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抑郁倾向对中国中老年群体劳动参与的影响——基于CHARLS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被引量:12
1
作者 高晶晶 朱逸杉 王霞 《劳动经济研究》 CSSCI 2018年第1期63-80,共18页
本文基于2011年和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45岁以上中老年群体抑郁倾向对劳动参与和劳动时长的影响。面板数据回归发现,抑郁倾向对中老年群体劳动参与和劳动时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为解决抑郁倾向与劳... 本文基于2011年和2013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面板数据,研究了中国45岁以上中老年群体抑郁倾向对劳动参与和劳动时长的影响。面板数据回归发现,抑郁倾向对中老年群体劳动参与和劳动时长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为解决抑郁倾向与劳动参与的反向因果关系可能导致的内生性问题,本文进一步利用前一期的抑郁倾向作为当期抑郁的工具变量进行横截面回归,并得到了一致的结论。在分城乡和分性别的异质性回归中,男性的劳动参与受抑郁倾向的负向影响更显著;从劳动时长来看,在农村居住的中老年男性群体受到抑郁倾向负向影响的程度更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倾向 劳动参与 劳动时长 中老年群体
原文传递
学前教育对婚育女性劳动参与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高雪姮 闵维方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09-124,191,共17页
当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不断下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如何增加劳动力供给成为经济发展中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建立和完善学前教育体系,提高质优价廉的学前教育的可获得性,有助于将婚育年龄女性从儿童看顾中解放出来,提高她们的劳动参与... 当前我国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不断下降,人口红利逐渐消失,如何增加劳动力供给成为经济发展中亟须解决的问题之一。建立和完善学前教育体系,提高质优价廉的学前教育的可获得性,有助于将婚育年龄女性从儿童看顾中解放出来,提高她们的劳动参与率,从而增加劳动力供给。本文发现,适龄子女全部接受学前教育的女性,其参与劳动的可能性是适龄子女没有全部接受学前教育的女性的1.32倍;对于参与劳动的女性,子女全部接受学前教育可以使其每周的劳动时长增加4个小时。将样本按照家庭收入和户口类型进行分类后,本文发现子女接受学前教育可以显著增加高收入家庭中女性参与劳动的概率,并且延长农村户口女性的劳动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前教育 婚育女性 劳动参与 劳动时长
下载PDF
出口冲击、技能差异与劳动时间结构 被引量:1
3
作者 叶迪 史青 《经济学(季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532-548,共17页
本文通过构建Bartik形式的出口需求冲击,分析了出口对不同技能工作者劳动时间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需求冲击使得非技术相对于技术劳动者的工作时长缩短,夜间劳动强度减小,因此出口贸易自由化在劳动时间结构上缩小了两类劳动者的福... 本文通过构建Bartik形式的出口需求冲击,分析了出口对不同技能工作者劳动时间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出口需求冲击使得非技术相对于技术劳动者的工作时长缩短,夜间劳动强度减小,因此出口贸易自由化在劳动时间结构上缩小了两类劳动者的福利差距。进一步研究表明,不同技能劳动者对出口需求冲击反应的不一致是贸易自由化下劳动时间结构变化的重要来源,且这种不一致可归结为个体劳动者劳动时间供给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出口 劳动时长 夜间劳动强度
原文传递
时间约束对劳动供给弹性估计的影响——基于上海出租车市场单双班制度 被引量:1
4
作者 马艺瑗 陈柯 朱平芳 《劳动经济研究》 CSSCI 2023年第6期74-96,共23页
劳动供给弹性对于经济学理论和公共政策有重要意义,而研究中微观估计与宏观模型校准所需数值之间往往差异较大,工作时间约束是这一矛盾的解释之一。本文以受到和不受工作时间约束的双班和单班出租车驾驶员为研究对象,构造了驾驶员劳动... 劳动供给弹性对于经济学理论和公共政策有重要意义,而研究中微观估计与宏观模型校准所需数值之间往往差异较大,工作时间约束是这一矛盾的解释之一。本文以受到和不受工作时间约束的双班和单班出租车驾驶员为研究对象,构造了驾驶员劳动供给关于临时性工资变化的跨期替代模型,并利用上海出租车驾驶员的微观大数据进行验证。实证结果表明,工资的临时性增加会激励劳动时长的增加,时间约束使得劳动供给弹性偏小。本文在中国的市场环境下给出了劳动供给弹性的估计和跨期替代证据,验证了时间约束对劳动供给弹性估计的影响,并从样本的独特性上对相关研究进行了拓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资 劳动时长 弹性
原文传递
中国式现代化的推进、人口转型与弹性退休制度
5
作者 张翼 《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8-136,共9页
要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遵循人口转型规律,在第一次人口红利之后继续开发第二次人口红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工智能对各种工作场景的重塑,会推动劳动参与人口继续从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向服务业部门转移,强... 要以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中国式现代化,就必须遵循人口转型规律,在第一次人口红利之后继续开发第二次人口红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人工智能对各种工作场景的重塑,会推动劳动参与人口继续从农业部门和工业部门向服务业部门转移,强化“人+人工智能”的“合成社会”特征,全面释放新质生产力的动力活力。这使科技创新颠覆的就业岗位可能会多于为其创造的新就业岗位。在这种情况下,在工业社会设计的逐渐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制度就需要“按照自愿、弹性原则”而稳妥有序地、渐进地推进“延迟”。需要注意的是,弹性退休制度的设计,需要解决好社会的公平正义等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第二次人口红利 智能社会 劳动时长缩短 弹性退休制度
原文传递
婚姻支付对老年劳动参与的影响--基于CHARLS数据的实证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穆怀中 姚文 《西北人口》 CSSCI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13,共13页
2000年以来中国的婚姻支付占家庭支出的比重大幅上升,在终生预算约束条件下,婚姻支付上升会对老年人的劳动参与选择产生直接影响。文章采用跨期分析方法构建老年劳动参与选择模型,并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数据实证... 2000年以来中国的婚姻支付占家庭支出的比重大幅上升,在终生预算约束条件下,婚姻支付上升会对老年人的劳动参与选择产生直接影响。文章采用跨期分析方法构建老年劳动参与选择模型,并使用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2018年数据实证检验婚姻支付对老年劳动参与的影响。研究发现:(1)婚姻支付对老年人的劳动参与率及劳动参与时长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在考虑内生性问题并进行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2)婚姻支付对老年劳动参与的影响存在城乡、性别、年龄及家庭固定资产水平异质性;(3)婚姻支付与老年劳动参与之间存在平缓的“倒U型”关系,这可能与老年人的财富水平相关;(4)养老金水平、健康状况与婚姻支付对老年劳动参与的影响存在交互效应。研究结论表明,婚姻支付在普遍增加老年人劳动参与的基础上,还显著促进了“弱势”老年人的劳动参与,包括:农村、女性、高龄、低财富水平及低健康水平的老年人。在理论和实证分析基础上,提出防止婚姻支付过快上涨,完善老年劳动力市场,加强兜底性社会保障建设等促进婚姻支付与老年劳动参与双向协调发展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婚姻支付 老年劳动参与 劳动参与率 劳动参与时长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