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85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稻钵苗机插秧苗素质的调控 被引量:71
1
作者 宋云生 张洪程 +9 位作者 戴其根 霍中洋 许轲 魏海燕 朱聪聪 孙圳 杨大柳 王惟清 刘俊 吴爱国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2期11-22,共12页
为探讨适宜水稻钵苗机插培育壮秧新技术,促进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该文以武运粳24号为材料,研究了钵苗机插稻育秧中的播种量、秧田水分管理及二次化控组合施用对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播种量试验中,钵苗的秧苗素质随播量的增加... 为探讨适宜水稻钵苗机插培育壮秧新技术,促进技术大面积推广应用。该文以武运粳24号为材料,研究了钵苗机插稻育秧中的播种量、秧田水分管理及二次化控组合施用对秧苗素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播种量试验中,钵苗的秧苗素质随播量的增加而趋劣。高播量处理秧苗群体通风透光受限,穴钵内个体竞争激烈,秧苗素质较差;低播量处理苗质各性状得到优化,但钵体成球度差,难以配套插秧机田间正常栽插作业,且基本苗偏少、漏插率高。偏大穗型常规粳稻品种武运粳24号适宜的播量为45-60 g/盘,平均每孔成苗3-4株。2)秧田水分管理下,旱育钵苗群体带蘖率和叶片叶绿素含量较湿润秧有一定优势。旱育方式推迟水稻群体茎蘖滞增期,叶片叶绿素降解率低、持绿能力较强,该试验条件下适栽秧龄可延长至35 d。3)二次化学调控中,通过多因子正交试验对秧苗充实度进行分析,确定了二次化控最优组合。表明适量、适时二次化控可显著提高秧苗素质,有效控制苗高,增加秧苗整齐度。在具体调控措施上,认为播量45 g/盘、旱育方式下,每100 kg底土拌入0.5 kg壮秧剂,2叶期每盘施多效唑0.06 g,钵苗秧苗素质表现最佳。该研究可为水稻钵苗机插培育壮秧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机械 试验 叶绿素 钵苗机插 播种量 旱育秧 秧苗素质
下载PDF
不同化控剂对藜麦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3
2
作者 任永峰 黄琴 +3 位作者 王志敏 杨亚东 梅丽 赵沛义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8-16,共9页
为探究降低藜麦倒伏率的有效农艺措施。本研究对比5种不同化控剂(多效唑、金得乐、矮壮素、缩节胺和乙烯利)和打顶措施对藜麦植株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正常田间栽培的藜麦对照(CK)相比,喷施多效唑和矮壮素能够有效降低... 为探究降低藜麦倒伏率的有效农艺措施。本研究对比5种不同化控剂(多效唑、金得乐、矮壮素、缩节胺和乙烯利)和打顶措施对藜麦植株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1)与正常田间栽培的藜麦对照(CK)相比,喷施多效唑和矮壮素能够有效降低植株株高,提高植株叶片叶绿素含量;2)喷施矮壮素和打顶措施能增加藜麦单株叶面积,分别较CK高18.2%和9.7%,缩节胺处理抑制植株叶面积的增长,较CK处理降低12.1%。化控处理能够明显提高叶片光合速率和水分利用效率,其中矮壮素效果最佳;3)打顶能显著促进一级分枝数的增加,但侧枝折断率较高,喷施矮壮素显著降低一级分枝数和侧枝折断率;喷施化控剂能促进植株茎秆增粗,且金得乐和缩节胺处理茎秆增粗效果优于其他处理;4)化控处理显著增加单株籽粒重和产量,以矮壮素处理下产量最高,较对照高114.7%;喷施矮壮素、多效唑和打顶措施能显著提高藜麦千粒重。因此,喷施矮壮素能够显著控制株高,降低侧枝折断率,促进植株生长,提高叶片光合性能和产量,可作为藜麦高产栽培适宜的化控抗倒伏措施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藜麦 倒伏 产量
原文传递
高密度种植下氮肥和化控措施对春玉米茎秆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1
3
作者 刘笑鸣 顾万荣 +5 位作者 李彩凤 佟桐 王彬 吕英杰 赵猛 刘赵月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450-458,共9页
以玉米品种"龙育365"为材料,设置大田高密度种植90000株·hm^(-2),研究了化控剂玉黄金(30%胺鲜酯·乙利水剂)和3个不同氮肥水平(100、200和300 kg·hm^(-2),代码分别为N100、N200、N300)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茎... 以玉米品种"龙育365"为材料,设置大田高密度种植90000株·hm^(-2),研究了化控剂玉黄金(30%胺鲜酯·乙利水剂)和3个不同氮肥水平(100、200和300 kg·hm^(-2),代码分别为N100、N200、N300)对春玉米干物质积累、茎秆力学特征以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高密度种植下化控能够增加玉米穗粒数和千粒重,降低穗部秃尖长,减小各生育期叶面积,增加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花后干物质贡献率,分别比对照增加7.9%和3.2%;化控能增加基部节间抗折断力、穿刺强度和最小直径,显著降低基部节间长,增加抗倒伏能力,提高产量8.7%;玉米产量、穗粒数和叶面积均在N200处理下最高,秃尖长减小,N200处理花后干物质积累量和花后干物质贡献率增加,分别比N100和N300处理增加24.5%和9%;随氮肥水平的提高,茎秆抗折断力和穿刺强度显著降低,最大、小直径先增加后降低,基部节间长显著增加。相关分析表明:玉米产量与花后干物质贡献率(r=0.489*)、乳熟期叶面积(r=0.819*)呈显著正相关;玉米基部节间最大直径(r=0.517*)、基部节间长(r=0.505*)与花后干物质呈显著正相关;茎秆抗折断力与基部节间长(r=-0.84**)呈显著负相关,与基部节间最大直径(r=0.495*)呈显著正相关;穿刺强度与基部节间长度(r=-0.724**)呈显著负相关。本实验认为,200 kg·hm^(-2)氮肥与化控结合在黑龙江90000株·hm^(-2)种植密度下春玉米抗倒性最佳,且玉米产量最高,研究结果为黑龙江春玉米高密度种植下的化控防倒减氮增产技术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氮肥 产量 抗倒伏
原文传递
DPC化学控制对棉花株型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4
作者 周抑强 张巨松 《新疆农业大学学报》 CAS 1997年第2期1-4,共4页
研究在棉花的不同生育期,喷施不同浓度的DPC对棉花株型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DPC可以控制棉花主茎和果枝的节间长度,降低株高,缩短果枝,抑制侧枝的发生,减少无效果枝,降低空果枝率;可以改善棉花成铃结构,使棉铃空间分... 研究在棉花的不同生育期,喷施不同浓度的DPC对棉花株型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DPC可以控制棉花主茎和果枝的节间长度,降低株高,缩短果枝,抑制侧枝的发生,减少无效果枝,降低空果枝率;可以改善棉花成铃结构,使棉铃空间分布均匀,并具有提高单株结铃数和增加铃重的效果。在中等肥力,密度为18×104株·hm-2条件下,DPC化控用量135g·hm-2,分始蕾期、现蕾期和初花期3次喷施,浓度分别为0.03g·L-1,0.05g·L-1,0.2g·L-1,对建立株矮、枝短、铃大、铃多的紧凑株型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C 棉花 株型 产量
下载PDF
灌水及化控对不同粒色小麦籽粒灌浆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20
5
作者 杨桂霞 赵广才 +3 位作者 许轲 常旭虹 杨玉双 马少康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152-157,共6页
为了研究灌水和化控处理对不同粒色小麦籽粒灌浆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3个不同粒色小麦为材料,采用不同灌水及化控处理,研究花后小麦颖壳、籽粒、旗叶叶绿素含量、千粒重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花后5~30d,灌2水比灌3... 为了研究灌水和化控处理对不同粒色小麦籽粒灌浆和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以3个不同粒色小麦为材料,采用不同灌水及化控处理,研究花后小麦颖壳、籽粒、旗叶叶绿素含量、千粒重以及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花后5~30d,灌2水比灌3水处理的干物质积累速度快,花后15d和25d时,灌2水与灌3水处理的千粒重差异显著。灌水对灌浆速率的影响与千粒重相似。籽粒、颖壳、旗叶叶绿素含量及籽粒蛋白质含量、千粒重、灌浆速率在不同粒色小麦中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差异。本试验中化控处理对籽粒灌浆和叶绿素含量均无显著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灌水 叶绿素 灌浆 不同粒色小麦
下载PDF
氮肥-生长调节剂对寒地春玉米植株形态及产量的互作效应研究 被引量:20
6
作者 张倩 张明才 +5 位作者 刘明 谭伟明 肖佳雷 来永才 李召虎 段留生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29-37,共9页
氮肥过量使用导致玉米倒伏,限制了玉米产量潜力的发挥,而作物化控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玉米倒伏,但有关寒地春玉米氮肥与化控技术互作缺乏深入研究。本研究以郑单958和先玉335为材料,在不同氮肥水平下于玉米拔节初期(七片展开叶)叶面喷施植... 氮肥过量使用导致玉米倒伏,限制了玉米产量潜力的发挥,而作物化控技术可以有效解决玉米倒伏,但有关寒地春玉米氮肥与化控技术互作缺乏深入研究。本研究以郑单958和先玉335为材料,在不同氮肥水平下于玉米拔节初期(七片展开叶)叶面喷施植物生长调节剂30%己·乙水剂,研究寒地春玉米氮肥与调节剂的互作效应。试验结果表明,随氮肥施用量增加,玉米株高和穗位增高,茎叶夹角和基部第3节间长度增大,节间氮积累量增加,而叶面积指数(LAI)、节间直径、碳含量和木质素含量呈先增加后减少趋势,但节间碳氮比和抗折力随施氮量增加有下降趋势。中氮水平(180kg/hm2)改善了玉米冠层结构,促进了产量提高。30%己·乙水剂处理降低了株高和穗位高,减小了茎叶夹角和LAI,缩短了第3节间长,增加了节间直径、碳含量、木质素含量、碳氮比和抗折力,提高了植株的抗倒伏性,产量得到提高。研究结果表明,180kg/hm2的氮肥施用与30%己·乙水剂叶面喷施玉米产量最高,株型、群体结构和抗倒力最佳,是寒地春玉米氮肥与化控技术互作的最佳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春玉米 氮肥 产量 抗倒伏
原文传递
行距配置和化控对冬小麦茎秆质量和抗倒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9
7
作者 李振丽 程瑞婷 +1 位作者 李瑞奇 李雁鸣 《麦类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507-513,共7页
为明确行距配置和多效唑化控对小麦茎秆质量和抗倒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裂区试验,研究了行距配置(12cm等行距、15cm等行距、12.5cm+12.5cm+20cm共3个水平)和多效唑化控(对照、起身期化控、拔节期化控3个水平)对冬小麦茎秆形态的影响。结... 为明确行距配置和多效唑化控对小麦茎秆质量和抗倒性能的影响规律,采用裂区试验,研究了行距配置(12cm等行距、15cm等行距、12.5cm+12.5cm+20cm共3个水平)和多效唑化控(对照、起身期化控、拔节期化控3个水平)对冬小麦茎秆形态的影响。结果表明,株高、茎秆重心高度和节间长度基本上以15cm等行距处理的最小,12cm等行距处理的最大,这2种行距配置之间拔节期和开花以后的株高及成熟时基部节间长度差异均显著(P<0.05);而基部节间粗度、秆壁厚度、单位长度节间干重、茎秆机械强度及抗倒伏指数基本上以15cm等行距处理的最大或较大,12cm等行距处理的最小。起身期和拔节期喷施多效唑处理的小麦株高、节间长度和茎秆重心高度显著降低,基部节间粗度、秆壁厚度、茎秆机械强度有所增加,抗倒伏指数显著增大。除基部第二节间长度外,行距配置与化控互作对其他指标的影响不显著(P>0.05)。抗倒伏指数与株高、节间长度、重心高度呈极显著(P<0.01)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2、-0.76和-0.63),与茎秆机械强度、第1和第2节间单位长度干重、第2节间秆壁厚度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7、0.42、0.64和0.64),与第2、第3节间粗度和第3节间秆壁厚度相关不显著。因此,15cm等行距种植配合起身期或拔节期多效唑化控,可提高小麦茎秆质量和抗倒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冬小麦 行距配置 茎秆形态特征 抗倒伏指数
下载PDF
玉米化控技术及其应用 被引量:17
8
作者 李少昆 姜振东 《新疆农业科技》 1994年第4期8-9,共2页
玉米化控技术及其应用石河子农学院李少昆石河子农业局姜振东玉米化控是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或玉米健壮素喷洒玉米,使玉米植株矮化、敦实抗倒,通过密植获取高产的一项新技术。石河子农学院于1986年开始就两种药剂喷洒玉米的... 玉米化控技术及其应用石河子农学院李少昆石河子农业局姜振东玉米化控是指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乙烯利或玉米健壮素喷洒玉米,使玉米植株矮化、敦实抗倒,通过密植获取高产的一项新技术。石河子农学院于1986年开始就两种药剂喷洒玉米的生物学效应及应用技术进行了系统的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生长调节剂 应用
下载PDF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化控防倒伏技术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被引量:17
9
作者 方向前 包君善 +7 位作者 于世伟 于晶 赵洪祥 孟祥盟 张丽华 谭国波 闫卫平 边少锋 《农业科技通讯》 2011年第3期151-152,共2页
吉林省湿润冷凉区,低温寡照,降雨量大,种植玉米容易发生倒伏,而使用化控防倒伏技术可解决这一难题。文章通过近几年化控防倒伏技术在玉米生产上的应用,提出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为吉林省湿润冷凉区玉米优质、高产、稳产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
关键词 玉米生产 技术支撑 防倒伏 吉林省 湿润 低温寡照 降雨量
下载PDF
化控对高密度春玉米抗倒伏能力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5
10
作者 刘志铭 盖旭东 +3 位作者 李宝玉 兰天娇 孙宝龙 吕艳杰 《东北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5,共5页
为研究化控措施对玉米高密度种植下抗倒伏能力的影响,明确化控剂调控茎秆抗倒伏能力的机制,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分别在玉米6叶期喷施玉黄金、吨田宝和壮丰灵,分析了玉米生长过程中农艺性状,茎秆力学特征,茎秆和根系纤维素、半纤维素、... 为研究化控措施对玉米高密度种植下抗倒伏能力的影响,明确化控剂调控茎秆抗倒伏能力的机制,以先玉335为试验材料,分别在玉米6叶期喷施玉黄金、吨田宝和壮丰灵,分析了玉米生长过程中农艺性状,茎秆力学特征,茎秆和根系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含量以及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结果表明,玉黄金、吨田宝和壮丰灵均显著降低了玉米株高、穗位高和重心高度,增加了第3节间茎粗,倒伏率显著下降,茎秆穿刺强度和弯折强度分别增加了8.1%~23.3%和7.8%~21.2%,茎秆和根系木质素含量显著增加,产量增加了7.1%~11.6%,化控主要通过降低了玉米株高、穗位高,进而降低重心高度,同时增加茎秆的直径,增加茎秆木质素含量,提高了茎秆力学特征,从而降低倒伏率,增加了玉米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抗倒伏
原文传递
密度、肥料和化控对棉花生育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0
11
作者 刘以信 苏红 +1 位作者 王军 张武舜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29-32,共4页
对棉花结铃率、单株成铃数和产量影响最大的是栽培密度,其次是施肥(氮)量和化学调控。对株高、主茎果枝节间距影响最大的是化控,其次是密度和施肥量。同时为实现高产优质,提出了沿海棉区中等肥力棉田适宜的栽培密度、施肥量和缩节... 对棉花结铃率、单株成铃数和产量影响最大的是栽培密度,其次是施肥(氮)量和化学调控。对株高、主茎果枝节间距影响最大的是化控,其次是密度和施肥量。同时为实现高产优质,提出了沿海棉区中等肥力棉田适宜的栽培密度、施肥量和缩节安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肥料 生育特性 果节位 棉花
下载PDF
塑盘抛秧秧龄弹性指标研究 被引量:12
12
作者 林昌明 朱文俊 +1 位作者 吕步成 孙瑾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0-13,共4页
通过不同育秧方式下秧龄弹性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常规秧秧龄弹性为15~25天,最适秧龄20天左右;旱育秧秧龄弹性大,但3叶期易死苗,秧床培肥、浇水要求高;采取化控与控水相结合的半旱育秧能克服常规秧及旱育秧缺点,有效地增加... 通过不同育秧方式下秧龄弹性指标研究结果表明,常规秧秧龄弹性为15~25天,最适秧龄20天左右;旱育秧秧龄弹性大,但3叶期易死苗,秧床培肥、浇水要求高;采取化控与控水相结合的半旱育秧能克服常规秧及旱育秧缺点,有效地增加秧龄弹性,提高穗型及株高整齐度,其秧龄弹性指标为17~35天。大面积生产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抛秧 秧龄 弹性指标 育秧方式 水稻
下载PDF
南疆棉花种子包衣缓释缩节胺化控技术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4
13
作者 赵强 张巨松 +4 位作者 田晓莉 彭小峰 李斌 艾买提江 周春江 《新疆农业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25-30,共6页
【目的】应用种子包衣缓释缩节胺化控技术,简化棉花栽培管理措施和节本增效。【方法】采用高、中、低三个剂量的缓释缩节胺包衣,研究其对棉花生长发育、农艺及经济性状等的影响。【结果】缓释缩节胺包衣对棉花生长发育、农艺性状的影响... 【目的】应用种子包衣缓释缩节胺化控技术,简化棉花栽培管理措施和节本增效。【方法】采用高、中、低三个剂量的缓释缩节胺包衣,研究其对棉花生长发育、农艺及经济性状等的影响。【结果】缓释缩节胺包衣对棉花生长发育、农艺性状的影响与常规喷施相似,中、高剂量处理均能够有效防止棉花打顶前的徒长,各剂量对产量无显著影响,合适的剂量还具有增产趋势。【结论】棉花打顶前,缩节胺的持续释放能够代替常规喷施调控棉花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种子包衣 缓释缩节胺
下载PDF
缩节胺在棉花上的应用概况 被引量:13
14
作者 李颖 陈金湘 +1 位作者 李垚垚 易九红 《作物研究》 2008年第S1期457-459,465,共4页
对缩节胺的理化性质、作用机制、生理作用及生物学效应、在棉花上的应用及主要使用技术要点、使用DPC应注意的事项几方面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 棉花 栽培 缩节胺
下载PDF
氮肥运筹及化控对棉花源库质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7
15
作者 段海 徐立华 陈德华 《江苏农业研究》 CSCD 1999年第4期11-15,共5页
通过不同氮素及缩节铵运筹对棉花的源库影响的研究表明 :增施桃肥和增加化控能促进叶面积变化合理 ,后期下降缓慢 ,光合强度提高。在库上表现为单株果节数增多 ,成铃强度提高 ,叶铃比下降。在高肥力条件下 ,增强化控更能增加铃数 。
关键词 棉花 氮肥运筹 源库质量 产量 缩节铵
下载PDF
不同密度条件下化控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被引量:12
16
作者 王红军 郭书亚 +1 位作者 张艳 尚赏 《江苏农业科学》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66-69,共4页
研究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化控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夏玉米优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选用郑单958为玉米试验品种,设6.75万、7.50万、8.25万、9.00万株/hm^2共4个密度,在拔节期叶面喷施30%胺鲜脂·乙利水剂。试验结果表明,清... 研究不同种植密度条件下化控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为夏玉米优化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选用郑单958为玉米试验品种,设6.75万、7.50万、8.25万、9.00万株/hm^2共4个密度,在拔节期叶面喷施30%胺鲜脂·乙利水剂。试验结果表明,清水处理随密度的增加玉米穗位叶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Pn)、最大量子产量(Fv/Fm)、实际量子产量[Y(Ⅱ)]、光化学猝灭系数(qP)降低,非调节性能耗散量子产量[Y(NO)]和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增大。30%胺鲜脂·乙利水剂处理较清水处理,增加了叶片的叶绿素SPAD值和净光合速率,提高最大光化学效率、实际量子产量、光化学淬灭系数,降低非调节性能量消耗的量子产量、非光化学淬灭系数。最终8.25万株/hm^2的种植密度条件下,化控处理后的产量最高,达10 815.29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密度 夏玉米 光合特性 产量
下载PDF
密植化控对棉花增结内围铃及早熟性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11
17
作者 顾正清 刘章勇 王小琳 《棉花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16-219,共4页
在密植化控塑造较小个体组成适度群体的前提下,内位1~2果节着生有效铃的比率比对照提高15%以上;1~2果节着生有效铃的比例与10月份前收花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857**),与11月份后期棉花收获量呈极显著负相... 在密植化控塑造较小个体组成适度群体的前提下,内位1~2果节着生有效铃的比率比对照提高15%以上;1~2果节着生有效铃的比例与10月份前收花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857**),与11月份后期棉花收获量呈极显著负相关(r=-0.9914**),可使收花进度明显提高。获得这一早熟性能,是棉花生产早熟、高产、优质相结合的现实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密植 内围铃比率 早熟性
下载PDF
化控剂玉黄金对玉米品种东农253穗部和抗倒性影响 被引量:12
18
作者 魏湜 杨振芳 +4 位作者 顾万荣 李晶 陈喜昌 张立国 李波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7,15,共8页
选取东农253为试验材料,研究化控剂玉黄金(主要成分为胺鲜酯和乙烯利)对不同种植密度(设置5、6、7和8万株·hm-24个种植密度)下玉米穗部性状及抗倒伏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化控条件下,7万株·hm-2密度种植下玉米获得最高产量达13 ... 选取东农253为试验材料,研究化控剂玉黄金(主要成分为胺鲜酯和乙烯利)对不同种植密度(设置5、6、7和8万株·hm-24个种植密度)下玉米穗部性状及抗倒伏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化控条件下,7万株·hm-2密度种植下玉米获得最高产量达13 290.95 kg·hm-2。穗长、百粒重、行粒数易受环境影响,变异系数较大,穗长对产量影响最大,其次为粒重;玉黄金能缩短节间长度、降低株高和穗位,提高抗倒伏性能;玉黄金处理后明显改善茎部性状,增强玉米抗倒性能,茎秆性状优化有利于营养物质和水分向地上部运输,提高茎秆对穗部性状和籽粒产量贡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抗倒伏性状 穗部性状 产量
下载PDF
化控技术在水稻上应用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19
作者 于广星 王之旭 +3 位作者 侯守贵 王友芬 张立军 王一凡 《耕作与栽培》 2006年第6期41-43,共3页
对多效唑、烯效唑、赤霉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水稻上的应用研究进展及机理研究介绍,说明了化控技术在水稻栽培上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 水稻 多效唑 烯效唑
下载PDF
氮肥和化学调控对小麦品质的调节效应 被引量:10
20
作者 马少康 赵广才 +3 位作者 常旭虹 杨玉双 杨桂霞 徐凤娇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B08期190-193,共4页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氮肥和化学调控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和化控处理对籽粒蛋白组分和加工品质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与180kg/hm2的施氮量相比,施氮270kg/hm2显著提高了清蛋白、干湿面筋含量以及面粉吸水率,但增氮肥...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氮肥和化学调控对小麦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肥和化控处理对籽粒蛋白组分和加工品质有一定的调节作用。研究表明,与180kg/hm2的施氮量相比,施氮270kg/hm2显著提高了清蛋白、干湿面筋含量以及面粉吸水率,但增氮肥不利于球蛋白和醇溶蛋白含量的提高;与对照相比,起身期喷施麦巨金对蛋白组分和加工品质有明显的正调节效应,其中对清蛋白、干湿面筋含量和吸水率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喷施乙膦水剂有利于粉质参数的改善;喷施多聚氨基酸钾盐对沉降值和吸水率有一定的正调节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肥 小麦 品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