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北京音系的成长和它受的周围影响 被引量:31
1
作者 俞敏 《方言》 1984年第4期272-277,共6页
壹只要一提北京,人们就联想到元大都。只要一提北京话,人们就容易联想到演唱元曲的话,还许捎带着想到《中原音韵》。这头一种联想是合理的:大都的旧城废墟——土城儿现在还有好几处存着哪!二一种联想可玄乎:现在的北京口语未必是元大都... 壹只要一提北京,人们就联想到元大都。只要一提北京话,人们就容易联想到演唱元曲的话,还许捎带着想到《中原音韵》。这头一种联想是合理的:大都的旧城废墟——土城儿现在还有好几处存着哪!二一种联想可玄乎:现在的北京口语未必是元大都话的直系后代(当然也未必就准不是)。怎么说呢?古北京话就是大河北方言。从元朝到如今,北京市(旧京兆)的人口有过两次大流动。一回在明朝初年。元朝统治者跑回沙漠北边儿去以后,北京人口还是元朝全盛时期那些人和他们的后人么?天津的老市民里流行着一句口头语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人口 北京 北京 直系 播音员 儿音 河北方言 元大都 北京口语 元朝
原文传递
李汝珍《音鉴》里的人声字 被引量:18
2
作者 俞敏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3年第4期30-40,共11页
一个有才华的人常常会各式各样的事情。李汝珍就是这么个人。要论起作小说来,他只能算个三流以下的作家:把《镜花缘》写成小百科全书。论起下围棋来,他可称得起“高段”棋手,选刻了挺好的《受子谱》。论起讲音韵来,他也得算好手。... 一个有才华的人常常会各式各样的事情。李汝珍就是这么个人。要论起作小说来,他只能算个三流以下的作家:把《镜花缘》写成小百科全书。论起下围棋来,他可称得起“高段”棋手,选刻了挺好的《受子谱》。论起讲音韵来,他也得算好手。自然,他入不了第一流。用“吴郡、大老、依闾、满盈”给“问道于盲”作反切①,四个错了两个,只配得五十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汝珍 行话 去声 《广韵》 北京口语 北京 轻音 反切 俚俗语 死字
下载PDF
当代北京口语第二人称代词的用法与功能 被引量:20
3
作者 郭风岚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50-56,共7页
当代北京口语第二人称代词"你"、"您"具有实指、虚指和话语标记三种用法,三种用法承载着不同的功能,使得交际者在"你"、"您"的选择与使用上也比较复杂。实指用法的意义是表指代,包括原指、定... 当代北京口语第二人称代词"你"、"您"具有实指、虚指和话语标记三种用法,三种用法承载着不同的功能,使得交际者在"你"、"您"的选择与使用上也比较复杂。实指用法的意义是表指代,包括原指、定指和任指三种类型,实指的指代意义承载着人际关系功能,使用"你"还是"您"凸显交际者之间的社会权势、社会距离等社会关系;虚指用法是第二人称代词表指代的意义被虚化,其形式具格式化特征,凸显格式的整体意义功能;话语标记用法是第二人称代词表指代的意义被高度虚化,它包括作为独立的话语标记和作为话语标记成分两种类型,具有话轮转换、话语连接和话语调整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口语 第二人称代词 实指 虚指 话语标记
原文传递
中古汉语的清入声在北京话里的对应规律 被引量:13
4
作者 平山久雄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74-81,共8页
1 中古汉语的入声在北京话里的对应规律,对于全浊字和次浊字是很清楚的:中古全浊入声字在北京话里照例变为阳平(少数文言字变去声);次浊入声字照例变为去声,很少例外。但对于全清和次清的入声字,向来认为没有明显的对应规律可循。
关键词 北京 对应规律 中古汉语 入声消失 北京口语 去声 清入声字 文言 演变规律 阴平
原文传递
东汉以前的姜语和西羌语 被引量:13
5
作者 俞敏 《民族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1-11,共11页
《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旧唐书·吐蕃传》说:“吐蕃…本汉西羌之地也…于羌中建国…都城号为逻些城…”。笔者在写《汉藏同源字谱稿》的时候,发现藏(吐蕃)语和春秋战国齐人(姜姓,神农氏后裔... 《后汉书·西羌传》说:“西羌之本,出自三苗,姜姓之别也”。《旧唐书·吐蕃传》说:“吐蕃…本汉西羌之地也…于羌中建国…都城号为逻些城…”。笔者在写《汉藏同源字谱稿》的时候,发现藏(吐蕃)语和春秋战国齐人(姜姓,神农氏后裔)语极象,而且不只限于词汇。就从齐人著作,象《公羊传》,还有郑玄、何休那样的齐人经学家的话里搜集后汉以上齐语,把它和羌(藏)语同源现象单抽出来,写成本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齐人 说文 藏文 公羊传 同源字 使动词 北京口语 藏语 考工记 古汉语
原文传递
ABB式形容词中BB注音的声调问题 被引量:11
6
作者 李志江 《语文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2期2-6,共5页
现代汉语形容词中,有一类构词形式为ABB,如“笑哈哈、白皑皑、圆鼓鼓、光灿灿”等等,人们通常称之为形容词的生动形式。由于这类词不能受“不”“很”的修饰,也不能带补语,意义上只表示事物的状况或情态,而不表示事物的属性,... 现代汉语形容词中,有一类构词形式为ABB,如“笑哈哈、白皑皑、圆鼓鼓、光灿灿”等等,人们通常称之为形容词的生动形式。由于这类词不能受“不”“很”的修饰,也不能带补语,意义上只表示事物的状况或情态,而不表示事物的属性,所以有的语法系统不把它们归入形容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B式形容词 《现代汉语词典》 修订本 阴平 语言 异形词 声调 水淋淋 乌油油 北京口语
下载PDF
论北京话“荣”字的音——为第十五届国际漢藏语言学会议而作 被引量:8
7
作者 李荣 《方言》 1982年第3期161-163,共3页
有人以为北京“榮”字的音不合语音发展规律。“榮”字本属喻母,依发展的一般规律该读yóng[??],而实际读róng[??]。本文指出,北京口语只有阴平[??]“雍”,上声[??]“勇”,去声[??]“用”;阳平[??]无字。因连读变调造成的音除... 有人以为北京“榮”字的音不合语音发展规律。“榮”字本属喻母,依发展的一般规律该读yóng[??],而实际读róng[??]。本文指出,北京口语只有阴平[??]“雍”,上声[??]“勇”,去声[??]“用”;阳平[??]无字。因连读变调造成的音除外,如“永久,勇敢”四字都是上声,“永,勇”连调都读[??]阳平。北京话的前身“戎绒茸”读[??],“融容蓉镕颙榮”读[??]北京话[??]变成[??],“戎绒茸融容蓉镕颙榮”都读[??],所以[??]阳平无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北京 北京口语 一般规律 合规律 中原音韵 语言学 喻母 同音字 古音
原文传递
北京口语里的多音入声字 被引量:5
8
作者 俞敏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6-30,共5页
我刚接触到北京话语音学的时候,就听老师讲过一条儿多音字——一、七、八,不——的读音情况:好比‘一’后头要是‘根’,它就念yì‘块’,它就念yí……。后来我遇上过不少位‘推行国语’的先生们,也张嘴就是‘一、七、八、不’... 我刚接触到北京话语音学的时候,就听老师讲过一条儿多音字——一、七、八,不——的读音情况:好比‘一’后头要是‘根’,它就念yì‘块’,它就念yí……。后来我遇上过不少位‘推行国语’的先生们,也张嘴就是‘一、七、八、不’。 这句歌诀或者叫‘真言’相当有用,可惜也有毛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口语 西游记 入声 广韵 北京 又音 中学英语 多音字 山东方言 天津方言
原文传递
北京话本字劄记 被引量:7
9
作者 俞敏 《方言》 1988年第2期152-154,共3页
古入声[p]尾的遗迹古平上去声[m]尾在北京话里丢得相当晚。北京口语“找”说“xu(?)mexu(?)me”(我自己说xu(?)le)。据说这是“寻”字的音。武清话(现在画归天津市,口音像北京)三个叫s(?)me,这实际上就是“三”字(古音收[m]尾)加个寄生... 古入声[p]尾的遗迹古平上去声[m]尾在北京话里丢得相当晚。北京口语“找”说“xu(?)mexu(?)me”(我自己说xu(?)le)。据说这是“寻”字的音。武清话(现在画归天津市,口音像北京)三个叫s(?)me,这实际上就是“三”字(古音收[m]尾)加个寄生音。两个叫li(?)me是类推出来的。古入声[p]尾可丢得比较早。在《中州音韵》里“拉”是“郎架切”,“掐”是“强雅切”。一点儿入声的痕迹也没露出来。北京、天津的古入声[p]可还留下了点儿痕迹。底下就几个北京口语保留的入声字痕迹说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北京口语 北京 古入声 广韵 中州音韵 寄生 古人声 痕迹 遗迹
原文传递
说“一点点” 被引量:4
10
作者 王继同 《汉语学习》 1988年第6期20-22,共3页
“一点点”微不足道。但果真道来倒也不容易,其中的问题并不止“一点点”。 首先在“点”上。不少语法书上都只说“点”是表示“少量”的不定量名量词。说“点”是量词,问题有“一点点”。因为尽管“点”有量词的两个重要特征:可以受... “一点点”微不足道。但果真道来倒也不容易,其中的问题并不止“一点点”。 首先在“点”上。不少语法书上都只说“点”是表示“少量”的不定量名量词。说“点”是量词,问题有“一点点”。因为尽管“点”有量词的两个重要特征:可以受数词修饰,可以重迭,但是一般量词可以受“一”也可以受“一”以上的数词修饰,重迭时表示遍指;而“点”有时只好说成“一点”(“只有一点儿糖了”、“好了一点儿”),不好说成“两点、三点”(“只有两点儿糖了”,“好了三点儿”),而且重迭时不表示遍指(“点点灯火”)。说“点”只是名量词,问题多了“一点点”。因为尽管“一点儿”可以修饰名词(“一点儿糖”),并且跟有些名量词一样,加上名词词尾后变为名词(个→个儿、个子;点→点儿、点子),但是“个”后缀“儿”后不好再受数词修饰,不好说“一个儿”,而“一点儿”是可以的,甚至在北京口语中表示“少量”的“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点” 名量词 动量词 数词 名词词尾 北京口语 重迭 “个” 重要特征 句法关系
下载PDF
20世纪80年代北京口语儿化词的使用情况 被引量:5
11
作者 周晨萌 《语言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1-48,共8页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当代北京口语语料》中的语料,探讨了20世纪80年代不同言语社团儿化词使用的特点。统计表明,儿化是日常生活中一种比较活跃的语言现象,但儿化词的个数、使用频次都随文化程度的提高、年龄的减小而逐步减少;文化程度较... 本文通过统计分析《当代北京口语语料》中的语料,探讨了20世纪80年代不同言语社团儿化词使用的特点。统计表明,儿化是日常生活中一种比较活跃的语言现象,但儿化词的个数、使用频次都随文化程度的提高、年龄的减小而逐步减少;文化程度较低的青年男性儿化词的使用也大大减少了。衰亡最为迅速的是那些形式过时、适用范围狭窄的土词土语。衰亡是儿化词在内部语言特征和外部社会因素双重制约下的一种趋势,但并不是即时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世纪80年代 北京口语 儿化词 使用情况 适用范围
原文传递
北京方言本字考 被引量:6
12
作者 白宛如 《方言》 1979年第3期171-178,共8页
凡例(一)本文注音一律用汉语拼音方案。按音序排列。(二)两读的字注两个音,三读的字注三个音。以常用的音居首。(三)文中一律以“~”代替字头。(四)所考的字完全是北京口语常用的。但有的字可能只有年龄较大的人才用。
关键词 五方元音 广韵 写作 方言本字 集韵 衣服 汉语拼音方案 游戏 北京口语 说文
原文传递
北京人对母亲称谓的演变 被引量:4
13
作者 陈刚 《语文研究》 1983年第2期51-56,共6页
北京人在口头上一般称母亲为“妈”,有不少儿童称母亲为“妈妈”;极个别人称“娘”。有的家庭,上一辈称母亲为“娘”,下一辈则改称“妈”,而未发现相反的情形。目前,北京人并不认为“娘”是北京的称谓。以上是北京人称母亲的大致情形。... 北京人在口头上一般称母亲为“妈”,有不少儿童称母亲为“妈妈”;极个别人称“娘”。有的家庭,上一辈称母亲为“娘”,下一辈则改称“妈”,而未发现相反的情形。目前,北京人并不认为“娘”是北京的称谓。以上是北京人称母亲的大致情形。北京市处于河北省中部偏北,词汇与河北省大体上相同。为了说清问题,这里不妨先看一下河北省对母亲称谓的分布情况。在河北省除了各县的土话称谓外,南部都称母亲为“娘”,特别是与河南、山东二省交界的地方是如此。由满城、霸县、青县等地往北,开始出现称“妈”的,但是以称“娘”为主,而且称“妈”是有条件的。②这一带可以算做并称地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 北京 河北省南部 红楼梦 文学作品 现代北京 情形 江淮地区 北京口语 儿童
原文传递
北京口语“看不见、找不着”一类的词 被引量:5
14
作者 俞敏 《方言》 1988年第4期247-256,共10页
像“看不见”这样儿的语言单位,我一直算一个词。这么办有两个理由:第一,这三个音节用的是三音节词的重音形式——中轻重。说详细点儿,应该把音的轻重分成四度。4是重音,音节长,音位完整,调形清楚,力量最强。3是次重音,力量次强,音节稍... 像“看不见”这样儿的语言单位,我一直算一个词。这么办有两个理由:第一,这三个音节用的是三音节词的重音形式——中轻重。说详细点儿,应该把音的轻重分成四度。4是重音,音节长,音位完整,调形清楚,力量最强。3是次重音,力量次强,音节稍短,剩下的跟4一样。2是次轻音,主元音有往[(?)]挪动的趋势,调子开始模胡。比方“桌椅板凳”的“板”,主元音[a]往往是[(?)],“希里胡都”的“胡”调子趋向平直。1是轻音,力量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口语 现代汉语词典 三音节词 北京 语言单位 次轻音 元音 词汇意义 补语 完成体
原文传递
从北京的人文背景中看北京话的发展 被引量:3
15
作者 阎红生 《琼州学院学报》 1999年第3期82-87,共6页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在汉语的诸多方言中,北京话只是其中的一支,但却是最具有语言学研究价值的一支。由于近数百年来北京所处的特殊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地位,不言而喻,北京话作为一种地区方言,有着其他方言无可比拟的特殊地位。中国的“普... 从语言学的角度看,在汉语的诸多方言中,北京话只是其中的一支,但却是最具有语言学研究价值的一支。由于近数百年来北京所处的特殊的政治、文化和社会地位,不言而喻,北京话作为一种地区方言,有着其他方言无可比拟的特殊地位。中国的“普通话”,与北京方言的关系要远远超过与其他任何一种方言的关系。对现代汉语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也就是对北京话的研究。 研究北京话是很不容易的。这不仅是因为过去专门研究北京话的人不多,有许多问题还从来没有人探讨过,也不仅仅是因为对北京方言形成的历史尚无定论,见仁见智,莫衷一是,更重要的是因为对北京话的研究,对北京方言发展史的探讨,都不能不顾及与语言密切相关的北京社会史和文化史。因而笔者试图从历史、文化、社会和语言相结合的观点出发,把北京话视为一个流动的、发展的历史过程,力求发见新的能够真实反映这一过程的有代表性的环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 人文背景 《红楼梦》 北京方言 语言风格 汉语方言 语言艺术 普通话 北京口语 北京
下载PDF
老舍作品中的北京口语句式 被引量:4
16
作者 詹开第 《语言教学与研究》 1985年第4期117-129,97,共14页
老舍的语言值得研究,早已引起语言学者的注意。从语言学的观点看,最值得重视的是老舍运用了北京话。研究北京话应当从词汇和语法两方面入手。在以往的研究中,对词汇注意较多,对语法注意较少。一说口语语法的特点,只笼统地说什么口语句... 老舍的语言值得研究,早已引起语言学者的注意。从语言学的观点看,最值得重视的是老舍运用了北京话。研究北京话应当从词汇和语法两方面入手。在以往的研究中,对词汇注意较多,对语法注意较少。一说口语语法的特点,只笼统地说什么口语句子简短之类,这当然远远不够。近几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京口语 句式 句子 词汇 注意 口语语法 语言学 书面语 《骆驼祥子》 宾语
原文传递
论《骆驼祥子》的语言艺术 被引量:5
17
作者 孙宜君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81年第3期82-85,共4页
高尔基说:“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作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之所以赢得国内外广大读者的赞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要的位置,与它的语言成... 高尔基说:“文学就是用语言来创作形象、典型和性格,用语言来反映现实事件、自然景象和思维过程。”语言是文学的第一要素。老舍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之所以赢得国内外广大读者的赞誉,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显要的位置,与它的语言成就是分不开的。一《骆驼祥子》语言的第一个艺术特色,是通俗,明白、新鲜、活泼、口语化。群众语言是艺术语言的丰富宝藏,一切有成就的作家都注意学习和吸取群众的语言。老舍是纯熟运用北京口语创作的杰出代表。他从容地调动口语,进行加工提炼,“给平易的文学添上些亲切,新鲜,恰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骆驼祥子 语言艺术 语言成就 老舍 艺术特色 北京口语 中国现代文学史 反映现实 群众语言 高尔基
下载PDF
北京口语中具有连接作用的“再” 被引量:5
18
作者 乐耀 《当代语言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4期414-428,501-502,共15页
北京口语中的"再"有连词的用法。文章以语调单位为观察点分析了连词"再"的连接作用和语用功能,解释了连词"再"在北京口语中的使用原则。通过比较分析副词"再"和连词"再"的句法语义特... 北京口语中的"再"有连词的用法。文章以语调单位为观察点分析了连词"再"的连接作用和语用功能,解释了连词"再"在北京口语中的使用原则。通过比较分析副词"再"和连词"再"的句法语义特点,讨论了副词"再"是如何演变为连词的。文章最后呼吁要加强汉语口语语法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 北京口语 连接作用 语用功能 浮现 语法化
原文传递
从《红楼梦》中的词语看儿化韵的表义功能 被引量:3
19
作者 李明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32-36,共5页
《红楼梦》是产生于二百多年前的一部文学名著,它的语言是以当时的北京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提炼而成的.《红楼梦》中出现的儿化词语,据粗略统计,约有660余条,部分常用词语重现率达几十次甚至上百次.这些儿化词语的使用大大丰富了《红楼... 《红楼梦》是产生于二百多年前的一部文学名著,它的语言是以当时的北京口语为基础,经过加工提炼而成的.《红楼梦》中出现的儿化词语,据粗略统计,约有660余条,部分常用词语重现率达几十次甚至上百次.这些儿化词语的使用大大丰富了《红楼梦》语言的表现力.对这些儿化词语进行分析,不仅可以看到《红楼梦》一书中口语成分之丰富,而且可以看到儿化对表达特定的语义和感情色彩的重要作用.本文试以《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中的儿化词语对儿化韵的表义功能作简要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楼梦 儿化词 儿化韵 表义功能 词语 感情色彩 汉语教学 语言 北京口语 小称
原文传递
谈“着呢”及其分辨 被引量:3
20
作者 宋玉柱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1989年第1期34-35,共2页
陈建民同志在其所著《汉语口语》一书中有如下一段论述: 北京口语里有个“着呢”,主要放在形容词或形容词短语后面,表示程度,含有夸张的意思。如“路远着呢”,“爷爷伤心着呢”,“北海公园好玩着呢”。《元曲选》、《老乞大谚解》
关键词 形容词短语 语气词 汉语口语 分辨 老乞大 北京口语 语法意义 北海公园 时态助词 人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