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验与教训 被引量:7
1
作者 郝松枝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73-77,共5页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上较全面、成功的一次改革。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历史发展的必然。然而,通过改革国力达到鼎盛的北魏王朝,在孝文帝死后仅30余年便迅速地分崩离析,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全盘汉化,尤其是大定姓族、对门阀...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上较全面、成功的一次改革。改革是时代发展的需要、历史发展的必然。然而,通过改革国力达到鼎盛的北魏王朝,在孝文帝死后仅30余年便迅速地分崩离析,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全盘汉化,尤其是大定姓族、对门阀士族制度的移植,使得尚无文化积淀可言的鲜卑贵族迅速腐化,而腐化则是导致北魏亡国的根本因素。改革中的扬弃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孝文帝改革 汉化 大定姓族 士族门阀制度 鲜卑贵州
下载PDF
《大宋故河南郡君元氏墓志铭并序》
2
《青少年书法(青年版)》 2024年第6期34-41,共8页
《大宋故河南郡君元氏墓志铭并序》系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张先生之旧藏,现藏千唐志斋博物馆,志长57厘米,宽55厘米,保存完好。承奉郎前守擅州卫南县令宋白撰,方命刊石。墓主元氏,先祖为北魏拓跋氏。北魏孝文帝改革把姓氏拓跋改为元,改名... 《大宋故河南郡君元氏墓志铭并序》系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张先生之旧藏,现藏千唐志斋博物馆,志长57厘米,宽55厘米,保存完好。承奉郎前守擅州卫南县令宋白撰,方命刊石。墓主元氏,先祖为北魏拓跋氏。北魏孝文帝改革把姓氏拓跋改为元,改名元宏。太和二十年(49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千唐志斋 大宋 元宏 墓志铭 墓主 魏孝文帝改革 拓跋氏 郡君
原文传递
中国古代的改革、变法运动
3
作者 袁凤英 《中学政史地(初中适用)》 2024年第5期36-41,共6页
改革(或变法)是指统治者运用国家政治力量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全部或部分环节的变革与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下统治的需要。我国古代先后出现过许多对历史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著名改革(或变法)。有文字记载以来,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改革(... 改革(或变法)是指统治者运用国家政治力量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进行全部或部分环节的变革与调整,以适应新形势下统治的需要。我国古代先后出现过许多对历史发展具有推动作用的著名改革(或变法)。有文字记载以来,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改革(或变法)有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等。这些从上到下的改革(或变法),目的是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经济、军事等方面的发展,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延长政权的生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法运动 王安石变法 商鞅变法 魏孝文帝改革 文字记载 适应新形势 生产关系 上层建筑
下载PDF
北魏孝文帝对保守势力的斗争和笼络 被引量:3
4
作者 张金龙 《东岳论丛》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36-46,共11页
改革作为一场艰巨深刻的社会变革运动,若要想其顺利进行,必须得到统治集团的大力支持,而化解保守势力的反对显得尤为重要。以对改革的立场而论,北魏孝文帝时期的统治集团可划分为三个派别:以汉族官吏和宗室贵族为主体的改革派,主要由宗... 改革作为一场艰巨深刻的社会变革运动,若要想其顺利进行,必须得到统治集团的大力支持,而化解保守势力的反对显得尤为重要。以对改革的立场而论,北魏孝文帝时期的统治集团可划分为三个派别:以汉族官吏和宗室贵族为主体的改革派,主要由宗室疏属和代姓贵族构成的中间派和保守派。孝文帝改革遭到以宗室疏属元丕和代姓贵族穆泰、陆叡为首的保守势力的激烈反对,集中体现在迁都之初太子元恂的谋反和恒代贵族的叛乱。孝文帝采取坚决果断措施,废黜元恂太子之位,派遣改革派中坚大臣任城王澄平定恒代叛乱。在严惩首恶的同时,孝文帝又尽量缩小打击面,以免株连无辜。孝文帝从改革大局出发确定其对统治集团各派别的政策,支持、赞同改革者加以褒奖重用,反对改革者予以严惩,对部分保守势力还采取了一定的笼络措施,从而在整体上协调了统治集团意志,稳定了迁都之初的政局,巩固了改革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孝文帝改革 太子谋反 恒代叛乱
原文传递
从魏晋隋唐时期的“汉化胡化”看北魏孝文帝改革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健宁 《历史教学(上半月)》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45,共4页
在《国史十六讲》中,樊树志先生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胡人汉化与汉人胡化"的时代。"汉化"与"胡化"的说法最早由陈寅恪先生于1940年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提出:"全部北朝史中凡关于胡汉之问题,实一胡化汉化之问题,而... 在《国史十六讲》中,樊树志先生指出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胡人汉化与汉人胡化"的时代。"汉化"与"胡化"的说法最早由陈寅恪先生于1940年在《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中提出:"全部北朝史中凡关于胡汉之问题,实一胡化汉化之问题,而非胡种汉种之问题,当时之所谓胡人汉人,大抵以胡化汉化而不以胡种汉种为分别,即文化之关系较重而种族关系较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化 汉化 魏孝文帝改革
原文传递
赏服饰 学历史
6
作者 杨富丁 《中学政史地(高中历史版)》 2007年第11期29-32,36,共5页
服饰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人类社会的政治变革、经济变化和风尚变迁。从服饰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进行命题的现象在高考试题中已屡见不鲜,笔者搜集了近年来与服饰有关的一些高考真题,并模仿真题设计了若干试题,以期... 服饰作为社会文化的一种符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了人类社会的政治变革、经济变化和风尚变迁。从服饰中提取有效历史信息进行命题的现象在高考试题中已屡见不鲜,笔者搜集了近年来与服饰有关的一些高考真题,并模仿真题设计了若干试题,以期望对广大同学复习备考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孝文帝改革 高考试题 真题设计
下载PDF
人民版高中历史教科书选修一《十六国兴亡表》正误——兼论十六国时期雄踞河湟的南凉政权
7
作者 白贤 《中学历史教学研究》 2013年第2期47-48,共2页
我省现行高中历史教科书(人民版)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在涉及《北魏孝文帝改革》时,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十六国之梗概,配有一张《十六国兴亡表》。
关键词 十六国时期 历史教科书 人民版 魏孝文帝改革 兴亡 选修 高中 政权
下载PDF
建构·问题·感悟——《北魏孝文帝改革》课例分析
8
作者 苏万青 《北京教育(普教版)》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2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魏孝文帝改革 建构主义 自主学习 课程标准 教学目标 初中 历史教学 教学设计
原文传递
徐州市2008届高三摸底检测历史
9
作者 陈伟国 《中学历史教学》 2007年第11期40-44,共5页
关键词 魏孝文帝改革 王安石变法
原文传递
走近《北魏孝文帝改革》时代
10
作者 钱金明 《小学教学研究》 2003年第8期35-35,共1页
小学常识课是一门融自然、历史、地理、社会生活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在日常教学中,对历史常识性课文,由于学生年龄和时空的限制,学生对学习内容比较陌生,缺乏感性知识,难以积极主动参与整个课堂教学。如何改变这个状况,使学习成为学生... 小学常识课是一门融自然、历史、地理、社会生活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在日常教学中,对历史常识性课文,由于学生年龄和时空的限制,学生对学习内容比较陌生,缺乏感性知识,难以积极主动参与整个课堂教学。如何改变这个状况,使学习成为学生获得积极、愉快、成功体验的过程?现以《北魏孝文帝改革》(浙教版,六年制,第十一册)一课为例,谈谈如何让学生感受历史、体验历史、理解历史。根据教学内容,我制定的教学目标是:了解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内容和作用;培养学生积极探索解决问题策略,并在体验中感知改革的伟大;初步树立改革创新的意识。为达成以上教学目标,我以孝文帝改革中汉化政策和迁都作为教学重点,将课文倒过来教,突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并通过历代尺来帮助学生理解时空上的难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孝文帝改革 浙教版 小学 历史常识课教学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探究性学习
下载PDF
《十六国兴亡表》证误
11
作者 黄智 《中学历史教学》 2012年第12期24-24,共1页
人民版《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是云南省普通高中学生选修的一门课程。这本教材我校已经使用了两年,在备课过程中,发现第三专题《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十六国兴亡表”中有颇多讹误之处。该表出现在课本的28页(如右上表)... 人民版《历史》选修《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是云南省普通高中学生选修的一门课程。这本教材我校已经使用了两年,在备课过程中,发现第三专题《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十六国兴亡表”中有颇多讹误之处。该表出现在课本的28页(如右上表)。为了方便指出错误,在表中加上了1—18的序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六国 魏孝文帝改革 兴亡 证误 普通高中学生 《历史》 备课过程 云南省
原文传递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教学设计
12
作者 武洪梅 《中华少年》 2018年第16期53-53,共1页
一、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德育目标):树立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民族交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认识到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始终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潮流。知识与技能:能概述淝水之战的基本史实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方式,掌握北魏孝文帝改... 一、课程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德育目标):树立在民族问题上的正确观念:民族交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认识到民族团结与国家统一始终都是我国历史发展的潮流。知识与技能:能概述淝水之战的基本史实和北方民族大交融的方式,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与影响。过程与方法:能根据情境创设和研读史料归纳孝文帝改革的措施与作用,利用图说历史,理解民族大交融的方式,做到论从史出,形成全面、系统地思考问题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魏孝文帝改革 民族交融 淝水之战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