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744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论元角色的层级关系和语义特征 被引量:175
1
作者 袁毓林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1-22,共12页
本文主要讨论汉语动词的各种论元角色的层级关系,详细刻划各种论元角色的动态性的语义特征.首先介绍国外语言学界对于论元、论旨角色、论元位置、论元结构、论旨阶层等概念的定义和认识.然后讨论汉语动词论元结构研究的五个方面的内容(... 本文主要讨论汉语动词的各种论元角色的层级关系,详细刻划各种论元角色的动态性的语义特征.首先介绍国外语言学界对于论元、论旨角色、论元位置、论元结构、论旨阶层等概念的定义和认识.然后讨论汉语动词论元结构研究的五个方面的内容(论元数目、论旨角色、句法特征、语义特征、配位方式)及其基本的研究原则和处理技术.接着讨论不同的论元角色之间的关系,建立一个汉语动词论元角色的层级体系;着重描写各别论元角色在述谓结构中所表现出来的动态性的语义特征,也兼及它们各自的句法特征.最后通过实例讨论不同的论元角色在句法上的共现关系和语义上的转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元角色 句法配置 层级关系 语义特征 共现关系 汉语 动词 论元结构
原文传递
介词“于”的起源和发展 被引量:144
2
作者 郭锡良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131-138,共8页
从考证甲骨文中"于"字用作动词出发,肯定介词"于"来源于"去到"义的动词"于"。它最先是介绍行为的处所,扩展介绍行动的时间,再扩展介绍祭祀的对象。到了西周金文中,更扩大为介绍动作涉及的各种... 从考证甲骨文中"于"字用作动词出发,肯定介词"于"来源于"去到"义的动词"于"。它最先是介绍行为的处所,扩展介绍行动的时间,再扩展介绍祭祀的对象。到了西周金文中,更扩大为介绍动作涉及的各种对象,所搭配的动词也更广泛,语义关系也更复杂。春秋战国时期产生了多个变体,它们只是先后不同的假借字或"之于"的合音。语法作用方面的变化主要是所带宾语有了谓词性结构,它可以用在形容词的后面引进比较的对象。还进一步虚化,成为构成复音连词的语素。汉代以后介词"于"开始衰亡,逐渐被"在"等多个介词所取代。最后从方法论的角度批评了《古书虚字集释》和《汉语大字典》对介词"于"的训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词 甲骨文 动词 语义关系 用例 语法作用 祭祀对象 汉语大字典 发展变化 春秋战国时期
原文传递
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诠释与批判 被引量:122
3
作者 顾曰国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30-39,80,共11页
英国分析哲学家约翰·兰肖·奥斯汀(1911—1960)在我国语言学界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的关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开创性论著《如何以言词行事》(以下简称《行事》)于1980年由许国璋教授部分译介给我国读者。涂纪亮所著《分析哲学... 英国分析哲学家约翰·兰肖·奥斯汀(1911—1960)在我国语言学界并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他的关于言语行为理论的开创性论著《如何以言词行事》(以下简称《行事》)于1980年由许国璋教授部分译介给我国读者。涂纪亮所著《分析哲学及其在美国的发展》也对之立章述说。本文着重诠释与评述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来源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斯汀 施事行为 言语行为理论 声行为 真假值 施事句 说者 取效行为 思想 动词
原文传递
名动转用的语义基础 被引量:130
4
作者 徐盛桓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5-23,共9页
本文提出,名词之所以可以转用作动词(名动转用),在语义上说,是因为名词的语义内容含有表动作的语义成份;同样,动词的语义内容也含有表事物的语义成份。本文将名词、动词分别含有表动作、表事物的语义成份这一假说称为“名动互含... 本文提出,名词之所以可以转用作动词(名动转用),在语义上说,是因为名词的语义内容含有表动作的语义成份;同样,动词的语义内容也含有表事物的语义成份。本文将名词、动词分别含有表动作、表事物的语义成份这一假说称为“名动互含”假说。本文分析了名词里所含的某一表动作的语义成份是如何在一定的语境作用下成为名动转用的语义基础的,并讨论了影响转用可能性大小的有关语义因素。作为结束语,本文最后还讨论了“名动互含”假说可能有的理论蕴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 语义基础 动词 语义内容 语境作用 语义因素 蕴涵 动作
原文传递
某些主要跟语序有关的语法普遍现象 被引量:114
5
作者 Joseph H.Greenberg 陆丙甫 陆致极 《当代语言学》 1984年第2期45-60,共16页
1.引言首先读者要知道本文所提出的结论是尝试性的,由于没有对全球语言作更全面的抽样调查,还不能充分保证这里所断言的大多数普遍现象没有例外,诚如题目所示,我们关注的主要是语素和词序问题,当然绝非仅限于此。作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 1.引言首先读者要知道本文所提出的结论是尝试性的,由于没有对全球语言作更全面的抽样调查,还不能充分保证这里所断言的大多数普遍现象没有例外,诚如题目所示,我们关注的主要是语素和词序问题,当然绝非仅限于此。作出这样的选择是因为以往的经验已显示了语法的这个专门方面即语序方面的很多规律。本文提出一系列普遍现象,它们大部分是蕴含性的,即它们采取这样的形式:某语言中有现象x,就必然有现象y,若不作进一步说明,逆命题即有y必有x就不能成立。当这两种现象分别具有“有”“无”两种可能时,四分表上的典型分布是:四组中有一组是零。就科学方法论而言,这结果无可厚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容词 语言学 语序类型 普遍现象 所有格 前置词 名词性主语 后置词 动词 巴斯克语
原文传递
论现代汉语的“体”范畴 被引量:107
6
作者 石毓智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6期183-201,共19页
现代汉语的"体"范畴分别由动态助词"了、着、过"表示。本文以一个完整动作从开始到结束的不同发展阶段作为动作内部过程的框架来刻画"了、着、过"的表义特点及其对有不同语义特征的动词的选择性,从而对&q... 现代汉语的"体"范畴分别由动态助词"了、着、过"表示。本文以一个完整动作从开始到结束的不同发展阶段作为动作内部过程的框架来刻画"了、着、过"的表义特点及其对有不同语义特征的动词的选择性,从而对"了、着、过"的意义及其使用条件提出了比较简单而统一的解释。指出了汉语"体"范畴的整体功能和明确的分工。它们虽不直接表示行为状况的时间位置,而又与时间密切相关。本文还解释了一些与"了、着、过"有关的疑难句法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现过程 语义特征 动态助词 现代汉语 语法意义 动词 形容词 使用条件 表义特点 搭配规律
原文传递
关于词的兼类问题 被引量:93
7
作者 陆俭明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28-34,共7页
一在具体讨论汉语中词的兼类问题之前,有必要先说明一下我们关于汉语词类的划分。汉语的词类的划分应以词的语法功能为依据,①这是划分词类最本质的依据。按词的语法功能,我们认为汉语的词划分为以下15类是比较适宜的:
关键词 语法功能 形容词 兼类现象 兼类词 动词 区别词 汉语词类 分词 同音同义 名词
原文传递
现代汉语的动态形容词 被引量:73
8
作者 张国宪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21-229,共9页
O 引言 0.1 性状和变化属于语义范畴。现代汉语中有些词只能表示事物的性状,而不能表现事物的变化,典型的形容词特别适宜于这种表述。比较: S1 陈红的孩子不漂亮。/小红比小兰文静。/西山的景色非常优美。 S2 陈红的孩子没漂亮。/小红... O 引言 0.1 性状和变化属于语义范畴。现代汉语中有些词只能表示事物的性状,而不能表现事物的变化,典型的形容词特别适宜于这种表述。比较: S1 陈红的孩子不漂亮。/小红比小兰文静。/西山的景色非常优美。 S2 陈红的孩子没漂亮。/小红已经文静了。/西山的景色优美起来了。句中的"漂亮、文静、优美"只表示静态的性状。但现代汉语中也有一部分词既可以表述事物静态的性质或状态,也可以表示事物动态的变化,例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形容词 静态形容词 现代汉语 语义特征 动态变化 动词 语义范畴 句法功能 句法成分 事物
原文传递
英汉否定词的分合和名动的分合 被引量:107
9
作者 沈家煊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387-399,共13页
英语里否定词最重要的区分是"否定名词"还是"否定动词",不注重区分"直陈否定"还是"非直陈否定",也不注重区分"有"的否定还是"是"的否定。相反,汉语里否定词最重要的区分是... 英语里否定词最重要的区分是"否定名词"还是"否定动词",不注重区分"直陈否定"还是"非直陈否定",也不注重区分"有"的否定还是"是"的否定。相反,汉语里否定词最重要的区分是"直陈否定"还是"非直陈否定",是"有"的否定还是"是"的否定,不注重区分"否定名词"还是"否定动词"。这一现象进一步证明,英语里名词和动词是分立的两个类,汉语的动词是名词所包容的一个次类。本文还从哲学角度说明英汉两种语言在这方面的差别,并指出讲汉语语法不可过分重视名词和动词的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否定词 名词 动词 英汉对比
原文传递
现代汉语名词的配价研究 被引量:85
10
作者 袁毓林 《中国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205-223,共19页
本文指出现代汉语中的部分名词也有配价的要求,并在不同的分析平面上采用不同的语法描写方法进行了处理。作者尝试用降级述谓结构刻划二价名词的语义结构。对表示观念/情感的二价名词予以形式化,进而揭示了名动词、动名兼类词和动名合... 本文指出现代汉语中的部分名词也有配价的要求,并在不同的分析平面上采用不同的语法描写方法进行了处理。作者尝试用降级述谓结构刻划二价名词的语义结构。对表示观念/情感的二价名词予以形式化,进而揭示了名动词、动名兼类词和动名合成词的配价能力的继承规则,并对介词"对"的语义功能作出新的解释。最后,阐明了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理论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名词 现代汉语 述谓结构 动词 配价 语义结构 语义特征 降级 意见 变换关系
原文传递
以认知为基础的汉语功能语法刍议(下) 被引量:77
11
作者 戴浩一 叶蜚声 《当代语言学》 CSSCI 1991年第1期25-33,共9页
这里要离开正题谈谈“在”的意义。我们把它解释为“存在”而不解释为通常的“位于”。这有词源上的证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就是“在、存也”。共时的证据从“存在”,“这个问题还在”,“我祖父已经不在了”之类的说法得到证明。各种... 这里要离开正题谈谈“在”的意义。我们把它解释为“存在”而不解释为通常的“位于”。这有词源上的证据,《说文解字》的解释就是“在、存也”。共时的证据从“存在”,“这个问题还在”,“我祖父已经不在了”之类的说法得到证明。各种语言里,动词“有”和处所短语之间都有密切的语(?)和句法关系,这是大家都知道的语言事实。然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语法 功能语法 时间顺序原则 信息中心 认知 英语 语言事实 语序 部分关系 动词
原文传递
制约夺事成分句位实现的语义因素 被引量:77
12
作者 张国宪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508-518,共11页
"索取"义双及物语义式的夺事成分可以实现两种句法位置:一种是在动词前充当状语;一种是在动词后充当间接宾语。二者存在着一种变换关系,但并不完全对称。从句式语法出发,句法成分不可能在不发生价值变化的前提下完成移动,夺... "索取"义双及物语义式的夺事成分可以实现两种句法位置:一种是在动词前充当状语;一种是在动词后充当间接宾语。二者存在着一种变换关系,但并不完全对称。从句式语法出发,句法成分不可能在不发生价值变化的前提下完成移动,夺事的受动性、施动者的控制力以及动词的及物性特性的概率或统计上的具备状况决定着夺事成分的句位实现。文章最后以历史的文献和共时的方言为依据推演出汉语"动词+间接宾语+直接宾语"构造的原始句式语义似为"强制的索取性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 间接宾语 语义因素 句法位置 句式语法 施动者 句法成分 及物 物语 文章
原文传递
述结式配价的控制—还原分析 被引量:69
13
作者 袁毓林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99-410,共12页
本文从述结式如何对其构成成分的论元进行选择、述语动词和补语动词的论元如何提升为整个述结式的论元两个角度,来分析述结式的配价结构。首先通过实例分析,指出述结式的配价跟其构成成分的配价之间没有直接的对应和折算关系;接着分析... 本文从述结式如何对其构成成分的论元进行选择、述语动词和补语动词的论元如何提升为整个述结式的论元两个角度,来分析述结式的配价结构。首先通过实例分析,指出述结式的配价跟其构成成分的配价之间没有直接的对应和折算关系;接着分析造成上述不对应现象的原因,着重讨论了述结式论元整合的三种类型:并价、消价、共价;然后考察述结式论元整合的三种结果:等价、减价、增价,指出述结式的价不等于其述语动词和补语动词的价之和减去共价和消价数,以此说明自底向上的还原分析法的不足;通过引入述结式表示的使动关系的层级(内部使动关系和外部使动关系)、述结式的论元指称(施受同指和施受异指)等概念,来建立一套自顶向下的述结式的论元准入规则,以概括述结式怎样对其述语动词和补语动词原有的论元作出选择;最后根据这套论元准入规则,对各种类型的述结式的配价构成进行分析,以检验这套规则的解释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论元 配价 述语 补语 动词 构成成分 对应 应和 直接 解释
原文传递
宾语使用情况考察 被引量:62
14
作者 李临定 《语文研究》 1983年第2期31-38,共8页
本文分别从语义方面和结构方面来考察宾语。这样划分,当然不是绝对的,而只是为了说明起来方便。宾语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本文的讨论只包括名词做宾语的,动补格动词所带的宾语,暂不讨论。1.语义方面。1.1 受事宾语。这种宾语是动作所直... 本文分别从语义方面和结构方面来考察宾语。这样划分,当然不是绝对的,而只是为了说明起来方便。宾语的情况,是比较复杂的,本文的讨论只包括名词做宾语的,动补格动词所带的宾语,暂不讨论。1.语义方面。1.1 受事宾语。这种宾语是动作所直接涉及的对象,如:拍桌子、洗衣服、看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带宾语 动词 受事宾语 结果宾语 语义 定语 处所宾语 名词 变换式 不同类型
原文传递
构式在中国学生英语句子意义理解中的作用 被引量:79
15
作者 董燕萍 梁君英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42-48,共7页
在句子意义理解过程中 ,传统的观点认为动词决定句子的句法和意义 ,而Bencini&Goldberg( 2 0 0 0 )通过两个分类法的实验 ,指出论元构式在决定句子整体意义方面比动词具有更强的预测能力。在前人研究基础上 ,本研究试图引进语言水... 在句子意义理解过程中 ,传统的观点认为动词决定句子的句法和意义 ,而Bencini&Goldberg( 2 0 0 0 )通过两个分类法的实验 ,指出论元构式在决定句子整体意义方面比动词具有更强的预测能力。在前人研究基础上 ,本研究试图引进语言水平这一参数 ,考察动词和论元构式在二语句子意义理解中的作用。实验材料参照Bencini&Goldberg ,由 4个英语动词和 4个构式交叉组成 1 6个英语句子 ,三种不同英语语言水平的受试依据自己对句子整体意义的理解对它们进行归类。结果表明 ,受试的分类随着语言水平的不同而呈现不同的倾向 ,即初学者更容易受动词的影响 ,而中级和高级水平的学习者则倾向于依据论元构式来理解句子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构式 动词 句子意义 论元结构
原文传递
中动句对动词形容词的选择限制及其理据 被引量:70
16
作者 曹宏 《语言科学》 2004年第1期11-28,共18页
本文利用变换分析、语义特征分析和语义指向分析等方法,揭示中动句NP+VP-AP对进入其中的动词和形容词的选择限制条件是:动词必须是及物的自主动词;形容词必须在语义上指向句首的受事NP,或者在语义上指向中动词的隐含的施事,但必须是非... 本文利用变换分析、语义特征分析和语义指向分析等方法,揭示中动句NP+VP-AP对进入其中的动词和形容词的选择限制条件是:动词必须是及物的自主动词;形容词必须在语义上指向句首的受事NP,或者在语义上指向中动词的隐含的施事,但必须是非自主的。还从句式义的角度解释这种选择限制的理据:1)选择自主动词,以保证隐含的施事可以有意识地V-NP,来使NP呈现出AP这种状态;2)AP描写NP的状态,所以它必须是指向这个受事主语,或者是表示隐含的施事受这个受事主语影响而产生的非自主的心理感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动句 动词 形容词 语义特征 语义指向 汉语 语法
下载PDF
汉语谓词性成分名词化的原因及规律 被引量:73
17
作者 姚振武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31-39,共9页
本文认为,"VP"名词化的实质是陈述转化为指称,其根本机制不在于有无形式标记,这一点可以通过有些"VP"不要任何形式标记而实现名词化和转指这一事实得到证明。无论是有形式标记的名词化还是无形式标记的名词化,都可... 本文认为,"VP"名词化的实质是陈述转化为指称,其根本机制不在于有无形式标记,这一点可以通过有些"VP"不要任何形式标记而实现名词化和转指这一事实得到证明。无论是有形式标记的名词化还是无形式标记的名词化,都可以用亚里斯多德范畴说的基本观点进行统一的解释,即在一般情况下,只有那些代表现实世界"本体"范畴的名词性成分,才有可能用关于它的陈述来指称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词化标记 形式标记 谓词性成分 指称作用 动宾结构 本体 动词 亚里斯多德 状态形容词 现代汉语
原文传递
中国学生英语动词语法和词汇型式使用特点初探 被引量:61
18
作者 濮建忠 闵行 +1 位作者 东川路 800号 《现代外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24-44,共21页
中国学生的英语有其自身的特点 ,了解和掌握他们的语言特点对英语教学和研究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3个较为常用的英语动词的使用情况的调查 ,试图说明在动词的使用中还有一些重要的、关键性的信息 ,即动词的语法型式和词汇型式 ,没有为... 中国学生的英语有其自身的特点 ,了解和掌握他们的语言特点对英语教学和研究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3个较为常用的英语动词的使用情况的调查 ,试图说明在动词的使用中还有一些重要的、关键性的信息 ,即动词的语法型式和词汇型式 ,没有为英语教师和学习者所普遍掌握。这也是大学生在英语动词用法上之所以表现偏常的重要原因。该研究方法适用于对其他英语常用动词的研究 ,同时对研究其他词类 ,包括名词、形容词、副词等 ,也将提供研究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词 意义 型式 搭配 典型性
下载PDF
吴语的句法类型特点 被引量:71
19
作者 刘丹青 《方言》 CSSCI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32-343,共12页
本文根据12个吴方言点的调查材料,揭示吴语的两大句法类型特点。一、吴语是比北京话更不典型的SVO类型和比北京话更典型的话题优先类型。吴语的静态句(惯常行为句、嵌入句等)一般只用SVO型,但其他情况下常由受事充当话题(特别是主语后... 本文根据12个吴方言点的调查材料,揭示吴语的两大句法类型特点。一、吴语是比北京话更不典型的SVO类型和比北京话更典型的话题优先类型。吴语的静态句(惯常行为句、嵌入句等)一般只用SVO型,但其他情况下常由受事充当话题(特别是主语后动词前的次话题),形成STV或TSV。在是非疑问句、否定句中话题句更占明显优势。这种趋势在浙江沿海吴语中尤为突出,其进一步发展有可能导致STV向SOV的历史演变,只是目前尚未到此阶段。二。吴语像北京话一样前置词和后置词并存,但后置词比北京话更为发达,表现在语法比程度更高、在句法结构中的作用更重要。这与吴语正在接近动词居末类型的事实是相和谐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吴语 北京话 句法 动词 前置词 受事 语法化 揭示 和谐 突出
原文传递
名动转用与语用推理 被引量:69
20
作者 高芳 徐盛桓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7-14,共8页
本文以“名动互含”假说为理论背景 ,研究英语的名词临时转用作动词(名动转用)表达式的理解问题 ,认为名动转用句的句义是经由语用推理来把握的。名动转用句的语用推理过程是在一定的认知策略影响下、围绕名动转用表达式所涉及的常规关... 本文以“名动互含”假说为理论背景 ,研究英语的名词临时转用作动词(名动转用)表达式的理解问题 ,认为名动转用句的句义是经由语用推理来把握的。名动转用句的语用推理过程是在一定的认知策略影响下、围绕名动转用表达式所涉及的常规关系进行信息加工的有序过程。所涉及的常规关系是在信息加工过程中的一个信息系统 ,表现出系统形态和过程形态 ,是系统与过程的统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动互含”假说 英语 名词 动词 表达形式 语用推理 构词法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