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导航
期刊开放获取
cqvip
退出
期刊文献
+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任意字段
题名或关键词
题名
关键词
文摘
作者
第一作者
机构
刊名
分类号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基金资助
栏目信息
检索
高级检索
期刊导航
共找到
5
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显示方式:
文摘
详细
列表
相关度排序
被引量排序
时效性排序
劳动人权与法律规范下的劳动自治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贵勤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9-23,共5页
劳动人权是人权的重要内容之一,每个人都享有与生俱来的劳动权利。应当平等保障所有劳动者的劳动人权,以体现劳动价值。在此法律规范下,劳动自治作为意思自治在劳动关系领域的反映,体现了劳动权的契约自由。应允许符合劳动伦理的劳动力...
劳动人权是人权的重要内容之一,每个人都享有与生俱来的劳动权利。应当平等保障所有劳动者的劳动人权,以体现劳动价值。在此法律规范下,劳动自治作为意思自治在劳动关系领域的反映,体现了劳动权的契约自由。应允许符合劳动伦理的劳动力自由交易行为。国家应在国际劳工标准基础上,建立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相适应的劳动年龄制度,顾及未成年人和退休人员的劳动需求。法律对劳动权利应当保护性限制,而非限制性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人权
劳动
自治
劳动
年龄标准
法律规范
下载PDF
职称材料
探寻乡村小学“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进阶逻辑
被引量:
1
2
作者
许小红
蒋建春
《江苏教育》
2021年第62期55-57,共3页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是典型的乡村小学,多年来学校结合自身文化历史渊源,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五育融合,构建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大劳动实践圈,实践探索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进阶逻辑,引导学生...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是典型的乡村小学,多年来学校结合自身文化历史渊源,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五育融合,构建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大劳动实践圈,实践探索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进阶逻辑,引导学生在知情意行合一中,树立劳动光荣的理念,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时代
劳动
教育
劳动
自治
劳动
逸美
劳动
焕新
进阶逻辑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四园联动”让劳动教育真实发生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建华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9,共5页
实现劳动教育在中小学校落地生根,需要发挥田野式劳动体系化、真实化、深层化优势,让师生在真实情境中真劳动。河南省郑州高新区艾瑞德学校以校园、家园、社园、田园为主要场域,建构四园联动劳动教育,立德树人,主动育人,形成了劳动教育...
实现劳动教育在中小学校落地生根,需要发挥田野式劳动体系化、真实化、深层化优势,让师生在真实情境中真劳动。河南省郑州高新区艾瑞德学校以校园、家园、社园、田园为主要场域,建构四园联动劳动教育,立德树人,主动育人,形成了劳动教育的价值链、实践场、课程谱、机制轴,实现了“真劳动、全时空、日常化、成合力”的劳动教育新样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教育
四园联动
校园
劳动
自治
少年农学院
盆景式
劳动
田野式
劳动
下载PDF
职称材料
中国劳动关系的十字路口——管制与自治:富士康、本田案件提出的法治命题
被引量:
29
4
作者
董保华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39,2,共6页
《劳动法》建立了调整劳动关系的"三层次模式"。《劳动合同法》旨在强化以国家管制为特点的调整模式。理论界出现了两种解读视角:一种观点强调"强资本、弱劳工",强化国家干预,意图建立起一种高度管制的用工体制;另...
《劳动法》建立了调整劳动关系的"三层次模式"。《劳动合同法》旨在强化以国家管制为特点的调整模式。理论界出现了两种解读视角:一种观点强调"强资本、弱劳工",强化国家干预,意图建立起一种高度管制的用工体制;另一种观点认为不仅要关注"强资本、弱劳工"的现象,更要关注我国"强国家、弱社会"的特点,努力实现以自治为主的劳动关系调整。富士康、本田事件意味着我国出现了自治的现实压力,中国劳动关系的发展重新走到了十字路口。我国应当注重平衡劳动关系三个层次的关系,使国家管制与当事人自治作为劳动关系的两种调节手段,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资本、弱劳工”
“强国家、弱社会”
劳动
关系的管制
劳动
关系的
自治
原文传递
劳动契约自治、管制及其正义实现
5
作者
张云河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0年第3期50-53,共4页
劳动契约作为劳动关系双方利益关系的外化形式,是以劳动关系双方独立自主的存在及其行为为前提和基础,蕴含缔约双方的自由和理性,昭示自身设定的义务和秩序应予践履。劳动契约自治可视为契约自治在劳动关系领域的运用和实践,体现了契约...
劳动契约作为劳动关系双方利益关系的外化形式,是以劳动关系双方独立自主的存在及其行为为前提和基础,蕴含缔约双方的自由和理性,昭示自身设定的义务和秩序应予践履。劳动契约自治可视为契约自治在劳动关系领域的运用和实践,体现了契约的核心本质,是重要且无可替代的;由于现实社会中表面平等而实际不平等的劳动关系,加上强与弱"新身份"差异的趋显等当下实态,放任的劳动契约自治根本无法达至福祉极大、成本极小的最佳境界,国家获得介入干预的必要继而形成对劳动契约管制的理论基据;劳动契约自治是当下仍应弘扬的契约本质,对劳动契约管制不在于以机械限制契约自治为目的,而在于平衡和调和劳动契约"自治"和"管制"区域广度和深度,以实现劳动契约的当下价值──劳动契约正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关系
劳动
契约
自治
劳动
契约正义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劳动人权与法律规范下的劳动自治
被引量:
4
1
作者
王贵勤
机构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编辑部
出处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7年第2期19-23,共5页
文摘
劳动人权是人权的重要内容之一,每个人都享有与生俱来的劳动权利。应当平等保障所有劳动者的劳动人权,以体现劳动价值。在此法律规范下,劳动自治作为意思自治在劳动关系领域的反映,体现了劳动权的契约自由。应允许符合劳动伦理的劳动力自由交易行为。国家应在国际劳工标准基础上,建立与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相适应的劳动年龄制度,顾及未成年人和退休人员的劳动需求。法律对劳动权利应当保护性限制,而非限制性保护。
关键词
劳动
人权
劳动
自治
劳动
年龄标准
法律规范
Keywords
human right in labor
labor autonomy
working age standard
legal norms
分类号
F249.26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探寻乡村小学“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进阶逻辑
被引量:
1
2
作者
许小红
蒋建春
机构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
出处
《江苏教育》
2021年第62期55-57,共3页
文摘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横山桥中心小学是典型的乡村小学,多年来学校结合自身文化历史渊源,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五育并举、五育融合,构建了学校、家庭和社会三大劳动实践圈,实践探索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进阶逻辑,引导学生在知情意行合一中,树立劳动光荣的理念,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关键词
新时代
劳动
教育
劳动
自治
劳动
逸美
劳动
焕新
进阶逻辑
分类号
G40-015 [文化科学—教育学原理]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四园联动”让劳动教育真实发生
被引量:
4
3
作者
李建华
机构
河南省郑州高新区艾瑞德学校
出处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5-9,共5页
文摘
实现劳动教育在中小学校落地生根,需要发挥田野式劳动体系化、真实化、深层化优势,让师生在真实情境中真劳动。河南省郑州高新区艾瑞德学校以校园、家园、社园、田园为主要场域,建构四园联动劳动教育,立德树人,主动育人,形成了劳动教育的价值链、实践场、课程谱、机制轴,实现了“真劳动、全时空、日常化、成合力”的劳动教育新样态。
关键词
劳动
教育
四园联动
校园
劳动
自治
少年农学院
盆景式
劳动
田野式
劳动
分类号
G63 [文化科学—教育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中国劳动关系的十字路口——管制与自治:富士康、本田案件提出的法治命题
被引量:
29
4
作者
董保华
机构
华东政法大学
中国劳动法学研究会
中国社会法学研究会
出处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34-39,2,共6页
文摘
《劳动法》建立了调整劳动关系的"三层次模式"。《劳动合同法》旨在强化以国家管制为特点的调整模式。理论界出现了两种解读视角:一种观点强调"强资本、弱劳工",强化国家干预,意图建立起一种高度管制的用工体制;另一种观点认为不仅要关注"强资本、弱劳工"的现象,更要关注我国"强国家、弱社会"的特点,努力实现以自治为主的劳动关系调整。富士康、本田事件意味着我国出现了自治的现实压力,中国劳动关系的发展重新走到了十字路口。我国应当注重平衡劳动关系三个层次的关系,使国家管制与当事人自治作为劳动关系的两种调节手段,相互结合,相互促进。
关键词
“强资本、弱劳工”
“强国家、弱社会”
劳动
关系的管制
劳动
关系的
自治
分类号
F249.26 [经济管理—劳动经济]
原文传递
题名
劳动契约自治、管制及其正义实现
5
作者
张云河
机构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出处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0年第3期50-53,共4页
文摘
劳动契约作为劳动关系双方利益关系的外化形式,是以劳动关系双方独立自主的存在及其行为为前提和基础,蕴含缔约双方的自由和理性,昭示自身设定的义务和秩序应予践履。劳动契约自治可视为契约自治在劳动关系领域的运用和实践,体现了契约的核心本质,是重要且无可替代的;由于现实社会中表面平等而实际不平等的劳动关系,加上强与弱"新身份"差异的趋显等当下实态,放任的劳动契约自治根本无法达至福祉极大、成本极小的最佳境界,国家获得介入干预的必要继而形成对劳动契约管制的理论基据;劳动契约自治是当下仍应弘扬的契约本质,对劳动契约管制不在于以机械限制契约自治为目的,而在于平衡和调和劳动契约"自治"和"管制"区域广度和深度,以实现劳动契约的当下价值──劳动契约正义。
关键词
劳动
关系
劳动
契约
自治
劳动
契约正义
分类号
D922.5 [政治法律—民商法学]
下载PDF
职称材料
题名
作者
出处
发文年
被引量
操作
1
劳动人权与法律规范下的劳动自治
王贵勤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17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2
探寻乡村小学“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进阶逻辑
许小红
蒋建春
《江苏教育》
2021
1
下载PDF
职称材料
3
“四园联动”让劳动教育真实发生
李建华
《中小学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2
4
下载PDF
职称材料
4
中国劳动关系的十字路口——管制与自治:富士康、本田案件提出的法治命题
董保华
《探索与争鸣》
CSSCI
北大核心
2011
29
原文传递
5
劳动契约自治、管制及其正义实现
张云河
《中共四川省委党校学报》
2010
0
下载PDF
职称材料
已选择
0
条
导出题录
引用分析
参考文献
引证文献
统计分析
检索结果
已选文献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页
确定
用户登录
登录
IP登录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