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俯卧位在肾移植术后耶氏肺孢子菌肺炎致重度ARDS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
作者 田莉 方晓楠 +1 位作者 张玲 李克 《器官移植》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847-854,共8页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致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实施俯卧位治疗后对氧合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肾移植术后PJP致中、重度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结果5例患者临... 目的探讨肾移植术后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致重度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实施俯卧位治疗后对氧合的改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肾移植术后PJP致中、重度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临床特征、治疗方案及预后情况。结果5例患者临床表现为发热、干咳,伴胸闷、气短,全身大汗、乏力,体温波动在38~39℃,经皮动脉血氧饱和度(SpO_(2))进行性下降,呼吸窘迫症状加重。肺部CT表现为弥漫性磨玻璃影。入住重症监护室(ICU)后,所有患者暂停免疫抑制药,均予复方磺胺甲噁唑、卡泊芬净、小剂量糖皮质激素抗耶氏肺孢子菌(PJ)治疗、氧疗及其它对症支持治疗。4例患者入住ICU时为重度ARDS,行俯卧位治疗;1例患者为中度ARDS,未行俯卧位治疗。与俯卧位治疗前比较,治疗后1 d患者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氧合指数均升高,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_(2))均下降(均为P<0.05);与治疗后1 d比较,治疗后4 d患者SpO_(2)、PaO_(2)和氧合指数均升高,A-aDO_(2)下降(均为P<0.05)。箱形图结果显示,俯卧位治疗后氧合指数呈整体上升趋势,A-aDO_(2)呈整体下降趋势。5例患者ICU入住时间为14(8,29)d。所有俯卧位患者均未出现皮肤压疮、脱管、管路移位等并发症。5例患者中,4例患者病情好转,1例患者因后期发生脓毒性休克、多器官衰竭而死亡。结论无论是清醒俯卧位还是插管俯卧位均可明显改善肾移植术后PJP致重度ARDS患者的氧合,并改善患者预后。早期尽快确诊及精准规范治疗是提高治愈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俯卧位 耶氏肺孢子菌肺炎(PJP)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肾移植 氧合指数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_(2)) 动脉血氧分压(pao_(2)) 复方磺胺甲噁唑 卡泊芬净
下载PDF
空氧混合仪面罩吸氧对改善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气指标的效果观察
2
作者 李曼 王玲 +3 位作者 毛玉萍 毛丽娟 范蓉 李玲玲 《现代仪器与医疗》 CAS 2024年第5期77-81,共5页
目的探讨空氧混合仪面罩吸氧对改善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气指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8月湖北省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80例,根据不同干预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鼻导管吸氧干预,试验组给予空氧混合仪... 目的探讨空氧混合仪面罩吸氧对改善新生儿窒息患儿血气指标的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0月-2023年8月湖北省麻城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新生儿窒息患儿80例,根据不同干预方式分为试验组和参照组。参照组采用鼻导管吸氧干预,试验组给予空氧混合仪面罩吸氧干预。比较两组患儿干预前后心率、呼吸频率、血气指标、心理运动发育指数(Psychomotor Developmental Index,PDI)和智力发育指数(Mental Developmental Index,MDI)水平,观察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试验组患儿心率和呼吸频率均高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Oxygen,PaO_(2))和血氧饱和度(Oxygen Saturation of Blood,SaO_(2))水平均高于参照组,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水平低于参照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PDI评分和MDI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儿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χ^(2)=5.838,P=0.016)。结论空氧混合仪面罩吸氧可改善新生儿窒息患儿的血气指标、心率和呼吸频率,促进患儿发育,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氧混合仪 面罩吸氧 新生儿窒息 动脉血氧分压(pao_(2))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氧饱和度
下载PDF
经皮组织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对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评估价值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4
3
作者 瞿金龙 赵良 +4 位作者 王虑 王玺 李文放 林兆奋 刘雪峰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211-214,290,共5页
目的:探讨经上肢前臂背侧测得经皮组织氧分压( tcpO2)和二氧化碳分压( tcpCO2)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微循环情况评估与预后评估价值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06-01-2014-03-31诊断为感染性休克的患者30例,动态监测诊断当天、2... 目的:探讨经上肢前臂背侧测得经皮组织氧分压( tcpO2)和二氧化碳分压( tcpCO2)对ICU感染性休克患者微循环情况评估与预后评估价值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06-01-2014-03-31诊断为感染性休克的患者30例,动态监测诊断当天、24 h动脉血氧分压( PaO2)、动脉二氧化碳分压( PaCO2)、tcpO2、tcpCO2、血乳酸,并计算出氧偏移度、二氧化碳偏移度等指标,选取即将出院的10例治愈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统计学分析上述指标与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感染性休克患者动脉血乳酸、tcpO2和tcpCO2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感染性休克死亡组二氧化碳偏移度与存活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二氧化碳偏移度与血乳酸呈线性正相关(R2=0.538),诊断当天二氧化碳偏移度较血乳酸、APACHEⅡ评分能更好地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预后,且最佳截断值为0.38。结论二氧化碳偏移度能与动脉血乳酸一样提示微循环情况,且二氧化碳偏移度能更好地早期预测感染性休克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组织氧分压(tcpO2) 经皮组织二氧化碳分压(tcpCO2) 动脉血氧分压(pao2) 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 动脉血乳酸 感染性休克 预后 Transcutaneous tissue PRESSURE of O2 and CO2(tcpO2 and tcpCO2) Arterial PRESSURE of O2 and CO2(pao2 and PaCO2)
下载PDF
呼气末正压(PEEP)对于截石位开腹手术患者肺泡氧合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高蕾 徐振东 +2 位作者 余琼 朱伟强 张洁 《复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68-72,共5页
目的研究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对截石位开腹手术的全麻患者肺泡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采取截石位行开腹肠道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PEEP=0 cmH2O,n=20)和B组(PEEP=10 cmH2O,n=20);另选20例采取仰... 目的研究呼气末正压(positive end-expiratory pressure,PEEP)对截石位开腹手术的全麻患者肺泡氧合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40例采取截石位行开腹肠道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组(PEEP=0 cmH2O,n=20)和B组(PEEP=10 cmH2O,n=20);另选20例采取仰卧位行开腹肠道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C组。所有患者均采用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机械通气。比较3组患者在不同时点的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的变化。结果与C组相比,A组和B组在摆放体位后30 min PaO2出现下降,两组的氧分压变化百分比和肺泡-动脉氧分压差百分比与C组相比差异都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与A组相比,B组在加用10 cmH2O的PEEP后60 min,PaO2明显上升、P(A-a)DO2显著下降。结论截石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患者的肺泡氧合,而逐级上调PEEP值至10 cmH2O可以在不影响循环稳定的同时改善肺泡氧合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截石位 呼气末正压(PEEP) 动脉血氧分压(pao2)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P(A-a)DO2)
下载PDF
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20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4
5
作者 蒋艳秋 江红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8年第15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疗效。方法:确诊的20例IP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给予泼尼松治疗,治疗组除口服泼尼松,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600mg/次,3次/天,连续服用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12... 目的:探讨N-乙酰半胱氨酸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的疗效。方法:确诊的20例IP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给予泼尼松治疗,治疗组除口服泼尼松,给予N-乙酰半胱氨酸600mg/次,3次/天,连续服用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8周、12周测定PaO2、肺弥散功能(DLCO)及观察临床症状的缓解情况。结果:20例IPF患者入院时均有干咳、呼吸困难症状,测PaO2、DLCO均有下降,经过治疗,PaO2、DLCO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临床症状改善。两种治疗方法相比较,治疗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长期口服N-乙酰半胱氨酸对改善IPF患者临床症状及提高PaO2、DLCO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肺纤维化(IPF) 动脉血氧分压(pao2) 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N-乙酰半胱氨酸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临床观察 被引量:3
6
作者 任霞 《新中医》 CAS 2016年第7期194-195,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7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消炎平喘以及抗过敏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中药穴位贴敷,并给予相关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与肺功...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56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78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消炎平喘以及抗过敏等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进行中药穴位贴敷,并给予相关针对性护理措施。观察比较2组临床疗效与肺功能情况。结果:2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对照组62.82%,治疗组85.9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肺功能情况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分别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膏剂穴位贴敷治疗小儿哮喘疗效明显、方便,患者易于接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哮喘 穴位贴敷 动脉血氧分压(pao_2)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 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
原文传递
BiPAP模式呼吸支持辅助治疗急性左心衰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周三军 《中国现代医生》 2010年第32期22-22,46,共2页
目的探讨双向正压通气(BiPAP)模式呼吸支持对急性左心衰的低血氧症的纠正作用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42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对照组给予鼻导管吸氧,治疗组给予经面罩呼吸机BiPA... 目的探讨双向正压通气(BiPAP)模式呼吸支持对急性左心衰的低血氧症的纠正作用及疗效的影响。方法 42例急性左心衰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强心、利尿、扩血管等治疗,对照组给予鼻导管吸氧,治疗组给予经面罩呼吸机BiPAP模式呼吸支持,观察两组患者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血乳酸/丙酮酸盐比值(L/P)及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治疗4h后,治疗组SPO2、PaO2高于对照组,PaCO2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治疗组血清L/P高于对照组。结论 BiPAP通气支持模式能够有效改善急性左心衰患者肺部换气功能损伤,提高急性左心衰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左心功能衰竭 双向正压通气/BiPAP 低氧 氧饱和度/SPO2 动脉血氧分压/pao2 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乳酸/丙酮酸盐比值/L/P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