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95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成人血脂异常防治指南 被引量:5223
1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390-419,共30页
引言 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乡村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我国心血管病的特点是脑卒中高发而冠心病发病率较低,但近20余年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上升;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大城市如北京,监测结果显示,从1984年到1999年出血性脑卒... 引言 心血管病已成为我国城市和乡村人群的第一位死亡原因,我国心血管病的特点是脑卒中高发而冠心病发病率较低,但近20余年冠心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逐步上升;在经济发展较快的大城市如北京,监测结果显示,从1984年到1999年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呈明显下降趋势,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却明显上升,预示以动脉粥样硬化为基础的缺血性心血管病(包括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正在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治指南 血脂异常 中国成人 缺血性心血管病 出血性脑卒中 缺血性脑卒中 动脉粥样硬化 发病率
原文传递
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炎症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81
2
作者 刘俊田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141-152,共12页
动脉粥样硬化是临床常见疾病,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基础。迄今为止,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因而临床尚无有效而特异性的药物治疗。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是血管壁对各种损伤的一种异常反应... 动脉粥样硬化是临床常见疾病,是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主要病理基础。迄今为止,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因而临床尚无有效而特异性的药物治疗。大量基础和临床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是血管壁对各种损伤的一种异常反应,具有经典炎症变性、渗出及增生的特点。炎症反应贯穿动脉粥样硬化发病的各个阶段,可能是多种致动脉粥样硬化因素致病机制的共同环节或通路。炎症机制不但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关,而且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多种并发症的发生密切相关。动脉粥样硬化的炎症类型包括生物性炎症、免疫性炎症和化学性炎症。动脉粥样硬化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急性渗出性炎症,而在进展期主要表现出慢性增生性炎症的特点。炎症反应中涉及多种炎症细胞、炎性细胞因子、炎性介质、黏附分子、趋化因子、生长因子等。现已证明,多种抗动脉粥样硬化药物具有抗炎作用,抗炎治疗已成为防治动脉粥样硬化的一种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炎症 发病机制 生物性炎症 免疫性炎症 化学性炎症
下载PDF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 被引量:240
3
作者 陈可冀 李连达 翁维良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5年第1期1-2,共2页
关键词 血瘀证 活血化瘀方药 冠心病 诊断 传统中医药 疗效判定标准 中医研究院 中西医结合研究 再狭窄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2015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解析 被引量:254
4
作者 沈卫峰 张奇 张瑞岩 《国际心血管病杂志》 2015年第4期217-219,共3页
最近,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学组组织专家对我国2010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诊断和治疗指南》作了修订(以下简称《新指南》),并在2015年第5期《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上发表。现对《新指南》作一... 最近,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学组组织专家对我国2010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诊断和治疗指南》作了修订(以下简称《新指南》),并在2015年第5期《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上发表。现对《新指南》作一解析,希望能为临床医生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治疗指南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诊断 动脉粥样硬化 中华医学会 临床医生 新指南
下载PDF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3年) 被引量:232
5
作者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修订联合专家委员会 李建军 +1 位作者 赵水平 高润霖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37-271,共35页
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为主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我国城乡居民第一位死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是ASCVD的致病... 以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therosclerotic cardiovascular disease,ASCVD)为主的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是我国城乡居民第一位死因,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是ASCVD的致病性危险因素。面对我国ASCVD疾病负担不断上升的趋势,血脂管理刻不容缓。近几年世界范围内血脂领域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我国血脂指南的修订势在必行。由于人群血脂合适水平随ASCVD危险分层的级别不同而异,在没有危险因素的人群中,所谓“正常”的LDL-C水平对ASCVD超(极)高危患者而言则属明显升高。因此,指南修订专家委员会经认真讨论后,决定将“血脂异常防治指南”修改为“血脂管理指南”(以下简称新指南)。新指南仍推荐LDL-C作为血脂干预的首要靶点,以危险分层确定其目标值。推荐在生活方式干预的基础上,以中等强度他汀类药物作为起始药物治疗,必要时联用胆固醇吸收抑制剂或(和)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9抑制剂的达标策略。新指南涵盖了从儿童到老年全生命周期的血脂管理建议。旨在通过本指南指导临床实践,全面提升我国血脂管理水平,推进ASCVD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血脂 管理 他汀类药物 联合治疗 指南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一种慢性炎症过程 被引量:187
6
作者 徐也鲁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2期93-95,共3页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 MCP-1
下载PDF
超声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颈动脉斑块的关系 被引量:196
7
作者 许竹梅 赵水平 范平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165-168,共4页
为了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局限性颈动脉斑块的联系 ,对 91名受试对象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颈内动脉和颈动脉分叉处的斑块进行超声检测 ,并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进行分级。结果观察到有斑块者较无斑块者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 为了探讨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局限性颈动脉斑块的联系 ,对 91名受试对象的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及颈内动脉和颈动脉分叉处的斑块进行超声检测 ,并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进行分级。结果观察到有斑块者较无斑块者其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增加 ( 0 .83± 0 .16mm比 0 .6 4± 0 .12mm ,P <0 .0 1) ,且随斑块的严重程度增加 ,其内膜中层厚度呈增厚趋势。该结果支持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与颈动脉局限性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明显相关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 动脉 内膜中层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与大动脉缓冲功能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180
8
作者 王宏宇 张维忠 +1 位作者 龚兰生 胡大一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206-209,共4页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 (EH)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大动脉缓冲功能的改变。方法 选择 3 13例EH患者 ,其中男性 2 3 0例 ,女性 83例 ,平均年龄 ( 5 8.5± 10 .1)岁。应用脉搏波速度 (pulsewavevelocity ,PWV)自动测量系统测定颈动脉 ... 目的 研究高血压病 (EH)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大动脉缓冲功能的改变。方法 选择 3 13例EH患者 ,其中男性 2 3 0例 ,女性 83例 ,平均年龄 ( 5 8.5± 10 .1)岁。应用脉搏波速度 (pulsewavevelocity ,PWV)自动测量系统测定颈动脉 股动脉PWV作为反映大动脉节段扩张性的参数 ;B型超声对颈动脉进行扫查 ,动脉粥样硬化的定义为内膜 中层厚度≥ 1.3mm。颈动脉横断面顺应性和容积扩张性作为评价大动脉缓冲功能的指标。结果  3 13例EH患者合并颈动脉粥样斑块者 12 0例。与未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相比 ,EH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收缩压 [( 14 9.76± 2 0 .2 0 )mmHg比( 14 1.62± 18.94 )mmHg]、脉压 [( 61.72± 18.94 )mmHg比 ( 5 2 .84± 14 .5 8)mmHg]和PWV[( 12 .91±2 .93 )m/s比 ( 10 .78± 2 .0 2 )m/s]显著升高 (P均 <0 .0 0 1) ;颈动脉横断面顺应性 [( 64.68± 4 0 .5 2 ) 10 -3·mm2 /mmHg比 ( 81.5 5± 63 .4 5 ) 10 -3·mm2 /mmHg]和容积扩张性 [( 1.71± 1.4 0 ) 10 -3·mmHg比( 2 .3 9± 2 .0 1) 10 -3·mmHg]显著降低 (P均 <0 .0 5 )。结论 EH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者大动脉弹性减退 ,缓冲功能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缓冲功能
原文传递
应加强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和临床研究 被引量:168
9
作者 王拥军 《中华神经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57-258,共2页
关键词 动脉 动脉粥样硬化 临床研究 基础研究 脑血管病 动物模型
原文传递
动脉粥样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 被引量:189
10
作者 安冬青 吴宗贵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507-511,共5页
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其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目前已成为全球人口死亡的首位原因。并且随着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动脉粥样硬化呈现高发病率、年轻化趋势,其防治引起临床广泛关注。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动... 动脉粥样硬化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病理基础,其导致的:心脑血管疾病目前已成为全球人口死亡的首位原因。并且随着饮食结构、生活方式的改变,我国动脉粥样硬化呈现高发病率、年轻化趋势,其防治引起临床广泛关注。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临床实施时缺少必要的规范,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心血管病专业委员会血脂与动脉粥样硬化学组相关专家历时2年余制定《动脉粥样硬化中西’医结合诊疗专家共识》,1以期规范中西医结合诊疗方案,提高动脉粥样硬化治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中西医结合 诊断 预防 专家共识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大鼠实验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151
11
作者 杨鹏远 芮耀诚 焦亚斌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7期802-804,共3页
目的 :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方法 :4 0只雄性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 (10只 )和实验组 (30只 )。实验组在喂食开始时一次性腹腔注射维生素 D 6 0万 IU / kg,喂食高脂饲料 ;对照组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喂食基础饲料。观察... 目的 :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大鼠模型。方法 :4 0只雄性 Wistar大鼠随机分成对照组 (10只 )和实验组 (30只 )。实验组在喂食开始时一次性腹腔注射维生素 D 6 0万 IU / kg,喂食高脂饲料 ;对照组给予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 ,喂食基础饲料。观察主动脉、心脏、肝脏的病理变化 ,并根据病变程度评分。结果 :对照组大鼠未出现明显病变。实验组大鼠 2周后未出现明显病变。4周后大鼠主动脉出现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病变评分为 0 .5 0± 0 .39;冠状血管仅出现少量脂质浸润 ;心肌组织有少量脂质沉积 ;肝脏切片油红 O染色呈强阳性。 6周后主动脉斑块增多 ,病变评分为 0 .75± 0 .34;冠状动脉形成典型动脉粥样硬化病变 ,病变评分为 1.12± 0 .4 8;心肌组织脂质沉积严重 ,病变区心肌细胞胞质内出现大量红染颗粒。其发病病理过程与人类相似。结论 :成功建立了快速简便的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大鼠 实验模型 维生素D 膳食脂肪类 疾病模型
下载PDF
关于临床血脂测定的建议 被引量:148
12
作者 鄢盛恺 《中华检验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82-184,共3页
关键词 临床 血脂 测定 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防治
原文传递
用血清药理学方法观察血府逐瘀浓缩丸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 被引量:120
13
作者 张群豪 钟蓓 +3 位作者 陈可冀 史大卓 毛节明 陈明哲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56-159,共4页
采用两种离体实验方法对比观察血府逐瘀浓缩丸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增殖的影响。第一种采用给家兔灌服血府逐瘀浓缩丸后取其血清加至细胞培养基中进行实验即血清药理学方法;第二种直接加血府逐瘀煎剂浓... 采用两种离体实验方法对比观察血府逐瘀浓缩丸对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家兔主动脉平滑肌细胞(SMC)增殖的影响。第一种采用给家兔灌服血府逐瘀浓缩丸后取其血清加至细胞培养基中进行实验即血清药理学方法;第二种直接加血府逐瘀煎剂浓缩液至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含血府逐瘀浓缩丸血清和血府逐瘀煎剂浓缩液均对SMC增殖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且煎剂浓缩液作用强于含药血清。表明血府逐瘀浓缩丸在体内外确均有抑制SMC增殖作用,血府逐瘀浓缩丸确含抗SMC增殖的有效成分,并且此成分口服有效。血府逐瘀煎剂浓缩液的抑制作用比含药血清强,可能与某些有效成分未能从消化道吸收或经体内代谢失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府逐瘀浓缩丸 动脉粥样硬化 平滑肌 细胞增殖
下载PDF
下肢动脉硬化性闭塞症治疗指南 被引量:144
14
作者 刘昌伟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923-924,共2页
关键词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下肢 治疗指南 动脉硬化性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 缺血症状 慢性疾病 动脉狭窄
原文传递
C反应蛋白与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133
15
作者 白书玲 李建军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8期765-768,共4页
长期以来,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视为炎症、感染和组织损伤急性期反应的非特异性产物.CRP增高,意味着机体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炎症反应.由于它不能提供更多的临床信息,多年来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所忽视.20世纪90年代末,人们发... 长期以来,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是视为炎症、感染和组织损伤急性期反应的非特异性产物.CRP增高,意味着机体内存在着一定程度的炎症反应.由于它不能提供更多的临床信息,多年来为广大医务工作者所忽视.20世纪90年代末,人们发现CRP增高可强烈预测未来冠状动脉事件[1],从而激发了广大医生尤其是心血管内科医生的强烈兴趣.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炎症过程在动脉粥样硬化及其并发症的发生与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2].血管炎症标记物的血浆水平有助于区分高危心血管病患者.这些标记物包括P选择素(P-selectin)、白介素-6(IL-6),IL-1、肿瘤坏死因子(TNF-α)、可溶性细胞内黏附因子和CRP.新近的临床荟萃研究表明,所有的炎症与细胞因子中,CRP是预测未来心血管危险最有力的炎症标记物[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P C反应蛋白 动脉粥样硬化 血管炎症 并发症 增高 急性期反应 产物 发现 组织损伤
原文传递
超高危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患者血脂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148
16
作者 袁祖贻 +2 位作者 韩雅玲 郭宁 唐熠达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280-286,共7页
血脂管理需根据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危险分层进行。该共识将发生过≥2次严重的ASCVD事件或发生过1次严重的ASCVD事件合并≥2个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定义为超高危ASCVD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降脂治疗的首要干预靶... 血脂管理需根据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ASCVD)危险分层进行。该共识将发生过≥2次严重的ASCVD事件或发生过1次严重的ASCVD事件合并≥2个高风险因素的患者,定义为超高危ASCVD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是降脂治疗的首要干预靶点。建议对符合中国超高危ASCVD定义的患者,LDL-C水平的干预靶标为降低至1.4 mmol/L以下且较基线降幅超过50%;所有超高危ASCVD人群,应在控制饮食和改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尽早开始并长期进行降脂治疗。降脂治疗方案包括他汀类药物、依折麦布、前蛋白转化酶枯草溶菌素/kexin 9型(PCSK9)抑制剂等单药或联合治疗。根据LDL-C水平的干预靶标以及超高危ASCVD患者的血脂管理路径,临床医生需识别超高危ASCVD患者,选择合理的降脂治疗,达到血脂管理及预防不良心血管事件再发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心血管疾病 血脂管理
原文传递
丹红注射液对动脉粥样硬化家兔血管壁炎症的影响 被引量:134
17
作者 管高峰 华先平 +2 位作者 王琳 杜令 孔祥辉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6年第10期884-886,共3页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模型血管壁炎症的影响。方法36只新西兰雄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高胆固醇组(HC组)、高胆固醇加氟伐他汀组(FC组)和高胆固醇加丹红注射液组(DC组);组织形态学分析AS斑块/内膜面积比...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对动脉粥样硬化(AS)家兔模型血管壁炎症的影响。方法36只新西兰雄性白兔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高胆固醇组(HC组)、高胆固醇加氟伐他汀组(FC组)和高胆固醇加丹红注射液组(DC组);组织形态学分析AS斑块/内膜面积比值及斑块最厚处内膜厚度/中膜厚度比值;酶法检测血脂;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定量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主动脉弓血管壁核转录因子κB(NF-κB)含量。结果DC组与HC组比较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明显降低(P<0.05),血管AS病变显著减轻(P<0.05),血管壁NF-κB及血清hs-CRP含量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丹红注射液对实验性AS家兔血管壁炎症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丹红注射液 炎症 核转录因子-ΚB
下载PDF
慢性肾衰竭患者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氧化应激和微炎症反应间的关系及其在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 被引量:125
18
作者 余月明 侯凡凡 +2 位作者 张训 周华 刘志强 《中华内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92-295,共4页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 (Hcy)血症和氧化应激、微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 ,及其在慢性肾衰竭 (CRF)患者动脉粥样硬化 (AS)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测 114例CRF患者 (CRF组 ,其中 6 2例行血液透析 ,非透析治疗 5 2例 )和 37例健康对照者 (健康... 目的 探讨同型半胱氨酸 (Hcy)血症和氧化应激、微炎症反应之间的关系 ,及其在慢性肾衰竭 (CRF)患者动脉粥样硬化 (AS)形成中的作用。方法 测 114例CRF患者 (CRF组 ,其中 6 2例行血液透析 ,非透析治疗 5 2例 )和 37例健康对照者 (健康对照组 )血浆总Hcy(tHcy)水平、循环丙二醛 (MDA)、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活性 (GSHPx)及血清C 反应蛋白 (CRP)、白细胞介素 (IL) 6、肿瘤坏死因子 (TNF)α水平 ,高分辨超声技术测颈动脉内膜 中层厚度 (IMT)及粥样硬化斑块。结果 非透析CRF患者血浆tHcy、MDA、CRP和TNFα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 ,且随肾功能损害程度的加重而升高 ,GSHPx则低于健康对照组 ;血液透析患者tHcy、MDA、CRP、IL 6和TNFα水平均高于非透析患者 ,GSHPx进一步降低。CRF患者IMT增厚阳性率、平均IMT及颈动脉粥样斑块检出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动脉病变越重 ,血浆tHcy、MDA及CRP水平越高 ,GSHPx越低。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显示 ,tHcy、MDA、CRP、血糖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是影响颈总动脉IMT的危险因素 (R2 =0 5 72 ,P<0 0 0 1) ,影响CRF患者血浆MDA水平的因素有血浆GSHPx、tHcy、血肌酐 ,影响CRF患者血清CRP水平的因素有血清IL 6、TNFα、MDA、血浆白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氧化应激 微炎症反应 动脉粥样硬化 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活性
原文传递
一种快速建立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实验方法 被引量:109
19
作者 温进坤 韩梅 +1 位作者 杜玮南 高社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50-52,共3页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制备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实验方法。方法 用大剂量 VD3及高脂饲料饲喂大鼠 2 4 d后 ,测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 ,制作动脉切片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模型大鼠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升高 ,动脉内膜细胞... 目的 建立一种快速制备大鼠动脉粥样硬化模型的实验方法。方法 用大剂量 VD3及高脂饲料饲喂大鼠 2 4 d后 ,测血清甘油三酯、胆固醇含量 ,制作动脉切片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 模型大鼠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水平显著升高 ,动脉内膜细胞增生出现斑块状突起 ,中膜可见明显的钙化、平滑肌细胞增生及泡沫样细胞 ,相应的对照组未出现类似变化。结论 用高脂饲料及大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粥样硬化 动物模型 发病机制
下载PDF
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与颈动脉粥样硬化 被引量:115
20
作者 李莉 姜玉新 +1 位作者 乌正赉 纪宝华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6-129,共4页
经超声检测136例高血压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病人的颈动脉,与32例非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38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表明,各疾病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以心脑血管并发症组增加最为明显。高血压各组颈动脉... 经超声检测136例高血压及心脑血管并发症病人的颈动脉,与32例非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38例正常人作对照。结果表明,各疾病组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和斑块指数明显高于对照组,以心脑血管并发症组增加最为明显。高血压各组颈动脉管径与血压比值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组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高于无并发症组和对照组。经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年龄、体重指数、吸烟、血压、高血压病程和严重程度、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比值,以及冠心病和脑血管病的存在均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提示,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可作为预测心脑血管病存在的参考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心血管 脑血管 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