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4篇文章
< 1 2 3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评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 被引量:45
1
作者 余源培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5-22,共8页
鲍德里亚系统提出了"消费社会"的理论。他企图对唯物史观进行"颠覆"是错误的。但是不能简单地认为他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辩护士。鲍德里亚不懂得马克思从根本上颠覆了国民经济学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两种"幻象&quo... 鲍德里亚系统提出了"消费社会"的理论。他企图对唯物史观进行"颠覆"是错误的。但是不能简单地认为他是资本主义制度的辩护士。鲍德里亚不懂得马克思从根本上颠覆了国民经济学和唯心主义历史观的两种"幻象",从而奠定了生产和劳动对于人类社会存在与发展的基础性地位;不懂得消费与生产的现实辩证关系,片面地离开生产探讨消费的新特征,甚至主张用消费取代生产。消费异化是劳动异化的表现。技术救赎不可能解决当代人类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费社会 唯物史观 劳动异化 消费异化 生产与消费
下载PDF
人工智能技术异化及其本质探源 被引量:43
2
作者 闫坤如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00-107,共8页
马克思从人的异化和物的异化来阐释劳动异化,人工智能技术异化是马克思主义异化的当代表现形式,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加深了人的自我异化危机,导致人类的主体性危机以及人类交往的异化形态。文章尝试从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原因以及人... 马克思从人的异化和物的异化来阐释劳动异化,人工智能技术异化是马克思主义异化的当代表现形式,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加深了人的自我异化危机,导致人类的主体性危机以及人类交往的异化形态。文章尝试从人工智能技术本身的原因以及人对技术的应用来追溯人工智能技术异化的思想源泉,从人工智能社会的数据主义盛行、客体主体化、算法权力化等方面深入分析导致人工智能异化的技术根源,从工具理性的泛滥与价值理性的缺失的主体性原因分析其思想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化 劳动异化 人工智能 工具理性 价值理性
下载PDF
教师职业幸福感:基本构成、现实困境和提升策略 被引量:36
3
作者 柳海民 郑星媛 《现代教育管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74-80,共7页
教师职业幸福感是衡量教师的教育生活质量和生存心理状态的重要指标,对教师自身、学生和学校来说都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职业幸福感由认知心理和情绪情感构成。教师职业幸福感低落的现实困境在于教师职业劳动异化所造成的低感受度,表现为... 教师职业幸福感是衡量教师的教育生活质量和生存心理状态的重要指标,对教师自身、学生和学校来说都具有重要作用。教师职业幸福感由认知心理和情绪情感构成。教师职业幸福感低落的现实困境在于教师职业劳动异化所造成的低感受度,表现为社会对教师高要求导致的教师职业价值异化、付出与回报不匹配导致的教师自我价值异化、高职业压力与负担导致的教师工作场域异化以及教师身心遭受磨砺导致的工作主体异化。因此,需在立足提高教师社会地位、维护教师职业尊严和实现教师生命意义三重维度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受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师职业幸福感 构成要素 劳动异化 内在根源 多维度提升
下载PDF
数字劳工的“罢工”?——作为加速社会“减速策略”的数字反连接研究 被引量:29
4
作者 李子仪 姬德强 《新闻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1期43-55,共13页
本研究在整合"反连接"概念及其流变的基础上,通过对18位具有"反连接行为"受访者的访谈发现,个体的反连接行为是由于长时间、全平台的数字劳动造成的,而个体的劳动过载与劳动异化源于结构性的社会加速。个体(用户)在... 本研究在整合"反连接"概念及其流变的基础上,通过对18位具有"反连接行为"受访者的访谈发现,个体的反连接行为是由于长时间、全平台的数字劳动造成的,而个体的劳动过载与劳动异化源于结构性的社会加速。个体(用户)在与"加速社会"和"平台"的关系中作为资源的产出者既受到来自互联网连接文化的诱惑,也承受着社会加速的压力,因此"断开"连接作个体对自身劳工化的"反抗",可以被比作一种"数字罢工"。虽然个体通过节点切换、空间规训和接口关闭等三种"罢工"方式暂缓了过度劳动的异化病症,削弱了社会加速带来的压力与紧张感,但作为一种功能性减速,反连接仍是个体为融入加速社会而选择的一种"减速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反连接 加速社会 数字劳动 劳动异化 数字罢工
原文传递
劳动异化及其根源 被引量:19
5
作者 邓晓芒 《中国社会科学》 1983年第3期155-160,共6页
本文对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进行了探讨,指出异化劳动根源于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而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则根源于精神劳动与肉体劳动的分工,这就使得劳动活动本身的两个内在本质环节(精神活动和生命活动)相互离异,它是一切异化现象产生的... 本文对马克思的异化劳动理论进行了探讨,指出异化劳动根源于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而劳动活动本身的异化则根源于精神劳动与肉体劳动的分工,这就使得劳动活动本身的两个内在本质环节(精神活动和生命活动)相互离异,它是一切异化现象产生的总根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活动 劳动异化 马克思 自我异化 异化劳动 生命活动 精神劳动 劳动分工 精神活动 劳动
原文传递
变形:对异化的逃脱──评卡夫卡的《变形记》 被引量:22
6
作者 任卫东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61-65,71,共6页
变形:对异化的逃脱──评卡夫卡的《变形记》任卫东《变形记》是卡夫卡作品中最早被译成中文的,最为中国读者熟悉和接受的,也是被分析、评论最多的。在众多的评论文章中,虽然观点各异,但有一个结论是共同的,即《变形记》反映的是... 变形:对异化的逃脱──评卡夫卡的《变形记》任卫东《变形记》是卡夫卡作品中最早被译成中文的,最为中国读者熟悉和接受的,也是被分析、评论最多的。在众多的评论文章中,虽然观点各异,但有一个结论是共同的,即《变形记》反映的是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异化现象,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里高尔 卡夫卡 劳动异化 潜意识 《变形记》 异化劳动 人类圈 人的本质特征 审美能力 全面发展
原文传递
人工智能的本质 被引量:19
7
作者 邓晓芒 《山东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39-46,共8页
人工智能是技术的表现。海德格尔在《技术的追问》中把技术的本质追溯到它的词源含义即艺术和诗,这也提示我们,对人工智能的本质不能仅从它的强大的数字计算功能来理解,它的工具性和人为性只不过是其本质的一种异化形态,而真正的本质是... 人工智能是技术的表现。海德格尔在《技术的追问》中把技术的本质追溯到它的词源含义即艺术和诗,这也提示我们,对人工智能的本质不能仅从它的强大的数字计算功能来理解,它的工具性和人为性只不过是其本质的一种异化形态,而真正的本质是人类智能的“去蔽”(αληθεια)和“成己”(Ereignis)。马克思的劳动异化思想从国民经济学批判的角度揭示了这种异化的必然性及其哲学人类学含义,将“有意识的生命活动”以及由此发生的精神劳动和物质劳动的分工作为人的本质的异化的历史根据。这就为我们理解人工智能的异化现象打开了一扇窗户,对人工智能的本质的追问也不再停留于海德格尔式的宗教神秘主义,而是进入了对人类起源的历史现象学分析。基于人的本质即“制造、使用和携带工具”及其所蕴含的意识和生命活动的统一,应将人工智能的本质理解为人的本质中意识和生命活动这两个环节在“人为性”中的统一。人的本质中意识和生命活动的对立和分离具有历史必然性,扬弃这种对立回到人性的完整性是人类不可放弃的永恒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技术的本质 人类起源 劳动异化 分工 人为性(artificiality)
原文传递
数字时代资本意向、技术加持与劳动异化的政治经济学分析 被引量:13
8
作者 姜英华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0期4-13,共10页
资本—劳动的剥削性关系结构是资本主义的核心命题和显著标志。数字时代,信息技术的渗透和延展助力了资本对劳动的收编和统治,同时,劳动在信息技术的加持和形塑下也呈现出新的数字化形态表征,表现为劳动范围的极限泛化、自我剥削的循环... 资本—劳动的剥削性关系结构是资本主义的核心命题和显著标志。数字时代,信息技术的渗透和延展助力了资本对劳动的收编和统治,同时,劳动在信息技术的加持和形塑下也呈现出新的数字化形态表征,表现为劳动范围的极限泛化、自我剥削的循环强化和劳动关系的碎片散化,所有这些构成了数字时代新的劳动异化特征。要刺透技术自由化的幻觉和假象,从而消除劳动剥削和劳动异化,需要从资本的根基处着手,化解数字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和数字生产社会化之间的始源性矛盾,实现数字生产资料的社会化共有和共享。只有这样,才能矫治资本—技术—劳动的剥削性关系结构,从而探索出一条超越资本逻辑、破除技术神话和扬弃异化劳动的和谐发展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资本意向 信息技术 劳动异化 政治经济学
下载PDF
人性的异化与回归:弗洛姆人性异化论新探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红珍 《东南学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31-136,共6页
人性异化是弗洛姆异化理论的特色内容,也是他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以其之见,在现代西方社会的全面异化中,人性异化是最深刻的异化类型。重要的是,产生这种人性异化的本真原因恰恰是现代西方社会的"生存的两歧&... 人性异化是弗洛姆异化理论的特色内容,也是他对西方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一个重要贡献。以其之见,在现代西方社会的全面异化中,人性异化是最深刻的异化类型。重要的是,产生这种人性异化的本真原因恰恰是现代西方社会的"生存的两歧"状况,它直接导致了人的心理的严重分裂和人性的扭曲。惟有以文化道德领域的变革为先导,推进现代社会的全面变革,努力健全人的心理,才是消除现代社会人性异化的理想途径。弗洛姆的人性异化理论虽然对马克思的劳动异化做了某种意义的修正,其合理性有待商榷,但却可以启发人们重新关注马克思异化理论的当代价值,也为人们进一步理解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和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视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弗洛姆 人性异化 劳动异化
下载PDF
劳动异化与劳动同意:互联网数字劳动的价值二重性辨析 被引量:12
10
作者 徐婷婷 《新闻爱好者》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17-21,共5页
信息社会劳动生产的扩大化,使得数字劳动广泛存在于数字资本公司、互联网平台零工、非雇佣形式的产销者等领域,并且在技术、资本和消费文化的感召下呈现出劳动方式娱乐化、劳动时空泛在化、劳动剥削隐秘化等非典型“劳动异化”的特征,... 信息社会劳动生产的扩大化,使得数字劳动广泛存在于数字资本公司、互联网平台零工、非雇佣形式的产销者等领域,并且在技术、资本和消费文化的感召下呈现出劳动方式娱乐化、劳动时空泛在化、劳动剥削隐秘化等非典型“劳动异化”的特征,成为劳动同意缔结的前提。在平台“去异化”策略和劳动者主体性回归的感召下,劳动异化与劳动同意并存于平台与用户之间的劳动关系中,呈现出基于不同主体需求的数字劳动价值二重性特征,并引发关于社会文化责任旁落的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劳动 劳动异化 劳动同意 价值二重性
下载PDF
现代技术:问题与出路——论雅斯贝尔斯的技术观 被引量:9
11
作者 张成岗 《自然辩证法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51-55,共5页
作为存在主义哲学代表人物之一,尽管雅斯贝尔斯思想并未得到足够重视,特别地,作为其重要学术生长点的技术哲学思想,更需进一步挖掘。从历史文化动力学的新颖视角,雅斯贝尔斯对现代技术进行了存在主义反思,对技术问题做了深刻剖析,并对... 作为存在主义哲学代表人物之一,尽管雅斯贝尔斯思想并未得到足够重视,特别地,作为其重要学术生长点的技术哲学思想,更需进一步挖掘。从历史文化动力学的新颖视角,雅斯贝尔斯对现代技术进行了存在主义反思,对技术问题做了深刻剖析,并对问题解决提出了独到见解。系统研究其技术思想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雅斯贝尔斯 存在主义哲学 技术观 劳动异化 人与自然
下载PDF
关于“伙伴教育”的理论构想 被引量:10
12
作者 刘长海 罗怡 《江西教育科研》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15-17,共3页
伙伴教育是依据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杜威理想社会观、西方交往理论等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教育的新构想。伙伴教育的主旨是在教育中建立各相关主体之间的伙伴关系,使主体逐渐成长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良好伙伴。伙伴教育有助于改变社... 伙伴教育是依据马克思自由人联合体思想、杜威理想社会观、西方交往理论等提出的关于社会主义教育的新构想。伙伴教育的主旨是在教育中建立各相关主体之间的伙伴关系,使主体逐渐成长为社会发展所需要的良好伙伴。伙伴教育有助于改变社会中人与人的隔膜、学校与社会的脱离、劳动异化等问题。在伙伴关系中培养良好伙伴的教育可望从学校教育推广至整个社会生活,对社会发展产生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伙伴教育 理论构想 自由人联合体 社会主义教育 伙伴关系 社会发展 交往理论 相关主体 劳动异化 社会生活 学校教育 推动作用 马克思 社会观 人与人 理想 杜威
原文传递
解读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 被引量:7
13
作者 吕军利 王俊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2期39-42,68,共5页
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 ,对环境问题进行文化反思成为当代理论界的热点之一 ,反思环境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如何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突出地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 随着环境问题的出现 ,对环境问题进行文化反思成为当代理论界的热点之一 ,反思环境问题从根本上来说就是如何确立人与自然的关系。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科学地揭示了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 ,突出地体现在马克思恩格斯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论述中 (本文将其称为生态思想 )。马克思恩格斯生态思想首先是体现为自然观上的全面更新 ;其次是对实践的能动性与受动性的辩证把握 ;尤为突出的是 ,马克思恩格斯对资本主义条件下异化劳动的深刻分析 ,揭示了环境问题的社会根源 ,显示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洞察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恩格斯 生态思想 生态问题 人与自然 劳动异化
下载PDF
论数字劳动及其主体性悖论 被引量:9
14
作者 陈朦 《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35-41,共7页
数字劳动作为数字资本主义研究的关键性锚点,既承载了数字生产力飞速发展的进步意蕴,也象征着劳动主体积极改造客观世界的价值取向。但是在数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的数字劳动关系却呈现出主体自由与主体异化的悖论:一方面是走向灵活... 数字劳动作为数字资本主义研究的关键性锚点,既承载了数字生产力飞速发展的进步意蕴,也象征着劳动主体积极改造客观世界的价值取向。但是在数字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之下的数字劳动关系却呈现出主体自由与主体异化的悖论:一方面是走向灵活自由、极具创造性与参与感的主体实践,另一方面是遭受隐匿剥削与算法规训的主体异化。对此,我们要重新回归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与政治经济学批判视角,深刻理解数字劳动与数字资本的同构性关系,唯有如此,才能切实把握数字劳动的真实本质,科学指认马克思所谓主体解放的理论旨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劳动 主体性悖论 劳动异化 主体解放
原文传递
试析技术异化的劳动异化根源 被引量:7
15
作者 梁丽 包国光 《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1期21-25,共5页
探讨现代技术异化的根源,不能只从技术层面去寻找。技术是人类生存实践的产物,技术形态和应用后果都是社会建构的,技术异化的根源也在于社会应用技术的主导模式。通过对劳动异化和技术异化的分析,认为技术异化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机... 探讨现代技术异化的根源,不能只从技术层面去寻找。技术是人类生存实践的产物,技术形态和应用后果都是社会建构的,技术异化的根源也在于社会应用技术的主导模式。通过对劳动异化和技术异化的分析,认为技术异化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机器技术的大规模应用为前提的,根本的原因则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据主导地位的情况下劳动异化了。因而,技术作为资本增值的内在手段,与劳动和自然对立,技术异化是劳动异化的必然表现。马克思的劳动异化思想,对我们深入理解技术异化的根源及其后果,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技术 技术异化 劳动 劳动异化 资本
下载PDF
关于评价马克思《一八四四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一些问题 被引量:6
16
作者 杨适 《中国社会科学》 1981年第6期67-82,共16页
本文分析了《手稿》中的"劳动异化"概念,指出它是马克思对前人学说优秀成果的批判继承和根本突破;马克思通过这一概念揭示了人类历史是在劳动生产的基础上,通过劳动自身的异化和扬弃而获得发展的辩证过程,从而为他创立唯物史... 本文分析了《手稿》中的"劳动异化"概念,指出它是马克思对前人学说优秀成果的批判继承和根本突破;马克思通过这一概念揭示了人类历史是在劳动生产的基础上,通过劳动自身的异化和扬弃而获得发展的辩证过程,从而为他创立唯物史观和全部哲学准备了基本的观点和线索。文章还分析了与"劳动异化"相关的另一基本概念"人本主义",指出它主要地不是道德伦理概念,而是作为一种科学与哲学的观点和方法;马克思把劳动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人的社会性、历史性作为理解人的本质的基础,因而在此"人本主义"已经是一种无产阶级的关于人的本质的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同以往资产阶级的人本主义有根本的区别。最后,文章分析了《手稿》及其基本概念的不成熟性,论述了如何估计这种不成熟性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人本主义 私有财产 费尔巴哈 黑格尔 异化劳动 经济学哲学手稿 劳动异化 马克思恩格斯 不成熟性
原文传递
弗洛姆的总体异化论述评 被引量:2
17
作者 张萍 《贵州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5年第3期67-69,56,共4页
关键词 弗洛姆 总体异化 异化 《马克思关于人的概念》 劳动异化 异化现象 弗洛依德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 科学技术 法兰克福学派
下载PDF
马克思“劳动异化”理论形成的历史语境和内在逻辑 被引量:6
18
作者 姚顺良 《理论探讨》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38-41,共4页
关于"异化"理论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国内外学界已进行过长期和广泛的研究,但不少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深化。通过对"异化"范畴和"异化"理论形成过程的全面梳理,可以更为深入地揭示马克思接受"异化&q... 关于"异化"理论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国内外学界已进行过长期和广泛的研究,但不少方面仍有待进一步深化。通过对"异化"范畴和"异化"理论形成过程的全面梳理,可以更为深入地揭示马克思接受"异化"理论的具体语境,特别是青年马克思异化理论本身演化的内在逻辑。马克思以前"异化"经历了从"经济的日常观念"到"社会—价值的概念"再到"哲学的范畴—理论"三个阶段的演化。对马克思产生直接影响的是黑格尔和布鲁诺·鲍威尔,特别是费尔巴哈和赫斯的异化理论。马克思从异化思想萌芽到自己独特的"劳动异化"理论的形成,并非单纯外部语境的产物,而主要是其实战批判不断深化(宗教和哲学批判—国家和法批判—国民经济学批判)、理论上对异化根源不断追问(宗教异化—政治异化—经济即财产异化—劳动异化)的必然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异化理论 政治异化 经济异化 劳动异化
下载PDF
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价值基点及实践路径 被引量:9
19
作者 王惠颖 《当代教育科学》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3-9,共7页
新时代劳动教育应该以“审美—生命维持”的二重性劳动价值理论作为基点,重新确立劳动对于人类本质力量的实现,维持个体生存与发展个性相统一的价值意义。以往的劳动教育仅仅从“生命维持”的意义上去理解劳动,将劳动作为谋生性的生产... 新时代劳动教育应该以“审美—生命维持”的二重性劳动价值理论作为基点,重新确立劳动对于人类本质力量的实现,维持个体生存与发展个性相统一的价值意义。以往的劳动教育仅仅从“生命维持”的意义上去理解劳动,将劳动作为谋生性的生产、惩罚性的手段、技术性的训练,导致劳动教育的狭隘化、规训化和技术化。新时代劳动教育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终目的,进行统领性的规划、创造性的实践和精神性的塑造,以实现德智体美的统一、劳动智慧的生成和审美境界的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价值 劳动异化 劳动教育
下载PDF
人工智能背景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三维审视 被引量:9
20
作者 张晓雪 孙迎光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60-167,共8页
由人工智能引导的技术产业革命引发了劳动的新变化,智能劳动不是单一重复的简单劳动,而是富有创造性的复杂劳动。学者们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否依然适用于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存在分歧。从理论维度来看,智能劳动符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 由人工智能引导的技术产业革命引发了劳动的新变化,智能劳动不是单一重复的简单劳动,而是富有创造性的复杂劳动。学者们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是否依然适用于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存在分歧。从理论维度来看,智能劳动符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内核,智能劳动属于马克思所定义的劳动范畴,其价值来源有且只有人的抽象劳动,并且遵循劳动价值量形成理论;从实践维度来看,通过运用马克思劳动价值论能够解析人工智能时代的劳动新异化、智能机器排挤人、无人工厂等现象;从价值维度来看,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对促进人的本质发展、弘扬尊崇劳动的社会氛围、构建合理经济分配制度具有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劳动价值论 智能劳动 劳动异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