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方草原牧户心理载畜率与草畜平衡模式转移研究 被引量:38
1
作者 侯向阳 尹燕亭 +2 位作者 运向军 李西良 丁勇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1-11,共11页
从牧户角度出发,以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中3个典型旗县的典型牧户为对象,运用入户调研、野外试验及模型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北方草原牧户草畜平衡决策行为。结果表明:牧户存在心理载畜率,其主导着牧户的草畜平衡决策行为;不同经... 从牧户角度出发,以草甸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中3个典型旗县的典型牧户为对象,运用入户调研、野外试验及模型模拟的方法,研究了北方草原牧户草畜平衡决策行为。结果表明:牧户存在心理载畜率,其主导着牧户的草畜平衡决策行为;不同经济水平的牧户在畜牧业生产中表现出不同的草场流转等调整适应行为,但不同经济水平牧户草场生态状况趋同,反映了不同经济水平牧户心理载畜率趋同;距最近公路距离、户主年龄、是否嘎查干部、民族属性及现有存栏数等因素是显著影响牧户心理载畜率的因素,决定着牧户是否继续扩大牲畜规模的意向;基于以上分析,提出分段式实现减畜目标、规模化联合降低心理载畜率、辨识和选择心理载畜率影响因素和牧户等途径,实现牧户心理载畜率模式向生态优化载畜率模式的转移,并提出必要的政策支持和科技支撑建议,为我国草原退化治理和实现草畜平衡提供系统、切实的理论基础和现实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草原 心理载畜率 生态优化载畜率 草畜平衡模式转移
下载PDF
北方草原牧户心理载畜率与草畜平衡生态管理途径 被引量:26
2
作者 侯向阳 尹燕亭 王婷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4期8036-8045,共10页
探讨牧户心理载畜率与草畜平衡生态管理的途径对于草原有效减畜、遏止草原退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生态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角度,采用问卷调查、情景实验及综合分析等多种方法,探讨了北方草原牧户心理载畜率的存在、计算... 探讨牧户心理载畜率与草畜平衡生态管理的途径对于草原有效减畜、遏止草原退化、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生态学和社会科学相结合的角度,采用问卷调查、情景实验及综合分析等多种方法,探讨了北方草原牧户心理载畜率的存在、计算和影响因素,以及牧户生产决策行为特征和可能的生态管理途径。研究发现,在草甸草原、典型草原和荒漠草原,牧户行为属"有限理性",是有限理性的"生态经济人",风险规避是其基本特征,牧户生产决策表现出禀赋效应、损失厌恶、框架效应等;牧户草场所属草原类型和牲畜存栏数显著影响牧户对草场超载的认知和判断,在不同草原类型区,户主文化水平、性别、民族和是否嘎查干部等亦显著影响牧户对超载的认知和判断;需采取基于进化博弈的分步式、合作式及示范引导式的适应性减畜的生态管理途径,以实现牧户心理载畜率向生态优化载畜率的转移,实现优化牧户生产方式、减少牲畜数量、治理草原退化、北方牧区生态和牧民经济双赢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草原 心理载畜率 草畜平衡 有限理性 进化博弈 适应性管理
下载PDF
中国北方草原沙化现状与趋势 被引量:21
3
作者 吕子君 卢欣石 辛晓平 《草地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z1期24-27,共4页
本研究借助遥感技术和地面实测数据,在初步建立植被盖度、沙丘活动强度等监测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内蒙、吉林、甘肃、宁夏,青海、新疆6省(区)草地17000km记录的1000多个地面解译标志和2003年7~8月的MODIS数据,对我国北方的草地沙化状况... 本研究借助遥感技术和地面实测数据,在初步建立植被盖度、沙丘活动强度等监测指标的基础上,采用内蒙、吉林、甘肃、宁夏,青海、新疆6省(区)草地17000km记录的1000多个地面解译标志和2003年7~8月的MODIS数据,对我国北方的草地沙化状况进行监测,分析了我国北方2003年7个草地类型和各省(区)草地沙化动态趋势及分布,并提出北方草原沙化的控制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原 北方草原 沙化 控制对策
下载PDF
关于两广出土北方动物纹牌饰问题 被引量:13
4
作者 黄展岳 《考古与文物》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56-61,共6页
关于两广出土北方动物纹牌饰问题●黄展岳一、问题的提出在横长方形的铜片上铸出透雕或浮雕的动物纹牌饰,是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最具特色的服饰之一,习称鄂尔多斯式动物纹牌饰或北方式动物纹牌饰。远在岭南的两广百越人,很难想象会... 关于两广出土北方动物纹牌饰问题●黄展岳一、问题的提出在横长方形的铜片上铸出透雕或浮雕的动物纹牌饰,是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最具特色的服饰之一,习称鄂尔多斯式动物纹牌饰或北方式动物纹牌饰。远在岭南的两广百越人,很难想象会同这种牌饰有缘,然而在西汉南越国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物纹样 宁夏同心 南越王墓 铜牌饰 北方草原 南越国 比较研究 匈奴 向上翻转 阿尔泰
下载PDF
北方草原区气候变化影响与适应 被引量:15
5
作者 萨茹拉 丁勇 侯向阳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9-115,共7页
针对我国北方草原区气候变化敏感脆弱,草原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研究薄弱,特别是在全民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牧户适应能力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基于气象数据、树木年轮、问卷调研等数据,系统研究了区域气候变化趋势,区域、县域、牧户三个层... 针对我国北方草原区气候变化敏感脆弱,草原气候变化影响和适应研究薄弱,特别是在全民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中牧户适应能力和效率低下的问题,基于气象数据、树木年轮、问卷调研等数据,系统研究了区域气候变化趋势,区域、县域、牧户三个层面的气候变化脆弱性,以及牧户对气候变化的感知与适应行为。提出以下观点:北方草原区气候年际、年代际和世纪3个尺度"暖旱化"趋势增强;生态环境本底越好,其适应气候变化的能力越强;牧民对气候变化的感知存在传导途径与偏差。在此基础上,深刻阐释了"心理载畜率"内涵,从全新的视角剖析了当前草原放牧超载的原因,并面向不同管理层次提出了政策性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草原 气候变化 脆弱性 影响与适应 心理载畜率 对策建议
下载PDF
生态草牧业在我国精准扶贫中的作用和潜力——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科技扶贫实践与模式探索 被引量:14
6
作者 高树琴 胡兆民 +5 位作者 韩勇 刘智全 潘庆民 段瑞 钟瑾 景海春 《中国科学院院刊》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223-230,I0003,共9页
实施科技产业扶贫,是实现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我国草原牧区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也是贫困人口的集中分布区,是我国脱贫攻坚的"硬骨头"。面向新时代居民食物消费的多元化和高品质需求,在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推动... 实施科技产业扶贫,是实现脱贫攻坚的一项重要战略措施。我国草原牧区是少数民族的主要聚居区,也是贫困人口的集中分布区,是我国脱贫攻坚的"硬骨头"。面向新时代居民食物消费的多元化和高品质需求,在我国农业供给侧改革的推动下,生态草牧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也为我国广大草原牧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草原牧区通过生态草牧业产业扶贫,全国已有不少脱贫致富的成功案例。中国科学院生态草牧业扶贫工作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牵头,联合院内外多家单位在贵州省水城县开展"黑山羊草畜一体化"示范项目,并为云南省永善县肉牛养殖提供科技支撑,项目成果为草山草坡地区发展生态草牧业产业扶贫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经验。我国面积广阔的草地资源不仅是广大牧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也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等重要的生态功能。因此,发展生态草牧业,不仅是牧区实施产业扶贫的重要出路,也是我国建设美丽中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草牧业 科技扶贫 产业扶贫 北方草原 南方草山草坡
原文传递
北方草原牧民对极端干旱感知的季节敏感性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西良 侯向阳 +2 位作者 丁勇 运向军 尹燕亭 《农学学报》 2012年第10期26-31,共6页
为深入探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适应过程,基于"感知-适应"框架,利用人群感知与干旱时间序列之间关系,即Pa-PI相关的研究方法,以内蒙古典型地区为例,研究了北方草原牧民对极端干旱感知的季节敏感性。结果表明:牧民对极端干旱发... 为深入探究气候变化背景下人类适应过程,基于"感知-适应"框架,利用人群感知与干旱时间序列之间关系,即Pa-PI相关的研究方法,以内蒙古典型地区为例,研究了北方草原牧民对极端干旱感知的季节敏感性。结果表明:牧民对极端干旱发生年份的感知强度随时间序列非均匀递增,且对干旱强度具正向的依赖性;牧民感知以夏旱敏感为主,其敏感度大于春、秋、冬、跨季节及全年干旱;而同一地区的敏感季在不同年代段具不稳定性,随时间变动;在年代之间,时间越近牧民对极端干旱的识别越敏感。比较年、季、月等尺度干旱发生对牧民感知结果的解释能力,发现月尺度比季及以上尺度的解释力下降,表明牧民对极端干旱的感知主要是根据季及以上时间尺度的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端干旱感知 气候变化适应 北方草原 家庭牧场
下载PDF
近20年中国北方草原植被长势动态监测 被引量:12
8
作者 田海静 王林 石俊华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20年第11期2165-2174,共10页
草原是我国陆地上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其中北方草原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40.72%。本研究利用2000-2019年卫星植被指数分析了近20年我国北方草原植被长势动态。结果表明:1)2000-2019年,北方草原植被指数呈现显著性增长趋势(P<0.01),归... 草原是我国陆地上重要的绿色生态屏障,其中北方草原占全国草原总面积的40.72%。本研究利用2000-2019年卫星植被指数分析了近20年我国北方草原植被长势动态。结果表明:1)2000-2019年,北方草原植被指数呈现显著性增长趋势(P<0.01),归一化植被指数(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NDVI)年均增长幅度为0.0029,近20年来稳定性增长比例为24%;2)2000-2019年,北方草原呈现整体植被恢复、局部地区植被退化的现象,植被恢复区域占北方草原总面积的52.22%,退化区域占0.86%,退化区域呈点状零星分布;3)在低纬度地区和湿润半湿润地区,草原恢复更加明显,而植被恢复不明显的区域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和干旱区;4)国家加强草原生态建设,加之有力气象条件,促进了草原生态质量的提升,但是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生态修复难度大,未来更应注重草原保护修复工程的长效性和连续性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草原 MODIS 时间序列遥感 NDVI 植被长势 动态监测 生态修复
下载PDF
北方草原古代居民的种族和现代民歌使用的音阶 被引量:7
9
作者 杜亚雄 《中央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3-8,共6页
北方草原古代居民的种族和现代民歌使用的音阶杜亚雄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是一门属于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其任务是从民族学的角度把音乐放到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地理以及人种、语言、民俗、心理... 北方草原古代居民的种族和现代民歌使用的音阶杜亚雄民族音乐学(Ethnomusicology)是一门属于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其任务是从民族学的角度把音乐放到整个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地理以及人种、语言、民俗、心理等诸种因素的相互关系中进行探讨,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声音阶 七声音阶 古代居民 北方草原 维吾尔族 哈萨克族 蒙古族民歌 二度结构 蒙古人 西部地区
原文传递
自然灾害与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 被引量:10
10
作者 梁景之 《民族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42-49,共8页
自然灾害与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梁景之自然灾害又称天灾,即由非人为的自然力的破坏所产生或造成的危害甚至灾难。因其常与自然界诸异常现象并发,故文献中多称灾异。历史上,自然灾害曾对游牧民族社会的诸多方面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 自然灾害与古代北方草原游牧民族梁景之自然灾害又称天灾,即由非人为的自然力的破坏所产生或造成的危害甚至灾难。因其常与自然界诸异常现象并发,故文献中多称灾异。历史上,自然灾害曾对游牧民族社会的诸多方面产生过不同程度的影响,甚至迄今仍可见这种影响的陈迹。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游牧民族 自然灾害 灾害天气 北方草原 匈奴列传 天崇拜 突厥 草原地区 游牧经济 天人感应
原文传递
敖汉旗羊山1号辽墓“西瓜图”——兼论契丹引种西瓜及我国出土古代“西瓜籽”等问题 被引量:9
11
作者 王大方 《内蒙古文物考古》 1998年第1期40-44,共5页
1995年夏,我区考古人员在敖汉旗羊山1号辽墓壁画中,发现了目前我国已知时代最早的“西瓜图”。羊山1号辽墓壁画(图一),面积为132×135厘米,内容为墓主人的重要生活。图中,墓主人倚坐在木椅上,其左侧为一名发契... 1995年夏,我区考古人员在敖汉旗羊山1号辽墓壁画中,发现了目前我国已知时代最早的“西瓜图”。羊山1号辽墓壁画(图一),面积为132×135厘米,内容为墓主人的重要生活。图中,墓主人倚坐在木椅上,其左侧为一名发契丹男侍,手捧唾盂;右侧为两名汉装男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籽 敖汉旗 李时珍《本草纲目》 契丹人 辽上京 《松漠纪闻》 北方草原 辽墓壁画 内蒙古东北部 《新五代史》
下载PDF
蒙古马鞍手工技艺的审美特征及传承原则 被引量:9
12
作者 段建华 《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26-130,共5页
在游牧文化的熏陶下,马背民族形成了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马文化,由此产生的马鞍艺术品。特殊的手工技艺、浓郁的地方特色使其成为草原重要的艺术符号与文化代表。然而,随着游牧生产生活的逐渐消亡与现代文明的背景之下,马及马文化正在... 在游牧文化的熏陶下,马背民族形成了历史悠久、风格独特的马文化,由此产生的马鞍艺术品。特殊的手工技艺、浓郁的地方特色使其成为草原重要的艺术符号与文化代表。然而,随着游牧生产生活的逐渐消亡与现代文明的背景之下,马及马文化正在逐渐地消失,马鞍民间手工技艺也已经处于濒危状态。文章总结了马文化下马鞍手工技艺的审美特征,提出了马鞍艺术在传承过程中可以运用的三个原则,其目的是为传统马文化及马鞍手工技艺的传承提供思路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草原 民间艺术 游牧文化 手工技艺 传承原则
下载PDF
笔谈中国美术的自觉与主体精神[十二] 草原文化与内蒙古美术的崛起 被引量:7
13
作者 乌力吉 《美术》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86-88,共3页
在中国美术史上有不少以地域来命名的画派,如海派、岭南画派等,但从来没有人以“中国北方草原画派”来称呼过北方少数民族的草原画家,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美术史论家在论及契丹绘画时才出现“北方草原画派”的提法。由于历史原因,... 在中国美术史上有不少以地域来命名的画派,如海派、岭南画派等,但从来没有人以“中国北方草原画派”来称呼过北方少数民族的草原画家,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美术史论家在论及契丹绘画时才出现“北方草原画派”的提法。由于历史原因,“北方草原画派”这一概念在中国画史上没有得到充分地阐述和确立,但它却是一个客观的存在。《宣和画谱》中著录的胡壤作品就有65件,说他“善画番马”,“其余穹庐部族,帐幛旗旆,弧矢鞍鞯,或随水草放牧,或在驰逐弋猎,而又胡天惨冽,沙碛平远,能曲尽塞外不毛之景趣。”口’虽然这一画派的画迹留存至今者已寥寥无几,但从这些论述及胡壤的《卓歇图》《沙漠打围图》《射骑图》,耶律题子的《飞骑图》《堪箭图》《运粮图》等作品中仍能感受到其中所展现的北方草原广阔视野和丰富独特的底蕴以及在题材领域多方而的开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美术史 草原文化 内蒙古 20世纪80年代初 岭南画派 北方草原 北方少数民族 《宣和画谱》
原文传递
北方草原画派与内蒙古美术 被引量:6
14
作者 乌力吉 《美术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10-112,共3页
辽阔无垠的内蒙古草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他们的祖先曾在这里生活繁衍,创造了优秀的草原文化。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游牧生活方式造就了北方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文化类型和民间习俗等,同时也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美学追... 辽阔无垠的内蒙古草原,是北方游牧民族的发祥地,他们的祖先曾在这里生活繁衍,创造了优秀的草原文化。独特的自然环境和游牧生活方式造就了北方民族独特的民族性格、文化类型和民间习俗等,同时也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审美心理、美学追求与特点。崇尚阳刚之美、质朴之美,并富激情昂扬的浪漫色彩是游牧民族主导性的审美取向,也是其突出的艺术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蒙古草原 北方草原 北方游牧民族 美术 画派 生活方式 草原文化 民族性格
原文传递
加快构筑北方草原生态安全屏障产业和技术融合发展体系的思考 被引量:8
15
作者 侯向阳 祁智 +1 位作者 梁存柱 邢旗 《草业科学》 CAS CSCD 2019年第11期2727-2732,共6页
我国北方草原面积辽阔,生态类型和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我国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速构建北方草原生态安全屏障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论述北方草原生态系统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从系统综合的... 我国北方草原面积辽阔,生态类型和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我国生态安全屏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加速构建北方草原生态安全屏障对于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在论述北方草原生态系统目前存在的突出问题的基础上,从系统综合的角度提出"完整、稳定、活力、美丽"的建设目标,对北方草原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具有方向性的指导意义;并提出要实现北方草原生态安全屏障的建设目标,必须突破关键技术瓶颈,打造退化草原修复、生态草牧场发展、大数据驱动3个方面的技术支撑体系;同时,必须坚持技术创新和产业融合发展的方向和路径,才是有效的、可行的双轮驱动实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草原 生态安全屏障 建设目标 技术体系 技术与产业融合发展
下载PDF
秸秆饲料的加工及应用 被引量:7
16
作者 孔凡真 《当代畜禽养殖业》 2005年第3期40-41,共2页
关键词 秸秆饲料 应用 加工 农作物秸秆 畜牧业发展 劣质饲料 自然条件 秸秆资源 北方草原 发达国家 现代经济 食品结构 主导地位 饲养对象 副产品 高蛋白 低脂肪 世界 草量 优质 牲畜 反刍
下载PDF
Megadrought and cultural exchange along the proto-silk road 被引量:8
17
作者 Liangcheng Tan Guanghui Dong +12 位作者 Zhisheng An RLawrence Edwards Haiming Li Dong Li Robert Spengler Yanjun Cai Hai Cheng Jianghu Lan Rustam Orozbaev Ruiliang Liu Jianhui Chen Hai Xu Fahu Chen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SCD 2021年第6期603-611,M0004,共10页
Arid Central Asia(ACA), with its diverse landscapes of high mountains, oases, and deserts, hosted the central routes of the Silk Roads that linked trade centers from East Asia to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Ecological p... Arid Central Asia(ACA), with its diverse landscapes of high mountains, oases, and deserts, hosted the central routes of the Silk Roads that linked trade centers from East Asia to the eastern Mediterranean.Ecological pockets and ecoclines in ACA are largely determined by local precipitation. However, little research has gone into the effects of hydroclimatic changes on trans-Eurasian cultural exchange. Here,we reconstruct precipitation changes in ACA, covering the mid-late Holocene with a U-Th dated, ~3 a resolution, multi-proxy time series of replicated stalagmites from the southeastern Fergana Valley,Kyrgyzstan. Our data reveal a 640-a megadrought between 5820 and 5180 a BP, which likely impacted cultural development in ACA and impeded the expansion of cultural traits along oasis routes. Instead,it may have diverted the earliest transcontinental exchange along the Eurasian steppe during the 5 th millennium BP. With gradually increasing precipitation after the megadrought, settlement of peoples in the oases and river valleys may have facilitated the opening of the oasis routes, ‘‘prehistoric Silk Roads", of trans-Eurasian exchange. By the 4 th millennium BP, this process may have reshaped cultures across the two continents, laying the foundation for the organized Silk Roa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egadrought Trans-Eurasian exchange Silk Roads Arid Central Asia MID-HOLOCENE
原文传递
北方草原生态安全与草地农牧业发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刘钟龄 《草原与草业》 2014年第1期7-16,共10页
草原生态学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牧民亲历了草原最华美的风光,领悟到草原的资源价值和环境功能是不可取代的。草原的确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生产力,是北方各民族发展的文化摇篮,是生态安全的根本保障,是北国疆土的生态瑰宝。国... 草原生态学科技工作者和广大农牧民亲历了草原最华美的风光,领悟到草原的资源价值和环境功能是不可取代的。草原的确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生产力,是北方各民族发展的文化摇篮,是生态安全的根本保障,是北国疆土的生态瑰宝。国务院近年发布的文件中明确规定了草原地区在今后发展中的"战略定位"首先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要求全面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国家生态安全地带。二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新型化工基地、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内蒙古自治区根据区情实际,遵照中央确定的战略定位,进一步提出了8337发展思路。北方草原地带的景观生态多样性与资源禀赋,使草原生态-产业-文化复合系统可以发挥环境-资源-经济-文化-社会的耦合效应及多项功能。但是,长期以来"草原-畜牧"成为简单的思维定式,单纯地把草原视为天然牧场。对草原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缺乏完整的理解,特别是草原的巨大环境效益常常被人们所忽略。因此,一定要总结历史经验,发扬草原文化的精髓,走向草原发展的科学创新之路。要因地制宜地治理草原退化,实行休牧与轮牧,实现草原的更新复壮。也要进行草原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开发适宜的土地,建设节水的人工草地与饲料地。还要强化草原法制管理,建立草原保育及生态补助的激励机制。总之,要发挥系统耦合效应,构建草原新型农牧产业体系。我们认为,完善对草原生态建设投资的优化管理体制,切实依靠科学技术,严格遵循自然与经济规律,草原地区实行"调整结构,转变方式,休牧轮牧,建设草地,夏牧冬饲,异地育肥,增加投入,集约经营,改善管理,确保安全,系统开放,持续发展"的模式,在发展农牧产业和建立新型产业体系的同时,保护好草原生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草原 生态安全 资源与环境 草原文化 草地农业
下载PDF
立足中国北方草原、面向欧亚草原的保护和发展的思考和实践 被引量:7
19
作者 侯向阳 《中国草地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2,共2页
草原是地球表面最主要的陆地生态系统。欧亚草原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较好的草原区,在地域上可以划分为黑海一哈萨克斯坦草原亚区、亚洲中部草原亚区椭藏高原草原亚区,我国北方草原是欧亚大陆草原的重要组成... 草原是地球表面最主要的陆地生态系统。欧亚草原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是世界上面积最大、保存较好的草原区,在地域上可以划分为黑海一哈萨克斯坦草原亚区、亚洲中部草原亚区椭藏高原草原亚区,我国北方草原是欧亚大陆草原的重要组成部分。欧亚草原在欧亚文明文化发展交流、国民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发挥着多种功能和用途。然而,由于草原生态系统本身的脆弱性,加之长期不合理的开发利用,导致目前欧亚大陆草原植被退化、物种减少、遗传多样性丧失、生产力下降现象十分严重。以我国草原为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草原 中国 保护 陆地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建设 国民经济发展 草原生态系统 欧亚大陆
下载PDF
北方草原民族传统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 被引量:5
20
作者 许宪隆 《中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1997年第2期60-64,共5页
本文从北方草原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剖析该地区族群生态环境保护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文章认为,北方草原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已经形成了初步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尽管这些思想还不够系统规范,但仍然表明他们不是北方草原环境... 本文从北方草原民族传统文化的角度,剖析该地区族群生态环境保护观念的形成和发展。文章认为,北方草原民族在漫长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已经形成了初步的生态环境保护思想,尽管这些思想还不够系统规范,但仍然表明他们不是北方草原环境恶化的责任者,而是自己祖祖辈辈生存的生态环境的保护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草原 民族传统文化 生态环境保护 草原生态环境 民间文学 中国少数民族 蒙古族 草原民族 《史记·货殖列传》 寓言故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