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7篇文章
< 1 2 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指标体系和层次分析法的洱海流域水环境承载力动态研究 被引量:102
1
作者 李新 石建屏 曹洪 《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338-1344,共7页
为了定量分析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对流域水环境的综合影响,根据水环境承载力概念模型并结合洱海流域水环境现状,建立了水环境承载力多目标优化模型.同时,选取人口、灌溉面积、国民生产总值(GDP)、化学需氧量(C... 为了定量分析人口增长、经济发展、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等因素对流域水环境的综合影响,根据水环境承载力概念模型并结合洱海流域水环境现状,建立了水环境承载力多目标优化模型.同时,选取人口、灌溉面积、国民生产总值(GDP)、化学需氧量(COD)、总氮(TN)、总磷(TP)作为水资源和水质量承载力指标,并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对湖区水环境承载力的权重,最后,运用指标体系评价法分别计算出2003—2009年洱海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结果表明,流域内人口承载超标,经济承载压力增长显著,富营养化指标——总氮(TN)多数年份超标且波动较大;洱海流域水环境承载力过载与实际情况吻合,相对而言,水资源承载力影响程度更大.水环境承载力的研究可为该流域的经济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和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科学的依据和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承载力 指标体系 洱海流域 层次分析法(AHP) 国民生产总值(GDP) 化学需氧量(cod)
原文传递
COD测定方法的发展与研究动态 被引量:37
2
作者 唐圣钧 石磊 赵由才 《四川环境》 2005年第1期40-43,共4页
本文较为全面地论述了COD测定方法的发展与研究现状。在论述了国标中COD标准方法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本文就标准方法的众多改进措施分类进行了比较与探讨,包括消解方法的改进、替代催化剂的研究以及氯离子干扰的消除,然后介绍了相关系数... 本文较为全面地论述了COD测定方法的发展与研究现状。在论述了国标中COD标准方法不足之处的基础上,本文就标准方法的众多改进措施分类进行了比较与探讨,包括消解方法的改进、替代催化剂的研究以及氯离子干扰的消除,然后介绍了相关系数法、电化学法、分光光度法和流动注射法等COD测定替代技术。本文认为,研究试剂用量少、无污染的绿色COD测定方法具有重要而积极的意义,而研究适应性强、运行可靠、性价比高的COD在线监测仪则是COD监测的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需氧量(cod) 测定方法 改进 研究动态 绿色
下载PDF
珠江口广州海域COD与DO的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量:38
3
作者 魏鹏 黄良民 +4 位作者 冯佳和 姜胜 李岚 刘树函 黄云峰 《生态环境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631-1637,共7页
于2003―2007年2月(冬季)、5月(春季)、8月(夏季)、10月(秋季)调查了广州海域16个站位的COD、DO以及其它理化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调查期间,COD质量浓度范围为0.76~9.12mg·L-1,平均值为2.83mg·L-1;溶解氧质量浓度范围为1.98... 于2003―2007年2月(冬季)、5月(春季)、8月(夏季)、10月(秋季)调查了广州海域16个站位的COD、DO以及其它理化因子的时空分布特征。调查期间,COD质量浓度范围为0.76~9.12mg·L-1,平均值为2.83mg·L-1;溶解氧质量浓度范围为1.98~9.79mg·L-1,平均值为5.27mg·L-1。结果表明,COD与DO的时空分布特征主要受生活污水排放,陆源排污,降雨量以及水动力状况等因素的影响。COD质量浓度在冬季和秋季较高,春季和夏季较低,而DO质量浓度则是冬季和春季高于秋季和夏季。空间分布上,COD质量浓度从湾内向湾外逐步递减,而DO变化趋势则相反,湾内站位在夏季出现缺氧区。相关性分析中,COD质量浓度与氮营养盐及Chl-a显著正相关,而DO则与COD、Chl-a、pH以及石油烃显著负相关。COD与DO分布特征对于河口地区的赤潮及碳循环研究有一定研究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珠江口 广州海域 化学需氧量(cod) 溶解氧(DO) 分布
下载PDF
总有机碳分析仪测定常见水的TOC 被引量:25
4
作者 吴启航 崔明超 《中国测试》 CAS 2009年第3期90-92,共3页
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有CODCr、CODMn、BOD5、TOC等,其中TOC指标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我国目前尚未将TOC列为常规监测项目,但是TOC作为水体重要指标将越来越受到重视。采集广州地区的常见水样:珠江水、... 水体有机物污染程度的综合指标有CODCr、CODMn、BOD5、TOC等,其中TOC指标是以碳的含量表示水体中有机物总量的综合指标,我国目前尚未将TOC列为常规监测项目,但是TOC作为水体重要指标将越来越受到重视。采集广州地区的常见水样:珠江水、池塘水、河涌水、污水厂进水、污水厂出水各10份用岛津公司的TOC-VCPH型总有机碳分析仪来分析,通过测定样品总碳和无机碳含量,计算二者的差值可得到总有机碳的测定值;用重铬酸钾氧化法(GB11914-89)测定了常见水样的COD。讨论了TOC和COD之间的关系,求出常见水样的COD和TOC一元回归方程,数据表明TOC和COD之间存在比较好的线性关系,可以用TOC指标代替或者计算出COD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分析 测定 总有机碳(TOc) 化学需氧量(cod)
下载PDF
ABR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刘大银 毕亚凡 +3 位作者 李庆新 郭立 张燕 刘煦晴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514-517,共4页
研究了ABR反应器对生活污水中COD的去除效果、影响因素及不同隔室的作用.实验表明,ABR可使生活污水COD出水指标达GB8978-1996二级水质标准,并达到或接近一级标准.除第一隔室外,第二隔室、第三隔室发挥了明显的关键作用.HRT为6~10h、反... 研究了ABR反应器对生活污水中COD的去除效果、影响因素及不同隔室的作用.实验表明,ABR可使生活污水COD出水指标达GB8978-1996二级水质标准,并达到或接近一级标准.除第一隔室外,第二隔室、第三隔室发挥了明显的关键作用.HRT为6~10h、反应温度18℃左右即可取得较好的处理效果,明显优于UASB反应器,体现了第三代厌氧反应器的优势,表明ABR具有去除有机污染物的巨大潜能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BR反应器 生活污水 化学需氧量(cod)) 隔室
下载PDF
聚丙烯酰胺水溶液的氧化降解作用研究 被引量:19
6
作者 詹亚力 杜娜 郭绍辉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08-111,120,共5页
以K2S2O8和K2S2O8/FeSO4为诱发剂、以运动粘度为指标研究了聚丙烯酰胺(PAM)氧化降解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了降解前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化学需氧量(COD)和溶液有机组成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K2S2O8浓度为100mg/L,FeSO4·7H2O浓度为... 以K2S2O8和K2S2O8/FeSO4为诱发剂、以运动粘度为指标研究了聚丙烯酰胺(PAM)氧化降解的最佳工艺条件,考察了降解前后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化学需氧量(COD)和溶液有机组成等方面的变化。结果表明,K2S2O8浓度为100mg/L,FeSO4·7H2O浓度为20mg/L时,体系中PAM可以达到最大程度的降解,此时溶液COD值较降解前增大,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明显降低,降解后主要产物为丙烯酰胺低聚体的衍生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酰胺水溶液 降解作用 平均相对分子质量 聚丙烯酰胺(PAM) 化学需氧量(cod) K2S2O8 FESO4 最佳工艺条件 氧化降解 指标研究 运动粘度 有机组成 cod 诱发剂 衍生物 低聚体 浓度
下载PDF
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研究及应用进展 被引量:23
7
作者 杨明 刘琪 +2 位作者 孙健 余琴芳 邓墨扬 《净水技术》 CAS 2020年第10期109-115,共7页
由于印染废水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常规"预处理+生化处理"难以使尾水达标排放,需添加深度处理单元进行进一步处理。对常用于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技术进行了分类阐述,介绍了各技术的优缺点。通过实例对各技术在工程中的研究及... 由于印染废水成分复杂、可生化性差,常规"预处理+生化处理"难以使尾水达标排放,需添加深度处理单元进行进一步处理。对常用于印染废水深度处理的技术进行了分类阐述,介绍了各技术的优缺点。通过实例对各技术在工程中的研究及应用进行归纳,提出目前印染废水深度处理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研究及应用方向提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染废水 深度处理 化学需氧量(cod) 色度
下载PDF
ABR处理猪场废水试验研究 被引量:22
8
作者 宋炜 付永胜 +1 位作者 王磊 李小华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S1期172-175,共4页
规模化养猪场排放的大量废水没有经过有效的回收利用或处理即直接排放,将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针对猪场废水有机物浓度高、难处理的现状,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反应器)处理猪场废水,借助试验装置,研究不同容积负荷和停留时间条件下,... 规模化养猪场排放的大量废水没有经过有效的回收利用或处理即直接排放,将对环境产生严重污染。针对猪场废水有机物浓度高、难处理的现状,采用厌氧折流板反应器(ABR反应器)处理猪场废水,借助试验装置,研究不同容积负荷和停留时间条件下,预酸化处理对污染物降解的影响,探索ABR技术处理猪场废水的可行性和运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场废水 ABR反应器 化学需氧量(cod) NH3-N
下载PDF
中国农业源主要污染物产生量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分析 被引量:21
9
作者 李君 庄国泰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9-25,共7页
研究了中国2000—2009年农业源主要污染物COD和氨氮产生量与同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可能存在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分析目前中国农业源污染所处阶段及进一步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0—2009年中国农业源主要污染物COD和氨氮产生量与人... 研究了中国2000—2009年农业源主要污染物COD和氨氮产生量与同期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可能存在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分析目前中国农业源污染所处阶段及进一步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2000—2009年中国农业源主要污染物COD和氨氮产生量与人均农业GDP的关系符合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当人均农业GDP达到7 037.04元时,中国农业源COD产生量达到拐点,拐点时的COD产生量为1 487.14万t;当人均农业GDP达到6 513.03元时,中国农业源氨氮产生量达到拐点,拐点时的氨氮产生量为193.72万t。若按照2000—2009年最低人均农业GDP年增长率5.76%来估算2009年以后各年人均农业GDP,那么,2014年中国农业源氨氮产生量将达到拐点,2016年中国农业源COD产生量将达到拐点。同时,由于农业源主要污染物产生量的区域差异性,以及产业结构、人口特征、农业生产特点等实际情况差异,辽宁、江苏、河南、湖北、广东、四川6省农业源主要污染物COD和氨氮产生量与各省的人均农业GDP之间未呈现显著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源污染 化学需氧量(cod) 氨氮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下载PDF
微乳液的油水分离和机理探讨及应用 被引量:21
10
作者 秦娟 辛寅昌 马德华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1797-1802,共6页
用特种表面活性剂使热力学稳定的微乳液变成热力学不稳定的乳状液,并发现该种特种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复配后能使微乳液油水分离。通过透射电镜(TEM)分析发现含有不溶性有机物的透明脱墨造纸废水的分散颗粒远远小于可见光的波长,呈现微... 用特种表面活性剂使热力学稳定的微乳液变成热力学不稳定的乳状液,并发现该种特种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复配后能使微乳液油水分离。通过透射电镜(TEM)分析发现含有不溶性有机物的透明脱墨造纸废水的分散颗粒远远小于可见光的波长,呈现微乳液状态,以该种透明废水作为实验对象,用特种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LYPW-301复配后分离该种微乳液状废水,通过化学需氧量(COD)测定表明:这种分离方法能够有效降低该种微乳液状废水的COD值。通过TEM分析微乳液和乳状液显微状态的变化探讨了微乳液的油水分离机理。这种分离方法能够有效地应用于其他各种造纸透明废水和油田透明废水的分离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种表面活性剂 微乳液 乳状液 油水分离 透射电镜(TEM) 化学需氧量(cod)
下载PDF
重铬酸钾法测定COD存在问题及改进研究进展 被引量:20
11
作者 温淑瑶 马占青 +1 位作者 高晓飞 王晓岚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43-46,76,共5页
肯定了传统的COD测定方法——重铬酸钾法的优点,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耗时长、试剂用量大、耗水、耗电、费人工、排污严重、存在氯的干扰、贵金属的浪费。较为全面地叙述了对上述各问题改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简单介绍了COD测定的几... 肯定了传统的COD测定方法——重铬酸钾法的优点,指出了存在的不足和问题:耗时长、试剂用量大、耗水、耗电、费人工、排污严重、存在氯的干扰、贵金属的浪费。较为全面地叙述了对上述各问题改进的国内外研究进展,简单介绍了COD测定的几种新方法,指出了未来需要的是准确、快速、稳定、灵敏、价格合理、携带方便、无二次污染的环境友好型COD在线自动监测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需氧量(cod) 重铬酸钾法 测定
下载PDF
银盐沉淀-铬酸盐法测定高氯离子水样中化学需氧量 被引量:20
12
作者 王俊荣 韩永红 刘宗斌 《冶金分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43-45,共3页
在用铬酸盐法测定水样的化学需氧量(COD)时,氯离子的干扰是通过加入HgSO4,使其与氯离子结合成可溶性的氯汞络合物而部分除去。本文在分析氯离子干扰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用硝酸银代替硫酸汞消除氯离子干扰,铬酸盐法测定高氯离子水样COD... 在用铬酸盐法测定水样的化学需氧量(COD)时,氯离子的干扰是通过加入HgSO4,使其与氯离子结合成可溶性的氯汞络合物而部分除去。本文在分析氯离子干扰机理的基础上,提出了用硝酸银代替硫酸汞消除氯离子干扰,铬酸盐法测定高氯离子水样COD的分析方法。该法应用于废水中COD测定,所得结果与硫酸汞掩蔽法相符,6次测定样品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2%。同时对COD废液的处理及回收利用进行了研究,给出了银、铬、铁的回收和银纯化的方法。本法测定COD的结果准确,避免了汞盐的二次污染,且节约试剂,是值得推广的清洁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需氧量(cod) 高氯离子 银盐沉淀法 铬酸盐 水样
下载PDF
三维电极方法处理石油工业废水COD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6
13
作者 陈武 李凡修 梅平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1年第z1期6-9,共4页
通过三维电极处理废水COD的实验 ,研究了三维电级的填充粒子电极 ,主电极及各项操作参数 ,得到了影响三维电极电化学反应器各参数的最佳水平组合。
关键词 三维电级 废水处理 化学需氧量(cod)
下载PDF
COD测试方法分析及若干问题探讨 被引量:15
14
作者 何导天 《广东化工》 CAS 2005年第5期50-52,共3页
化学需氧量(COD)是水质分析与监测的主要指标之一,能够有效反映废水有机污染的程度。文中介绍了当前3种主要的COD测试方法,并比较分析了它们的优缺点;同时概述了COD快速测定法和分光光度法。最后,提出了COD测试中的一些注意事项。
关键词 测试方法 若干问题 化学需氧量(cod) 分光光度法 快速测定法 cod测试 主要指标 水质分析 有机污染 比较分析 优缺点 监测 废水
下载PDF
油气田高Cl^-废水的COD测定 被引量:14
15
作者 陈集 尹忠 +1 位作者 冯英 樊松林 《西南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4期94-101,共8页
本文提出了用改进密封法测定油气田高Cl^-废水的COD。实验结果表明,这一方法有较高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能有效地消除cl^-的干扰,并能节省时间和减少占用空间,降低费用,方便操作。
关键词 化学需氧量(cod) 废水 定量分析
下载PDF
单介质与双介质结构介质阻挡放电水处理性能的比较 被引量:16
16
作者 侯世英 曾鹏 +3 位作者 刘坤 肖旭 罗书豪 殷忠宁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1562-1567,共6页
为研究不同结构介质阻挡放电(DBD)在水处理中的特性,首先搭建了可实现单介质阻挡放电和双介质阻挡放电的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相同实验条件下若要得到相似的放电功率,则双介质阻挡放电所需的电压远高于单介质阻挡放电;2种结构下所得... 为研究不同结构介质阻挡放电(DBD)在水处理中的特性,首先搭建了可实现单介质阻挡放电和双介质阻挡放电的实验平台。实验结果表明,相同实验条件下若要得到相似的放电功率,则双介质阻挡放电所需的电压远高于单介质阻挡放电;2种结构下所得的放电电压电流波形以及Lissajous图的形状均有一定的相似性,但等效电容等参数的不同使它们也存在一定的差别。然后在2种结构下以相近的放电功率,对质量浓度为100mg/L的碱性品红溶液进行了处理。通过对各自脱色率的对比分析发现,介质层数对脱色效果影响不大;通过对2种情况下的pH值和化学需氧量(COD)的对比分析说明,2种结构下发生的化学反应也是相似的,并且最终都达到了去除有机污染物的目的。通过对不同结构介质阻挡放电在水处理中的特性的实验研究和优劣分析,完善了介质阻挡放电处理污水的相关理论,可以为设计、优化介质阻挡放电水处理装置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质阻挡放电(DBD) 水处理 品红 脱色率 Lissajous图 化学需氧量(cod)
下载PDF
秦皇岛河流-海岸水动力和水质耦合模拟分析 被引量:16
17
作者 顾杰 胡成飞 +2 位作者 李正尧 匡翠萍 张永丰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1,共11页
基于MIKE FLOOD建立秦皇岛入海河流及其近岸海域一维、二维耦合河流-海岸水动力和水质模型,研究了秦皇岛海域和入海河流的水动力和污染物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海域潮流为半日潮,其中石河口南北支入海口流速变化过程差别较大,但水位变... 基于MIKE FLOOD建立秦皇岛入海河流及其近岸海域一维、二维耦合河流-海岸水动力和水质模型,研究了秦皇岛海域和入海河流的水动力和污染物分布规律。结果表明:(1)海域潮流为半日潮,其中石河口南北支入海口流速变化过程差别较大,但水位变化过程基本一致;(2)整体上河流入海口化学需氧量(COD)与流速呈正相关关系;(3)COD在近岸海域的扩散方向与涨落潮潮流方向一致,各入海河口海域落潮流期间的COD高于涨潮流。如上结论为赤潮爆发机理和应急处置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秦皇岛 一二维耦合模型 水动力 化学需氧量(cod)
下载PDF
高级芬顿反应处理染料废水的影响因素及工艺条件优化 被引量:13
18
作者 丁巍 董晓丽 +2 位作者 张秀芳 张新欣 陈由页 《大连轻工业学院学报》 2005年第3期178-181,共4页
通过实验分析高级芬顿体系处理染料废水的影响因素,并获得优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种因素对评价指标的影响顺序不同,但过氧化氢的影响始终是最大的。对COD去除的优化工艺为:H2O2浓度为300 mg/L,Fe2+浓度20 mg/L,H2C2O4浓度为15 mg/L... 通过实验分析高级芬顿体系处理染料废水的影响因素,并获得优化的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种因素对评价指标的影响顺序不同,但过氧化氢的影响始终是最大的。对COD去除的优化工艺为:H2O2浓度为300 mg/L,Fe2+浓度20 mg/L,H2C2O4浓度为15 mg/L,pH为3.0,时间为40 min。对TOC去除的优化工艺为:H2O2浓度为300 mg/L,Fe2+浓度20 mg/L,H2C2O4浓度为20 mg/L,pH为3.0,时间为60 min。在优化的工艺条件下能有效的降解3种染料,降解速率顺序为GR>X3-B>KN-R。处理后的废水COD去除率可达到80%,TOC去除率达到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芬顿体系 染料废水处理 化学需氧量(cod) 总有机碳(TOC)
下载PDF
海上油田废弃钻井液固液分离技术研究 被引量:14
19
作者 周建良 岳前升 +4 位作者 杨立平 朱益辉 吴洪特 白超峰 傅雄涛 《石油天然气学报》 CAS CSCD 2012年第9期148-151,4,共4页
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必须对海上油田废弃钻井液进行处理。以我国海上油田使用较广泛的有机正电胶钻井液为例,研究了废弃钻井液的固液分离技术。室内就酸化对破胶影响、无机混凝剂种类和加量、有机絮凝剂加量、pH值对絮凝效果影响以及适... 为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必须对海上油田废弃钻井液进行处理。以我国海上油田使用较广泛的有机正电胶钻井液为例,研究了废弃钻井液的固液分离技术。室内就酸化对破胶影响、无机混凝剂种类和加量、有机絮凝剂加量、pH值对絮凝效果影响以及适宜沉降时间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废弃钻井液进行酸化处理有利于固液分离和降低化学需氧量COD;优选出聚合硫酸铁PFS为无机混凝剂,适宜加量为3000mg/L;阳离子聚丙烯酰胺加量为10mg/L;pH值在6~8时有利于脱稳和絮凝;沉降时间不低于30min。现场试验结果表明,废弃钻井液固液分离后固相可以达到农用污泥排放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钻井液 固液分离 絮凝 化学需氧量(cod) 生化需氧量(BOD) 环境保护
下载PDF
微网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 被引量:12
20
作者 卢进登 李艳蔷 +1 位作者 康群 程胜高 《环境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93-94,共2页
采用不同规格的不锈钢网和尼龙网加工的微网组件与生物反应器一起构成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研究表明微网组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与微网的孔径密切相关,但与微网材料的相关性不明显。300目的微网组件对SS的去除率非常接近混合液经沉淀所能... 采用不同规格的不锈钢网和尼龙网加工的微网组件与生物反应器一起构成动态膜生物反应器。研究表明微网组件对污染物的去除效果与微网的孔径密切相关,但与微网材料的相关性不明显。300目的微网组件对SS的去除率非常接近混合液经沉淀所能达到的去除率,对COD的去除率大大高于经沉淀所能达到的去除率,表明了微网动态膜生物反应器存在开发应用的前景。同时提出了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网 动态膜生物反应器 悬浮固体(SS) 化学需氧量(cod)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