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义和团时期日本海军初期行动解析 被引量:2
1
作者 杨茜 《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15年第8期37-38,40,共3页
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以中国的义和团运动为借口,对中国进行武装侵略。本文尝试通过结合当时的国际情况来探讨各国初期的各种行动和对策,对日本海军从"谨慎"到"积极"态度之转变,以及与日本陆军出动要因之间的内在联... 1900年,帝国主义列强以中国的义和团运动为借口,对中国进行武装侵略。本文尝试通过结合当时的国际情况来探讨各国初期的各种行动和对策,对日本海军从"谨慎"到"积极"态度之转变,以及与日本陆军出动要因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深入分析,以期还原当时的历史原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变 日本海军 帝国主义列强
原文传递
北清事变中日本出兵内幕探析——以日本陆军大臣桂太郎的言论为中心 被引量:1
2
作者 杨茜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15年第4期140-142,共3页
北清事变爆发后,日本陆军大臣桂太郎对当时的列强、清国以及日本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后,制定了"不积极主动出兵,坐等列强各国向日本求援"的出兵方针和一系列具体的出兵计划。桂太郎作为山县内阁的陆军大臣,深得内阁总理... 北清事变爆发后,日本陆军大臣桂太郎对当时的列强、清国以及日本三方面的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后,制定了"不积极主动出兵,坐等列强各国向日本求援"的出兵方针和一系列具体的出兵计划。桂太郎作为山县内阁的陆军大臣,深得内阁总理山县有朋的信赖,在当局中有很强的影响力,他的意见基本上可以代表整个内阁的政策走向。在结合当时北清时局的种种情况,对桂太郎的出兵计划进行深入分析,并加以探讨当时日本加入八国联军的深层目的,不仅有助于我们认识到那一历史阶段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同时还可以从中映射出当时日本外交方针的一般形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变 桂太郎 帝国主义列强 出兵计划
下载PDF
北清事变初期日本态度分析——兼论日本加入八国联军的背景 被引量:1
3
作者 杨茜 《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14年第5期148-150,共3页
在北清事变中,日本加入八国联军,与列强共同作战。但是列强在清国的利益是根本上对立的,日本虽然加入了联合军,但是列强诸国对其的不信任感甚至敌意依然没有消除,而以当时的国际环境和日本的国力,还没有达到与帝国主义列强相抗争的地步... 在北清事变中,日本加入八国联军,与列强共同作战。但是列强在清国的利益是根本上对立的,日本虽然加入了联合军,但是列强诸国对其的不信任感甚至敌意依然没有消除,而以当时的国际环境和日本的国力,还没有达到与帝国主义列强相抗争的地步,若日本在北清事变中贸然打出"侵略中国"的旗号必然会引起列强的不满。那么,日本对北清事变究竟持怎样的一种态度,对当时的西欧列强又怀有怎样的看法,文章对北清事变初期日本态度进行分析,在解明以上问题的同时对日本加入联合军的背景做了进一步探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事变 日本 义和团 帝国主义列强
下载PDF
《北清事变善后策》中心思想探析
4
作者 杨茜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2015年第3期5-6,10,共3页
随着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留守的清朝政府提出议和谈判的展开,北清事变暂告一段落;但面对野心勃勃、准备瓜分清朝的列强诸国,日本首相山县有朋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北清事变善后策》,旨在参与列强的清国之争,为日本摄取更多的利益。对该善... 随着八国联军入侵北京、留守的清朝政府提出议和谈判的展开,北清事变暂告一段落;但面对野心勃勃、准备瓜分清朝的列强诸国,日本首相山县有朋不失时机地提出了《北清事变善后策》,旨在参与列强的清国之争,为日本摄取更多的利益。对该善后策的中心思想进行探析,不仅有助于我们理解当时日本政府的对清方针,同时还有助于我们认清面对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日本为保住本国的既得利益,如何处理与列强在清国利益上的矛盾,在列强之间周旋,从而进一步推行其"大陆政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帝国主义列强 事变 善后策 守南进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