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试论伏邪疾病的治疗规律 被引量:16
1
作者 冮顺奎 李雷 侯敏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160-1162,共3页
相对于感而即发的疾病,伏邪疾病的治疗方法有其特殊之处。从专药向导、直捣募原等方面,探讨伏邪疾病的治疗规律。
关键词 伏邪 治疗规律
原文传递
论邪伏膜原证的病机实质 被引量:10
2
作者 朱介宾 周晓平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2期72-74,共3页
膜原部位探源,指出膜原在解剖位置上有其名无其位。分析邪伏膜原证的临床表现、达原饮的组方及其传变规律,认为邪伏膜原证应归属于脾胃湿热证,其病机实质是湿热秽浊之邪侵犯脾胃,且是湿重于热。
关键词 邪伏膜 病机
下载PDF
《内经》“募原”探微 被引量:8
3
作者 冮顺奎 《中医药通报》 2006年第5期22-25,共4页
“募原”一词出于《内经》。然因《内经》成书年代久远,文辞简奥,其“募原”之说内涵幽深。《内经》以降对“募原”一说有不同认识,见仁见智。通过对“募原”的文献梳理,探讨其临床指导意义。
关键词 内经 伏邪
下载PDF
三焦主持诸气与经络行气关系探析 被引量:7
4
作者 谢孝磊 赵永华 《中医学报》 CAS 2021年第9期1814-1817,共4页
三焦为原气之别使,亦为决渎之官,具有"主持诸气""运行津液"的功能;经脉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沟通人体脏腑,灌注肢节百骸,二者在功能上有相似之处。经脉中流行的是有形的津液,津液承载无形的经气。根据经脉所循行... 三焦为原气之别使,亦为决渎之官,具有"主持诸气""运行津液"的功能;经脉是人体运行气血的通道,沟通人体脏腑,灌注肢节百骸,二者在功能上有相似之处。经脉中流行的是有形的津液,津液承载无形的经气。根据经脉所循行留止多在肉隙、骨缝、筋缘、脉管旁侧,联系三焦主持诸气,可以提出猜想:经络正是募原之间空隙,缝隙宽大者成为经脉,狭小者成为络脉,经络运行气血和三焦通行诸气是线和面的关系。三焦是遍布全身的募原,其上输布的津液是诸气运行的有形物质基础;经络是募原所围成管道,是三焦通行诸气主要路径。这些共同构成了以气论为核心的中医整体观的解剖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焦 经络 主持诸气 津液 经脉 络脉 中医整体观 气机失调 膜缝 针灸适宜量 半表半里
下载PDF
从肾络微型募原理论探讨肾小球疾病的治疗思路与方法 被引量:1
5
作者 刘玉宁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2024年第5期377-380,共4页
“募原”之概念,首载于《内经》。笔者多年的研究发现,肾小球疾病是发生在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的病变,中医称其为肾络病。肾络的络体结构与中医所谓募原极为相同,在生理、病理及治疗学上也有类似的内容。因此,从中医募原理论来探讨肾小球... “募原”之概念,首载于《内经》。笔者多年的研究发现,肾小球疾病是发生在肾小球的毛细血管的病变,中医称其为肾络病。肾络的络体结构与中医所谓募原极为相同,在生理、病理及治疗学上也有类似的内容。因此,从中医募原理论来探讨肾小球疾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对提升临床疗效或有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小球疾病 肾络 临床疗效 治疗学 《内经》 发病机制 毛细血管
下载PDF
论膜原为周身之间隙 被引量:2
6
作者 黄小原 翟双庆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22-424,共3页
中医学认为人体由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筋脉、皮毛、骨肉等组织结构组成。基于相关古籍文献记载、医家解读和临证用药经验,提出膜原独立于以上传统认知的人体组织结构之外,其为周身之间隙,包括脏腑之间的间隙和周身之... 中医学认为人体由脏腑、经络、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筋脉、皮毛、骨肉等组织结构组成。基于相关古籍文献记载、医家解读和临证用药经验,提出膜原独立于以上传统认知的人体组织结构之外,其为周身之间隙,包括脏腑之间的间隙和周身之间隙。膜原分为膜原之“膜”和其所包罗的间隙的“原”,膜原之膜包罗间隙,形成了一个三维立体多面系统;现代医学的间质可以类比于膜原,但膜原的内涵和外延更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 三维立体多面系统 间质
原文传递
论募原乃肠胃外静脉丛 被引量:6
7
作者 汤川安 《中医文献杂志》 2012年第5期35-37,共3页
《内经》中"募原"二字,全元起改为了"膜原",导致后世望文生义,把"募原"理解为膜状组织的总称。通过对《内经》中相关经文的分析,结合现代解剖学知识,以及前贤治疗邪伏募原疾病的方法,笔者认为"募原&... 《内经》中"募原"二字,全元起改为了"膜原",导致后世望文生义,把"募原"理解为膜状组织的总称。通过对《内经》中相关经文的分析,结合现代解剖学知识,以及前贤治疗邪伏募原疾病的方法,笔者认为"募原"不是膜状组织,而是肠胃外静脉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胃外静脉丛 内经 解剖
下载PDF
战国消化生理三焦(集)配六腑新论 被引量:6
8
作者 严健民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08-410,共3页
关键词 六腑探源 三焦(三集) 脂膜
下载PDF
基于营卫循行规律探析肿瘤相关性失眠的病机及治疗 被引量:1
9
作者 曹璐畅 王新苗 +2 位作者 朱潇雨 许博文 李杰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7-31,共5页
肿瘤相关性失眠是与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相关的常见症状,且失眠对肿瘤演变具有负向推进作用。基于《黄帝内经》中营卫循行规律,提出以营卫昼夜“肌表-募原”循环阐释睡眠机理;并根据肿瘤相关性失眠不同表现将其分为寐质、寐时、寐期异常... 肿瘤相关性失眠是与肿瘤发生发展及治疗相关的常见症状,且失眠对肿瘤演变具有负向推进作用。基于《黄帝内经》中营卫循行规律,提出以营卫昼夜“肌表-募原”循环阐释睡眠机理;并根据肿瘤相关性失眠不同表现将其分为寐质、寐时、寐期异常分别施以不同治法。其中入睡困难型寐时异常,核心病机为肝郁而失枢转之职,治以柔肝体、疏肝阴;早醒型寐时异常,核心病机为脾虚失摄,治以健脾疏肝并辅以分时施治;寐浅易醒型寐质异常,核心病机为肺魄不安,治以养血降肺;多梦型寐质异常,核心病机为痰瘀扰心,治以通达募原;主要表现为昼不精、夜不瞑的寐期异常,核心病机为肾阳内损,治以少火生阳。从营卫运行规律探讨肿瘤相关性失眠的病机及辨治,可进一步拓展该病的病机理论内涵与临证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相关性失眠 营卫理论 肌表
原文传递
冮顺奎主任医师运用伏邪理论治疗强直性脊柱炎经验
10
作者 保晰桐 张明星 +1 位作者 赵丽婷 冮顺奎 《西部中医药》 2023年第8期27-30,共4页
冮顺奎主任医师认为强直性脊柱炎的病机是正虚邪伏,且贯穿始终,伏邪有寒湿毒邪、湿热毒邪、痰瘀蕴毒之分,治疗时应扶正以驱伏邪,并以驱邪为最终目的,可因势利导以驱之。
关键词 脊柱炎 强直性 伏邪理论 临证经验
下载PDF
膜原浅析 被引量:2
11
作者 张帅 《中医药通报》 2011年第5期33-35,共3页
膜原,又称募原,其称始于《内经》。《素问·疟论篇》载:"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故间日乃作也。"《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 膜原,又称募原,其称始于《内经》。《素问·疟论篇》载:"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故间日乃作也。"《举痛论》曰:"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各家认识
下载PDF
膜原浅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张帅 《江苏中医药》 CAS 2012年第2期5-6,共2页
膜原,又称募原,其称始于《黄帝内经·素问·疟论》:“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故间日乃作也。”《素问·举痛论》日:“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 膜原,又称募原,其称始于《黄帝内经·素问·疟论》:“其间日发者,由邪气内薄于五脏,横连募原也。其道远,其气深,其行迟,不能与卫气俱行,不得皆出,故间日乃作也。”《素问·举痛论》日:“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急引故痛,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名词
下载PDF
叶氏“个案”学探索
13
作者 王琴 苏云放 《中国实用医药》 2009年第10期207-208,共2页
"膜原"亦称"募原",现通用"膜原",其有解剖位置上的膜原、病位膜原、证型膜原以及"膜原-三焦门户"说之别。一代宗师叶天士将这些理论学说观点充分应用到临床实践,体现在其病案中。膜原受病主要... "膜原"亦称"募原",现通用"膜原",其有解剖位置上的膜原、病位膜原、证型膜原以及"膜原-三焦门户"说之别。一代宗师叶天士将这些理论学说观点充分应用到临床实践,体现在其病案中。膜原受病主要集中于温热、暑病、湿病中,可影响营卫运行之机,波及中焦气机升降,导致三焦气化阻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叶天士 个案
下载PDF
募原考辨
14
作者 刘君财 李海波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09年第4期-,共2页
募原是一种气,仅存在于脏腑之间的夹层内,因位置特殊所以是一种特殊的气。除了具有气的防御、固摄等普通作用,还具有一些特殊作用。募原与脏腑的盛衰、三焦的通利、宗气的强弱都有关系。因此募原中会伏藏六种邪气,引发多种疾病,不仅只... 募原是一种气,仅存在于脏腑之间的夹层内,因位置特殊所以是一种特殊的气。除了具有气的防御、固摄等普通作用,还具有一些特殊作用。募原与脏腑的盛衰、三焦的通利、宗气的强弱都有关系。因此募原中会伏藏六种邪气,引发多种疾病,不仅只有温热之邪,只是痰湿温热之邪多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病
下载PDF
浅谈柳宝诒《温热逢源》的学术思想
15
作者 黄明舫 《湖北中医杂志》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6-28,共3页
柳宝诒,号冠群,字谷孙,晚清名医(1842~1901),江苏江阴人。他的学术思想大多受影响于吴又可、喻嘉言、叶天士诸家。柳氏临床经验丰富,理论上又有自己的创见,尤对伏气温病颇有深究。《温热逢源》是一部论述伏气温病的专著。计分三卷,上... 柳宝诒,号冠群,字谷孙,晚清名医(1842~1901),江苏江阴人。他的学术思想大多受影响于吴又可、喻嘉言、叶天士诸家。柳氏临床经验丰富,理论上又有自己的创见,尤对伏气温病颇有深究。《温热逢源》是一部论述伏气温病的专著。计分三卷,上卷引《内经》、《难经》、《伤寒论》有关温病的条文,收诸家之注,并参以己见,以诒按的形式予以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柳宝诒 温热逢源 伏气 喻嘉言 吴又可 少阴 骨节疼痛 《难经》 伤寒论
下载PDF
艾滋病患者反复感冒的中医辨治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广 蒋士卿 何延忠 《中医学报》 CAS 2013年第7期925-926,共2页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AIDS)反复感冒的临床特点和中医辨治。方法: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AIDS反复感冒的方法。结果:笔者将AIDS反复感冒分为气虚兼外感风寒证、气虚兼外感风热证、暑湿伤表证、邪犯募原证、阴虚感冒... 目的:探讨艾滋病患者(AIDS)反复感冒的临床特点和中医辨治。方法: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总结出中医辨证分型治疗AIDS反复感冒的方法。结果:笔者将AIDS反复感冒分为气虚兼外感风寒证、气虚兼外感风热证、暑湿伤表证、邪犯募原证、阴虚感冒、气血两虚证和阳虚感冒等7个证型,常用御寒汤、桑菊饮合升降散、新加香薷饮合藿朴夏苓汤、达原饮合小柴胡汤、加减葳蕤汤合益胃汤、归脾汤合参苏饮、再造散合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结论:上述分型比较切合临床实际,中医药治疗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感冒 艾滋病 外感风寒 气虚兼外感风热 暑湿伤表 邪犯 阴虚感冒 气血两虚 阳虚
下载PDF
募原论结合小儿推拿治疗小儿肠系膜淋巴结炎初探 被引量:3
17
作者 庄娟娟 李凯 +1 位作者 叶兵 林远方 《中医儿科杂志》 2019年第6期99-101,共3页
以"募原论"为指导,探讨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病位、病机和小儿推拿治疗方法。认为本病病因虽可分为疟邪入侵、寒邪直入、热邪直驱、内外合邪4个方面,但病机和治疗原则可用《内经》"阳化气,阴成形"概括。其中,"阴成... 以"募原论"为指导,探讨肠系膜淋巴结炎的病位、病机和小儿推拿治疗方法。认为本病病因虽可分为疟邪入侵、寒邪直入、热邪直驱、内外合邪4个方面,但病机和治疗原则可用《内经》"阳化气,阴成形"概括。其中,"阴成形"指阴寒,为痰核之成因,表现为肠系膜淋巴结肿胀;"阳化气"指温阳散结法,乃助阳化气散结的体现。一为疾病之机制,一为治病之法。附案例1则,以资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淋巴结炎 小儿 小儿推拿 病因病机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夏秋季30例流行性感冒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宁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0年第8期956-957,共2页
目的分析季节性流感的发病特点、病机演变发展与药物治疗的转归情况,探讨最佳证治规律及用药方案。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分型证治流行性感冒患者30例,其中一般型予尼美舒利颗粒、小柴胡颗粒、清热解毒口服液口服;轻型肌注清热解毒注... 目的分析季节性流感的发病特点、病机演变发展与药物治疗的转归情况,探讨最佳证治规律及用药方案。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分型证治流行性感冒患者30例,其中一般型予尼美舒利颗粒、小柴胡颗粒、清热解毒口服液口服;轻型肌注清热解毒注射液、利巴韦林、林可霉素、地塞米松注射液;重型静点维生素、利巴韦林、清开灵注射液等。结果疗效迅捷,所有患者痊愈。结论采用清热解毒、芳化透达募原法或清营解毒、豁痰开窍法,结合补液及维生素支持抗病毒对症治疗季节性流感,收效迅捷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秋季 流感 中西医结合治疗 祛伏邪 开达 清营解毒 豁痰开窍
下载PDF
俞募原配穴针刺对中风后便秘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坤明 林林雁 +1 位作者 杨作卿 袁海妮 《黑龙江中医药》 2019年第1期226-227,共2页
目的:探讨俞募原配穴针刺对中风后便秘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后便秘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研究组应用俞募原配穴针刺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药物果导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目的:探讨俞募原配穴针刺对中风后便秘患者的临床效果研究。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我院收治的中风后便秘患者6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成两组,研究组应用俞募原配穴针刺治疗,给予对照组患者药物果导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变化。结果:研究组中风后便秘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研究组中风后便秘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中的患者(P<0.05)。结论:使用俞募原配穴针刺疗法对中风后便秘患者进行治疗,有利于改善患者的排便功能,有效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缓解患者的痛苦,使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值得在各大医院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风 便秘 针刺疗法 配穴针刺 临床效果
原文传递
温病和解四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1
20
作者 邓先立 《河南中医》 2015年第8期1735-1737,共3页
温病学中的和法适应于温邪既不在卫分之表,又未结于阳明气分之里,而是介于表里之间邪郁于少阳,留连三焦,以及邪伏募原等证。温邪不在卫表,汗之损伤卫气,病证不属阳明之里,下之又徒伤胃气,惟宜和解表里,以宣通气机,透解邪热,以冀外解里... 温病学中的和法适应于温邪既不在卫分之表,又未结于阳明气分之里,而是介于表里之间邪郁于少阳,留连三焦,以及邪伏募原等证。温邪不在卫表,汗之损伤卫气,病证不属阳明之里,下之又徒伤胃气,惟宜和解表里,以宣通气机,透解邪热,以冀外解里和。温病和解四法不同于伤寒,其作用各别,清透少阳法偏于清透胆经郁热,分消走泄法着重宣展三焦气机,泄化痰浊,清透分消法是上两法合用,为和法之合法,开达募原法在于透达募原秽浊之邪。所用药物以清热不伤阴,清气不寒凝,轻平灵动为选药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和法 温病学 清泄少阳法 分消走泄法 清透分消法 开达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