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2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晚第三纪中国西北干旱化的发展及其与北极冰盖形成演化和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 被引量:111
1
作者 郭正堂 彭淑贞 +2 位作者 郝青振 陈习慧 刘东生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556-567,共12页
对甘肃酉峰晚第三纪红土标准剖面的研究揭示出,该区红土下部(6.2MaB.P.前)是红化的土壤物质与其它物质一起经水流搬运(坡积作用为主)再堆积的产物;中部(6.2~3.4MaB.P.)未发现再搬运的痕迹,是风尘堆积经... 对甘肃酉峰晚第三纪红土标准剖面的研究揭示出,该区红土下部(6.2MaB.P.前)是红化的土壤物质与其它物质一起经水流搬运(坡积作用为主)再堆积的产物;中部(6.2~3.4MaB.P.)未发现再搬运的痕迹,是风尘堆积经风化和频繁地下水位波动作用所形成,不具明显的土壤发生学层次,其中的碳酸盐富积层不是成壤碳酸盐,而与地下水作用密切相关;上部(34~2.6MaB.P.)是典型的风尘堆积-土壤序列。由于中国西北和中亚干旱区的存在是黄河中游风尘堆积的前提条件,该区风尘物质的堆积起始于6.2MaB.P.前后标志着源区干旱化的加剧,并已达到相当高的程度。对整个序列的分析表明,源区干旱化程度在6.2~5.4MaB.P.期间较高,此后降低,在3.4MaB.P.和2.6MaB.P.又两次显著增强。上述历史与北极冰盖的起源和演化历史具有高度的一致性,若干重大转变与青藏高原隆升也有时代上的耦合性。本文认为,北极冰盖的形成演化和高原隆升都是中国西北和中亚地区干旱化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二者对西伯利亚高压的形成和发展的影响及高原对暖湿气流的阻挡可能是导致于旱化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第三纪 中国 干旱化 北极 冰盖形成 高原隆升
下载PDF
大北极国家网络及中国的大北极战略研究 被引量:46
2
作者 李振福 《东北亚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31-44,127,共14页
随着北冰洋夏季冰层的逐渐消融,北极地区相关问题的研究也愈发受到各方的关注。界定大北极和大北极国家网络概念,有利于全面掌握北极航线全线开通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有利于北极及北极航线问题国际合作的开展和中国北极战略的制定。为此,... 随着北冰洋夏季冰层的逐渐消融,北极地区相关问题的研究也愈发受到各方的关注。界定大北极和大北极国家网络概念,有利于全面掌握北极航线全线开通对世界格局的影响,有利于北极及北极航线问题国际合作的开展和中国北极战略的制定。为此,首先界定了大北极和大北极国家网络概念。其次,分析了大北极国家的基本界定指标和竞争性界定指标,从空间距离、交通距离、人文距离、经济距离、政治距离、资源距离以及H-F距离等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从而确定了大北极范围和大北极国家网络的节点国家。最后,将大北极作为区域化概念,分析了大北极国家网络的发展趋势,探讨了大北极国家网络对中国的影响,提出了中国的大北极战略,借以为北极问题的后续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北极 北极航线 世界格局 北极国家 国家网络 北极国家网络
原文传递
南极和北极地区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研究 被引量:42
3
作者 陈立奇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2002年第2期245-253,共9页
近半个世纪的调查基本揭示了极地在地球系统中的作用。两极保持了世界 99%的冰川 ,相当于全球淡水的 78% ,全部融化将使地球海平面上升 70m。极区又是世界气候系统中最活泼的组成 ,通过其冰盖、大气和周围海域的强烈耦合过程而影响全球... 近半个世纪的调查基本揭示了极地在地球系统中的作用。两极保持了世界 99%的冰川 ,相当于全球淡水的 78% ,全部融化将使地球海平面上升 70m。极区又是世界气候系统中最活泼的组成 ,通过其冰盖、大气和周围海域的强烈耦合过程而影响全球。同时 ,南极上空臭氧空洞的出现 ,北极地区冻土带的北移等都表明全球变化也在明显地影响着两极。中国 2 0年来对南极的考察过程中 ,建立两个南极科学考察站 ,拥有极地考察破冰船 ,1999年开展了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 ,对南北极的区域特征及其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提出了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变化 北极 南极 国家研究计划 冰川 冰盖 淡水 大气 臭氧空洞
下载PDF
极地微生物--新天然药物的潜在来源 被引量:45
4
作者 曾胤新 陈波 +1 位作者 邹扬 郑天凌 《微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95-700,共6页
微生物是极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极地独特的地理、气候及环境特点,极地微生物所具有的新颖性与多样性,在科学研究、应用开发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并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有关极地微生物的资源勘探与代谢活性产物研究,已... 微生物是极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极地独特的地理、气候及环境特点,极地微生物所具有的新颖性与多样性,在科学研究、应用开发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并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有关极地微生物的资源勘探与代谢活性产物研究,已成为国际微生物学研究的热点之一。结合笔者的工作实践,对近年来极地微生物资源的勘探与收集情况进行了介绍,并着重对以医药与生物农药等为目标的极地微生物产活性化合物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概述,同时还对目前一些影响研究工作开展的限制因素进行了讨论。可以预见,针对极地微生物资源的研究开发工作,将会给新型天然药物的筛选与发现带来新的机遇与突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 北极 微生物 天然药物
下载PDF
近30年北极海冰异常变化趋势 被引量:47
5
作者 张璐 张占海 +1 位作者 李群 吴辉碇 《极地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344-352,共9页
在过去30年间,北极气候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异常变化,北极海冰变化更是经历了令人瞩目的、从平缓到突变的缩减过程,因此,北冰洋及其海冰的研究得到广泛的重视。综述当前国内外有关北极海冰快速变化的研究工作,对这些大气的现场观测和卫星... 在过去30年间,北极气候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异常变化,北极海冰变化更是经历了令人瞩目的、从平缓到突变的缩减过程,因此,北冰洋及其海冰的研究得到广泛的重视。综述当前国内外有关北极海冰快速变化的研究工作,对这些大气的现场观测和卫星遥感资料的分析,以及一些全球和区域气候模拟的结果,基本上一致地指出了近30年来北极海冰的快速衰减趋势,尤其是夏季北极海冰正以每10年超过10%的变化幅度快速减少。从海冰的基本物理特征、与大气海洋相互作用的物理过程、及其对全球和北极气候变化的响应和反馈机制,研究形成这种快速变化的因子——海表面气温增暖,太平洋与大西洋入流的热盐性质变化,以及大气环流模态的影响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海冰范围 突变 气候
下载PDF
国内外钻完井技术新进展 被引量:46
6
作者 汪海阁 王灵碧 +3 位作者 纪国栋 卓鲁斌 毕文欣 刘力 《石油钻采工艺》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12,共12页
页岩气、致密油/页岩油、致密气、深水、极地等的勘探开发活动推动了全球钻完井活动持续回升,促进了水平井、工厂化作业等钻井技术,以及快速移动钻机、深水钻机、极地钻机等钻井装备的快速发展。国外近年来在高效起下钻机和高运移性钻机... 页岩气、致密油/页岩油、致密气、深水、极地等的勘探开发活动推动了全球钻完井活动持续回升,促进了水平井、工厂化作业等钻井技术,以及快速移动钻机、深水钻机、极地钻机等钻井装备的快速发展。国外近年来在高效起下钻机和高运移性钻机,复合钻头、微芯钻头及高效辅助破岩工具,井下实时大容量信息高速上传,实现造斜段和水平段一趟钻的高造斜率旋转导向技术,可折叠连续管,钻井远程传输与实时优化,连续循环系统,控压钻井,高温油基钻井液、新型水基钻井液和新型堵漏技术等方面取得显著进展。国内在万米钻机及配套装备、MWD/LWD/EMWD/近钻头地质导向系统、连续管技术与装备、控压钻井、垂直钻井、随钻温度压力测试等方面也实现重要突破,推动了钻井技术与装备不断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井 页岩气 深水 北极 钻头 连续管 控压钻井 工厂化作业
下载PDF
北极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与全球温暖化 被引量:31
7
作者 方精云 位梦华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113-121,共9页
根据最新研究资料,综述并分析了全球温暖化与北极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系,指出近代全球大气CO2和CH4浓度显著增加,并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这些温室气体的浓度上升与全球温暖化密切相关,自本世纪70年代开始,北极地区的夏... 根据最新研究资料,综述并分析了全球温暖化与北极陆地生态系统碳循环的关系,指出近代全球大气CO2和CH4浓度显著增加,并呈现日益加剧的趋势;这些温室气体的浓度上升与全球温暖化密切相关,自本世纪70年代开始,北极地区的夏季温度显著上升.通过分析北极陆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及其基本特征,发现北极陆地生态系统是一个巨大的土壤碳库,占全球土壤碳库总量的237%—323%;虽然该系统目前起着大气CO2汇的作用,但大气CO2浓度增加导致的气温上升将对北极土壤碳库和CO2的源汇功能产生深刻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陆地生态系统 碳循环 全球温暖化
下载PDF
北极涛动与东北冬季温度的联系 被引量:40
8
作者 李春 方之芳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927-934,共8页
利用1950—1999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东北地区冬季温度资料,借助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相关分析、合成分析以及关联表方法,研究了北极涛动指数(Arctic Oscillation Indices,AOI)与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温度的联系。结果表明,AOI具有明... 利用1950—1999年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东北地区冬季温度资料,借助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相关分析、合成分析以及关联表方法,研究了北极涛动指数(Arctic Oscillation Indices,AOI)与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温度的联系。结果表明,AOI具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趋势系数R=0.35),其振幅在1968/1969年之前较小,而在1968/1969年之后明显增大,具有明显的年代际变化;并且AOI与东北地区冬季温度具有一致的上升趋势(相关系数R=0.59)。研究表明,AO的异常变化通过西伯利亚高压、阿留申低压、东亚地区极地东风以及东亚冬季风异常,进而影响我国东北地区冬季温度异常,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涛动 大气环流 东北地区 温度
下载PDF
北极环境变化对全球安全和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 被引量:43
9
作者 夏立平 《世界经济与政治》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22-133,158-159,共12页
随着北极正以比人们预想的速度变暖,北极冰盖在加速融化,北极航道在不远的未来将要开通,北极环境正在酝酿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全球安全将产生重大影响。北极将成为全球新的关键战略竞技场之一,环北极国家对北极主权和资源的竞争和争夺... 随着北极正以比人们预想的速度变暖,北极冰盖在加速融化,北极航道在不远的未来将要开通,北极环境正在酝酿重大变化。这种变化对全球安全将产生重大影响。北极将成为全球新的关键战略竞技场之一,环北极国家对北极主权和资源的竞争和争夺加剧,全球生态安全面临重大挑战。北极环境变化对中国国家安全产生的影响是复杂的:北极冰盖融化将使中国恶劣天气增多,导致更多自然灾害,影响中国的生态安全和粮食安全;但北极航道的开通将使中国的国际航运和外贸从中受益。中国也面临从北极资源开发中获益的机遇。北极环境变化事关全人类未来的生存和发展,也关系到中国的国家安全。因此,中国作为一个近北极国家,必须重视北极环境变化及其对全人类共同利益和中国国家安全的影响,并采取适当的对策。"和谐北极"的概念应当成为人类解决北极问题的根本思路。有关北极的国际制度的建构将对解决北极环境变化问题发挥一定的作用。中国可以积极创造条件让北极为全人类共同利益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环境变化 全球安全 中国国家安全
原文传递
北斗在极区导航定位性能分析 被引量:42
10
作者 杨元喜 徐君毅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15-20,共6页
北极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冰川融化使得夏季北极地区的航行成为可能,北极地区战略地位凸显。为了保障北极地区活动的安全性,精确导航定位是重要基础保障,本文分析了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当前星座及未来全球星座在极区的可用性。详细分析了... 北极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冰川融化使得夏季北极地区的航行成为可能,北极地区战略地位凸显。为了保障北极地区活动的安全性,精确导航定位是重要基础保障,本文分析了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当前星座及未来全球星座在极区的可用性。详细分析了利用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极区进行导航、定位服务的基本性能,分析其优缺点,并提出了可能的应对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GNSS 北斗 极区导航
原文传递
白令海和楚科奇海水文特征和水团结构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40
11
作者 汤毓祥 矫玉田 邹娥梅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1年第1期57-68,共12页
根据我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所获 CTD资料 ,分析了白令海和楚科奇海的水文特征和水团结构。研究表明 :(1 )该两海域温、盐度的分布有着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楚科奇海的温、盐度普遍低于白令海。 (2 )夏季 ,白令海大部分水域温度垂直分布的... 根据我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所获 CTD资料 ,分析了白令海和楚科奇海的水文特征和水团结构。研究表明 :(1 )该两海域温、盐度的分布有着明显的区域性差异。楚科奇海的温、盐度普遍低于白令海。 (2 )夏季 ,白令海大部分水域温度垂直分布的突出特点是 :在 2 0 m和 2 5 0 m间存在温度低于 3°C的中层冷水。 (3 )在楚科奇海北纬 70°以北海域 ,不论是水温或盐度皆明显减小 ,从而在此区域形成强的温、盐度锋带。 (4)在白令海存在三种水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白令海 楚科奇海 水文特征 水团结构 温度 盐度
下载PDF
北极陆架沉积碳埋藏及其在全球碳循环中的作用 被引量:36
12
作者 陈建芳 张海生 +2 位作者 金海燕 金明明 刘子琳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93-201,共9页
陆架边缘海有机碳的堆积速率比大洋高一个数量级 ,全球大约有 80 %以上的沉积有机碳埋藏于陆架地区。北极陆架是世界上最大的陆架 ,占全球陆架面积的 1 / 4 ,然而由于相关的工作较少 ,目前对北极沉积有机碳埋藏情况及其对全球的贡献还... 陆架边缘海有机碳的堆积速率比大洋高一个数量级 ,全球大约有 80 %以上的沉积有机碳埋藏于陆架地区。北极陆架是世界上最大的陆架 ,占全球陆架面积的 1 / 4 ,然而由于相关的工作较少 ,目前对北极沉积有机碳埋藏情况及其对全球的贡献还知之甚少。北极地区沉积有机碳埋藏主要取决于生物泵 ,而生物泵过程一个主要的限制因子是海冰的覆盖。近几十年来随着全球变暖 ,北极海冰覆盖面积正在快速减小。本文从北极沉积有机碳的来源、河流携带的沉积物输入、海冰覆盖率、营养盐来源等方面初步讨论了陆源输入和生物泵过程对沉积碳来源和埋藏时空变化的影响。结合两次北极考察的初步结果指出 ,全球变暖很可能使北极陆架边缘海成为沉积有机碳的高效汇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陆架 北极 边缘海 沉积物 海冰 有机碳 大洋 全球变暖 全球碳循环 河流
下载PDF
对新形势下中国参与北极事务的思考 被引量:35
13
作者 贾桂德 石午虹 《国际展望》 CSSCI 2014年第4期5-28,150,共24页
近年来,北极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北极开发利用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北极国家内部、北极国家与非北极国家之间在北极事务方面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但各方深层次矛盾和冲突短期内难以消除。北极理事会等多边合作机制在北极事务... 近年来,北极战略地位不断提升,北极开发利用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北极国家内部、北极国家与非北极国家之间在北极事务方面的合作意识和合作机制进一步加强,但各方深层次矛盾和冲突短期内难以消除。北极理事会等多边合作机制在北极事务中的地位和影响力明显提升。北极经济理事会即将成立。笔者认为,在北极新形势下,宜客观理性地认识我国参与北极事务的机遇和挑战,准确把握"近北极国家"和北极利益攸关方的身份定位,做到"三个坚持"。同时,继续搭建和巩固双边、多边国际合作平台,用好北极理事会正式观察员地位,深入参与北极合作,不断提升北极科研水平。适时制订全面系统的北极政策,做好北极公共外交。稳妥参与北极开发利用,为北极的和平、稳定和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中国 新形势开发利用 参与 思考
下载PDF
近年北极东北和西北航道开通状况分析 被引量:33
14
作者 李春花 李明 +2 位作者 赵杰臣 张林 田忠翔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0期33-47,共15页
利用微波卫星遥感数据对北极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近年来的冰情变化,以及影响航道开通的关键区域和每年的开通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航道未来的可能冰情状况进行了展望,期望对航道利用者有所帮助。东北航道全线开通期主要集中在8月下... 利用微波卫星遥感数据对北极东北航道和西北航道近年来的冰情变化,以及影响航道开通的关键区域和每年的开通状况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对航道未来的可能冰情状况进行了展望,期望对航道利用者有所帮助。东北航道全线开通期主要集中在8月下旬至10月上旬,开通总天数多在40~50d;西北航道南线开通期主要集中在8月上中旬至10月上旬,开通总天数多在50~60d;西北航道北线开通时间主要集中在9月。东北航道冰情最为复杂的是连接拉普捷夫海和喀拉海的北地群岛区域海冰,也是影响航道开通的关键区。影响西北航道南线开通的关键主要是威廉王岛附近维多利亚海峡、威尔士王子岛东侧的皮尔海峡和北侧巴罗海峡区域的海冰状况;影响北线开通的关键区域是班克斯岛西北部的麦克卢尔海峡和梅尔维尔子爵海峡;东北航道可通航性优于西北航道。虽然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北极海冰总量减少,但由于海冰流动性增强,局部海冰变化愈发复杂,海冰分布年际差异较大,需要加强北极海冰监测和预报能力,为未来航道利用提供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海冰 航道
下载PDF
北极偶极子异常与中国东北夏季降水 被引量:33
15
作者 武炳义 张人禾 D'Arrigo Rosanne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422-1428,共7页
揭示了夏季北极大气变率的偶极子结构异常,70°N以北夏季月平均海平面气压经验正交分析的第二模态可以刻画该偶极子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该模态解释了总方差的12.94%.该偶极子异常显示出准正压结构,两个相反的异常中心分别位于加拿... 揭示了夏季北极大气变率的偶极子结构异常,70°N以北夏季月平均海平面气压经验正交分析的第二模态可以刻画该偶极子异常的时-空变化特征,该模态解释了总方差的12.94%.该偶极子异常显示出准正压结构,两个相反的异常中心分别位于加拿大北极地区和波弗特海以及喀拉海与拉普捷夫海之间,夏季北极大气偶极子异常不同于冬季,反映了夏季极涡中心位置在北极东、西部之间的交替变化.当北极大气偶极子异常处于正位相时,对应北极极涡中心位于北极的西部,导致中国东北夏季降水增多.夏季北极大气偶极子异常有6a优势变化周期,并在近几十年来表现出年代际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偶极子异常 北极 夏季降水
原文传递
北极问题的国际法分析和思考 被引量:31
16
作者 黄志雄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8-13,共6页
全球变暖使北极在资源、交通、军事等方面的重要性不断凸显,这一地区的法律地位和相关制度却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从而为有关国家争夺的加剧埋下了隐患。俄罗斯等国对于200海里以外大陆架的主张充分表明了这一点。应尽快在联合国主持下... 全球变暖使北极在资源、交通、军事等方面的重要性不断凸显,这一地区的法律地位和相关制度却仍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从而为有关国家争夺的加剧埋下了隐患。俄罗斯等国对于200海里以外大陆架的主张充分表明了这一点。应尽快在联合国主持下,就缔结一份全面的《北极条约》进行谈判,冻结或者取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有关外大陆架规定在北极海域的适用,确立各国管辖范围之外的北极海域作为"人类共同继承财产"的法律地位,明确北极科考、环保、资源开发等方面的法律制度并冻结该地区的军事化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国际法 北极条约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下载PDF
铅稳定同位素在示踪环境污染中的应用 被引量:23
17
作者 朱赖民 张海生 陈立奇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27-30,共4页
根据Pb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点 ,分析了Pb同位素在示踪环境污染中的理论基础。从国内外大量研究实例出发 ,总结了近年来Pb同位素在示踪工业Pb污染的应用现状 ,肯定了Pb同位素在示踪Pb工业污染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我国首次北极考察海洋大... 根据Pb同位素的地球化学特点 ,分析了Pb同位素在示踪环境污染中的理论基础。从国内外大量研究实例出发 ,总结了近年来Pb同位素在示踪工业Pb污染的应用现状 ,肯定了Pb同位素在示踪Pb工业污染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我国首次北极考察海洋大气气溶胶铅稳定同位素的初步研究 ,笔者认为研究环境系统有关对象 (如大气、海水、冰雪和沉积物等 )的Pb同位素组成 ,通过其Pb同位素混合模型计算和源区参数计算 ,可有效示踪Pb工业污染的来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示踪 北极 环境污染 地球化学 污染源
下载PDF
北极海冰的厚度和面积变化对大气环流影响的数值模拟 被引量:26
18
作者 武炳义 黄荣辉 高登义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414-428,共15页
文中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设计的两层大气环流模式 ,模拟研究了北极海冰厚度和面积变化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尤其是对东亚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模式中海冰厚度处理趋于合理分布 ,导致东亚冬、夏季风偏强 ,使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和冰... 文中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设计的两层大气环流模式 ,模拟研究了北极海冰厚度和面积变化对大气环流的影响 ,尤其是对东亚区域气候变化的影响。模式中海冰厚度处理趋于合理分布 ,导致东亚冬、夏季风偏强 ,使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和冰岛低压的模拟结果更趋合理 ;另一方面 ,海冰厚度变化可以激发出跨越欧亚大陆的行星波传播 ,在低纬度地区 ,该行星波由西太平洋向东太平洋地区传播 ;海冰厚度变化对低纬度地区的对流活动也有影响。冬季北极巴伦支海海冰变化对后期大气环流也有显著的影响。数值模拟结果表明 :冬季巴伦支海海冰偏多 (少 )时 ,春季 (4~ 6月 )北太平洋中部海平面气压升高 (降低 ) ,阿留申低压减弱 (加深 ) ,有利于春季白令海海冰偏少 (多 ) ;而夏季 ,亚洲大陆热低压加深 (减弱 ) ,5 0 0 h P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 (南 )、强度偏强 (弱 ) ,东亚夏季风易偏强 (弱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极 海冰 厚度 东亚季风 巴伦支海 数值模拟 大气环流 面积
下载PDF
从航空数字影像提取北极海冰形态参数的方法研究 被引量:28
19
作者 赵进平 任敬萍 《遥感学报》 EI CSCD 2000年第4期271-278,共8页
在 1999年 7月至 9月的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中 ,对北极密集冰区进行了航空数字相机遥感观测 ,获得一批高分辨率的不同类型海冰数字影像。探讨了利用数字影像分析海冰形态参数的方法。利用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分析海冰边缘、密集度、冰水... 在 1999年 7月至 9月的中国首次北极科学考察中 ,对北极密集冰区进行了航空数字相机遥感观测 ,获得一批高分辨率的不同类型海冰数字影像。探讨了利用数字影像分析海冰形态参数的方法。利用这些方法不仅可以分析海冰边缘、密集度、冰水比例等常规参数 ,而且可以获得卫星遥感尚无法探测的一些海冰形态的新参数 ,这些参数将增加对不同类别海冰的认识 ,对于研究北极融冰过程和冰区的海气相互作用提供有价值的手段和分析方法。给出的方法可以应用到中国渤海海冰和其它海域海冰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空遥感 数字影像 海冰 北极 形态参数
下载PDF
“近北极国家”还是“北极利益攸关者”——中国参与北极的身份思考 被引量:29
20
作者 阮建平 《国际论坛》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47-52,80-81,共6页
身份是政治参与的必要前提,它包含了各方对主体资格及其相应权益的认可。恰当的身份选择不仅仅是一个政治修辞问题,还必须立足于现实的政治进程及其利益结构。随着北极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参与的深入,作为一个北极域外国家,中国以何种身份... 身份是政治参与的必要前提,它包含了各方对主体资格及其相应权益的认可。恰当的身份选择不仅仅是一个政治修辞问题,还必须立足于现实的政治进程及其利益结构。随着北极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参与的深入,作为一个北极域外国家,中国以何种身份参与北极事务成为国内外日益关注的一个现实课题。基于当前北极地缘政治和治理政治的交互作用,本文认为,"北极利益攸关者"比"近北极国家"更合适中国的参与身份,有助于更好地说服国际社会认可中国的参与及其相应权益,促进中国的北极国家利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身份选择 北极 北极国家 利益攸关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