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3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四川会理拉拉铜矿找矿预测模型构建与找矿示范
被引量:
9
1
作者
陈辉
林鲁军
+6 位作者
庞振山
程志中
薛建玲
陶文
马一行
龚灵明
申红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9-327,共19页
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体系是基于全国129个典型矿床的深入研究,以及在勘查项目实践验证基础上总结而形成的一种特别适合生产找矿第一线使用的有效方法。该方法以成矿作用内因(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外因(地质作用类型)相结合的思路...
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体系是基于全国129个典型矿床的深入研究,以及在勘查项目实践验证基础上总结而形成的一种特别适合生产找矿第一线使用的有效方法。该方法以成矿作用内因(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外因(地质作用类型)相结合的思路,构建以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和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主要内容的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四川会理地区位于扬子板块西缘,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经历多期构造事件叠加,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铁铜矿床。近年来,在拉拉铜矿的深部及外围已取得了重大找矿突破和进展。本文以会理拉拉铜矿为典型实例及深部找矿预测成果示范,阐述该方法在深部找矿预测中的具体应用过程,得出了如下认识:早期成矿地质体为赋矿火山岩(河口群钠长岩类),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主要为基(中)性火山岩与沉积岩的界面及可能的喷溢口;热液叠加期成矿地质体推测为深部隐伏岩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主要为褶皱、断裂和裂隙。在总结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基础上,建立了拉拉铜矿勘查区找矿预测地质模型。通过与地质和物探方法相结合,圈定红泥坡南部为找矿靶区,经钻探验证,发现厚大矿体,打开了区域找矿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找矿
预测模型
勘查
区
找矿
四川会理
拉拉铜矿
找矿
示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及其应用案例
被引量:
10
2
作者
吕志成
陈辉
+8 位作者
宓奎峰
张帮禄
谢月桥
庞振山
程志中
薛建玲
公凡影
段彬
吕鑫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42-865,共24页
降低勘查风险、实现科学找矿一直是国内外矿产勘查界不断探索的前缘领域和研究热点,而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该方法将成矿作用内因(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外因(地质作用类型)相结合,构建以成矿地质体、成...
降低勘查风险、实现科学找矿一直是国内外矿产勘查界不断探索的前缘领域和研究热点,而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该方法将成矿作用内因(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外因(地质作用类型)相结合,构建以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和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主要内容的找矿预测地质模型,通过大比例尺构造蚀变填图、物化探测量和专题研究等综合方法,预测推断矿体赋存位置,最后通过工程施工,发现并查明工业矿体(矿床)。依据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在四川拉拉铜矿、新疆玛尔坎苏锰矿带穆呼-玛尔坎土锰矿及内蒙古大兴安岭南段敖脑达坝地区锡多金属矿开展找矿预测,取得了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勘查
区
找矿
预测理论与方法
成矿地质体
成矿结构面
成矿作用特征标志
拉拉铜矿
穆呼-玛尔坎土锰矿
敖脑达坝锡多金属矿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凤县铅硐山—东塘子铅锌矿床“三位一体”成矿特征与找矿预测模型
3
作者
王欣
李晓晨
+2 位作者
任军喜
张革利
王晓伟
《矿产勘查》
2024年第5期775-783,共9页
陕西省凤太矿集区是南秦岭铅锌金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已发现并探明了数量众多的铅锌矿床。如今找矿工作已经转入到深部找矿阶段,运用“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进行典型矿床研究,建立典型矿床“三位一体”地质模型和找...
陕西省凤太矿集区是南秦岭铅锌金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已发现并探明了数量众多的铅锌矿床。如今找矿工作已经转入到深部找矿阶段,运用“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进行典型矿床研究,建立典型矿床“三位一体”地质模型和找矿预测模型,对深部找矿工作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区内铅硐山—东塘子铅锌矿床总结研究,论述了铅硐山—东塘子铅锌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体为深部隐伏岩体,成矿构造为背斜与断裂复合构造系统,成矿结构面为古道岭组灰岩与星红铺组千枚岩岩性接触界面(硅钙面),成矿时代为晚三叠世,矿床类型是层控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建立了典型矿床“三位一体”地质模型和找矿预测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太矿集
区
勘查
区
找矿
预测
典型矿床
找矿
预测模型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川会理拉拉铜矿找矿预测模型构建与找矿示范
被引量:
9
1
作者
陈辉
林鲁军
庞振山
程志中
薛建玲
陶文
马一行
龚灵明
申红涛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自然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勘查研究所
四川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四〇三地质队
出处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309-327,共19页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深部矿产资源三维找矿预测评价示范(2017YFC060150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2002102)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矿集区矿产调查及深部找矿预测(DD20190570)”。
文摘
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体系是基于全国129个典型矿床的深入研究,以及在勘查项目实践验证基础上总结而形成的一种特别适合生产找矿第一线使用的有效方法。该方法以成矿作用内因(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外因(地质作用类型)相结合的思路,构建以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和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主要内容的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四川会理地区位于扬子板块西缘,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经历多期构造事件叠加,形成了一系列独具特色的铁铜矿床。近年来,在拉拉铜矿的深部及外围已取得了重大找矿突破和进展。本文以会理拉拉铜矿为典型实例及深部找矿预测成果示范,阐述该方法在深部找矿预测中的具体应用过程,得出了如下认识:早期成矿地质体为赋矿火山岩(河口群钠长岩类),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主要为基(中)性火山岩与沉积岩的界面及可能的喷溢口;热液叠加期成矿地质体推测为深部隐伏岩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主要为褶皱、断裂和裂隙。在总结成矿作用特征标志基础上,建立了拉拉铜矿勘查区找矿预测地质模型。通过与地质和物探方法相结合,圈定红泥坡南部为找矿靶区,经钻探验证,发现厚大矿体,打开了区域找矿空间。
关键词
找矿
预测模型
勘查
区
找矿
四川会理
拉拉铜矿
找矿
示范
Keywords
prospecting and prediction model
ore prospecting in exploration area
Huili area of Sichuan Province
Lala copper deposit
prospecting demonstration
分类号
P612 [天文地球—矿床学]
P618.41 [天文地球—地质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及其应用案例
被引量:
10
2
作者
吕志成
陈辉
宓奎峰
张帮禄
谢月桥
庞振山
程志中
薛建玲
公凡影
段彬
吕鑫
机构
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
自然资源部矿产勘查技术指导中心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二地质大队
出处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842-865,共24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地质调查项目(DD20220166,DD20190166)。
文摘
降低勘查风险、实现科学找矿一直是国内外矿产勘查界不断探索的前缘领域和研究热点,而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有效途径。该方法将成矿作用内因(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外因(地质作用类型)相结合,构建以成矿地质体、成矿构造与成矿结构面和成矿作用特征标志为主要内容的找矿预测地质模型,通过大比例尺构造蚀变填图、物化探测量和专题研究等综合方法,预测推断矿体赋存位置,最后通过工程施工,发现并查明工业矿体(矿床)。依据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在四川拉拉铜矿、新疆玛尔坎苏锰矿带穆呼-玛尔坎土锰矿及内蒙古大兴安岭南段敖脑达坝地区锡多金属矿开展找矿预测,取得了较好效果。
关键词
勘查
区
找矿
预测理论与方法
成矿地质体
成矿结构面
成矿作用特征标志
拉拉铜矿
穆呼-玛尔坎土锰矿
敖脑达坝锡多金属矿
Keywords
theory and method of ore prospecting prediction for exploration area
geological body related to mineralization
metallogenetic structure planes
mineralization characteristics
Lala copper ore deposit
Muhu-Maerkantu manganese ore deposit
Aonaodaba tin-polymetallic ore deposit
分类号
P624 [天文地球—地质矿产勘探]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凤县铅硐山—东塘子铅锌矿床“三位一体”成矿特征与找矿预测模型
3
作者
王欣
李晓晨
任军喜
张革利
王晓伟
机构
宝鸡西北有色七一七总队有限公司
陕西铅硐山矿业有限公司
出处
《矿产勘查》
2024年第5期775-783,共9页
基金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陕西省凤太矿集区找矿预测”(DD2016005213)资助。
文摘
陕西省凤太矿集区是南秦岭铅锌金多金属成矿带的重要组成部分,区内已发现并探明了数量众多的铅锌矿床。如今找矿工作已经转入到深部找矿阶段,运用“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进行典型矿床研究,建立典型矿床“三位一体”地质模型和找矿预测模型,对深部找矿工作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区内铅硐山—东塘子铅锌矿床总结研究,论述了铅硐山—东塘子铅锌矿床地质特征,成矿地质体为深部隐伏岩体,成矿构造为背斜与断裂复合构造系统,成矿结构面为古道岭组灰岩与星红铺组千枚岩岩性接触界面(硅钙面),成矿时代为晚三叠世,矿床类型是层控岩浆热液型铅锌矿床,建立了典型矿床“三位一体”地质模型和找矿预测模型。
关键词
凤太矿集
区
勘查
区
找矿
预测
典型矿床
找矿
预测模型
Keywords
Fengtai ore concentration area
prospecting area prospecting prediction
typical ore deposits
prospecting prediction model
分类号
P612 [天文地球—矿床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四川会理拉拉铜矿找矿预测模型构建与找矿示范
陈辉
林鲁军
庞振山
程志中
薛建玲
陶文
马一行
龚灵明
申红涛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
9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勘查区找矿预测理论与方法及其应用案例
吕志成
陈辉
宓奎峰
张帮禄
谢月桥
庞振山
程志中
薛建玲
公凡影
段彬
吕鑫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2
1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凤县铅硐山—东塘子铅锌矿床“三位一体”成矿特征与找矿预测模型
王欣
李晓晨
任军喜
张革利
王晓伟
《矿产勘查》
2024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