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主动脉夹层发病相关的血管炎性疾病 被引量:2
1
作者 李杨 孙立忠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 2015年第3期412-413,共2页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心血管疾病。若不能及时诊治,24 h内死亡率每小时增加1~2%,50%在48 h内死亡,90%在一周内死亡。其危险程度远远超过了脑梗死、心肌梗死和恶性肿瘤。每年发病率约0...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心血管疾病。若不能及时诊治,24 h内死亡率每小时增加1~2%,50%在48 h内死亡,90%在一周内死亡。其危险程度远远超过了脑梗死、心肌梗死和恶性肿瘤。每年发病率约0.05‰~0.03‰,男性发病率是女性2~3倍。随着疾病谱的改变及诊断技术的改善,近年来AD的患病率及检出率有逐年增加的趋势[1]。然而,AD的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国外学者通过研究分析,发现了一些可引起动脉壁损伤导致AD的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Marfan综合症、Ehlers-Danlos综合症、主动脉二瓣化畸形、医源性损伤等。此外,AD形成与血管炎性疾病也密切相关。血管炎性疾病破坏主动脉壁的中层,导致主动脉壁变薄、扩张及夹层形成。另外,血管壁的自身免疫过程也影响动脉壁滋养血管功能,引起血管壁的营养缺失,为夹层形成的病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炎性疾病 动脉夹层 年发病率 EHLERS-DANLOS Marfan综合症 动脉损伤 AORTIC 动脉二瓣化
下载PDF
兔动脉壁损伤后脂蛋白脂酶的高表达与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形成的关系 被引量:2
2
作者 吴晓君 王瑾瑜 +3 位作者 陈莉 范江霖 陈明哲 刘国庆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62-464,共3页
目的 :探讨动脉壁脂蛋白脂酶 (LPL)的高表达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新西兰兔 16只 ,随机分为 2组。经球囊导管损伤颈总动脉后 ,以腺病毒为载体转移人LPL称实验组及人碱性磷酸酶 (AP)基因为对照组。 7天后通过油红O染色及免... 目的 :探讨动脉壁脂蛋白脂酶 (LPL)的高表达在动脉粥样硬化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新西兰兔 16只 ,随机分为 2组。经球囊导管损伤颈总动脉后 ,以腺病毒为载体转移人LPL称实验组及人碱性磷酸酶 (AP)基因为对照组。 7天后通过油红O染色及免疫组化对血管壁的形态进行分析。结果 :应用腺病毒载体有效介导了外源性LPL和AP基因分别在家兔球囊损伤的血管内膜下的高表达。实验组血管壁内膜下有明显的脂质沉积 ,定量分析显示比对照组增高近 3 7倍。同时发现载脂蛋白B在表达LPL的动脉壁内膜下沉积也增加 ,并伴有局部巨噬细胞浸润增多。而两组实验动物的血浆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没有显著差异。结论 :LPL在兔动脉内膜损伤的血管壁局部高表达能够促进动脉粥样硬化早期病变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损伤 脂蛋白脂酶 动脉粥样硬化 早期 脂质沉积量
下载PDF
单次与反复使用永久动脉瘤夹对兔颈总动脉血管壁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白雪松 宋刚 +5 位作者 张智萍 王旭 李龙 马永杰 任健 焦力群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2期650-653,共4页
目的探讨单次与反复使用永久动脉瘤夹对血管壁损伤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级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为动脉瘤夹首次使用组及反复使用组,每组15只。两组均夹闭颈总动脉30 min,分别取各组颈总动脉标本15段进行... 目的探讨单次与反复使用永久动脉瘤夹对血管壁损伤的影响。方法选用清洁级健康雄性日本大耳白兔30只,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法将其分为动脉瘤夹首次使用组及反复使用组,每组15只。两组均夹闭颈总动脉30 min,分别取各组颈总动脉标本15段进行血管壁组织病理学损伤的比较。结果首次使用和反复使用组所致的血管壁损伤均可见中层弹力板形变和内皮细胞脱落,反复使用组血管壁出现局部坏死伴发炎性反应。首次使用组及反复使用组血管壁总体损伤程度(U=87.00)和重度损伤率[6.7%(1/15)比26.7%(4/15)]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首次使用与反复使用的永久动脉瘤夹均可引起血管壁急性损伤,动脉瘤夹反复使用可致血管壁局部坏死,术中应注意防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内膜切除术 永久动脉瘤夹 动脉损伤
下载PDF
结核性胸主动脉假性动脉瘤三例
4
作者 干玮 张乐 +3 位作者 李翔 付旭文 李海雯 和进堂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23年第1期63-66,共4页
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是指由各种因素,包括创伤、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的主动脉壁损伤继而破裂出血,血流通过破口进入周围组织并在血管周围形成局限性血肿,血肿由纤维组织包裹而形成假性动脉瘤。其瘤壁是由血栓及其机化物、纤维结缔... 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是指由各种因素,包括创伤、感染、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引起的主动脉壁损伤继而破裂出血,血流通过破口进入周围组织并在血管周围形成局限性血肿,血肿由纤维组织包裹而形成假性动脉瘤。其瘤壁是由血栓及其机化物、纤维结缔组织等共同构成,极易出现破裂,不进行治疗的情况下病死率可高达78%~94%[1]。而由结核引起的主动脉假性动脉瘤罕见[2],在超过22000例尸检中的发生率仅为0.3%[3],发病率虽低,但病死率极高,多为动脉瘤破裂大出血致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结缔组织 动脉瘤破裂 假性动脉 自身免疫性疾病 破裂出血 结核性 纤维组织 动脉损伤
下载PDF
自拟芪苓祛瘀方联合前列地尔治疗腔隙性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5
作者 应勇强 吕雄芳 王济邦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0年第4期616-617,共2页
腔隙性脑梗塞(lacunar infarction,LI)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常见于老年人群,因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等长期持续作用于大脑动脉壁,导致动脉壁损伤,小动脉管腔闭塞或狭窄,脑细胞缺血缺氧,支配相应区域的活动感觉受损[1]。临床治疗... 腔隙性脑梗塞(lacunar infarction,LI)是临床常见的脑血管疾病,常见于老年人群,因高血压、糖尿病以及高血脂等长期持续作用于大脑动脉壁,导致动脉壁损伤,小动脉管腔闭塞或狭窄,脑细胞缺血缺氧,支配相应区域的活动感觉受损[1]。临床治疗包括降压、降脂、降糖、抗血小板聚集、改善脑循环以及脑保护等对症治疗;虽取得一定疗效,但不够理想,如抗栓治疗常有药物不能耐受或抵抗,西药改善脑循环的药物有限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脑梗塞 大脑动脉 抗栓治疗 动脉管腔 脑血管疾病 动脉损伤 老年人群 抗血小板聚集
下载PDF
1例罕见的外伤性单纯慢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
6
作者 尹铎天 《刑事技术》 1993年第3期47-48,共2页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在法医检案中罕见。它是颅脑外伤后一种少见的合并症,主要是颅底骨折或穿透伤引起海绵窦内动脉壁损伤,立即或延长一段时间破裂而形成动静脉瘘。本例为拳击右眼眶部、面部而致单纯慢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现报导如... 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在法医检案中罕见。它是颅脑外伤后一种少见的合并症,主要是颅底骨折或穿透伤引起海绵窦内动脉壁损伤,立即或延长一段时间破裂而形成动静脉瘘。本例为拳击右眼眶部、面部而致单纯慢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现报导如下: 死者慕××,男,30岁,汉族。某矿工人。1991年6月17日晚在宿舍休息时,无故遭他人殴打,几拳打在右眼眶部、面部,当即昏迷数分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眼眶 动脉损伤 动静脉瘘 颅底骨折 海绵窦 颈内动脉 穿透伤 眼球突出 静脉回流障碍 动脉血管造影
下载PDF
可脱性球囊治疗外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的护理
7
作者 吕健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CAS 1994年第1期99-100,共2页
外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临床少见,以头部外伤后反复出现鼻腔大出血为其突出特征。随着血管内治疗学的发展,可脱性救囊血管内栓塞治疗给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新型、有效和可靠的途径。我院于1992年7月连续收治2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 外伤性颈内动脉假性动脉瘤临床少见,以头部外伤后反复出现鼻腔大出血为其突出特征。随着血管内治疗学的发展,可脱性救囊血管内栓塞治疗给该病的治疗提供了新型、有效和可靠的途径。我院于1992年7月连续收治2例外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段假性动脉瘤,男女各1例,均因车祸至头部外伤,颅底骨折,鼻腔出血,经脱水,抗感染等治疗症状好转,半月后出现鼻腔再次出血,次后每隔2周右左出现一次,出血量少则数十毫升,多则千余毫升,并多次出现休克症状。入院后行经皮股动脉穿刺全脑血管造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可脱性球囊 休克症状 鼻腔出血 颅底骨折 动脉穿刺 脑血管造影 手术前准备 动脉损伤 球囊填充剂 备皮范围
下载PDF
平行臂型主动脉阻断钳
8
作者 张石江 高声甫 周采璋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1993年第3期279-280,共2页
自从1953年Gibbon首次将体外循环用于治疗人类心血管疾病以来,主动脉阻断钳就成为心脏外科手术中必不可少的手术器械。近40年中,在心外科手术中一直沿用的是剪式主动脉阻断钳(简称剪钳)。这种阻断钳,随着心血管外科的发展已不能满足目... 自从1953年Gibbon首次将体外循环用于治疗人类心血管疾病以来,主动脉阻断钳就成为心脏外科手术中必不可少的手术器械。近40年中,在心外科手术中一直沿用的是剪式主动脉阻断钳(简称剪钳)。这种阻断钳,随着心血管外科的发展已不能满足目前的需要,并且在长期的使用中逐渐暴露出其不足之处。为此,我们在有关单位的协助下,经过3年时间的试制、临床应用和反复改进,研制出平行臂型主动脉阻断钳(简称平行钳),经临床应用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脉阻断钳 心外科手术 手术器械 心血管外科 临床应用 动脉损伤 血管钳 漏血 剪式 手术医师
下载PDF
90例冠心病病人的血脂分析
9
作者 罗亮崇 贾镭 +1 位作者 王清 郭昭东 《空军医高专学报》 1994年第3期46-47,共2页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多数学者认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动脉壁损伤和脂质代谢异常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较多,本文通过对90例冠心病病人的血脂分析,进一步证明高血脂是冠心病的... 冠心病是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的常见病,其病因及发病机理尚未完全阐明,多数学者认为各种原因引起的动脉壁损伤和脂质代谢异常是发病的主要原因。导致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较多,本文通过对90例冠心病病人的血脂分析,进一步证明高血脂是冠心病的重要危险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病人 血脂分析 动脉损伤 脂质代谢异常 冠心病人 冠状动脉硬化 成人血清 正常健康者 高胆固醇血症 体检健康者
下载PDF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动脉壁损伤修复的病理形态学
10
作者 韦立新 石怀银 +4 位作者 赵海潞 梁孟儒 游联壁 上田真喜子 笠行典章 《中国动脉硬化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45-146,共2页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动脉壁损伤修复的病理形态学韦立新,石怀银,赵海潞,梁孟儒,游联壁,上田真喜子,笠行典章(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853)近15年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 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后动脉壁损伤修复的病理形态学韦立新,石怀银,赵海潞,梁孟儒,游联壁,上田真喜子,笠行典章(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病理科,北京100853)近15年来,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coro...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CA 动脉损伤 修复 病理形态学
下载PDF
心脑血管病新的危险因子
11
作者 陈文贵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5年第10期22-23,共2页
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日趋上升,其发病的危险因子除传统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作祟外,据研究又发现一个新的凶手,那就是同型半胱氨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如果在... 高血压、冠心病、心肌梗死、脑梗死等心脑血管病发病率日趋上升,其发病的危险因子除传统的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吸烟、肥胖、缺乏运动等作祟外,据研究又发现一个新的凶手,那就是同型半胱氨酸是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的罪魁祸首。如果在血中这种物质的浓度过高,就会引起动脉粥样硬化,诱发冠心病,心肌梗死和脑梗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脑血管病 高血糖 甲硫氨基酸 病者 心血管系统 脑中风 血管内皮细胞 血酶 动脉损伤 血小板黏附
下载PDF
外源性野生型P16^(ink4a)基因在兔损伤动脉壁的表达
12
作者 张亚文 张国元 +1 位作者 黄长晖 邹祝英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1期1159-1162,2002,共5页
目的 :研究转染外源性野生型P16 ink4a基因逆转录病毒重组质粒对兔颈总动脉壁损伤后再狭窄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野生型P16 ink4a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逆转录病毒重组质粒 ,经包装细胞包装后取得高滴度病毒液 ,并以此病毒转染损伤后即... 目的 :研究转染外源性野生型P16 ink4a基因逆转录病毒重组质粒对兔颈总动脉壁损伤后再狭窄形成的抑制作用。方法 :构建野生型P16 ink4a基因的复制缺陷型逆转录病毒重组质粒 ,经包装细胞包装后取得高滴度病毒液 ,并以此病毒转染损伤后即刻的兔颈总动脉。应用膜杂交和原位杂交技术检测损伤动脉壁的外源性P16 ink4a基因表达 ,并通过病理学等方法观察动脉内膜增生情况及管腔狭窄程度。结果 :逆转录病毒重组质粒可有效地将外源基因P16 ink4a转入兔体内动脉壁并在其中表达。P16 ink4a基因转染组动物的损伤动脉壁内膜平滑肌细胞增生 (11 80± 3 5 4vs 2 5 2 0± 5 12 ,P <0 0 5 )和管腔狭窄程度 (5 0 2 %± 9 6 0 %vs 82 2 %±12 83% ,P <0 0 5 )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体内转染外源性野生型抑癌基因P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总动脉损伤 P16^INK4A基因 基因表达
下载PDF
p110δ突变失活上调血管MMPs表达并引发血管壁结构损伤 被引量:2
13
作者 邢丽英 郑凌云 +6 位作者 吴玉娥 曾翠玲 桂亚丽 方海燕 吴腾 王丽京 李卫东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987-1992,共6页
目的:研究p110δD910A基因突变失活(p110δ-mutant)对动脉血管结构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的野生型(WT)小鼠与p110δ-mutant小鼠(n=20;20-25 g),取胸主动脉进行石蜡包埋,HE染色,采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以及real-time ... 目的:研究p110δD910A基因突变失活(p110δ-mutant)对动脉血管结构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选取8周龄雄性的野生型(WT)小鼠与p110δ-mutant小鼠(n=20;20-25 g),取胸主动脉进行石蜡包埋,HE染色,采用免疫组化、免疫荧光以及real-time PCR等方法,研究p110δ突变对小鼠动脉血管形态变化的影响及机制。结果:与WT相比,p110δ突变失活后小鼠主动脉血管壁变薄,管腔变大。p110δ突变失活后主动脉血管壁形态紊乱,弹力纤维局部断裂,血管中内皮细胞凋亡。p110δ突变失活后主动脉血管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量、胶原Ⅰ和胶原Ⅳ含量减少。p110δ突变失活后主动脉血管中的基质金属蛋白酶-3(MMP-3)和MMP-9的mRNA水平明显升高。结论:PI3K活性在维持小鼠动脉血管的正常形态中起重要作用,p110δ突变失活后可能通过上调基质金属蛋白酶的表达促进血管壁结构的破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110δ 基质金属蛋白酶 动脉血管损伤
下载PDF
什么是腔隙性卒中
14
作者 罗医生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 2017年第3期66-66,共1页
编辑部医生:我刚查看了我母亲的病历,上面说她有腔隙性卒中。请问什么是腔隙性卒中?读者:梁女士梁女士:您好。大多数卒中由供养大脑的血管阻塞所致。腔隙性卒中约占五分之一卒中,发生于大脑深处的小动脉。当有高血压时,这些小血管... 编辑部医生:我刚查看了我母亲的病历,上面说她有腔隙性卒中。请问什么是腔隙性卒中?读者:梁女士梁女士:您好。大多数卒中由供养大脑的血管阻塞所致。腔隙性卒中约占五分之一卒中,发生于大脑深处的小动脉。当有高血压时,这些小血管特别易受损,可导致动脉壁损伤,引起阻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腔隙性卒中 血管阻塞 动脉损伤 占五 小血管 动脉 脑成像 臂部 恢复率
下载PDF
超声消融术中动脉壁穿孔损伤一例
15
作者 周兴立 陈翠菊 +2 位作者 郭曙光 尹存平 方伟 《中华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704-704,共1页
关键词 超声消融术 动脉穿孔损伤 皮肤无色素沉着 动脉造影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