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镍磷纳米SiO_2化学复合镀层耐腐蚀特性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赵璐璐 金红 +1 位作者 金彦 李梦轲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4年第3期288-291,共4页
研究了镍 磷 纳米SiO2化学复合镀层的机理,用SEM和XRD等技术分析了复合镀层的微观结构,比较了传统的化学镀镍 磷层和纳米复合镀层的沉积速度和耐蚀性.结果表明,纳米SiO2颗粒的引入加快了化学镀层的沉积速度,在同等条件下可降低化学镀的... 研究了镍 磷 纳米SiO2化学复合镀层的机理,用SEM和XRD等技术分析了复合镀层的微观结构,比较了传统的化学镀镍 磷层和纳米复合镀层的沉积速度和耐蚀性.结果表明,纳米SiO2颗粒的引入加快了化学镀层的沉积速度,在同等条件下可降低化学镀的反应温度,镀层在酸、碱、盐水溶液中表现出了良好的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2 沉积速度 耐腐蚀特性 化学镀- 纳米复合 化学复合 化学镀 耐蚀性能 SEM XRD
下载PDF
镁合金化学镀镍-磷新工艺 被引量:9
2
作者 饶乾阳 蒙继龙 徐建 《新技术新工艺》 2005年第3期63-64,共2页
研究了一种新的镁合金化学镀镍-磷工艺,该工艺使用简单无害环境的前处理工艺,化学镀过程易于控制,并且在较大程度上降低了镁合金化学镀的成本,在化学镀过程中不产生对环境有害的物质,镀层耐蚀性良好。
关键词 化学镀- 新工艺 层耐蚀性 镁合金 降低 前处理工艺 研究
下载PDF
铝及其合金镀硬铬工艺 被引量:10
3
作者 董朝阳 《电镀与精饰》 CAS 2004年第2期24-25,共2页
叙述了在铝及其合金化学镀镍-磷基础上电镀硬铬工艺所获得的镀层有更好的结合力,耐磨性及抗冲击性能。利用化学镀Ni-P合金层与铝基有较好结合力及Ni-P合金层均匀、无孔的特点,通过控制Ni-P合金层的厚度,可以在其上获得理想的电镀硬铬镀层。
关键词 铝合金 硬铬 化学镀-
下载PDF
稀土钇在化学镀镍-磷中的作用 被引量:7
4
作者 冯贵层 张敬尧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9-31,共3页
在镍-磷化学镀液中添加氧化钇,研究了稀土钇对镀液的稳定性、镀速和镀层性能的影响。采用显微硬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磨损试验机等仪器,考察了稀土钇在化学镀镍-磷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少量的稀土钇即能有效提高镀液的稳定性和镀速;与... 在镍-磷化学镀液中添加氧化钇,研究了稀土钇对镀液的稳定性、镀速和镀层性能的影响。采用显微硬度计、扫描电子显微镜、磨损试验机等仪器,考察了稀土钇在化学镀镍-磷中的作用。结果表明:少量的稀土钇即能有效提高镀液的稳定性和镀速;与此同时,镀层的显微硬度、耐蚀性和耐磨性均得以提高,且腐蚀机制发生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钇 化学镀- 液稳定性 层性能
下载PDF
多元酯塑料化学镀镍-磷工艺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安维 张凌 龚荣州 《电镀与涂饰》 CAS CSCD 2002年第1期13-15,22,共4页
多元酯基体上化学镀镍 -磷工艺获得中、高磷含量合金镀层 ,探讨了镀液组分对镀层性能的影响 。
关键词 化学镀- 多元酯塑料 工艺参数
下载PDF
钛合金化学镀镍-磷前后处理对镀层耐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7
6
作者 刘刚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0期1-3,共3页
为了提高TC4钛合金化学镀镍-磷层的耐腐蚀性能,对TC4基材化学镀前作微弧氧化处理和化学镀后作低温热处理,采用中性盐雾法研究了其腐蚀性能。结果表明:TC4钛合金表面微弧氧化、化学镀镍-磷后作再热处理,镀层的耐蚀性能最好,达8级;直接化... 为了提高TC4钛合金化学镀镍-磷层的耐腐蚀性能,对TC4基材化学镀前作微弧氧化处理和化学镀后作低温热处理,采用中性盐雾法研究了其腐蚀性能。结果表明:TC4钛合金表面微弧氧化、化学镀镍-磷后作再热处理,镀层的耐蚀性能最好,达8级;直接化学镀后再热处理镀层的耐腐蚀性为5级,不经热处理镀层的耐蚀性能最差,仅为1级;微弧氧化和低温热处理均能大大提高化学镀镍-磷层的耐腐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TC4钛合金 微弧氧化 热处理 耐腐蚀性能
下载PDF
镁合金表面化学镀镍-磷合金稳定剂的选用 被引量:4
7
作者 薛燕 黄伟九 +1 位作者 沟引宁 徐凯 《机械工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2-14,18,共4页
研究了KI、KIO3、PbAc2、KIO3+PbAc2和KIO3+硫脲五种稳定剂对镁合金表面化学镀镍-磷合金镀液的稳定性、镀层的表面形貌及性能的影响,并优选出适合于镁合金表面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的最佳稳定剂。结果表明:随着稳定剂的加入,镀液的稳定... 研究了KI、KIO3、PbAc2、KIO3+PbAc2和KIO3+硫脲五种稳定剂对镁合金表面化学镀镍-磷合金镀液的稳定性、镀层的表面形貌及性能的影响,并优选出适合于镁合金表面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的最佳稳定剂。结果表明:随着稳定剂的加入,镀液的稳定性得到了改善,但不同种类稳定剂对镀液的稳定效果不同;二元复合稳定剂所得镀层的表面形貌、质量优于单一稳定剂的;根据镀层的性能,确定出KIO3+硫脲稳定剂是本试验条件下的最佳稳定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镁合金 化学镀- 稳定剂
下载PDF
化学镀镍-磷非晶态合金的阳极行为及钝化特性 被引量:1
8
作者 侯晓梅 《安徽建筑工业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年第2期73-75,共3页
利用电化学测试及 XPS等研究了化学镀 Ni-1 0 .4 % P非晶态合金在 H2 SO4溶液中的阳极行为及钝化特性 ,结果表明 ,镍 -磷合金稳钝电位较低 ,容易钝化。镍 -磷合金表面膜主要由 Ni3( PO4) 2 及 Ni( OH) 2 组成。表面膜中 Ni3( PO4) 2 含... 利用电化学测试及 XPS等研究了化学镀 Ni-1 0 .4 % P非晶态合金在 H2 SO4溶液中的阳极行为及钝化特性 ,结果表明 ,镍 -磷合金稳钝电位较低 ,容易钝化。镍 -磷合金表面膜主要由 Ni3( PO4) 2 及 Ni( OH) 2 组成。表面膜中 Ni3( PO4) 2 含量随电位正移而增加 ,合金的过钝化溶解是由于形成无保护性磷酸盐表面膜。溶液酸度提高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合金 PO 钝化 阳极 表面膜 非晶态合金 电位 化学测试 XPS
下载PDF
表面活性剂对化学镀镍-磷体系热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少友 蒋天智 邹勇 《化学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37-40,共4页
为确定表面活性剂对化学镀镍体系的影响程度,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固定工艺条件下苯磺酸钠(SBS)、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羟基磺丙基甜菜碱(DHSB)、琥珀酸二(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AOT)等5种表... 为确定表面活性剂对化学镀镍体系的影响程度,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研究了固定工艺条件下苯磺酸钠(SBS)、十二烷基磺酸钠(SDS)、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十二烷基羟基磺丙基甜菜碱(DHSB)、琥珀酸二(2-乙基己基)酯磺酸钠(AOT)等5种表面活性剂在铜基体上相对沉积量θ和吸附自由能ΔG的变化。结果表明,加入表面活性剂的ΔGS与未加表面活性剂的基础镀液的ΔGI差的绝对值小于3.5 kJ/mol;在含有表面活性剂的镀液体系中,固/液相界面所吸附的镍离子量存在一个限度;镀层沉积速率的高低与体系ΔG,ΔS,ΔH的值并不呈正相关性,影响该速率的能量基于化学能与镀层的结构及组成成分的差异所消耗的能量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面活性剂 化学镀-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热力学
下载PDF
无压烧结银与化学镀镍(磷)和电镀镍基板的界面互连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美玉 梅云辉 李欣 《机械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9-165,共7页
化学镀镍(磷)和电镀镍是最常用的两种基板镀镍工艺,但是目前关于烧结银与这两种镀镍界面互连的对比研究鲜见报道。提出一种在空气中无压烧结银-镍界面互连的工艺方法,研究烧结温度220~300℃对烧结银与化学镀镍(磷)和电镀镍基板互连强度... 化学镀镍(磷)和电镀镍是最常用的两种基板镀镍工艺,但是目前关于烧结银与这两种镀镍界面互连的对比研究鲜见报道。提出一种在空气中无压烧结银-镍界面互连的工艺方法,研究烧结温度220~300℃对烧结银与化学镀镍(磷)和电镀镍基板互连强度的影响,并且对比分析化学镀镍(磷)和电镀镍基板的表面形貌与粗糙度、化学成分、晶体结构,以及对烧结银-镍界面互连的连接强度和微观形貌的影响等。研究发现,随着烧结温度的升高,烧结银与化学镀镍(磷)和电镀镍的连接强度都先增大后降低,但是化学镀镍(磷)的富磷成分和非晶结构可以加速银-镍扩散和减缓镍的氧化,烧结银与化学镀镍(磷)的最大连接强度(42 MPa)比电镀镍基板高17 MPa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压烧结银 化学镀() 剪切强度
原文传递
香豆素添加剂对低温碱性化学镀镍-磷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黄草明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2-14,23,共4页
为了进一步将低温碱性化学镀镍-磷应用于工业生产,在已开发的低温碱性化学镀镍工艺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香豆素添加剂对镀速和镀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香豆素能使镀速增大,但浓度大于10 mg/L后镀速反会降低;香豆素为10 mg/L时镀层平滑、... 为了进一步将低温碱性化学镀镍-磷应用于工业生产,在已开发的低温碱性化学镀镍工艺基础上,重点研究了香豆素添加剂对镀速和镀层的影响。结果表明:少量香豆素能使镀速增大,但浓度大于10 mg/L后镀速反会降低;香豆素为10 mg/L时镀层平滑、致密,由球形颗粒组成,大小均匀,约为5~6μm,晶粒间无孔隙;香豆素对镍-磷镀层的组成基本无影响;香豆素为10 mg/L时镀层的XRD谱由Ni主衍射峰及Ni5P4次衍射峰组成;香豆素对Ni沉积峰电位无显著影响,但会使其阴极峰电流密度增大,且随香豆素浓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香豆素与磺酸类添加剂的协同作用使阴极峰电位显著负移,过电位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碱性 香豆素 低温
下载PDF
pH值对P20钢化学镀Ni-P层微观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12
作者 廖帆帆 胡明 《佳木斯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6年第2期233-235,共3页
化学镀作为一种表面处理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通过对P20钢基体进行化学镀镍-磷实验,调整p H值这一可控变量,以获得最适合P20钢的化学镀镍工艺.借助XRD、扫描电镜、显微硬度、结合力、电化学腐蚀等实验方法,对镀层组织结构和... 化学镀作为一种表面处理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通过对P20钢基体进行化学镀镍-磷实验,调整p H值这一可控变量,以获得最适合P20钢的化学镀镍工艺.借助XRD、扫描电镜、显微硬度、结合力、电化学腐蚀等实验方法,对镀层组织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和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P20钢上成功地实现了化学镀镍,P20钢化学镀镍的最佳p H值为4.2.化学镀Ni-P层组织均匀、致密,组成相的Ni和P的非晶相为主;划痕实验的结果表明,Ni-P镀层与基体间的结合力较强;通过对P20钢和Ni-P镀层在3.5%Na Cl溶液中进行电化学腐蚀对比实验不难得出,经过化学镀处理后,P20钢的耐蚀性得到了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 PH值 微观结构 耐蚀性
下载PDF
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中磷的测定 被引量:25
13
作者 刘定富 崔东 魏世洋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期39-41,共3页
准确、简便地测定镍-磷合金镀层的磷对化学镀镍工艺具有重要作用。采用浓硝酸退镀镍-磷合金镀层→高锰酸钾氧化→亚硝酸钠还原→加水定容的方法制备实验溶液,然后分别用磷钼钒黄分光光度法、磷钼酸铵容量法分析试液中的磷,再换算出镀层... 准确、简便地测定镍-磷合金镀层的磷对化学镀镍工艺具有重要作用。采用浓硝酸退镀镍-磷合金镀层→高锰酸钾氧化→亚硝酸钠还原→加水定容的方法制备实验溶液,然后分别用磷钼钒黄分光光度法、磷钼酸铵容量法分析试液中的磷,再换算出镀层中磷的质量分数,并与标准方法测定结果对比。结果表明:光度法测定的相对误差为7.93%,相对标准偏差为4.38%;容量法测定的相对误差为-1.83%,相对标准偏差为0.82%。容量法具有准确、简便的优点,可在生产实际和实验研究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合金 钼钒黄光度法 钼酸铵容量法
下载PDF
中温化学镀镍-磷合金镀液的周期循环实验研究 被引量:11
14
作者 邹建平 贺子凯 +2 位作者 黄鑫 丁海 石杰 《电镀与精饰》 CAS 2005年第4期8-11,共4页
在中温化学镀镍-磷合金体系下,采用酸性镀液配方进行周期循环实验,研究了添加方式对镀液的沉积速度、使用寿命以及镀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工艺对镀液寿命及镀层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当添加比例为开缸液的15%时,镀速在第1周期可... 在中温化学镀镍-磷合金体系下,采用酸性镀液配方进行周期循环实验,研究了添加方式对镀液的沉积速度、使用寿命以及镀层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添加工艺对镀液寿命及镀层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当添加比例为开缸液的15%时,镀速在第1周期可达到20.40μm/h,在第10周期仍有12.10μm/h,镀液使用寿命大于10个周期,所得镀层性能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温化学镀- 周期 液寿命
下载PDF
化学镀镍-磷合金复合稳定剂的优化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李雨 刘定富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28-32,共5页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稳定剂硫酸铜、碘酸钾、DL-半胱氨酸和硫酸铈复合使用对化学镀Ni-P合金镀液稳定性、镀速、镀层磷含量和孔隙率等性能的影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种稳定剂之间有相互促进作用,综合性能明显优于单一稳定剂,且复合使用... 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稳定剂硫酸铜、碘酸钾、DL-半胱氨酸和硫酸铈复合使用对化学镀Ni-P合金镀液稳定性、镀速、镀层磷含量和孔隙率等性能的影响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各种稳定剂之间有相互促进作用,综合性能明显优于单一稳定剂,且复合使用采用了清洁的原料,替代了重金属Pb2+;稳定剂硫酸铜、碘酸钾、DL-半胱氨酸和硫酸铈最佳复配的质量浓度分别为:25、20、3和7.5mg/L,镀后测得镀速12.54μm/h、镀液稳定常数91.85%、孔隙率0、镀层磷质量分数为10.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合金 复合稳定剂 层性能
下载PDF
镁合金化学镀镍-磷合金溶液的优化与镀层性能 被引量:7
16
作者 胡荣 邵忠财 《材料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4-7,40,共4页
为了开发出对镁合金腐蚀性小的化学镀镍-磷合金溶液,以氢氧化镍作为镍离子的提供者,避免SO^(2-)_4,Cl^-,NO^-_3等对镁合金基体的腐蚀;在镀液中加入了适量的植酸缓蚀剂,以进一步减轻镀液对镁合金的腐蚀。先研究了镍盐浓度、植酸浓度、工... 为了开发出对镁合金腐蚀性小的化学镀镍-磷合金溶液,以氢氧化镍作为镍离子的提供者,避免SO^(2-)_4,Cl^-,NO^-_3等对镁合金基体的腐蚀;在镀液中加入了适量的植酸缓蚀剂,以进一步减轻镀液对镁合金的腐蚀。先研究了镍盐浓度、植酸浓度、工作条件(温度与pH值)单因素对镀速和镀层孔隙率的影响,再用正交试验法优化了镀液组成及施镀工艺条件;采用周期试验法估算了镀液的使用周期(MTO)。分别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电化学工作站和锉刀、热震法测试了镍-磷合金镀层的形貌、耐蚀性和结合力。结果表明:在优化镀液和施镀工艺参数下,镍-磷合金镀层完整均匀,耐蚀性能良好,且与基体结合牢固;在合理的补加条件下MTO可达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使用周期 化学镀-合金溶液 AZ91D镁合金 氢氧化 植酸 层性能
下载PDF
乳酸对柠檬酸化学镀镍-磷合金的影响 被引量:6
17
作者 刘建成 刘定富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34-37,共4页
以沉积速度、镀层磷含量、稳定常数为评价指标,考察了乳酸在0~10mL/L质量浓度范围内对柠檬酸化学镀镍-磷合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镀θ为88℃、pH为4.80的条件下,在0~10 mL/L乳酸质量浓度范围内,沉积速度为10.851~11.930μm/h,稳定... 以沉积速度、镀层磷含量、稳定常数为评价指标,考察了乳酸在0~10mL/L质量浓度范围内对柠檬酸化学镀镍-磷合金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镀θ为88℃、pH为4.80的条件下,在0~10 mL/L乳酸质量浓度范围内,沉积速度为10.851~11.930μm/h,稳定常数为0.738~0.978,镀层中磷质量分数为9.84%~10.40%,当镀液中乳酸质量浓度为5.0mL/L时,沉积速度最快,稳定常数最大,镀层磷质量分数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合金 乳酸 质量分数 稳定常数
下载PDF
基于图像处理的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腐蚀形貌特征提取 被引量:6
18
作者 周静 龙小宏 《电镀与环保》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16-19,共4页
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采集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的腐蚀形貌原始图像。首先,采用一重小波重构进行原始图像预处理,在保留图像特征的同时滤除大部分冗余信息;然后,进行图像二值化和形态学处理;最终,较为完整地提取出腐蚀形貌特征。结果表明... 借助于扫描电子显微镜采集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的腐蚀形貌原始图像。首先,采用一重小波重构进行原始图像预处理,在保留图像特征的同时滤除大部分冗余信息;然后,进行图像二值化和形态学处理;最终,较为完整地提取出腐蚀形貌特征。结果表明:采用图像处理技术能够提取出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的腐蚀形貌特征。这为评价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在氢氧化钠溶液中浸泡不同时间后的腐蚀程度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征提取 腐蚀形貌 化学镀-合金 氢氧化钠腐蚀
下载PDF
七种稀土元素对酸性化学镀镍-磷合金镀层的影响 被引量:5
19
作者 施力匀 刘定富 +2 位作者 曾庆雨 孔令海 沈岳军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14,共5页
在酸性化学镀镍镀液中分别加入Ce、La、Y、Sm、Sc、Lu和Tm七种稀土元素,对基材进行化学镀镍,探究稀土元素对沉积速率、镀层孔隙率及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证明,七种稀土元素对沉积速率以及镀层性能影响各不相同。其中,Ce、Y和Lu三种稀土... 在酸性化学镀镍镀液中分别加入Ce、La、Y、Sm、Sc、Lu和Tm七种稀土元素,对基材进行化学镀镍,探究稀土元素对沉积速率、镀层孔隙率及表面形貌的影响。结果证明,七种稀土元素对沉积速率以及镀层性能影响各不相同。其中,Ce、Y和Lu三种稀土元素在一定质量浓度范围内有加速作用,加入4 mg/L Ce的加速比最大,为18.05%。七种稀土元素对镀层孔隙率均有抑制作用,最低能达到0.32个/c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稀土元素 沉积速率 孔隙率 化学镀-合金
下载PDF
柠檬酸体系化学镀镍-磷合金辅助配位剂的筛选 被引量:5
20
作者 沈岳军 刘宵 +3 位作者 周嵘 刘定富 曾庆雨 叶涛 《电镀与精饰》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5-18,共4页
配位剂在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柠檬酸为化学镀镍-磷合金主配位剂,采用温度80~85℃进行施镀,以沉积速率、孔隙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实验考察乳酸、丁二酸、氨三乙酸和甘氨酸四种辅助配位剂对化学镀镍的络合作用,在... 配位剂在化学镀镍-磷合金工艺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以柠檬酸为化学镀镍-磷合金主配位剂,采用温度80~85℃进行施镀,以沉积速率、孔隙率为评价指标,通过实验考察乳酸、丁二酸、氨三乙酸和甘氨酸四种辅助配位剂对化学镀镍的络合作用,在此基础上对乳酸、丁二酸两种辅助配位剂进行复配,以求更好的沉积速率和耐蚀性。结果表明,在乳酸的体积分数为0.016,丁二酸的质量浓度为6 g/L时,复配效果最佳,沉积速率达到14.29μm/h,镀层孔隙率仅0.32个/cm2,镀层表观形貌平整、致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镀-合金 柠檬酸体系 辅助配位剂 乳酸 丁二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