 ,每个评价因素由若干评价元素具体表述。元素层是指标体系的最小组成单位 ,作为表征评价因素的基础指标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可持续利用 指标体系 区域 框架
下载PDF
乡村治理研究的三大主题 被引量:141
8
作者 贺雪峰 《社会科学战线》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19-224,共6页
本文分别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面概括出乡村治理研究的三大主题,对每一个层面主 题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及其不足作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三大主题之间的关系。本文尤其强调中观 层面研究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理解了中国农村本... 本文分别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层面概括出乡村治理研究的三大主题,对每一个层面主 题的代表性研究成果及其不足作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三大主题之间的关系。本文尤其强调中观 层面研究的重要性,认为只有理解了中国农村本身的非均衡性及其对自上而下政策的不同涵义,我们才能 为不是一刀切的政策提出有用的建议,才不致不考虑具体情况地将一个地方的经验搬到另一个地方,也才 可能具体理解自上而下政策在某一特定农村区域实践效果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政策 中观层面 非均衡性 区域 中国农村 宏观 才能 主题 理解 实践效果
原文传递
关于发展区域核心竞争力的探讨 被引量:107
9
作者 赵修卫 《中国软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0期95-99,共5页
区域核心竞争力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共同组成,比较优势赋予核心竞争力以独特性,是基础;竞争优势突出了区域经济的内生能力,是主导方面。发展核心竞争力应突出比较优势的经济市场价值,同时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的创新力。文中最后说明... 区域核心竞争力由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共同组成,比较优势赋予核心竞争力以独特性,是基础;竞争优势突出了区域经济的内生能力,是主导方面。发展核心竞争力应突出比较优势的经济市场价值,同时大力发展区域特色产业的创新力。文中最后说明了创新对核心竞争力发展的意义,并从要素、技术和产业三个基本层面进行了简要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核心竞争力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创新
下载PDF
快速城市化地区遗产廊道适宜性分析方法探讨——以台州市为例 被引量:141
10
作者 俞孔坚 李伟 +3 位作者 李迪华 李春波 黄刚 刘海龙 《地理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69-76,i002,共9页
遗产廊道是绿道基础上形成的概念, 融休闲游憩、文化与生态保护于一体。本文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结合GIS技术尝试探讨遗产廊道适宜性分析的新途径。主要的思路是:把遗产和生态休闲活动作为一种空间水平过程, 基于土地利用属性和遗产... 遗产廊道是绿道基础上形成的概念, 融休闲游憩、文化与生态保护于一体。本文运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结合GIS技术尝试探讨遗产廊道适宜性分析的新途径。主要的思路是:把遗产和生态休闲活动作为一种空间水平过程, 基于土地利用属性和遗产廊道元素的不同阻力分布, 模拟其空间扩张状况,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确定适宜建立廊道的区域。依据公众偏好调查, 和在此基础上的专业人员评价, 来确定土地利用属性和遗产廊道元素的阻力系数。在有关探讨的基础上, 针对一个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典型地区———浙江台州市案例, 进行了较详细的呈示和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浙江台州市 土地利用 城市化地区 遗产 偏好 城市化进程 区域 基础 适宜性 尝试
下载PDF
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被引量:140
11
作者 陈辉 刘劲松 +2 位作者 曹宇 李双成 欧阳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558-1566,共9页
20多年来,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经历了从环境风险到生态风险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发展历程,风险源由单一风险源扩展到多风险源,风险受体由单一受体发展到多受体,评价范围由局地扩展到区域景观水平。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就是大尺度上研究复杂环... 20多年来,生态风险评价研究经历了从环境风险到生态风险到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发展历程,风险源由单一风险源扩展到多风险源,风险受体由单一受体发展到多受体,评价范围由局地扩展到区域景观水平。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就是大尺度上研究复杂环境背景下包含多风险源、多风险受体的综合风险研究。目前,区域生态风险评价的理论框架已经搭建起来,统计方法多采用相对评价法。区域生态风险评价未来的发展方向为继续加强实验和野外调查,进一步减小不确定性,逐步解决尺度推移问题。区域生态风险评价必须与经济、社会、文化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它在管理决策中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风险评价 景观 区域 大尺度 区域生态风险评价 管理决策
下载PDF
区域性优质微课资源的开发与思考 被引量:158
12
作者 胡铁生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 2013年第4期19-22,共4页
微课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热点。本文以国内最早系统开展区域性微课建设实践和应用研究的地区——佛山市为例,总结了其微课建设的主要做法、创新机制和措施,并指出了微课开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于推进我国教育... 微课已成为当前我国教育信息化资源建设的重点和热点。本文以国内最早系统开展区域性微课建设实践和应用研究的地区——佛山市为例,总结了其微课建设的主要做法、创新机制和措施,并指出了微课开发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于推进我国教育信息化的深入持续发展和其他区域微课的建设具有较大借鉴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微课 共建共享 机制 经验
下载PDF
广州市城市意象空间分析 被引量:135
13
作者 李郇 许学强 《人文地理》 CSSCI 1993年第3期27-35,共9页
通过城市意象来分析城市空间结构是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方法之一。本文利用对广州市279位市民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在论述成市意象空间理论基础上,对广州市意象空间进行了分析,包括各构成要素的出现频率,组合,变形及图形类型。确定了一... 通过城市意象来分析城市空间结构是现代城市空间结构研究方法之一。本文利用对广州市279位市民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在论述成市意象空间理论基础上,对广州市意象空间进行了分析,包括各构成要素的出现频率,组合,变形及图形类型。确定了一套定量化指标对每份同卷进行等级化处理,用x^2检验求出影响广州市城市意象空间的因素:文化程度、居住地点和交通方式。在此基础上提出广州市城市建设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意象空间 广州市城区 空间分析 意象分析 市民 构成要素 草图 城市空间 城市规划 区域
下载PDF
基于地理单元的区域高质量发展研究——兼论黄河流域同长江流域发展的条件差异及重点 被引量:133
14
作者 樊杰 王亚飞 王怡轩 《经济地理》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1-11,共11页
经济地理学研究经历着研究对象从经济活动到区域发展,研究视角从对经济活动过程格局的成因机理阐释到对区域综合发展的经济性解析,研究区域从由行政区、方位区、类型区和政策区逐步拓展到以自然地理单元或自然系统单元为主导的地理单元... 经济地理学研究经历着研究对象从经济活动到区域发展,研究视角从对经济活动过程格局的成因机理阐释到对区域综合发展的经济性解析,研究区域从由行政区、方位区、类型区和政策区逐步拓展到以自然地理单元或自然系统单元为主导的地理单元区。近年来,三角洲、湾区和流域等地理单元区域在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方面地位越来越突出,区域类型的变化改变了区域构成要素、要素间以及子区域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区域在更大尺度区域中的作用等,对揭示基本科学规律的可行性和产生重大研究突破的方向、求解科学问题的难易程度以及通过治理实现区域发展调控优化的策略都将产生实质性影响。为适应这种区域研究单元的变化,文章提出了基于地理单元的区域高质量发展研究的一般范式,即系统解析地理单元在保持全国或大区域整体可持续发展格局中的功能定位、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要求赋予地理单元新的人地系统耦合关系、地理单元区域内部分异与空间组织模式。借助这一研究范式,在对黄河流域同长江流域发展条件差异性进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讨论了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特色问题,试图为中国特色的经济地理学更好适应区域研究对象和区域发展目标改变而进行学科创新的初步探讨,为新时代中国区域发展重大战略提供决策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地理单元 高质量发展 黄河流域 长江流域 研究范式 人地系统耦合关系
原文传递
图像分割方法综述 被引量:59
15
作者 杨晖 曲秀杰 《电脑开发与应用》 2005年第3期21-23,共3页
图像分割是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的基本问题之一 ,是图像处理图像分析的关键步骤。对传统的图像分割方法和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方法进行了综述。具体介绍了基于区域的分割方法、基于边界的分割方法 ,基于区域和边界技术相结合的分割方法... 图像分割是图像处理与计算机视觉的基本问题之一 ,是图像处理图像分析的关键步骤。对传统的图像分割方法和近年来出现的一些新方法进行了综述。具体介绍了基于区域的分割方法、基于边界的分割方法 ,基于区域和边界技术相结合的分割方法及基于特定理论的分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图像分割 分割方法 图像处理 计算机视觉 图像分析 边界 区域 技术 基本问题 理论
下载PDF
产业转移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的关系分析 被引量:120
16
作者 戴宏伟 王云平 《当代财经》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93-98,共6页
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各国或地区的产业调整和升级推动了产业的跨国或跨地区转移;另一方面,产业转移又反过来促进了各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在新形势下,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 产业转移与产业结构调整存在明显的互动关系。一方面,各国或地区的产业调整和升级推动了产业的跨国或跨地区转移;另一方面,产业转移又反过来促进了各国或地区的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在新形势下,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如劳动力比较优势正在发生变化;需要正确处理技术引进、自主创新与技术升级的关系;区域经济关系正由重复竞争、投资效益低下向加强协作、协调共赢转变等。在这种情况下,我国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对产业转移有着迫切的需求,产业转移对于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产业转移 产业结构 关系
下载PDF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是综合研究地理格局形成与演变规律的理论基石 被引量:132
17
作者 樊杰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597-607,共11页
同近年国外人文地理学呈现人文化趋势相比,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秉承吴传钧先生关于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圈与人文圈相互作用下、人类活动分布格局形成和演变规律的一门交叉学科的定位,形成了以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域、重要的生产生... 同近年国外人文地理学呈现人文化趋势相比,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秉承吴传钧先生关于人文与经济地理学是研究自然圈与人文圈相互作用下、人类活动分布格局形成和演变规律的一门交叉学科的定位,形成了以不同空间尺度的地域、重要的生产生活领域、以及典型的地域空间类型的可持续发展时空规律作为研究指向的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主流学派。吴先生提出的"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不仅为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而且是为整个地理学的综合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石。地域功能性、系统结构化、时空变异有序过程、以及人地系统效应的差异性及可调控性,是该理论的精髓,这与"未来地球"研究计划的前沿思想完全契合。近10年来,以城镇化科学模式、主体功能区划、一带一路路线图、京津冀城市群、农村空心化和精准扶贫、东北振兴与资源型城市转型、行政区划优化等为研究对象,发展了人文与经济地理重要的可持续过程、地域功能形成和综合地理格局有序化规律、城市群形成演化机理及其资源环境效应、问题地区可持续生命周期与振兴路径、地缘政治地缘经济和区域间相互作用关系、人文界线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等理论方法。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科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应用成果对近年来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在全球范围内发展态势最佳、总体水平领先,以此告慰吴传钧先生,并以此纪念吴传钧先生百年诞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传钧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 地理格局 人文地理学 经济地理学 区域 可持续发展
原文传递
中国区域绿色创新效率研究 被引量:132
18
作者 韩晶 《财经问题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130-137,共8页
在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的今天,绿色创新成为代表一个国家和地区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本文应用DEA方法对中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绿色创新能力进行了测度和分析。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测度除西藏外中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 在资源紧缺、环境污染日益严峻的今天,绿色创新成为代表一个国家和地区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标志。本文应用DEA方法对中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绿色创新能力进行了测度和分析。首先采用层次分析法测度除西藏外中国大陆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其次,应用DEA方法在综合考虑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问题的基础上测度2005—2010年中国各地区绿色创新效率,并应用TOBIT回归分析法对影响中国绿色创新效率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发现中国各地区绿色创新效率呈现出较大的差异性。东部地区绿色创新效率明显优于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而且,"十一五"以来,东部地区绿色创新效率上升趋势明显,说明东部地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因素分析表明,外资进入、结构调整对绿色创新效率提升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而环境规制与技术市场对创新效率提升并没有产生显著的积极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 绿色 创新效率
下载PDF
管治及城市与区域管治——一种新制度性规划理念 被引量:98
19
作者 张京祥 庄林德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6期36-39,共4页
管治 (Governance)作为一种在政府与市场之间进行权利平衡再分配的制度性理念 ,已经愈来愈成为全球性的共同课题 ,并迅速渗透到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具体行动中来。文章探究了管治概念的由来与本质 ,分析了管治理念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的体... 管治 (Governance)作为一种在政府与市场之间进行权利平衡再分配的制度性理念 ,已经愈来愈成为全球性的共同课题 ,并迅速渗透到城市与区域规划的具体行动中来。文章探究了管治概念的由来与本质 ,分析了管治理念在城市与区域规划中的体现 ,也客观评价了其局限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治 城市 区域 规划 制度性理念
全文增补中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70
20
作者 罗湘华 倪晋仁 《应用基础与工程科学学报》 EI CSCD 2000年第3期262-272,共11页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不可再生的重要物质资源 .在对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的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研究背景、大型研究计划和研究重点进行回顾的基础上 ,系统分析了各类土地利用变化的模拟、预测、解释和和优化决策模型 ,... 土地是人类生存和发展不可替代的、不可再生的重要物质资源 .在对全球环境变化研究领域的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变化研究背景、大型研究计划和研究重点进行回顾的基础上 ,系统分析了各类土地利用变化的模拟、预测、解释和和优化决策模型 ,比较了这些模型在应用上的优点与局限性 ,指出了针对中国特有的社会制度、自然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 土地覆盖 区域 全球 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