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国产彩色包衣粉用于薄膜包衣的研究 被引量:2
1
作者 邵爱霞 衣克林 孙明杰 《山东医药工业》 1997年第4期5-6,共2页
薄膜包衣是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包衣新工艺,它是在糖包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由一种或数种成膜的聚合物,在片芯上形成膜,薄膜包衣于六十年代已在国外广泛应用,并且发展迅速。进口片剂以其独特的外观和内在质量,一直在我国药品消费中... 薄膜包衣是五十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包衣新工艺,它是在糖包衣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由一种或数种成膜的聚合物,在片芯上形成膜,薄膜包衣于六十年代已在国外广泛应用,并且发展迅速。进口片剂以其独特的外观和内在质量,一直在我国药品消费中占有很大的市场,相比之下,我国的片剂包衣水平较为落后。随着医药科学和药品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医药产品必须面向国际市场,参与市场竞争,因此,必须改变传统的制剂工艺和包衣方法。九十年代初,进口彩色包衣粉已逐渐进入中国市场,使部分企业的薄膜包衣达到较高的制剂水平,并收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从而刺激了国产彩色包衣粉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包衣 药物 包衣 彩色包衣
下载PDF
原子荧光光谱法检测含铁包衣粉中铅含量 被引量:3
2
作者 邱湘龙 张育胜 +2 位作者 赵艳红 陈利明 方卫卫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5期16-17,共2页
目的建立检测含铁包衣粉中铅含量的原子荧光光谱法。方法以硝酸-过氧化氢为消解体系,采用压力消解罐法对样品进行消解,再经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在6~7 mol/L盐酸中萃取,除去其中的铁,然后经处理后上机检测。结果回收率在99.2%~101.5%... 目的建立检测含铁包衣粉中铅含量的原子荧光光谱法。方法以硝酸-过氧化氢为消解体系,采用压力消解罐法对样品进行消解,再经甲基异丁基甲酮(MIBK)在6~7 mol/L盐酸中萃取,除去其中的铁,然后经处理后上机检测。结果回收率在99.2%~101.5%之间,RSD为0.81%(n=6)。结论所用方法能有效消除铁对铅检测的干扰,有较好的重现性和回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子荧光光谱法 包衣 干扰 甲基异丁基甲酮 萃取
下载PDF
响应面优化抗氧化型薄膜包衣粉配方及其防护作用
3
作者 李景 陈定刚 +2 位作者 石艳宾 刘敏尧 黄登禹 《食品工业》 CAS 2024年第6期45-50,共6页
薄膜包衣粉是以羟丙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二醇、滑石粉、二氧化钛为原料,添加由没食子酸丙酯、茶多酚、D-异抗坏血酸钠构成的复配抗氧化剂,经配料、研磨分散、混合等工序制成。试验以抗拉强度和自由基清除率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 薄膜包衣粉是以羟丙甲基纤维素、聚乙烯醇、聚乙二醇、滑石粉、二氧化钛为原料,添加由没食子酸丙酯、茶多酚、D-异抗坏血酸钠构成的复配抗氧化剂,经配料、研磨分散、混合等工序制成。试验以抗拉强度和自由基清除率的综合评分为考察指标,应用单因素试验和Box-Behnken响应面试验设计,进行优化。结果表明,薄膜包衣粉最优工艺配方为聚乙烯醇30.6%、HPMC 17.4%、复配抗氧化剂0.8%、聚乙二醇7.8%。应用加速稳定性试验,考察其对薄膜包衣VC片剂色差、防潮性、抗坏血酸含量指标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得到的抗氧化型薄膜包衣VC片剂具有良好的防潮、防氧化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包衣 响应面 抗拉强度 抗氧化性
原文传递
国产与进口薄膜包衣粉的性质对比 被引量:4
4
作者 王莉芳 赵铁 +3 位作者 王蕾 刘德胜 张静 潘宁 《辽宁药物与临床》 2001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 为了改进和推广国产薄膜包衣粉。 方法 分别对外观、粘度、游离膜及包衣片的各项性质作了对比。结果 国产包衣粉的各项性质已达到或接近国外同类产品水平。 结论 降低包衣液粘度 。
关键词 薄膜包衣 游离膜 包衣 国产 进口
下载PDF
薄膜包衣技术在中药缓控释制剂中的应用概况 被引量:5
5
作者 张姚飞 杨正兵 +1 位作者 龙永 谭安军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4年第8期788-790,共3页
1薄膜包衣技术 利用多种化学稳定性强的惰性高分子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差异及其分子排列和结构特点,在不改变化学性质的前提下,活化这类分子的特定基团,激活表面活性,改变原来单个物质的分子排列,形成新的成膜混合物,这种混合物称为薄膜... 1薄膜包衣技术 利用多种化学稳定性强的惰性高分子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差异及其分子排列和结构特点,在不改变化学性质的前提下,活化这类分子的特定基团,激活表面活性,改变原来单个物质的分子排列,形成新的成膜混合物,这种混合物称为薄膜包衣粉。薄膜包衣技术就是将薄膜包衣粉中加入溶媒,形成分散均匀的混合物,经喷膜包衣,形成数微米厚的塑性薄膜,将其包裹于加工物上的工艺过程。其工作原理是药片在包衣机中运转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包衣技术 中药缓控释制剂 高分子化合物 薄膜包衣 应用 化学稳定性 混合物 物理性质
下载PDF
通塞脉片薄膜包衣粉最小使用量的研究
6
作者 尹伟海 梁雨仙 +1 位作者 魏伟 王丹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3年第8期1-3,共3页
研究通塞脉片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及薄膜包衣工序包衣材料的最小使用量。方法 用控制片床温度来调节进风温度,增加总混工序后的过筛,使素片的含水量、硬度更加均匀,控制喷雾扇面最大面积覆盖片芯,增大负压,控制蠕动泵,保持片芯干燥,提高... 研究通塞脉片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及薄膜包衣工序包衣材料的最小使用量。方法 用控制片床温度来调节进风温度,增加总混工序后的过筛,使素片的含水量、硬度更加均匀,控制喷雾扇面最大面积覆盖片芯,增大负压,控制蠕动泵,保持片芯干燥,提高颗粒与素片质量,从而降低薄膜包衣粉的使用量。结果 优化通塞脉片生产过程及提高中间体质量要求后,通塞脉片薄膜包衣粉用量减少方法可行。结论 在生产过程中提高素片质量、有效控制包衣锅内负压与喷雾大小,是薄膜包衣工序薄膜包衣粉用量大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包衣工艺 薄膜包衣最小使用量 雾化干燥现象 通塞脉片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测定薄膜包衣粉中的总砷含量 被引量:2
7
作者 刘慧堂 伍丽珍 +1 位作者 陈均洪 邱桃妍 《食品安全质量检测学报》 CAS 2020年第23期8658-8661,共4页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检测薄膜包衣粉中总砷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过混合酸(硝酸:硫酸=10:1,V:V)在石墨消解仪上120℃预消解20 min,再进行微波消解。赶酸后,以500... 目的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mass spectrometry,ICP-MS)检测薄膜包衣粉中总砷含量的分析方法。方法样品经过混合酸(硝酸:硫酸=10:1,V:V)在石墨消解仪上120℃预消解20 min,再进行微波消解。赶酸后,以500μg/L锗作为内标物质,以氦气作为反应气,采用ICP-MS进行检测。结果砷在浓度2.0~40.0μg/L之间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r2=0.9999),该方法检出限为0.0054 mg/kg,定量限为0.018mg/kg,平均回收率为94.40%~101.40%,重复性实验精密度为0.65%。结论该方法操作简便、重现性好、灵敏度高、准确,适合测定薄膜包衣粉中的总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 薄膜包衣 总砷
下载PDF
薄膜包衣粉色差检测方法研究
8
作者 邱湘龙 赵艳红 +1 位作者 谢茛芩 王祖怡 《中国药业》 CAS 2012年第12期55-56,共2页
目的建立薄膜包衣粉的色差检测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测包衣片表面颜色、直接测包衣粉和将包衣粉配制成包衣液再测色3种方法,用光谱光度计测色并比较其测试结果,从而确定最佳测色方法。结果将包衣粉配制成包衣液再测色,得到的色差值在合理... 目的建立薄膜包衣粉的色差检测方法。方法分别采用测包衣片表面颜色、直接测包衣粉和将包衣粉配制成包衣液再测色3种方法,用光谱光度计测色并比较其测试结果,从而确定最佳测色方法。结果将包衣粉配制成包衣液再测色,得到的色差值在合理范围之内。结论将包衣粉配制成包衣液再测色这一测色方法可应用于薄膜包衣粉色差的检测,有较高的精确性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薄膜包衣 测色 色差
下载PDF
包衣粉中残留溶媒的检测
9
作者 孟杨 赵志辉 《医学信息(医学与计算机应用)》 2014年第13期395-395,共1页
通过本实验验证包衣粉中残留溶媒-乙二醇检测方法在试验室的适用性,证实其可始终如一的获得可靠的数据。
关键词 包衣 残留溶媒 乙二醇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