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4大棉种对DPC化控效应的差异分析
1
作者 徐雅丽 王冀川 +1 位作者 韩秀峰 高山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13年第26期10586-10589,共4页
[目的]研究缩节胺(DPC)对棉属4大栽培种的化控效应。[方法]用不同剂量缩节胺(0、21、42、63 g/hm2)对不同棉花栽培种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 L.)新海32号、非洲棉(G.herbadense L.)草棉、亚洲棉(G.arboreum L.)中棉和陆地棉(G.hirs... [目的]研究缩节胺(DPC)对棉属4大栽培种的化控效应。[方法]用不同剂量缩节胺(0、21、42、63 g/hm2)对不同棉花栽培种海岛棉(Gossypium barbadense L.)新海32号、非洲棉(G.herbadense L.)草棉、亚洲棉(G.arboreum L.)中棉和陆地棉(G.hirsntum L.)新陆中48进行喷施,观察化控效果,分析其对DPC化控的敏感性。[结果]喷施DPC对4大棉种均有显著的化控效果,表现为双向调节,二倍体棉种调节效应主要体现在植株横向抑制方面,四倍体棉种的调控效果表现较为复杂,与品种特性有关。[结论]4大棉种对DPC化控的敏感度不同,非洲棉反应最敏感,陆地棉敏感度最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栽培种 DPC 效应
下载PDF
转基因抗虫棉DPC化控效应研究 被引量:4
2
作者 刘生荣 刘党培 +2 位作者 李葆来 易永华 贾涛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4-18,共5页
对关中棉区转基因抗虫棉DPC化控的适期、适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中等肥力 7 5万株 /hm2 密度条件下 ,初花期用DPC 30 g/hm2 化控对转基因抗虫棉的株型控制、开花成铃和霜前皮棉效果良好 ,增产显著。蕾期化控延缓了前期弱生长势的... 对关中棉区转基因抗虫棉DPC化控的适期、适量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在中等肥力 7 5万株 /hm2 密度条件下 ,初花期用DPC 30 g/hm2 化控对转基因抗虫棉的株型控制、开花成铃和霜前皮棉效果良好 ,增产显著。蕾期化控延缓了前期弱生长势的转化进程 ,并对以后生长发育产生不良影响。花铃期化控作用较小。因此 ,转基因抗虫棉DPC化控应采取蕾期不控 ,初花期适量控 ,花铃期酌情控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转基因抗虫棉 DPC效应 栽培密度 初花期 株型 生长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