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北京音系的成长和它受的周围影响 |
俞敏
|
《方言》
|
1984 |
31
|
|
2
|
李汝珍《音鉴》里的人声字 |
俞敏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1983 |
18
|
|
3
|
当代北京口语第二人称代词的用法与功能 |
郭风岚
|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8 |
20
|
|
4
|
中古汉语的清入声在北京话里的对应规律 |
平山久雄
|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13
|
|
5
|
东汉以前的姜语和西羌语 |
俞敏
|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1991 |
13
|
|
6
|
ABB式形容词中BB注音的声调问题 |
李志江
|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
1998 |
11
|
|
7
|
论北京话“荣”字的音——为第十五届国际漢藏语言学会议而作 |
李荣
|
《方言》
|
1982 |
8
|
|
8
|
北京口语里的多音入声字 |
俞敏
|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5
|
|
9
|
北京话本字劄记 |
俞敏
|
《方言》
|
1988 |
7
|
|
10
|
说“一点点” |
王继同
|
《汉语学习》
|
1988 |
4
|
|
11
|
20世纪80年代北京口语儿化词的使用情况 |
周晨萌
|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5
|
|
12
|
北京方言本字考 |
白宛如
|
《方言》
|
1979 |
6
|
|
13
|
北京人对母亲称谓的演变 |
陈刚
|
《语文研究》
|
1983 |
4
|
|
14
|
北京口语“看不见、找不着”一类的词 |
俞敏
|
《方言》
|
1988 |
5
|
|
15
|
从北京的人文背景中看北京话的发展 |
阎红生
|
《琼州学院学报》
|
1999 |
3
|
|
16
|
老舍作品中的北京口语句式 |
詹开第
|
《语言教学与研究》
|
1985 |
4
|
|
17
|
论《骆驼祥子》的语言艺术 |
孙宜君
|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1981 |
5
|
|
18
|
北京口语中具有连接作用的“再” |
乐耀
|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5 |
5
|
|
19
|
从《红楼梦》中的词语看儿化韵的表义功能 |
李明
|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3
|
|
20
|
谈“着呢”及其分辨 |
宋玉柱
|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
1989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