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2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康志愿者不同路径和头位颈内静脉穿刺条件的比较 被引量:10
1
作者 吴纯西 沈旭平 包梅芳 《中华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91-92,共2页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但穿刺路径选择不当易损伤颈动脉形成血肿,以及造成气胸、血胸等并发症;而头位选择不当时难以定位颈内静脉,导致穿刺失败。研究表明超声引导下定位颈内静脉穿刺路径的方法优于采用表面解剖标志...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在临床上已广泛应用,但穿刺路径选择不当易损伤颈动脉形成血肿,以及造成气胸、血胸等并发症;而头位选择不当时难以定位颈内静脉,导致穿刺失败。研究表明超声引导下定位颈内静脉穿刺路径的方法优于采用表面解剖标志定位的方法。但是临床上超声定位因硬件限制不易实施,故有必要探讨颈内静脉穿刺时最适路径和头位。本研究拟比较健康志愿者不同路径和头位颈内静脉的穿刺条件,为临床穿刺路径和头位的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 穿刺路径 健康志愿者 头位 动脉形成 穿刺失败 解剖标志 超声引导
原文传递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诊断进展 被引量:7
2
作者 王春艳 武军 +1 位作者 杨春荣 张京晓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8年第11期1480-1482,共3页
关键词 动脉夹层动脉 诊断进展 急性夹层动脉 动脉疾病 急性期死亡 死亡率 动脉形成 循环血液
下载PDF
气囊止血带的使用与护理体会 被引量:5
3
作者 徐瑞云 《甘肃医药》 2008年第2期57-58,共2页
气压止血带是骨科、手外科及急救等常用的止血工具。其作用原理是通过止血带的气囊由充气产生压力的控制对肢体主要动脉形成机械性压迫,阻断血液流动,达到止血的目的。正确使用气压止血带能减少术中出血、方便手术操作,从而缩短手术... 气压止血带是骨科、手外科及急救等常用的止血工具。其作用原理是通过止血带的气囊由充气产生压力的控制对肢体主要动脉形成机械性压迫,阻断血液流动,达到止血的目的。正确使用气压止血带能减少术中出血、方便手术操作,从而缩短手术时间,也能减少血资源的使用,减轻病人的经济负担。但是,如果应用不当止血带也是一种十分危险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囊止血带 气压止血带 护理 机械性压迫 动脉形成 血液流动 术中出血 手术操作
下载PDF
超声在急性肺栓塞诊断与疗效评估中的应用 被引量:3
4
作者 何炼图(综述) 汤庆(审校) 《中华生物医学工程杂志》 CAS 2010年第3期278-280,共3页
肺栓塞(pulmonmy embolism,PE),即肺动脉栓塞,是指肺动脉及其分支由栓子阻塞的病理过程,最常见的栓子为血栓,血栓随血流到达肺动脉形成肺栓塞。肺栓塞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在美国,每年有200000人因肺栓塞住院,5000人死... 肺栓塞(pulmonmy embolism,PE),即肺动脉栓塞,是指肺动脉及其分支由栓子阻塞的病理过程,最常见的栓子为血栓,血栓随血流到达肺动脉形成肺栓塞。肺栓塞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在美国,每年有200000人因肺栓塞住院,5000人死于肺栓塞,其发病率在心血管病中仅次于冠心病和卒中,死亡率为全部死因的第3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栓塞诊断 疗效评估 动脉栓塞 应用 急性 超声 病理过程 动脉形成
原文传递
颈部动脉扭曲的超声诊断 被引量:2
5
作者 徐大华 谢跃明 吴意赟 《临床超声医学杂志》 2007年第9期563-564,共2页
关键词 颈部动脉扭曲 超声诊断价值 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 声像图表现 动脉形成 走行异常 中老年人 三维重
下载PDF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的临床识别与治疗
6
作者 孟庆义 《医师在线》 2017年第20期14-15,共2页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指十二指肠横段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所致的急、慢性肠腔梗阻。肠系膜上动脉是愎主动脉向肠系膜发出的_一个动脉分支,而十二指肠横部则从右侧经过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形成的夹角下,走向左侧进入空肠。当患者严重...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指十二指肠横段受肠系膜上动脉压迫所致的急、慢性肠腔梗阻。肠系膜上动脉是愎主动脉向肠系膜发出的_一个动脉分支,而十二指肠横部则从右侧经过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形成的夹角下,走向左侧进入空肠。当患者严重消瘦或内脏下垂时,夹角变小,使肠系幞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系膜上动脉综合征 临床识别 动脉压迫 治疗 十二指肠 腹主动脉 动脉分支 动脉形成
下载PDF
不阻断肾动脉左肾静脉移位术治疗后胡桃夹综合征 被引量:1
7
作者 陈跃东 周中全 +2 位作者 周鑫 刘菲 邢金春 《中华小儿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959-960,共2页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即“胡桃夹综合征”(nutcrker syndrome,NCS)是左肾静脉行走于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形成的夹角内,受压引起的反复血尿和(或)蛋白尿等症状,也称前胡桃夹综合征。
关键词 左肾静脉移位术 胡桃夹综合征 动脉 左肾静脉压迫综合征 治疗 动脉形成 腹主动脉 反复血尿
原文传递
内皮祖细胞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的相关机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王敬瀚 张金池 王中心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2005年第5期446-448,共3页
关键词 内皮祖细胞 血管发生 血管生成 动脉形成 旁分泌机制
下载PDF
烟雾病3例的磁共振诊断 被引量:1
9
作者 李文武 范小涛 《现代医药卫生》 2010年第6期911-912,共2页
烟雾病指双侧颈内动脉(ICA)末端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以颅底软脑膜和穿通动脉形成细小密集的吻合血管网为特征的慢性脑血管闭塞性疾病,该病血管造影呈烟雾状,故又称“烟雾病”。病因不明确,以往需用脑血管造... 烟雾病指双侧颈内动脉(ICA)末端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以颅底软脑膜和穿通动脉形成细小密集的吻合血管网为特征的慢性脑血管闭塞性疾病,该病血管造影呈烟雾状,故又称“烟雾病”。病因不明确,以往需用脑血管造影来明确诊断,现在MRI和MRA的发展不仅可对此病定性诊断.还可了解因动脉狭窄或闭塞继发的脑实质病变。已成为该病的首选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诊断 烟雾病 慢性脑血管闭塞性疾病 脑血管造影 进行性狭窄 脑实质病变 颈内动脉 动脉形成
下载PDF
胡桃夹综合征的诊疗现状 被引量:1
10
作者 邓滨 《临床医学》 CAS 2011年第9期107-108,共2页
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NCS)即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是指左肾静脉走行在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形成的夹角内使其机械受压,回流障碍而发生瘀血时,左肾静脉通过交通支使肾盂、肾盏黏膜下静脉窦内压上升导致出血,临床多表现... 胡桃夹综合征(nutcracker syndrome,NCS)即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是指左肾静脉走行在腹主动脉和肠系膜上动脉形成的夹角内使其机械受压,回流障碍而发生瘀血时,左肾静脉通过交通支使肾盂、肾盏黏膜下静脉窦内压上升导致出血,临床多表现为反复发作性血尿、直立性蛋白尿、腰腹痛,男性还可以表现为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的一种少见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胡桃夹综合征 左肾静脉受压综合征 诊疗 直立性蛋白尿 精索静脉曲张 反复发作性 动脉形成 腹主动脉
原文传递
儿童烟雾病
11
作者 王华 《中国小儿急救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306-308,共3页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又称为脑底异常血管网病,最早由13本学者Suzuki等提出,moyamoya一词为13文“烟雾”之意。MMD是以颈内动脉虹吸部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以及颅底软脑膜穿通动脉形成细小密集的吻合... 烟雾病(moyamoya disease,MMD)又称为脑底异常血管网病,最早由13本学者Suzuki等提出,moyamoya一词为13文“烟雾”之意。MMD是以颈内动脉虹吸部及大脑前、中动脉起始部进行性狭窄或闭塞,以及颅底软脑膜穿通动脉形成细小密集的吻合血管网为特征的脑血管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烟雾病 脑底异常血管网病 MOYAMOYA 颈内动脉虹吸部 进行性狭窄 脑血管疾病 动脉形成 MMD
原文传递
手法复位固定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23例体会
12
作者 李宝怀 《基层医学论坛》 2013年第5期663-664,共2页
肱骨髁上骨折为儿童肘部最常见损伤,占肘部骨折首位,约65%~70%,12岁以下儿童多见,6岁~8岁儿童发病较多。按临床受伤机制可分为:伸展尺偏型、伸展桡偏型和屈曲型。其中伸展尺偏型占到65%,伸展桡偏型占25%,屈曲型占10%。伸展型骨折近... 肱骨髁上骨折为儿童肘部最常见损伤,占肘部骨折首位,约65%~70%,12岁以下儿童多见,6岁~8岁儿童发病较多。按临床受伤机制可分为:伸展尺偏型、伸展桡偏型和屈曲型。其中伸展尺偏型占到65%,伸展桡偏型占25%,屈曲型占10%。伸展型骨折近折端向前,远折端向后,骨折线由前下斜向后上,若骨折移位明显,近折端可对肘前正中神经、桡神经及肱动脉形成挤压甚至挫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 手法复位固定治疗 肘部骨折 受伤机制 骨折移位 正中神经 动脉形成 伸展
下载PDF
肌细胞增强因子-2在兔后肢动脉侧支血管形成过程中的表达
13
作者 范春玲 陈旦 +1 位作者 蔡维君 罗学港 《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1-183,共3页
目的:检测肌细胞增强因子2(MEF-2)在兔后肢侧支血管形成过程中的表达。方法:结扎兔左侧股动脉,术后1周和4周分别处死动物,冰冻切片进行MEF-2和Ki67(细胞增殖标志物)免疫荧光染色,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正常血管MEF-2仅在中膜有微弱表... 目的:检测肌细胞增强因子2(MEF-2)在兔后肢侧支血管形成过程中的表达。方法:结扎兔左侧股动脉,术后1周和4周分别处死动物,冰冻切片进行MEF-2和Ki67(细胞增殖标志物)免疫荧光染色,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结果:正常血管MEF-2仅在中膜有微弱表达;在生长发育的侧支血管壁,MEF-2全层的表达均显著增强;而在发育成熟的侧支血管MEF-2的表达接近于正常血管水平。Ki67和MEF-2的双重免疫组化显示二者在细胞中的表达有重叠。结论:在兔后肢动脉生成过程中MEF-2表达上调,可能通过参与细胞的增殖及MCP-1的调节促进侧支血管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形成 肌动蛋白 KI67 肌细胞增强因子2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聚氧化乙烯改善大鼠慢性缺血后肢的血液灌注
14
作者 郑德仲 周滔 查道刚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13-118,共6页
目的通过声学造影评价聚氧化乙烯(PEO)改善大鼠慢性缺血后肢的血液灌注的效果。方法 12只Wistar大鼠通过结扎一侧股动脉建立慢性后肢缺血模型,然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n=6),隔天分别经颈内静脉输注PEO和生理盐水,共治疗2周。... 目的通过声学造影评价聚氧化乙烯(PEO)改善大鼠慢性缺血后肢的血液灌注的效果。方法 12只Wistar大鼠通过结扎一侧股动脉建立慢性后肢缺血模型,然后将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n=6),隔天分别经颈内静脉输注PEO和生理盐水,共治疗2周。在不同的时间点行声学造影检查测定大鼠缺血后肢骨骼肌的血流量并在第28天测量血流储备量。结果从第7天开始PEO组大鼠缺血后肢骨骼肌的血流量高于对照组(P<0.05),第28天时PEO组缺血后肢骨骼肌血流储备量及血管容积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PEO显著提高了慢性后肢缺血模型大鼠骨骼肌的血流储备量和血流量,增加慢性缺血后肢骨骼肌的血管容积,提示PEO可能通过增加血流剪切力促进血管新生及动脉形成过程,从而改善缺血后肢的血液灌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氧化乙烯 动脉形成 血管新生 声学造影
下载PDF
动脉粥样硬化形成指数在管理冠状动脉狭窄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4
15
作者 罗天翔 罗鸿池 +2 位作者 马涵英 马青青 赵铁夫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22年第12期1295-1299,共5页
在中国,对冠心病的医疗保健一直侧重于治疗,而对接受治疗的患者的随访很少。尤其是血管重建术后(冠状动脉介入/旁路移植,PCI/CABG)的患者。同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1990年至2019年间,心血管疾病患病率稳步增长,几乎翻了一... 在中国,对冠心病的医疗保健一直侧重于治疗,而对接受治疗的患者的随访很少。尤其是血管重建术后(冠状动脉介入/旁路移植,PCI/CABG)的患者。同时,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数据显示,1990年至2019年间,心血管疾病患病率稳步增长,几乎翻了一番。2019年全球死亡人数中,1/3死于心血管疾病,其中中国是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最多的国家。在心源性死亡病例中,其中大部分可归因于可改变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状动脉形成指数 冠状动脉狭窄 研究延展
下载PDF
急性下肢动脉血栓形成介入综合治疗体会 被引量:3
16
作者 姜国忠 赵健飞 徐新 《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 CAS 2014年第1期52-54,共3页
将46例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先经DSA下导管溶栓,3 d后造影介入处理狭窄段。4例血栓未能溶开;34例患者下肢功能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5例患者再次出现下肢严重缺血;3例患者因其他疾病下肢功能不能评价。介入综合治疗下肢动脉形成... 将46例下肢动脉血栓形成的患者先经DSA下导管溶栓,3 d后造影介入处理狭窄段。4例血栓未能溶开;34例患者下肢功能得到改善,生活质量得到提高;5例患者再次出现下肢严重缺血;3例患者因其他疾病下肢功能不能评价。介入综合治疗下肢动脉形成效果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形成 导管溶栓 动脉球囊扩张 支架植入
下载PDF
胰岛素及IGF系统在冠状动脉再狭窄形成中的作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旭开 何作云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2001年第3期140-142,共3页
关键词 冠状动脉再狭窄 PTCA 冠状动脉形成 IGF系统 糖尿病
下载PDF
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与支架置入术的围术期护理效果观察 被引量:2
18
作者 郭潋 《基层医学论坛》 2017年第3期306-307,共2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与支架置入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9月在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形成术与支架置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 目的探讨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与支架置入术的围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9月在我院行经皮冠状动脉形成术与支架置入术治疗的冠心病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取一般常规护理,观察组行围术期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手术前后焦虑程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焦虑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与支架置入术治疗中采取围术期护理,能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经皮冠状动脉形成 支架置入术围术期护理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APN、P选择素、CRP及TNI水平变化分析
19
作者 杜同信 王自正 +3 位作者 王书奎 周陵 罗骏 叶飞 《放射免疫学杂志》 CAS 2006年第2期125-126,共2页
关键词 C-反应蛋白(CRP) 冠心病患者 水平变化 APN TNI P选择素 急性心肌梗死(AMI) 不稳定性心绞痛 冠状动脉形成 P-选择素
下载PDF
延迟经皮冠状动脉形成术及支架植入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影响
20
作者 田芳 周丕明 +1 位作者 朱卫民 李军 《中国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04年第3期182-184,共3页
目的 探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及支架植入对有无梗死前心绞痛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心肌灌注和预后的近期影响。方法  46例老年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按心肌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史分为无心绞痛组 ( 17例 )、有心绞痛组 (... 目的 探讨延迟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 (PTCA)及支架植入对有无梗死前心绞痛老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患者心肌灌注和预后的近期影响。方法  46例老年首次急性心肌梗死患者 ,按心肌梗死前有无心绞痛史分为无心绞痛组 ( 17例 )、有心绞痛组 ( 2 9例 ) ,所有患者均在急性心肌梗死后 15~ 3 0d行延迟PTCA及支架植入治疗。术前和术后6个月行心肌灌注断层显像 (SPET)测定梗死区缺血程度 ;监测心肌酶谱变化 ;观察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发生率和再梗死率。结果 有心绞痛组肌酸激酶MB同工酶 (CK -MB)峰值低于无心绞痛组 ,有心绞痛组心肌缺损程度小于无心绞痛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急性心肌梗死延迟PTCA及支架植入 6个月后观察 ,两组梗死区缺血程度均较术前有改善 ,有心绞痛组梗死区缺血程度较术前改善尤明显 ,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有心绞痛组心律失常、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和再梗死率有低于无心绞痛组的趋势 (P >0 0 5 )。结论 心肌梗死前心绞痛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心肌保护作用 ,而延迟PTCA及支架植入可明显提高有梗死前心绞痛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灌注 ,并改善其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延迟经皮冠状动脉形成 支架植入 急性心肌梗死 老年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