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酸雨腐蚀沥青混合料中矿料的化学机理分析 被引量:11
1
作者 张倩 胡建荣 彭余华 《公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4-106,共3页
利用化学反应推导方法探讨酸雨对沥青路面的化学破坏作用 ,得出了沥青路面中的矿料与酸雨中的酸性物质硫酸和硝酸等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发现酸雨中的酸性物质与沥青混合料中的酸性和碱性矿料反应都会生成可溶于水的盐类 。
关键词 沥青路面 酸雨 化学反应 化学破坏 矿料 酸雨分布 化学组成 道路建筑材料
原文传递
臭氧层的化学破坏及其对策 被引量:6
2
作者 成广兴 邵军 《化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9期44-47,共4页
臭氧层的化学破坏是人类面临的重大环境问题。本文对臭氧层的形成、作用、臭氧层破坏的后果、破坏臭氧层的物质及作用机制和保护臭氧层的对策作了探讨。
关键词 臭氧层 化学破坏 氟里昂 氢氟烃 保护 环境保护
原文传递
轴用密封圈的使用与装配 被引量:3
3
作者 李子珍 《现代零部件》 2005年第8期52-53,共2页
液压与气动在工农业及国防工业中广泛应用,但其密封与泄漏问题一直是我们广泛关注的问题。我公司是系列流体输送卷盘的专业生产厂家,在分析引起主轴一旋转套密封泄露的因素时发现密封圈为关键性零件,其正确的存放、使用及装配非常重要。
关键词 轴用密封圈 使用方法 装配工艺 泄漏问题 物理破坏 化学破坏 装配环境 润滑工艺
下载PDF
焦炭在高炉内的化学破坏 被引量:1
4
作者 叶菁 徐君 《冶金能源》 1996年第1期14-17,共4页
本文从高炉温度、水汽、氢气、碱金属富集和焦炭灰成份几个方面,对焦炭在高炉内产生的化学破坏进行了论述,认为进一步加强这几方面的研究,对改善焦炭化学性能是十分有意义的。
关键词 焦炭 化学破坏 高炉
下载PDF
混凝土裂缝与钢筋锈蚀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被引量:1
5
作者 赵文好 秦卫 《华东公路》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9-31,共3页
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的钢筋锈蚀及其裂缝的产生和发展,一直是人们特别重视的问题之一。结合合宁高速公路桥梁现状从混凝土保护层的物理、化学破坏入手,分析梁板裂缝和钢筋锈蚀的机理,以及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并根据锈蚀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 钢筋混凝土桥梁结构的钢筋锈蚀及其裂缝的产生和发展,一直是人们特别重视的问题之一。结合合宁高速公路桥梁现状从混凝土保护层的物理、化学破坏入手,分析梁板裂缝和钢筋锈蚀的机理,以及对桥梁结构的影响;并根据锈蚀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钢筋锈蚀 裂缝 钢筋混凝土 物理破坏 化学破坏
下载PDF
玻璃鳞片衬里材料在火电厂烟气脱硫中破坏的原因分析
6
作者 韩国兴 《中国高新技术企业》 2012年第13期35-37,共3页
烟气脱硫装置中大量采用玻璃鳞片耐蚀涂料。文章介绍了玻璃鳞片树脂的耐腐蚀性能,分析了玻璃鳞片涂料破坏产生的原因,以提高火电厂防腐检修人员对使用玻璃鳞片方面的认识。
关键词 烟气脱硫 玻璃鳞片 物理破坏 化学破坏 硫酸洁露
下载PDF
字画保护初探
7
作者 黄守田 《南方文物》 2000年第3期108-110,113,共4页
关键词 字画 微生物 展柜 书画装裱 库房 霉菌 化学破坏 光氧化作用 光解作用 化学
下载PDF
纳米复合涂料
8
《涂料技术与文摘》 2012年第11期52-52,共1页
201211019自修复纳米复合涂料 聚合物涂层能使基材具有两种重要功能:装饰功能给予基材适宜的外观;保护功能能使基材避免机械和化学破坏。由于日常使用中,在涂层表面上产生划痕和细微裂缝并逐渐发展到明显的损伤,从而导致涂层装饰... 201211019自修复纳米复合涂料 聚合物涂层能使基材具有两种重要功能:装饰功能给予基材适宜的外观;保护功能能使基材避免机械和化学破坏。由于日常使用中,在涂层表面上产生划痕和细微裂缝并逐渐发展到明显的损伤,从而导致涂层装饰功能和保护功能的失效。自修复纳米涂层的使用可以达到以下几个目的:(a)保护最初形成的涂层结构,(b)延长基材的使用寿命,(c)免去频繁整修涂层表面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复合涂料 聚合物涂层 装饰功能 保护功能 涂层表面 化学破坏 日常使用 细微裂缝
下载PDF
影响维生素稳定性因素
9
作者 符金华 《中国饲料》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2期32-32,共1页
维生素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化学物质,对理化环境相当敏感,温度、湿度、光、酸、碱、压力、摩擦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因素均会影响维生素的稳定性。 1 温度的影响 制粒、挤压温度对维生素有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影响越来越大。66~70... 维生素是一类具有生物活性的生物化学物质,对理化环境相当敏感,温度、湿度、光、酸、碱、压力、摩擦和氧化还原反应等因素均会影响维生素的稳定性。 1 温度的影响 制粒、挤压温度对维生素有影响,随着温度的升高,影响越来越大。66~70℃时,维生素的保存量约为89.5%,86~90℃时,保存量约为80.6%,106~110℃时保存量约为67.8%。温度每上升20度,维生素保存量降低约为11%,其中VE乙醇、MSB(VK<sub>3</sub>化合物)、VC对温度最为敏感,106~110℃保存量只有约2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生素稳定性 保存量 氧化还原反应 生物化学物质 生物活性 化学破坏 理化环境 挤压温度 兽药饲料监察所 温度的影响
下载PDF
胆囊化学性破坏的实验研究
10
作者 刘建生 祝庆华 +2 位作者 郭炳麟 刘颖斌 孟兴凯 《浙江临床医学》 2000年第10期655-656,共2页
目的探讨胆囊化学性破坏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 ,以不同浓度的酒精和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作为硬化剂灌注胆囊 ,破坏胆囊粘膜。结果Ⅰ组 (高浓度组 )硬化后5天胆囊粘膜全部坏死脱落 ,2周纤维组织增生活跃 ... 目的探讨胆囊化学性破坏的可行性、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20只家兔随机分为3组 ,以不同浓度的酒精和十二烷基硫酸钠 (SDS)作为硬化剂灌注胆囊 ,破坏胆囊粘膜。结果Ⅰ组 (高浓度组 )硬化后5天胆囊粘膜全部坏死脱落 ,2周纤维组织增生活跃 ,胆囊腔缩小,4周后胆囊纤维化自截。Ⅱ组 (低浓度组 )反应较轻 ,纤维化程度较差 ,部分可见粘膜再生。Ⅲ组 (对照组 )无异常改变。三组间硬化后胆囊内径差别显著 (P<0.01)。硬化剂毒性反应轻微。结论胆囊化学性破坏简单易行 ,安全有效 ,尤其适用于高危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酒精 胆囊化学破坏 十二烷基硫酸钠
下载PDF
颈肌张力障碍的治疗进展
11
作者 刘洁 杨友松 《临床神经电生理学杂志》 2003年第2期119-122,共4页
关键词 颈肌张力障碍 痉挛性斜颈 口服药物 抗胆碱能药物 化学药物神经破坏 手术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