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6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解质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
作者 易锦馨 霍志鹏 +2 位作者 Abdullah M.Asiri Khalid A.Alamry 李家星 《化学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1期1624-1633,共10页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因充放电快、功率密度高和循环寿命长的优异性能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电解质作为影响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其离子类型与尺寸、电化学窗口及电导率等性质对器件的工作电压、能量密度及循环寿命...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储能装置,因充放电快、功率密度高和循环寿命长的优异性能而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电解质作为影响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关键因素之一,其离子类型与尺寸、电化学窗口及电导率等性质对器件的工作电压、能量密度及循环寿命有着重要影响。针对近年来的研究现状,本文概述了超级电容器的储能原理、性能评估的关键参数及电解质在超级电容器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介绍了电解质的分类,包括水系电解质、有机电解质、离子液电解质和氧化还原电解质在内的液态电解质,及包括固态聚合物电解质、无机固态电解质及凝胶聚合物电解质在内的固态/准固态电解质。评述各类电解质的最新研发进展,讨论了电解质性质对超级电容器性能的影响,并阐明了超级电容器电解质的设计和优化方法。最后,分析了制备高性能电解质所面临的困难,并就其未来的研究方向作出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级电容器 电解质 能量密度 功率密度电 化学窗口 电导率
原文传递
离子液体及其在分离分析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60
2
作者 肖小华 刘淑娟 +1 位作者 刘霞 蒋生祥 《分析化学》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69-574,共6页
室温离子液体是一类熔点在室温附近的熔融盐,以其熔点低、蒸汽压小、电化学窗口宽、酸性可调节以及良好的溶解性等特点在电化学、有机合成、催化、分离等领域应用广泛。综述了离子液体在分离分析上的应用进展。参考文献48篇。
关键词 应用进展 分离分析 室温离子液体 化学窗口 有机合成 参考文献 熔融盐 蒸汽压 溶解性 可调节 熔点 酸性
下载PDF
室温离子液体的性质和应用 被引量:11
3
作者 顾浩 方岩雄 张焜 《精细与专用化学品》 CAS 2005年第7期10-11,17,共3页
室温离子液体由于其强导电性、不挥发性和宽电化学窗口,使得它们可以作为绿色溶剂、催化剂和电解质,广泛地使用在各个领域。离子液体阴阳离子根据其结构进行分类。其性质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调节形成离子液体的阴阳离子结构而达到。目前... 室温离子液体由于其强导电性、不挥发性和宽电化学窗口,使得它们可以作为绿色溶剂、催化剂和电解质,广泛地使用在各个领域。离子液体阴阳离子根据其结构进行分类。其性质可以根据需要,通过调节形成离子液体的阴阳离子结构而达到。目前离子液体主要应用在化学反应、电化学、分离过程这3个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室温离子液体 应用 性质 化学窗口 绿色溶剂 阴阳离子 离子结构 化学反应 分离过程 导电性 挥发性 电解质 催化剂
原文传递
一种新型聚合物电解质的研制 被引量:9
4
作者 王占良 唐致远 《高分子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847-851,共5页
合成了聚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腈 甲基丙烯酸锂 ) (简记为PMAML)新型聚合物电解质基质材料 ,把它与聚偏氟乙烯 (PVDF)共混制备了凝胶化的聚合物电解质 .通过核磁共振波谱确定了PMAML的组份含量 ,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该聚合物基质膜的... 合成了聚 (甲基丙烯酸甲酯 丙烯腈 甲基丙烯酸锂 ) (简记为PMAML)新型聚合物电解质基质材料 ,把它与聚偏氟乙烯 (PVDF)共混制备了凝胶化的聚合物电解质 .通过核磁共振波谱确定了PMAML的组份含量 ,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了该聚合物基质膜的表面形貌 .利用交流阻抗技术测试了其电导率 ,室温下电导率可达2 5× 10 - 3S·cm- 1 .采用线性伏安扫描方法研究了该聚合物电解质的电化学稳定性 ,其电化学稳定窗口为4 5V .通过受限扩散实验测得电解质中离子的扩散系数为 8 12× 10 - 7cm2 ·s- 1 .组装的聚合物电解质锂离子电池首次充放电效率为 89% ,前 5次循环容量基本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物电解质 离子导电材料 锂离子电池 电导率 化学窗口 凝胶化 研制
下载PDF
固态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5
作者 周伟东 黄秋 +3 位作者 谢晓新 陈科君 李薇 邱介山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1788-1805,共18页
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挑战是如何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电池的安全性,使用固态电解质的固态锂电池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两个问题。固态电解质是固态电池发展的关键材料。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olid-statepolymer electrolyte,SPE)具有较高的柔... 目前锂离子电池的关键挑战是如何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和电池的安全性,使用固态电解质的固态锂电池可以有效地缓解这两个问题。固态电解质是固态电池发展的关键材料。固态聚合物电解质(solid-statepolymer electrolyte,SPE)具有较高的柔韧性、优良的加工性和良好的界面接触性,是固态锂金属电池理想的电解质材料。SPE的离子导电性、电化学窗口以及与电极之间界面的稳定性对固态锂电池的综合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根据电化学稳定窗口的不同,本文主要综述了:①低电压稳定SPE,与锂金属具有良好的相容性,通过交联、共混、共聚以及与无机填料复合的方法可以有效降低其结晶度,提升聚合物离子电导率;②高电压稳定SPE体系,能够匹配高电压正极使用,有效提高锂金属电池的能量密度;③多层结构SPE体系,能够同时承受锂金属负极的还原和高电压正极的氧化,为进一步开发高性能SPE和提高电池能量密度提供了新思路。最后,对三种SPE体系进行了总结和展望,指出低电压稳定SPE的研究重点在于提高离子电导率以及力学性能,高电压稳定SPE的关键在于降低材料的最高占据分子轨道(highest occupiedmolecularorbital,HOMO)以及建立正极界面处稳定的CEI层,多层SPE的研究重点在于合适的电池和电极结构设计。构建可与正、负极同时稳定或者同时形成界面钝化层的高导离子聚合物结构是未来的研究重点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态锂电池 聚合物电解质 化学窗口 多层聚合物电解质
下载PDF
温度对氯化胆碱/多元醇型低共熔溶剂物性的影响 被引量:13
6
作者 何志强 鄢浩 +3 位作者 王骑虎 余兴露 吴凯 徐毅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84-392,共9页
合成了4种氯化胆碱多元醇型低共熔溶剂,并在303~343 K时分别测定了4种低共熔溶剂的密度、黏度、电导率等物性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4种低共熔溶剂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均符合简单的线性关系,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电导率随温度的... 合成了4种氯化胆碱多元醇型低共熔溶剂,并在303~343 K时分别测定了4种低共熔溶剂的密度、黏度、电导率等物性随温度变化的规律.结果表明:4种低共熔溶剂的密度随温度的变化均符合简单的线性关系,黏度随温度的升高而下降,电导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快速增加;无论是黏度还是电导率,它们与温度的关系均较好地符合阿伦尼乌斯指数关系.另外,根据阿伦尼乌斯公式计算了4种低共熔溶剂的黏度活化能和电导率活化能,并采用循环伏安法测定了333 K时4种低共熔溶剂的电化学窗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共熔溶剂 密度 黏度 电导率 化学窗口
下载PDF
离子液体中铈的电沉积行为 被引量:10
7
作者 玉山江.哈斯木 刘瑞泉 米红宇 《稀有金属》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32-440,共9页
以一氯丁烷、N-甲基咪唑和KPF6为原料合成了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BMIM]PF6),用红外光谱(IR)法对合成的[BMIM]PF6进行了结构分析。用循环伏安法分别测试了[BMIM]PF6的电化学窗口和在[BMIM]PF6中加入乙二醇(EG)和CeCl3... 以一氯丁烷、N-甲基咪唑和KPF6为原料合成了1-丁基-3-甲基咪唑六氟磷酸盐离子液体([BMIM]PF6),用红外光谱(IR)法对合成的[BMIM]PF6进行了结构分析。用循环伏安法分别测试了[BMIM]PF6的电化学窗口和在[BMIM]PF6中加入乙二醇(EG)和CeCl3形成的体系([BMIM]PF6-EG-CeCl3)中Ce(III)的电化学行为。结果表明,在80℃时[BMIM]PF6的电化学窗口为4.0 V,[BMIM]PF6-EG-CeCl3体系中Ce(III)的电沉积是受扩散控制的不可逆电极过程,此过程传递系数α为0.05,扩散系数D0为2.45×10-6cm2·s-1。通过扫描电镜(SEM)观察了Ce在Cu片表面上电沉积层的形貌,发现随着沉积电势的增加,金属铈镀层的颗粒呈从小到大的变化规律。用X射线能量色散谱(EDS)分析了该电沉积层成分发现电沉积镀层为纯金属铈及其氧化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循环伏安 化学窗口 电沉积
原文传递
离子液体电化学窗口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0
8
作者 齐灿灿 华一新 +3 位作者 徐存英 李坚 张启波 李艳 《过程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94-707,共14页
综述了离子液体及其电化学窗口的应用现状,总结了大量国内外研究离子液体电化学窗口的数据,包括AlCl3类、咪唑类、季铵盐类等离子液体.电化学窗口的大小与离子液体的阴阳离子种类、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种类及离子液体中杂质有关.通过分... 综述了离子液体及其电化学窗口的应用现状,总结了大量国内外研究离子液体电化学窗口的数据,包括AlCl3类、咪唑类、季铵盐类等离子液体.电化学窗口的大小与离子液体的阴阳离子种类、工作电极和参比电极种类及离子液体中杂质有关.通过分析阴阳离子种类、工作电极、参比电极的影响,得出阴极极限电势大小顺序为季铵盐≈季鏻盐>吡咯烷>哌啶≈吗啉>六亚甲基亚胺盐≈咪唑>锍盐>吡啶,阳极极限电势的顺序为NTf2-≈RFBF3->BF4->TSAC->F(HF)2.3->CF3COO->HCOO-.不同工作电极下,离子液体的电化学窗口按W>GC>Pt≈Au顺序依次降低.在研究离子液体时,钨是最好的工作电极材料.以Li/Li+为参比电极测得的电势最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化学窗口 阴离子 阳离子 极限电势 电极
原文传递
锂离子固体电解质研究中的电化学测试方法 被引量:10
9
作者 黄晓 吴林斌 +2 位作者 黄祯 林久 许晓雄 《储能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20年第2期479-500,共22页
锂离子固体电解质是发展高安全性固态锂电池的关键材料,其性能与全电池的性能表现密切相关。离子电导率、电子电导率、化学窗口和对锂界面稳定性是锂离子固体电解质的基础电化学性能。对这些基础性能的准确测试有助于分析锂离子固体电... 锂离子固体电解质是发展高安全性固态锂电池的关键材料,其性能与全电池的性能表现密切相关。离子电导率、电子电导率、化学窗口和对锂界面稳定性是锂离子固体电解质的基础电化学性能。对这些基础性能的准确测试有助于分析锂离子固体电解质材料的特性与功能,指导固态电池的构建。本文详细介绍交流阻抗谱法测试锂离子固体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的原理,并结合实例分析了仪器设备、阻塞电极、电极引线和测试偏压对测量结果的影响。针对氧化物、硫化物和聚合物三类锂离子固体电解质体系,本文介绍对称电池的制作方法并结合实测得到的典型阻抗谱曲线分析不同种类电解质材料的差异。此外,本文详细阐述了基于离子阻塞电极的直流极化方法测量电解质的电子电导率、基于改进的Hebb-Wagner电池构型的循环伏安法测量电解质的电化学窗口和基于金属锂对称电池的电化学循环方法测量电解质与锂的界面稳定性,并结合具体案例阐述数据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体电解质 电导率 化学窗口 界面稳定性 锂电池
下载PDF
离子液体在多孔碳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毅 高德淑 +2 位作者 李朝辉 蒋晶 苏光耀 《化学研究》 CAS 2005年第2期38-41,共4页
制备了数种离子液体及离子液体有机溶液电解质,用线性电位扫描法测试了它们的电化学窗口;并通过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电势阶跃等电化学方法,对它们在多孔碳电极中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溶剂对1-乙基-3-甲基咪唑类离子液... 制备了数种离子液体及离子液体有机溶液电解质,用线性电位扫描法测试了它们的电化学窗口;并通过循环伏安、交流阻抗、电势阶跃等电化学方法,对它们在多孔碳电极中的电化学性能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溶剂对1-乙基-3-甲基咪唑类离子液体有机溶液电解质的电化学窗口有较大的影响.离子液体及离子液体有机溶液电解质在多孔碳电极上的电化学性能与其电导率密切相关,电导率越大,充电时间常数越小,比容量越大;但比容量降低的倍率远小于电导率降低的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学性能 多孔碳电极 离子液体 线性电位扫描法 化学窗口 有机溶液 化学方法 电解质 电导率 循环伏安 交流阻抗 电势阶跃 时间常数 容量降低 咪唑类 比容量 倍率 充电
下载PDF
纳米SiO_(2)微球在PMMA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中的尺寸效应及其在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1
作者 赵莉 杜蘅 +4 位作者 刘虎 龚䶮 李昕 陈彦锟 吴燕 《复合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1446-1454,共9页
本文采用St?ber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纳米SiO2微球,将其加入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中,研究了纳米SiO2的尺寸效应及其对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正硅酸乙酯和乙醇的体积比影响所得纳米SiO2微球粒径大小... 本文采用St?ber法制备了不同粒径纳米SiO2微球,将其加入到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中,研究了纳米SiO2的尺寸效应及其对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正硅酸乙酯和乙醇的体积比影响所得纳米SiO2微球粒径大小,乙醇所占体积比例越大,制备的纳米SiO2微球粒径越小。在PMMA基凝胶聚合物电解质中,当纳米SiO2微球用量相同时,电解质的电化学窗口随着纳米SiO2微球粒径的减小先增大后减小,离子电导率随纳米SiO2微球粒径的增大而增大,在纳米SiO2微球粒径为150 nm时电化学窗口达到最大,离子电导率的增速也变得不明显。当粒径为150 nm的纳米SiO2微球含量为7wt%时,PMMA凝胶电解质的电化学窗口为4.8 V,电导率为1.13 mS/cm。以该电解质组装结构为:导电玻璃(ITO)‖SiO2/碳酸丙烯脂(PC)-LiClO4/PMMA‖金属-超分子聚合物‖ITO的透射式全固态电致变色器件,所得器件可在淡绿色和深蓝色之间变色,对比度高达60.1%,且器件的稳定性得以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SiO_(2)微球 凝胶聚合物电解质 尺寸效应 化学窗口 电致变色器件
原文传递
Recent advances in ionic liquid-based 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s 被引量:5
12
作者 王晓琳 郝京诚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16期1281-1295,共15页
Ionic liquids (ILs) have been generally described as molten salts which are composed of asymmetric cations and anions. They exist in liquid state below 100 ℃. Both ILs and their composite materials have been widely... Ionic liquids (ILs) have been generally described as molten salts which are composed of asymmetric cations and anions. They exist in liquid state below 100 ℃. Both ILs and their composite materials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various fields. Attributed to the outstanding properties including the thermal and chemical stabilities, the negligible volatility, the high ionic conductivity, the wide electrochemical window, and the easy design in the construction, ILs have been applied in electrochemical applications including the electrocatalysis, the electrosynthesis, the electrodeposition, the electrochamical devices and sensors. In addition to the application in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ILs have also been used in biosensors because of their biocompatibiciy. Here, we review the recent devel- opments for the applicaitons of ILs in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and biosensors, including the corresponding properties of ILs suitable for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Electrochemical biosensors constructed by numorous composites are the emphasis in the review.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nic liquids Electrochemical sensors Biosensors
原文传递
FEC体系高电压电解液性能研究 被引量:5
13
作者 赵本好 许鹏 谢佳 《电池工业》 CAS 2013年第1期51-54,共4页
在常规碳酸酯基电解液中加入20%(体积百分数)氟代碳酸乙烯酯(FEC),可将电解液电化学窗口提高至4.7V。LiNi0.5Mn1.5O4//Li半电池测试结果表明,FEC的加入不影响电池库伦效率和材料克容量发挥,其中含20%FEC电解液可以使锂离子电池在0.5C充... 在常规碳酸酯基电解液中加入20%(体积百分数)氟代碳酸乙烯酯(FEC),可将电解液电化学窗口提高至4.7V。LiNi0.5Mn1.5O4//Li半电池测试结果表明,FEC的加入不影响电池库伦效率和材料克容量发挥,其中含20%FEC电解液可以使锂离子电池在0.5C充放电条件下100次循环容量保持率为98.5%,远高于使用不含FEC常规电解液的锂离子电池容量保持率(8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酸酯基电解液 氟代碳酸乙烯酯 锂离子电池 化学窗口 容量保持率
下载PDF
固态电解质与电极界面的稳定性 被引量:5
14
作者 冯吴亮 王飞 +3 位作者 周星 吉晓 韩福东 王春生 《物理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2期131-143,共13页
相比于有机体系锂离子电池,全固态锂金属电池有望同时提高电池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因而受到广泛的研究和关注.固态电解质的电化学窗口决定了电解质在高压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是否保持稳定.目前的固态电解质,热力学稳定电化学窗口较窄,限制了... 相比于有机体系锂离子电池,全固态锂金属电池有望同时提高电池安全性和能量密度,因而受到广泛的研究和关注.固态电解质的电化学窗口决定了电解质在高压电池充放电过程中是否保持稳定.目前的固态电解质,热力学稳定电化学窗口较窄,限制了其与高电压正极以及锂金属负极的匹配.因而能否形成动力学稳定的界面,决定了全固态电池是否能够持续高效工作.本文总结归纳了固态电解质的热力学稳定窗口的实验和理论计算研究进展,并对提高界面稳定性的实验进展进行了简述.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动力学稳定性界面及防止锂枝晶的思路,并展望了全固态电池界面构建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固态电解质 化学窗口 界面稳定性 全固态电池
下载PDF
镁离子电池电解液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5
作者 满跃华 Pauline Jaumaux +4 位作者 徐一帆 费雅婷 莫祥银 汪国秀 周小四 《Science Bulletin》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16期1819-1842,M0004,共25页
镁离子电池因其高理论容量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被认为是下一代储能系统的潜在候选者.然而,镁离子电池的发展受到镁负极与常见的镁盐和传统有机液体电解液溶剂不相容的限制.因此,电解液的发展是开发高效镁离子电池的决定性因素.镁离子电池... 镁离子电池因其高理论容量和丰富的自然资源被认为是下一代储能系统的潜在候选者.然而,镁离子电池的发展受到镁负极与常见的镁盐和传统有机液体电解液溶剂不相容的限制.因此,电解液的发展是开发高效镁离子电池的决定性因素.镁离子电池的进一步应用所面临的一个主要挑战是开发具有适当的电化学窗口、与镁负极兼容、安全性高的电解液.当前,用于镁离子电池的主要电解液类型包括有机液体电解液、水系电解液、离子液体电解液和固态电解质.本文强调了每个类别中高性能镁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最新进展,对先进电解液的设计策略进行了系统评估,分析了每种电解液的优点和局限性以及对现有问题的解决方案,并从电解液合成的角度讨论了镁离子电池的发展;最后,讨论并设想了镁离子电池电解液的未来设计,这将对进一步提高镁离子电池的性能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态电解质 镁离子电池 理论容量 化学窗口 水系电解液 有机液体 储能系统 系统评估
原文传递
离子液体电解质在锂二次电池中的应用研究(上) 被引量:4
16
作者 杨立 房少华 《电源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01-105,共5页
离子液体(Ionic liquid,ILs),是完全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所组成的低熔点盐类物质;与传统的有机溶剂相比,具有以下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蒸气压极低,不易挥发;不易燃烧;高热稳定性;液态温度范围宽;高电导率;电化学窗口宽;好的化学稳定性,... 离子液体(Ionic liquid,ILs),是完全由阳离子和阴离子所组成的低熔点盐类物质;与传统的有机溶剂相比,具有以下优异的物理化学性质:蒸气压极低,不易挥发;不易燃烧;高热稳定性;液态温度范围宽;高电导率;电化学窗口宽;好的化学稳定性,好的溶解能力。离子液体所具有的这些特性,使其适合作为安全型电解质应用在锂二次电池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二次电池 液体电解质 离子液体 应用 LIQUID 物理化学性质 高热稳定性 化学窗口
下载PDF
咪唑类离子液体电化学窗口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17
作者 何新快 侯柏龙 +2 位作者 吴璐烨 江雨妹 王宪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35-38,58,共5页
咪唑类离子液体具有较宽的、稳定的电化学窗口,引起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兴趣。对咪唑类离子液体的电化学窗口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考察了咪唑类离子液体阴、阳离子结构和正离子还原极限与负离子氧化极限及电极材料分别对电化学窗口的影响,并... 咪唑类离子液体具有较宽的、稳定的电化学窗口,引起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兴趣。对咪唑类离子液体的电化学窗口进行了总结和分析。考察了咪唑类离子液体阴、阳离子结构和正离子还原极限与负离子氧化极限及电极材料分别对电化学窗口的影响,并从离子液体的结构-性质方面,分析了其相关基本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子液体 化学窗口 结构-性质 金属电沉积 电极材料
下载PDF
无机惰性填料复合固态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18
作者 刘海军 姚文明 +4 位作者 金冠华 罗权 卢杰 武槊沣 陈利威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19-23,共5页
介绍了复合固态电解质的组成,分析了复合固态电解质的离子传输机制,总结了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矿物质、非金属4种无机惰性填料对聚合物基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循环稳定性、电化学窗口等性能的影响,最后对无机惰性复合固态电解质... 介绍了复合固态电解质的组成,分析了复合固态电解质的离子传输机制,总结了非金属氧化物、金属氧化物、矿物质、非金属4种无机惰性填料对聚合物基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循环稳定性、电化学窗口等性能的影响,最后对无机惰性复合固态电解质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合固态电解质 离子电导率 循环稳定性 化学窗口
下载PDF
聚合物基复合固态电解质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刘海军 陈利威 +4 位作者 孙腾飞 路炜 朱雅晴 乃皮赛·伊力哈木 金冠华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1期71-75,80,共6页
探讨了固态电解质的组成、离子传输路径和性能增强策略,分析了复合固态电解质的优缺点,总结了不同聚合物基复合固态电解质的最新研究进展,展望了复合固态电解质的未来研究趋势。
关键词 化学窗口 安全性 复合固态电解质 离子电导率 机械性能
下载PDF
气体法掺硼制备双面金刚石电极的研究 被引量:4
20
作者 周春 徐锋 +2 位作者 徐俊华 卢文壮 左敦稳 《人工晶体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30-234,共5页
本文根据制备双面电极所要的温度场流场需求,设计了一个悬挂式的沉积平台,以满足工业级金刚石电极的制备需要。利用B2H6气体掺杂的方法制备不同掺杂浓度的金刚石电极,用SEM、Raman、四探针电阻仪对掺杂金刚石膜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制成的... 本文根据制备双面电极所要的温度场流场需求,设计了一个悬挂式的沉积平台,以满足工业级金刚石电极的制备需要。利用B2H6气体掺杂的方法制备不同掺杂浓度的金刚石电极,用SEM、Raman、四探针电阻仪对掺杂金刚石膜进行了分析,同时对制成的电极做了电化学性能的测试。结果表明,在设计的平台上可以制备出高质量的金刚石薄膜,B掺杂对金刚石膜的成分结构影响比较大,随着掺杂浓度的提高,晶粒细化明显,掺杂浓度过高薄膜质量下降。电化学性能的检测表明,气体掺杂的效率比较明显,在2000~4000 ppm较低浓度下,电极已经表现出良好的电化学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面金刚石 气体掺杂 化学窗口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