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4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冬季北大西洋涛动极端异常变化与东亚冬季风 被引量:162
1
作者 武炳义 黄荣辉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41-651,共11页
依据资料分析发现,冬季北大西洋涛动指数与冬季西伯利亚高压范围呈反向变化关系,冬季北大西洋涛动指数异常偏高( 低) 时期,30 ~50oN 的亚洲大陆中部气压显著偏低( 高) ,致使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冬季风减弱( 增强) ... 依据资料分析发现,冬季北大西洋涛动指数与冬季西伯利亚高压范围呈反向变化关系,冬季北大西洋涛动指数异常偏高( 低) 时期,30 ~50oN 的亚洲大陆中部气压显著偏低( 高) ,致使冬季西伯利亚高压和东亚冬季风减弱( 增强) 以及亚洲大陆北部气温显著偏高( 低) 。冬季西伯利亚高压范围异常变化对北大西洋涛动没有显著的影响,其对北半球海平面气压、850 hPa 温度的影响也明显要弱于北大西洋涛动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西洋 西伯利亚高压 极端变化 季风
下载PDF
年代际气候变化研究 被引量:97
2
作者 李崇银 朱锦红 孙照渤 《气候与环境研究》 CSCD 2002年第2期209-219,共11页
概括的介绍了中国科学家近几年在年代际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中国气候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北大西洋涛动(NAO)和北太平洋涛动(NPO)与中国年代际气候变化的关系,北太平洋海面温度(SST)年代际模及其影响,大气环流系统的年代际变化以... 概括的介绍了中国科学家近几年在年代际气候变化方面的研究进展,包括中国气候的年代际变化特征,北大西洋涛动(NAO)和北太平洋涛动(NPO)与中国年代际气候变化的关系,北太平洋海面温度(SST)年代际模及其影响,大气环流系统的年代际变化以及气候突变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年代际气候变化 北大西洋 SST 大气环流 太平洋 海面温度
下载PDF
冬季北极涛动和北极海冰变化对东亚气候变化的影响 被引量:98
3
作者 武炳义 卞林根 张人禾 《极地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3期211-220,共10页
本文简要回顾了冬季北极涛动 (北大西洋涛动 )和北极海冰面积变化对东亚气候变化的影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目前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关键词 极海冰 东亚气候 北大西洋 影响 变化 冬季 研究
下载PDF
北大西洋涛动和北太平洋涛动的演变与20世纪60年代的气候突变 被引量:50
4
作者 李崇银 李桂龙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6期1765-1769,共5页
用英国Hadley中心的海平面月平均气压资料 ,分析研究了北大西洋涛动 (NAO)和北太平洋涛动 (NPO)的年际变化特征以及它们与北半球 6 0年代气候跃变的关系 .结果表明 ,NAO和NPO的振幅在 6 0年代发生了明显的增大 ,其主要振荡周期也由 6 0... 用英国Hadley中心的海平面月平均气压资料 ,分析研究了北大西洋涛动 (NAO)和北太平洋涛动 (NPO)的年际变化特征以及它们与北半球 6 0年代气候跃变的关系 .结果表明 ,NAO和NPO的振幅在 6 0年代发生了明显的增大 ,其主要振荡周期也由 6 0年代以前的 3~ 4a变成了 8~ 15a .因此 ,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西洋 太平洋 气候突变 20世纪
原文传递
2009/2010年冬季云南严重干旱原因的进一步分析 被引量:56
5
作者 宋洁 杨辉 李崇银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09-1019,共11页
为了揭示2009/2010年冬季云南出现严重干旱灾害的原因,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云南省台站降水资料计算得到的云南冬季降水指数,讨论了在北半球冬季(12~2月)北大西洋涛动(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简称NAO)和云南省降水(旱... 为了揭示2009/2010年冬季云南出现严重干旱灾害的原因,本文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以及云南省台站降水资料计算得到的云南冬季降水指数,讨论了在北半球冬季(12~2月)北大西洋涛动(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简称NAO)和云南省降水(旱涝)之间的联系。分析结果表明,在1961/1962~2009/2010年间的49个冬季,冬季平均的云南降水指数和NAO指数的相关系数为0.373(超过95%信度),表明NAO和云南省冬季降水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云南省冬季降水指数和北半球300hPa位势高度异常场之间的回归结果表明,和云南冬季降水联系紧密的环流系统可分为南北两个主要部分:南支槽波列和贝加尔湖高压脊系统。研究表明,NAO可以通过在亚—非副热带急流中传播的准定常波列以及波的反射分别影响这两个系统。因此,NAO和云南冬季降水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同时,我们的结果还表明NAO和云南冬季降水之间的关系还受ENSO事件的调制。在ENSO为暖位相的冬季,NAO和云南降水关系更为紧密,而在ENSO为冷位相的冬季,NAO和云南冬季降水的联系则不太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 冬季干旱 北大西洋 南支槽波列 贝加尔湖高压脊
下载PDF
近45a冬季北大西洋涛动异常与我国气候的关系 被引量:43
6
作者 王永波 施能 《南京气象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15-322,共8页
利用 1 873~ 1 995年的北半球海平面气压月平均资料 ,定义了北大西洋涛动指数。用近 4 5a资料研究了北大西洋涛动与我国冬、夏季气候变化的关系。指出 ,北大西洋涛动异常变化与我国冬、夏季天气气候关系密切。强涛动年 ,冬季我国是偏... 利用 1 873~ 1 995年的北半球海平面气压月平均资料 ,定义了北大西洋涛动指数。用近 4 5a资料研究了北大西洋涛动与我国冬、夏季气候变化的关系。指出 ,北大西洋涛动异常变化与我国冬、夏季天气气候关系密切。强涛动年 ,冬季我国是偏暖、多雨的气候特征 ;夏季我国江淮之间地区气温明显偏低。还表明 ,强涛动年冬季 ,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强度与西伯利亚高压及高空经向环流都明显偏弱 ,大气环流具有弱WA遥相关型、弱的东亚冬季风特征 ,对应的夏季环流特征与强东亚夏季风特征较接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西洋 气候变化 环流异常 中国 大气环流 降水 气温
下载PDF
北大西洋涛动对新疆夏季降水异常的影响 被引量:39
7
作者 杨莲梅 张庆云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187-1196,共10页
利用1961-2003年NCEP/NCAR再分析和新疆75个气象站月降水资料,分析新疆夏季降水与沿西亚副热带西风急流Rossby波和北大西洋涛动(NAO)的关系,研究表明,夏季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中欧西亚和中亚的准静止波传播是联系NAO与沿西亚副热带西风... 利用1961-2003年NCEP/NCAR再分析和新疆75个气象站月降水资料,分析新疆夏季降水与沿西亚副热带西风急流Rossby波和北大西洋涛动(NAO)的关系,研究表明,夏季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中欧西亚和中亚的准静止波传播是联系NAO与沿西亚副热带西风急流波活动和新疆夏季降水变化的纽带。通过波作用量的动力学诊断分析,讨论了夏季NAO正、负位相异常年准静止波传播特征和差异,夏季NAO强弱活动影响斯堪的纳维亚半岛EP通量散度强度和位置异常,该区EP通量散度强度和位置异常导致强辐散中心在中高纬向东传播的准静止波和沿副热带西风急流准静止波活动变化,从而影响新疆夏季降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 夏季降水 西亚西风急流 准静止波 北大西洋
下载PDF
北大西洋涛动指数的比较及其年代际变率 被引量:32
8
作者 龚道溢 王绍武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87-192,共6页
首先对各种北大西洋涛动 (NAO)指数的定义进行了比较。发现冬季和夏季NAO的涛动中心有显著的差异 ,所以分别进行定义 ,定义时的中心由EOF分析及相关分析确定 ,新的定义能解释更多的海平面气压方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 1873年以来的冬、夏... 首先对各种北大西洋涛动 (NAO)指数的定义进行了比较。发现冬季和夏季NAO的涛动中心有显著的差异 ,所以分别进行定义 ,定义时的中心由EOF分析及相关分析确定 ,新的定义能解释更多的海平面气压方差。在此基础上建立了 1873年以来的冬、夏NAO指数序列。近百年来的NAO指数最突出的年代际变化是 ,夏季在 1910~ 192 0年期间的突变性质的增强 ,以及冬季近 2 0多年来的持续加强。最后还对NAO年代际变化产生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西洋 指数 年代陆变率 海洋 大气
下载PDF
东北冷涡低频活动特征及背景环流 被引量:33
9
作者 谢作威 布和朝鲁 《气象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704-716,共13页
研究了1965—2007年夏季(5—8月)东北冷涡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同期背景环流型。东北冷涡活动区域5月主要是45°N以北,6月向南扩展到40°N以南,然后逐月向北收缩。夏季,随着东亚急流的逐渐减弱和北进,东北冷涡天数逐渐增加,6月... 研究了1965—2007年夏季(5—8月)东北冷涡活动的时空分布特征和同期背景环流型。东北冷涡活动区域5月主要是45°N以北,6月向南扩展到40°N以南,然后逐月向北收缩。夏季,随着东亚急流的逐渐减弱和北进,东北冷涡天数逐渐增加,6月6日前后达到峰值,但入梅后冷涡频数有所减少。随着梅雨期结束,冷涡频数进一步降低。强冷涡事件集中于入梅之前,中等和弱强度的事件主要发生在梅雨期和出梅之后。在入梅之前和出梅之后,东北冷涡频数呈现准2a振荡特征。夏季东北冷涡频数在1965—2007年具有增加趋势,其中,梅雨期的增加趋势尤为明显。东北冷涡的形态根据其上游高压脊的位置可分为4种:叶尼塞河型、贝加尔湖型、乌拉尔-雅库斯克型和鄂霍次克海-北冰洋型。西太平洋遥相关(WP)型为东北冷涡活动的同期背景环流型,东北冷涡在其负位相易于生成。此外,5—6月东北冷涡活动与太平洋/北美(PNA)型、8月东北冷涡活动与北大西洋涛动(NAO)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涡 东亚急流 西太平洋遥相关型 北大西洋 太平洋/美型
下载PDF
北大西洋年际变率的海气耦合模式模拟Ⅰ局地海气相互作用 被引量:28
10
作者 周天军 宇如聪 +1 位作者 郜永祺 Helge Drange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17,共17页
检验了一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对北大西洋年际气候变率的模拟,讨论了导致这种年际变率型的物理机制,并分析了其对年代际变率的可能影响。北大西洋冬季SST的主导变率模态,在经向上表现为三核型,自北而南出现“-+-”的带状距平型;最大距平... 检验了一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对北大西洋年际气候变率的模拟,讨论了导致这种年际变率型的物理机制,并分析了其对年代际变率的可能影响。北大西洋冬季SST的主导变率模态,在经向上表现为三核型,自北而南出现“-+-”的带状距平型;最大距平中心位于副极地大洋、中纬度大洋的西部以及热带海域,耦合模式较为真实地再现了这一特征。与三核型SST异常相对应的大气环流型表现为北大西洋涛动,具有显著的正压结构。上述异常型主要发生在年际尺度,具有3—4年的谱峰;在次年代际尺度上,也存在谱峰。分析表明,模式中三核型SST异常的产生,主要来自大气的强迫,NAO增强,中纬度大洋上的西风减弱,海洋感热和潜热通量损失减少,中纬度大洋得到的净热通量增加,导致SST出现正距平;在包括Labrador海在内的副极地大洋,NAO增强、冰岛低压加深,气旋性环流增强,来自高纬度的冷空气吹过洋面,海气温差加大,大洋的感热通量损失增加,SST降低。热带地区东风的增强,也是导致那里SST降低的重要机制。三核型SST异常对大气的反馈作用较弱,文中没有证据表明它能够影响到北大西洋地区的年代际气候变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西洋 年际气候变率 海气耦合模式 局地海气相互作用.
下载PDF
全球海气耦合模式中热盐环流对大气强迫的响应 被引量:28
11
作者 周天军 《气象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4-179,共16页
大气环流与热盐环流 (THC)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 ,是海气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作者利用一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 -挪威卑尔根气候模式 (BCM)的 3 0 0a积分结果 ,讨论了冬季北大西洋涛动 (NAO)对海洋的强迫与热盐环流的年... 大气环流与热盐环流 (THC)变化之间的因果关系 ,是海气相互作用研究领域的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作者利用一个全球海气耦合模式 -挪威卑尔根气候模式 (BCM)的 3 0 0a积分结果 ,讨论了冬季北大西洋涛动 (NAO)对海洋的强迫与热盐环流的年际调整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 ,在NAO活动的正位相 ,伴随着中纬度西风带的加强 ,北大西洋拉布拉多海热通量损失剧增 ,同时海表盐度出现正距平 ,二者的共同作用 ,令表层海水变沉、密度增大 ,海洋层结出现不稳定 ,导致深对流发生。在NAO活动达到最强劲状态之后 3个月 ,拉布拉多海对流也达到最深。北大西洋热盐环流强度变化对拉布拉多海对流活动的响应 ,要滞后 3a左右。而在年际尺度上 ,大西洋的极向热输送变化和热盐环流的变化则基本是同步的。对流活动对大气存在明显的反馈作用。在对流活动深度达到最大之后 1~4个月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气耦合模式 热盐环流 大气环流 海气相互作用 北大西洋 对流活
下载PDF
近60年新疆降水趋势与波动机制分析 被引量:31
12
作者 戴新刚 汪萍 张凯静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527-537,共11页
用小波多尺度分析和回归等方法研究了近60年新疆降水记录的波动与趋势特征,结果发现21世纪头十年降水亦然保持增加趋势,但春、夏降水已呈弱的非线性下降趋势,秋、冬季节降水增加趋势明显.这可能与气候暖化的季节不均匀性有关.年降水量... 用小波多尺度分析和回归等方法研究了近60年新疆降水记录的波动与趋势特征,结果发现21世纪头十年降水亦然保持增加趋势,但春、夏降水已呈弱的非线性下降趋势,秋、冬季节降水增加趋势明显.这可能与气候暖化的季节不均匀性有关.年降水量的振荡与北大西洋涛动(NAO)关系密切,二者约80%的方差都集中在年际尺度和多年代尺度成分两个带上,年际变化之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NAO的多年代尺度成分位相超前降水10年左右,而大西洋海温的多年代尺度涛动与之相差5年,后者与降水的关联更为密切."极差"分析表明,对应于NAO的极端正或负位相事件,下游的降水和水汽环境明显不同.在NAO极端负位相年,中亚和新疆降水都明显增加,来自欧洲南部的水汽输送和中纬度瞬变涡动水汽输送均偏强,中亚大气可降水量上升,冷空气路径偏西,瞬变天气系统易得到西南水汽输送带的配合,水汽辐合增强,有利于新疆和中亚的降水.反之,西风带水汽输送偏弱,天气过程偏少,降水量偏小,易发生干旱.因此,NAO的异常是新疆和中亚降水年际波动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降水 北大西洋 水汽输送 瞬变涡
原文传递
春季欧亚大陆地表气温变化特征的气候意义 被引量:28
13
作者 沈学顺 木本昌秀 《大气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9-27,共9页
研究了春季欧亚大陆地表气温的年际变化及其相联系的环流场特征,发现春季欧亚大陆地表气温年际变化呈现为大陆尺度的南北跷跷板式的空间分布特征,即当中高纬度地表气温为正距平时,副热带地区则为负距平,反之亦然。这种空间分布型代表了... 研究了春季欧亚大陆地表气温的年际变化及其相联系的环流场特征,发现春季欧亚大陆地表气温年际变化呈现为大陆尺度的南北跷跷板式的空间分布特征,即当中高纬度地表气温为正距平时,副热带地区则为负距平,反之亦然。这种空间分布型代表了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表气温年际变化的主要特征。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种变化与前期冬季北大西洋涛动(NAO)有着显著的正相关,而与同期的NAO无关。同时,欧亚大陆地表气温异常存在着明显的从冬到夏的持续性。与东亚初夏气候变化关系的研究表明,春季欧亚大陆地表气温的变化通过影响鄂霍次克高压的变化进一步影响初夏梅雨的变化。当春季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地表气温为正距平时,鄂霍次克高压偏强,初夏梅雨较活跃,反之亦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欧亚大陆 地表气温 北大西洋 鄂霍次克高压 梅雨
下载PDF
冬季北大西洋涛动对中国春季降水异常的影响 被引量:29
14
作者 邵太华 张耀存 《高原气象》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25-1233,共9页
利用中国397个测站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冬季北大西洋涛动(NAO)对我国春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春季降水与前期冬季NAO关系密切,冬季NAO偏强(弱)时,我国东部南方地区春季降水偏多(... 利用中国397个测站降水资料和NCEP/NCAR再分析资料,采用相关分析、合成分析等方法,研究了冬季北大西洋涛动(NAO)对我国春季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我国春季降水与前期冬季NAO关系密切,冬季NAO偏强(弱)时,我国东部南方地区春季降水偏多(少),北方地区春季降水偏少(多)。冬季NAO信号通过波列形式传播至东亚地区,使得春季东亚副热带急流和温带急流发生变化,冬季NAO偏强(弱)时,春季东亚副热带西风急流增强(减弱),温带急流减弱(增强)。进一步分析表明,冬季NAO异常会引起春季乌拉尔山高压脊和东亚大槽的变化,导致东亚对流层上层的温度发生变化,并由此产生经向温度梯度异常,这可能是NAO影响东亚高空急流的原因之一。春季东亚对流层上层的气温变冷(暖),使得东亚地区30°-40°N区域产生下沉(上升)运动,20°-30°N区域产生上升(下沉)运动,最终导致我国东部南方地区春季降水偏多(少)、北方地区春季降水偏少(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西洋 高空急流 中国春季降水异常
下载PDF
与北大西洋接壤的北极海冰和年际气候变化 被引量:22
15
作者 武炳义 黄荣辉 高登义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8期1993-1998,共6页
冬季与北大西洋接壤的北极海冰面积变化与北大西洋区域气候变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当冬季北大西洋涛动指数处于异常偏高(低)时期,冰岛低涡加深(减弱)位置偏北(南),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也偏强(弱),并且位置也偏北(南),导... 冬季与北大西洋接壤的北极海冰面积变化与北大西洋区域气候变化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当冬季北大西洋涛动指数处于异常偏高(低)时期,冰岛低涡加深(减弱)位置偏北(南),北大西洋副热带高压也偏强(弱),并且位置也偏北(南),导致中纬度纬向西风偏强(弱),受其影响中纬度北大西洋海温升高(降低),因而增强(减弱)暖洋流向高纬度区域输送,流入巴伦支海的北大西洋海水增多(减少),致使巴伦支海南部混合层水温偏高(偏低);同时,大气温度场分布也表明,欧洲北部及其相邻的北极区域增暖(变冷)以及巴芬湾、戴维斯海峡附近区域气温降低(升高),致使喀拉海、巴伦支海海冰减少(增多)以及巴芬湾、戴维斯海峡海冰增加(减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大西洋 海冰 气候变化 年际变化
原文传递
大洋温盐环流与气候变率的关系 被引量:26
16
作者 周天军 张学洪 王绍武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421-425,共5页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的海气陆耦合气候系统模式(GOALS),讨论了在当今气候态下,大西洋温盐环流的变率特征及其与气候变率之间的联系,发现温盐环流强度的... 利用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IAP)大气科学与地球流体力学国家重点实验室(LASG)的海气陆耦合气候系统模式(GOALS),讨论了在当今气候态下,大西洋温盐环流的变率特征及其与气候变率之间的联系,发现温盐环流强度的变化与北大西洋涛动(NAO)成显著的负相关.在此基础上,根据器测资料揭示的20世纪NAO和表层海温的实际变化特点,对温盐环流变率进行了评估,指出1867年以来大西洋温盐环流活动大致经历了强、弱、强、弱 4个阶段,转折点分别在1904年、1934年和1972年前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盐环流 北大西洋 气候变率 海洋 大西洋
原文传递
青藏高原马兰冰芯记录的近百年来气温变化 被引量:22
17
作者 王宁练 姚檀栋 +3 位作者 蒲建辰 张永亮 孙维贞 王有清 《科学通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1期1219-1223,共5页
可可西里马兰冰芯中δ^(18)O记录表明,该地区近百年来的气温变化与全球气温变化具有相一致的上升趋势,估计自19世纪末以来该地区夏半年(5~10月份)气温的上升幅度约为1.2℃左右。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尽管全球明显升温,该冰芯记... 可可西里马兰冰芯中δ^(18)O记录表明,该地区近百年来的气温变化与全球气温变化具有相一致的上升趋势,估计自19世纪末以来该地区夏半年(5~10月份)气温的上升幅度约为1.2℃左右。然而,自20世纪70年代末期以来尽管全球明显升温,该冰芯记录却表现出相对降温趋势,认为该冰芯记录所反映的可可西里及青藏高原北部边缘地区的气温变化与北大西洋涛动存在遥相关关系。同时,还发现马兰冰芯记录的气温变化趋势与青藏高原南部地区的气温变化趋势在百年级时间尺度上是一致的,而在多年代际时间尺度上存在反相关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马兰冰芯 全球变暖 北大西洋
原文传递
新疆洪旱灾害与大尺度气候强迫因子的联系 被引量:26
18
作者 姜逢清 杨跃辉 《干旱区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48-153,共6页
通过对新疆洪灾灾害历史资料和太阳黑子、ENSO事件年数据以及北大西洋涛动指数的分析 ,表明在太阳黑子极低值年或不活跃年 ,新疆易发生重大洪灾 ,而在太阳黑子低值年或相对不活跃年 ,新疆也易发生重大旱灾。近 2 0 0a来 ,新疆重大洪旱... 通过对新疆洪灾灾害历史资料和太阳黑子、ENSO事件年数据以及北大西洋涛动指数的分析 ,表明在太阳黑子极低值年或不活跃年 ,新疆易发生重大洪灾 ,而在太阳黑子低值年或相对不活跃年 ,新疆也易发生重大旱灾。近 2 0 0a来 ,新疆重大洪旱灾害绝大部分都发生在太阳黑子的低谷时期。ENSO事件对新疆夏季降水的影响效应明显。因而该事件对新疆的洪旱灾害也产生了影响。对近 5 0年来灾害统计资料分析显示 ,与拉尼娜年相比 ,在厄尔尼诺年新疆更易发生洪旱灾害。 2 0世纪后半段新疆洪旱灾害指数与北大西洋涛动指数进行对比可以发现 ,夏季NAO指数与新疆洪水灾害之间存在大致上的反相关系。而冬季NAO指数与新疆干旱灾害之间存在比较明显的反相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洪灾 旱灾 大尺度气候 太阳黑子 ENSO事件 北大西洋 新疆
下载PDF
北大西洋涛动对青藏高原夏季降水的影响 被引量:24
19
作者 刘焕才 段克勤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311-318,共8页
利用青藏高原中东部1961-2004年60个气象台站夏季(6-8月)降水资料,通过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发现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存在南北反向变化的空间模态,分析表明这种变化模态与北大西洋涛动(NAO)密切相关.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进行环流场分析... 利用青藏高原中东部1961-2004年60个气象台站夏季(6-8月)降水资料,通过旋转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发现青藏高原夏季降水存在南北反向变化的空间模态,分析表明这种变化模态与北大西洋涛动(NAO)密切相关.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进行环流场分析,探讨了NAO对青藏高原这种降水空间变化模态的影响机制.结果表明:强NAO年份时,高原北部水汽输送通量强度增强,水汽辐合增强,而高原南部水汽输送通量强度减弱,此时高原切变线位置明显偏北,正是在这种水汽输送和环流形式配置下使得高原北部降水偏多而高原南部降水偏少;在弱NAO年份,上述情况基本相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降水 北大西洋
下载PDF
Interannual precipitation variations in the mid-latitude Asia and their association with large-scal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被引量:24
20
作者 HUANG Wei CHEN FaHu +2 位作者 FENG Song CHEN JianHui ZHANG XiaoJian 《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2013年第32期3962-3968,共7页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spatial differences of the precipitation variations in the mid-latitude Asia and their possible physical mechanisms during 1960–2009.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showed an opposite variations betw... This study analyzed the spatial differences of the precipitation variations in the mid-latitude Asia and their possible physical mechanisms during 1960–2009.The annual precipitation showed an opposite variations between the westerlies-dominated arid Central Asia(ACA)and monsoon-dominated North China(NC)during the study period.Given the different contributions of seasonal precipitation to annual total precipitation in ACA and NC,the atmospheric circulation anomalies during the major precipitation seasons(winter in ACA/summer in NC)were analyzed.In winter,negative North Atlantic Oscillation may cause negative height anomalies over the north side and positive anomalies over the south side of the ACA.Together,the enhanced pressure gradient and anomalous westerly wind brings more water vapor to ACA,and leaves less precipitation in NC.In summer,the low-pressure anomalies in Northeast China,along with a weaker summer monsoon and negative height anomalies in Eastern Europe together contribute to reduced(excessive)summer precipitation in NC(ACA).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ENSO and NAO may result in the opposite precipitation variations between ACA and NC.A significant 2–3-year cycle is identified in ACA,which is linked to the variations of westerly circulation in the middle troposphe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气环流异常 降水变化 中纬度地区 大尺度 关联 卡罗来纳州 高度距平 北大西洋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