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破裂腹主动脉瘤的治疗 被引量:6
1
作者 陈忠 寇镭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17年第1期7-10,共4页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血管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动脉瘤破裂是其最为灾难性的预后。目前公认为动脉瘤直径是导致AAA破裂的最主要因素,AAA直径小于5.4cm者,其每年的破裂率接近于1%;而瘤体直径大于7cm的人...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血管外科较为常见的疾病,动脉瘤破裂是其最为灾难性的预后。目前公认为动脉瘤直径是导致AAA破裂的最主要因素,AAA直径小于5.4cm者,其每年的破裂率接近于1%;而瘤体直径大于7cm的人群,其每年的破裂率则高达32.5%(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破裂腹主动脉瘤 动脉瘤直径 治疗 AORTIC 动脉瘤破裂 血管外科 直径 破裂率
原文传递
3D打印技术定制化覆膜支架精准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临床研究
2
作者 彭栋 刘石琳 +3 位作者 阿拉法特·艾尔肯 沙尔娜 张棋鑫 段磊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1345-1348,共4页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定制化覆膜支架精准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6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术前常规CT测量、术前DSA造影测量、术前3D模型测量。取左颈总后缘直径、动脉瘤近端直径... 目的:探讨3D打印技术定制化覆膜支架精准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应用。方法:将26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进行术前常规CT测量、术前DSA造影测量、术前3D模型测量。取左颈总后缘直径、动脉瘤近端直径、动脉瘤直径、动脉瘤远端直径、远端锚定直径,所有测量方式与术前3D模型测量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术前3D打印测定的动脉瘤近端直径、动脉瘤远端直径与术前DSA比较,术前3D打印测定的左颈总后缘直径、左锁骨后缘直径、动脉瘤近端直径、动脉瘤远端直径、远端锚定直径与术前CT比较,术前DSA测定的左颈总后缘直径、动脉瘤近端直径、动脉瘤直径、动脉瘤远端直径、远端锚定直径与术前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3D打印测定的左颈总后缘直径、左锁骨后缘直径、动脉瘤直径、远端锚定直径与术前DSA比较;术前3D打印测定的动脉瘤直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3D打印测定的假腔最大直径、真腔最大直径与术前CT比较,术前DSA测定的假腔最大直径、真腔最大直径与术前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3D打印测定的假腔最大直径、真腔最大直径与术前DSA比较,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3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手术时间为318~587 min,平均(518.381±37.298)min;术中出血量为2789~4198 ml,平均(3187.873±145.982)ml;术中停循环时间5~11 min,平均(8.321±2.018)min;体外循环时间126~156 min,平均(143.283±34.298)min。所有患者均随访12个月,平均(11.87±1.37)个月。术后ICU监护时间5~8 d,平均术后ICU监护时间(6.19±1.56)d;住院时间16~27 d,平均(23.28±3.28)d;苏醒延迟1例,无死亡患者。结论:术前3D打印的数据与术前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基本接近,3D打印技术重建出合适的三维虚拟模型,制作出等比的三维实体模型,辅助医生对B型夹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技术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左颈总后缘直径 动脉瘤近端直径 动脉瘤直径 动脉瘤远端直径 远端锚定直径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预后不良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涛 孙含蓄 孙世远 《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3年第1期78-80,共3页
目的 探讨影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1—2022-01于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的15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1个月随访,根据预后效果分为预后不良... 目的 探讨影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01—2022-01于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行血管内介入栓塞术治疗的15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术后均接受1个月随访,根据预后效果分为预后不良组(31例)和预后良好组(119例)。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影响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术预后不良的高危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术后1个月随访结果显示,15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中有119例(79.33%)预后良好;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动脉瘤位置、动脉瘤直径、高血压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动脉瘤位置后循环、动脉瘤直径大、高血压是影响颅内动脉瘤内介入栓塞术预后的高危因素(OR>1,P<0.05)。结论 动脉瘤位置后循环、动脉瘤直径大、高血压是影响颅内动脉瘤血管内介入栓塞术预后的高危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管内介入栓塞术 高血压 动脉瘤直径
下载PDF
关于目前影像学技术在腹主动脉瘤风险评估方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4
作者 李昕禾 赵全明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7年第1期111-113,共3页
腹主动脉瘤是指腹主动脉某一段永久性局限膨胀超过原管腔直径的50%,可伴有血栓形成的一种疾病。因其可突发瘤体破裂造成患者突发死亡而引起广泛关注。在我国,腹主动脉瘤发病于中老年人群多见,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8.8%[1]。腹主动脉... 腹主动脉瘤是指腹主动脉某一段永久性局限膨胀超过原管腔直径的50%,可伴有血栓形成的一种疾病。因其可突发瘤体破裂造成患者突发死亡而引起广泛关注。在我国,腹主动脉瘤发病于中老年人群多见,65岁以上人群发病率达8.8%[1]。腹主动脉瘤的形成原因尚不明确,包括遗传因素、组织学改变、炎症因子在内的多种因素均对其发展有所影响。到目前为止,通过影像学检查,测量动脉瘤直径仍是临床诊断及随访动脉瘤的主要标准,对于直径<5.5cm(男性)或<5.0cm(女性)的腹主动脉瘤多常规随诊观察,而对于直径大于以上数值或增长率大于1cm/年的动脉瘤多手术治疗。但越来越多临床案例显示,小于5.0cm动脉瘤仍可发生破裂,而有些大于5.5cm的动脉瘤仍可长期保持稳定[2]。因此发现新的评估、诊断腹主动脉瘤的影像学方法势在必行,本文将集中讨论影像学技术在腹主动脉瘤风险评估研究方面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影像学技术 风险评估 动脉瘤直径 体破裂 临床诊断 中老年人群 组织学改变
下载PDF
根据动脉瘤直径简易预测胸主动脉瘤破裂和夹层的年发生率
5
作者 杨立信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2002年第5期319-320,共2页
目的和背景 胸主动脉瘤(TAA)治疗方法的选择必须权衡扩张的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危险性及手术引起并发症的危险性。非手术治疗TAA破裂的发生率为21%~27%;手术治疗也存在风险,择期手术死亡率为5%~9%,急诊手术死亡率则可高达57%。此外... 目的和背景 胸主动脉瘤(TAA)治疗方法的选择必须权衡扩张的动脉瘤发生破裂的危险性及手术引起并发症的危险性。非手术治疗TAA破裂的发生率为21%~27%;手术治疗也存在风险,择期手术死亡率为5%~9%,急诊手术死亡率则可高达57%。此外,手术治疗还可能引起脊髓损伤、中风等并发症。因此,如果能对TAA的自然病程作出分析,比较精确地估算出非手术治疗动脉瘤夹层和破裂的年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破裂 动脉瘤夹层 动脉瘤直径 胸主动脉瘤 年发生率
下载PDF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CTA与DSA检查结果比较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何丽娟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1年第6期250-251,共2页
目的:比较分析CT血管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结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60例,均接受C T A与D S A检查,对比C T A与D S A检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 目的:比较分析CT血管成像(CTA)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结果。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本院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160例,均接受C T A与D S A检查,对比C T A与D S A检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结果,统计分析CTA与DSA检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直径、动脉瘤口直径的结果、图像质量。结果:160例患者中,CTA检查阳性59例,阴性101例;DSA检查阳性61例,阴性99例。与DSA检查对比,CTA检查的敏感度为95.1%(58/61),特异度为99.0%(98/99),准确度为97.5%(156/160),阳性预测值为98.3%(58/59),阴性预测值为97.0%(98/101)。C T A与D S A检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动脉瘤直径、动脉瘤口直径之间的差异均不显著(P>0.05)。C T A与D S A检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图像质量优良率98.8%(158/160)、97.5%(156/160)之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CTA与DSA检查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结果类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A DSA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直径 动脉瘤直径 图像质量
下载PDF
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 被引量:1
7
作者 熊性华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2年第23期4297-4300,共4页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采用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的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182例患者;术后2周,统计SAH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发生情况,...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信阳市第四人民医院2016年8月至2020年8月采用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的SA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纳入182例患者;术后2周,统计SAH患者术后再出血的发生情况,并根据结果将182例SAH患者纳入出血组与未出血组;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GCS)等基线资料,并进行组间比较,分析SAH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182例SAH患者行血管介入栓塞术治疗后2周,发生再出血40例,占比为21.98%;出血组GCS评分低于未出血组,合并高血压、动脉瘤存在子囊占比高于未出血组,动脉瘤直径大于未出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两组性别、年龄、吸烟史、饮酒史、动脉瘤部位,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合并高血压、动脉瘤存在子囊、动脉瘤直径大是SAH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的危险因素(OR>1,P<0.05),GCS评分高是其保护因素(OR<1,P<0.05)。结论SAH患者术后再出血发生的影响因素为GCS评分高、合并高血压、动脉瘤存在子囊、动脉瘤直径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蛛网膜下腔出血 血管介入栓塞术 再出血 高血压 动脉瘤直径
下载PDF
腹主动脉瘤破裂风险预测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辛群 陆清声 景在平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630-631,共2页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主动脉重大疾病,有自然破裂的危险,90%以上的破裂者可发生猝死。几十年来临床上一直将动脉瘤直径〉5.5cm,年增大〉1.0cm作为手术指征。根据Laplace定律,动脉瘤直径越大瘤壁所受... 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是主动脉重大疾病,有自然破裂的危险,90%以上的破裂者可发生猝死。几十年来临床上一直将动脉瘤直径〉5.5cm,年增大〉1.0cm作为手术指征。根据Laplace定律,动脉瘤直径越大瘤壁所受的张力负荷越大,破裂风险也越高。但近年国外临床研究显示,有约25%直径〈5.5cm的动脉瘤也会发生破裂,小AAA的破裂率为1.0%-2.2%/年,而直径〉5.5cm的AAA中约有50%并不发生破裂。所以根据直径预测AAA的破裂风险并不精确,更科学更准确地阐明AAA破裂因素已成为大动脉疾病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本文就几方面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破裂 风险预测 Laplace定律 动脉瘤直径 AORTIC 临床研究 动脉疾病 重大疾病
原文传递
微小破裂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
9
作者 李永利 李瑞岩 +7 位作者 赵均峰 蒋传路 杨立庄 叶伟 王晓峰 李仙锋 陶海泉 李永哲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854-857,共4页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发生率高,占所有颅内动脉瘤1/3以上^[1]。由于前交通动脉复合体解剖位置深,发出多支细小的穿支,又存在很多的变异情况,对于破裂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加上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及脑水肿等因素,手术困难,风险高。... 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发生率高,占所有颅内动脉瘤1/3以上^[1]。由于前交通动脉复合体解剖位置深,发出多支细小的穿支,又存在很多的变异情况,对于破裂前交通动脉动脉瘤,加上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及脑水肿等因素,手术困难,风险高。近10年来随着神经介入技术及材料的发展,前交通动脉动脉瘤的血管内治疗已经成为另外一种选择。微小动脉瘤是指动脉瘤直径小于3mm的动脉瘤^[2],我们自2004年6月至2007年6月共应用血管内治疗栓塞了9例破裂的微小前交通动脉动脉瘤,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通动脉复合体 动脉动脉瘤 血管内治疗 破裂 蛛网膜下腔出血 神经介入技术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直径
原文传递
支架人工血管修复治疗胸主动脉疾病:1999—2001年间法国全国性独立研究的结果 被引量:1
10
作者 Ricco J.- B Cau J +1 位作者 Marchand C. 刘少伟 《世界核心医学期刊文摘(心脏病学分册)》 2006年第5期60-61,共2页
Backgrou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overall short-term outcome of stent-graft repair for thoracic aortic disease in France between June 1999 and May 2001. Methods: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desi... Background: The purpose of this study was to assess the overall short-term outcome of stent-graft repair for thoracic aortic disease in France between June 1999 and May 2001. Methods: This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designed by the French National Health Insurance Fund for Salaried Workers. To ensure objectivity, data were retrieved at each center and checked by a team of medical advisors. Results: Between June 1999 and May 2001, a total of 166 stent-graft repairs for thoracic aortic disease were performed in 166 patients, mainly by surgeons in the operating room(88% ). Patients were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 American Society of Anesthesiologists as status I or II in 24% of cases, status III in 56% , and status IV or V in 20% . The diameter of the thoracic aneurysm was less than 50 mm in 17% of cases. Seventeen patients(10% ) died during the first 3 months, including 8 within the first 30 days after the procedure. A total of 49 complications were noted in 34 patients(20.5% ). Endoleaks occurred in 27 patients(16.3% ), including 8 that necessitated further treatment. Other stent-related complications included rupture(n=3), aortoesophageal or tracheal fistula(n=3), paraplegia(n=6), stent migration(n=2), visceral embolism(n=5), and cerebral embolism(n=2). There were 14 delivery-related complications(8% ) at the catheterization site. Non-stent- related complications occurred in 14(8% ). Conclusions: This nationwide study demonstrates that stent-graft repair for thoracic aortic disease can be performed with acceptable postoperative morbidity. However, it is not a risk-free procedure and should continue to be used in an investigative sett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主动脉疾病 修复治疗 人工血管 法国 支架 全国性 动脉瘤直径 短期效果 健康保险 医学顾问
下载PDF
经Mata’s压颈试验颅内动脉瘤自行闭塞三例 被引量:3
11
作者 张友平 吴中学 +2 位作者 孙永权 李佑祥 王清河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S1期60-60,共1页
经Mata’s压颈试验颅内动脉瘤自行闭塞三例张友平,吴中学,孙永权,李佑祥,王清河自1993年10月至1994年12月,我们发现3例颅内动脉瘤经Mata’s压颈试验后,自行闭塞。一、临床资料3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4... 经Mata’s压颈试验颅内动脉瘤自行闭塞三例张友平,吴中学,孙永权,李佑祥,王清河自1993年10月至1994年12月,我们发现3例颅内动脉瘤经Mata’s压颈试验后,自行闭塞。一、临床资料3例均为男性,平均年龄44.3岁。DSA脑血管造影后证实为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压颈试验 后交通动脉瘤 前交通动脉瘤 神经外科 侧枝循环 急性期 脑血管造影 动脉瘤直径 血流变
原文传递
腹主动脉动脉瘤的筛选 被引量:1
12
作者 杨俊杰 《国际外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26-126,共1页
超声扫描筛选检查腹主动脉动脉瘤(AAA),Ha- mer发现在60~64岁、65~75岁和80岁以上男性的检出率分别为2.6%、6%和9%;在女性较少见,其发病期要晚10~15岁.动脉瘤破裂的死亡率,在60~65岁和80~85岁男女之比分别为11:1和3:1.三类人群最... 超声扫描筛选检查腹主动脉动脉瘤(AAA),Ha- mer发现在60~64岁、65~75岁和80岁以上男性的检出率分别为2.6%、6%和9%;在女性较少见,其发病期要晚10~15岁.动脉瘤破裂的死亡率,在60~65岁和80~85岁男女之比分别为11:1和3:1.三类人群最易发生主动脉瘤,即伴症状的闭塞性动脉疾病、吸烟者和AAA病人的近亲.在男性,具间歇性跛行或冠状动脉疾病者的发病率较总人口高2~3倍,而动脉瘤病人的近亲者则高出5倍.Cloucestershire社团筛选AAA方案选择65岁男性,其AAA直径≥3.0cm为4.4%,≥4.0cm为1.3%.AAA的直径不足4.0cm时,每年扩大0.2cm,而直径6.0cm时每年扩大0.5cm.大动脉瘤长大很快和易破裂,而小动脉瘤长大缓慢和不易破裂.目前普遍认为动脉瘤直径≥5.5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破裂 腹主动脉 筛选检查 冠状动脉疾病 超声扫描 动脉瘤 动脉瘤 动脉瘤直径 手术切除 血管外科
原文传递
什么叫颅内动脉瘤
13
作者 赵继宗 《健康》 1998年第5期35-35,共1页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的囊性膨出,可以逐渐生长,造成破裂出血,是临床一种较常见的出血性脑血管病。 颅内动脉瘤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40~60岁之闻发病最高,女性多于男性。动脉瘤的发生与脑动脉先天发育不全有关。同时,后天动脉粥...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的囊性膨出,可以逐渐生长,造成破裂出血,是临床一种较常见的出血性脑血管病。 颅内动脉瘤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40~60岁之闻发病最高,女性多于男性。动脉瘤的发生与脑动脉先天发育不全有关。同时,后天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也是动脉瘤发生的诱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动脉瘤直径 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 先天发育不全 动脉瘤破裂 动眼神经麻痹 再次出血 再出血 溶纤维蛋白酶 蛛网膜下腔出血
原文传递
5例颅内动脉瘤显微直视手术体会
14
作者 索明义 赵保刚 +2 位作者 赵海霞 戚建军 苏宁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1998年第S1期52-52,共1页
1临床资料自1989年8月-1998年6月,我院共收治动脉瘤26例,其中经显微直视手术者5例。年龄15~65岁,平均年龄45.6岁,发病主要症状,头痛,呕吐。全部病例均经脑血管造影证实。CT检查示:动脉瘤直径均为2.... 1临床资料自1989年8月-1998年6月,我院共收治动脉瘤26例,其中经显微直视手术者5例。年龄15~65岁,平均年龄45.6岁,发病主要症状,头痛,呕吐。全部病例均经脑血管造影证实。CT检查示:动脉瘤直径均为2.5cm以下,术前状态Ⅱ级3例,Ⅲ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直视手术 动脉瘤直径 改良翼点入路 前交通动脉瘤 后交通动脉瘤 脑血管造影 超早期手术 结扎术 颈内动脉
下载PDF
影象检测腹主动脉瘤的自然病程
15
作者 许嫒 《国际外科学杂志》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63-63,共1页
在腹主动脉瘤(AAA)确诊后予以定期复查可降低其自发破裂的併发症.有 研究应用超声检查技术为较小的动脉瘤创造了择期手术的机会.对于AAA患者重要的是了解其增长速度,特别是较小的动脉瘤增长速度以及该患者生存的可能性.
关键词 腹主动脉瘤 动脉瘤直径 超声波检查 超声检查技术 择期手术 自发破裂 增长速度 手术治疗 动脉直径 动脉瘤破裂
原文传递
脑动脉瘤颈部直径对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进行性脑血管闭塞发生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12
16
作者 马肃 李涵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237-242,共6页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后不完全性闭塞出现进行性脑血管闭塞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榆林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并经术中即刻血管造影提示为不完全性闭塞... 目的探讨脑动脉瘤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后不完全性闭塞出现进行性脑血管闭塞的预测因素。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在榆林市第一医院神经外科接受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并经术中即刻血管造影提示为不完全性闭塞的92例脑动脉瘤患者,并依据术后6个月全脑血管造影随访结果,分为进行性闭塞组(59例)与未闭塞组(33例)。利用双平面造影系统和三维旋转造影系统采集患者术后即刻和术后6个月的多维度血管造影图像,并通过Raymond分级标准对所有患者的血管造影结果进行分级评估。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进行性脑血管闭塞的预测因素。结果进行性闭塞组患者脑动脉瘤平均最大直径[(6.6±2.9) mm]和平均颈部直径[(4.9±1.0) mm]均小于未闭塞组患者[分别为(8.5±2.4)、(6.2±1.2) m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196、-5.561,均P <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脑动脉瘤的颈部直径是进行性脑血管闭塞的独立影响因素(OR=0.44,95%CI:0.18~0.79,P=0.030); ROC曲线分析结果表明,颈部直径预测进行性脑血管闭塞的截断值为5.8 mm(特异度为82.1%,敏感度为75.8%),曲线下面积为0.847 (P <0.01)。结论脑动脉瘤颈部直径是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后出现进行性脑血管闭塞的独立因素,颈部直径<5.8 mm的脑动脉瘤患者在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治疗后6个月内更易自发性出现进行性脑血管闭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瘤 动脉瘤颈部直径 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术 进行性脑血管闭塞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