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劳动仲裁申诉时效制度的完善 被引量:4
1
作者 徐亚龙 《江苏公安专科学校学报》 2001年第6期74-78,共5页
劳动仲裁实践中 ,对我国劳动法规关于仲裁申诉时效的起点、中止、中断及最长时效规定的适用存在不同认识。从我国劳动法律关系的特点出发 ,确认现有法规中关于时效起点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并对仲裁申诉时效的中止、中断及最长时效规定的... 劳动仲裁实践中 ,对我国劳动法规关于仲裁申诉时效的起点、中止、中断及最长时效规定的适用存在不同认识。从我国劳动法律关系的特点出发 ,确认现有法规中关于时效起点计算方法的合理性 ,并对仲裁申诉时效的中止、中断及最长时效规定的欠缺进行补充和完善 ,对于建立科学实用的劳动仲裁申诉时效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 劳动仲裁 劳动仲裁申诉
下载PDF
劳动仲裁申诉应注意时效
2
作者 孙立彬 王明江 《山东劳动》 1998年第7期27-27,共1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多种经济成份的并存使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多变,劳动争议案件已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劳动仲裁作为处理劳动争议的主渠道,具有迅速、高效、低费和程序简单等特点。但是,想通过劳动仲裁解决劳动争议,申诉者要注意申诉时效。...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多种经济成份的并存使劳动关系日趋复杂多变,劳动争议案件已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劳动仲裁作为处理劳动争议的主渠道,具有迅速、高效、低费和程序简单等特点。但是,想通过劳动仲裁解决劳动争议,申诉者要注意申诉时效。仲某,系某雨布厂职工,1996年2月在工作中被机器绞掉右手拇指,厂方拒绝对其进行工伤赔偿。于是仲某到处上访,时间达两年之久才到劳动仲裁申诉,这时早已超过了申诉时效。某保安器材厂拖欠李某工资两年多时间,李某多次索要,厂方以种种理由拖延,李某碍于和厂长同村的情面,没有向劳动仲裁申诉,直到该单位资不抵债,被迫停产时,李某看厂方支付拖欠工资无望,才到劳动仲裁申诉,可此时已超时效,劳动仲裁无法受理。《劳动法》第八十二条规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仲裁申诉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时效 劳动关系 劳动争议案件 市场经济 多种经济成份 劳动 工伤赔偿 主渠道
原文传递
申请劳动仲裁应在法定申诉时效之内
3
作者 李士功 《山东劳动》 1999年第6期35-35,共1页
案例: 职工王某,大专文化,与A公司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1998年12月31日到期。1997年10月25日,王某在医院被确认怀孕,公司亦知道这一事实。同年12月,A公司由于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决定裁员,王某尔在其列,被解除了劳动合同。1998年... 案例: 职工王某,大专文化,与A公司签订了为期三年的劳动合同,1998年12月31日到期。1997年10月25日,王某在医院被确认怀孕,公司亦知道这一事实。同年12月,A公司由于生产经营发生严重困难,决定裁员,王某尔在其列,被解除了劳动合同。1998年5月,王某在朋友的建议下,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诉,要求A公司继续履行原劳动合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其申诉依法予以审查。在回答为何现在才申诉时,王某说自己"当时不知道《劳动法》,不知道有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这种机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遂以"超过申诉时效"为由,决定不予受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劳动合同 劳动仲裁申诉 时效 劳动 当事人 劳动争议案件 不予受理 生产经营 申请
原文传递
执行《劳动法》私营企业利益得保护——新津县一私营企业状告职工劳动争议结案
4
作者 王琰 《四川劳动保障》 1996年第7期11-11,共1页
日前,新津县发生了一起私营企业状告职工违反劳动合同案。今年3月19日,新津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接到私营企业成都处处春集团有限公司递交的劳动仲裁申诉书,诉称:被诉人李某(重庆人)于1995年元月9日与申诉方共同签订了为期5年的工程技... 日前,新津县发生了一起私营企业状告职工违反劳动合同案。今年3月19日,新津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接到私营企业成都处处春集团有限公司递交的劳动仲裁申诉书,诉称:被诉人李某(重庆人)于1995年元月9日与申诉方共同签订了为期5年的工程技术人员聘用合同,并在当日按合同规定出具收条,领取了定金人民币2万元。但李某在聘用期间工作仅半年,就于1995年7月16日不辞而别,擅自违约,一度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经营秩序。申诉方曾多次电话、电报或派人到重庆与李某面谈,以图了结合同关系,李某依然违约置之不理,不闻不问,竟拖了大半年时间未果。在万般无奈之下,成都处处春集团有限公司向新津县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按合同规定赔偿经济损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私营企业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劳动 新津 劳动仲裁申诉 被诉人 集团有限公司 严重影响 合同规定 工程技术人员
下载PDF
职工有了保护神
5
作者 沪侠 《兵团工运》 1994年第12期18-18,共1页
全国人大通过了《劳动法》,结束了我国没有一部规范企业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的历史。《劳动法》明确规定了职工有劳动和休息、劳动保险和福利保障、有提出劳动仲裁申诉和按月领取劳动工薪报酬等权利,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 全国人大通过了《劳动法》,结束了我国没有一部规范企业劳动关系,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的法律的历史。《劳动法》明确规定了职工有劳动和休息、劳动保险和福利保障、有提出劳动仲裁申诉和按月领取劳动工薪报酬等权利,职工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以寻求法律武器保护。 保护职工合法权益是企业领导和职工双方的事,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在过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护职工合法权益 劳动法》 保护神 劳动仲裁申诉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劳动者合法权益 权利和义务 劳动保险 女职工劳动保护 企业劳动关系
下载PDF
劳动争议仲裁 申诉时效浅析
6
作者 陈怡奋 《福建劳动和社会保障》 2003年第10期31-31,共1页
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其相关法规对劳动争议仲裁申诉时效规定的甚为简略,难以有效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现实中,许多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其申诉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却输了官司,为什么?只因相关的时效制... 1995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及其相关法规对劳动争议仲裁申诉时效规定的甚为简略,难以有效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现实中,许多劳动争议案件的当事人,其申诉事实清楚,证据充分,却输了官司,为什么?只因相关的时效制度规定不甚合理,导致其维权请求超出了劳动争议仲裁申诉时效,而使自己得不到法律救济。为此,本文对我国劳动争议仲裁申诉时效做一简要论述。一、关于劳动仲裁申诉时效的起算点《劳动法》第82条规定:"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劳动部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1995](劳部发309号)第85条做出解释:"劳动争议发生之日是指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此解释与《民法通则》确定的诉讼时效的起算点是一致的。笔者认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 劳动 时效期 当事人 劳动 劳动仲裁申诉 起算点 劳动争议案件 贯彻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