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民初京师戏园的非政治性“抗争”--以1913-1919年间戏园违章现象为中心的探讨 被引量:2
1
作者 张一楠 《学术月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5-168,共14页
在近代上海"文明"剧场的参照下,北京戏园数百年的形制特点、观演习俗被晚清一部分知识分子诟病为"野蛮",他们提出要对北京的传统戏园进行改良。民初政府接受了知识分子的改良主张,强制戏园向剧场转变,并每日派出警... 在近代上海"文明"剧场的参照下,北京戏园数百年的形制特点、观演习俗被晚清一部分知识分子诟病为"野蛮",他们提出要对北京的传统戏园进行改良。民初政府接受了知识分子的改良主张,强制戏园向剧场转变,并每日派出警察到戏园弹压、稽查。然而就在貌似严密的监控下,1913—1919年间北京戏园却屡屡违章。分析"散戏逾时""任意加凳""站立闲人""有伤风化""谎报"四类违章现象的原因,可知戏园具体如何抵抗政府政策的执行。虽然戏园在与警察厅的博弈中取得了最终的胜利,但并不能就此认为民初的北京戏园就是"公共领域":因为戏园所采取的并非是一种公开的意见表达方式,而是一种无关"政治"的"抗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国 北京戏 违章 非政治性 抗争
原文传递
“清语骑射”与“杜渐防微”——清代北京戏园相关禁令的考察 被引量:2
2
作者 张一楠 秦晖 《天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16年第3期248-251,共4页
清代政府对于北京戏园的经营地点和顾客群皆有制约,然而以往对于禁令制订的出发点多有误解。康熙朝以来内城禁止经营戏园,其目的并非"维稳",而是认为内城开设戏园会引诱旗人日滋游惰、耗费银钱。清代帝王视戏园为败坏风俗之端... 清代政府对于北京戏园的经营地点和顾客群皆有制约,然而以往对于禁令制订的出发点多有误解。康熙朝以来内城禁止经营戏园,其目的并非"维稳",而是认为内城开设戏园会引诱旗人日滋游惰、耗费银钱。清代帝王视戏园为败坏风俗之端,担心旗人渐失满洲淳朴旧风、疏于清语骑射,因此禁止八旗子弟、王公大臣出入戏园或登台演戏。此外,清代统治者认为,官员听戏关乎吏治,禁止官员逛戏园、抑制其听戏的风尚,旨在防止官员、王公贵族玩忽职守、扰害平民以及结党营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北京戏 禁令 清语骑射
下载PDF
京城戏班的信仰和规矩
3
作者 梁燕 《中国京剧》 2020年第6期52-55,共4页
民国报人张肖伧在他的《歌台摭旧录》里记述,京城的"三庆、四喜、春台、吉立、瑞盛和、源顺和、庆顺和"诸班(涤秋:《北京戏园之变迁》,《南金杂志》(天津),1928年第10期(戏剧号),第52页),都是京剧艺人愿意"搭"的,... 民国报人张肖伧在他的《歌台摭旧录》里记述,京城的"三庆、四喜、春台、吉立、瑞盛和、源顺和、庆顺和"诸班(涤秋:《北京戏园之变迁》,《南金杂志》(天津),1928年第10期(戏剧号),第52页),都是京剧艺人愿意"搭"的,有相当实力的戏班。由于梨园界这一群体比较特殊,对其内部的组织构造、经营管理、行业文化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戏 戏班 京剧 群体比较 京城
原文传递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北京戏园娱乐管制法规研究
4
作者 林媛 《艺术研究(哈尔滨师范大学艺术学报)》 2014年第1期46-47,共2页
戏园是中国传统的娱乐空间,是普通市民接受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但是民国时期随着西方文化的盛行、精英阶层的批判和政府管制的不断深入,戏园遭到前所未有批判。本文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北京戏园娱乐管制法规进行研究,从中发现政府管制... 戏园是中国传统的娱乐空间,是普通市民接受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但是民国时期随着西方文化的盛行、精英阶层的批判和政府管制的不断深入,戏园遭到前所未有批判。本文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北京戏园娱乐管制法规进行研究,从中发现政府管制对戏园剧目和空间的影响,以及戏园娱乐业在这一时期面临的生存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三、四十年代 北京戏 娱乐管制法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