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96篇文章
< 1 2 2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血压特点及与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73
1
作者 张江丽 韩清华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09年第2期141-143,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特点及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60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和30例单纯冠心病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13个月,分析动态血压参数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所...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特点及与心血管事件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对60例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和30例单纯冠心病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ABPM),对所有患者随访6个月~13个月,分析动态血压参数与发生心血管事件的相关性。所有患者都行冠脉造影术,冠脉病变用病变的血管支数及Gensini积分表示。结果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高于单纯冠心病患者(P<0.05)。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有心血管事件组的年龄、冠脉病变积分、24h动态收缩压(SBP)、日间动态SBP、夜间动态SBP、24h动态脉压(PP)、日间动态PP、夜间动态PP都高于无心血管事件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冠脉病变积分、24h动态SBP、夜间动态PP与心血管事件发生关系密切(P<0.05)。结论年龄、冠脉病变积分、24h动态SBP、夜间动态PP是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对这些因素进行控制以减少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心血管事件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冠心病 心血管事件 动态血压
下载PDF
动态血压监测在评价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71
2
作者 罗素新 《心血管病学进展》 CAS 1998年第2期69-73,共5页
动态血压监测在评价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中的预测价值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心血管内科罗素新综述陈运贞审校1前言高血压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TOD)。因此大力加强高血压的临床研究和防治... 动态血压监测在评价高血压病靶器官损害中的预测价值重庆医科大学临床学院心血管内科罗素新综述陈运贞审校1前言高血压病是人类最常见的疾病之一,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TOD)。因此大力加强高血压的临床研究和防治工作显得格外重要。高血压的诊断须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压 监测 血压 靶器官损害 预测
下载PDF
高血压病人药物治疗期间动态血压变化 被引量:63
3
作者 刘晓惠 胡大一 +3 位作者 刘建章 黄薇 范巍 陈汝明 《高血压杂志》 CSCD 1997年第1期59-61,共3页
目的评价高血压病人药物治疗期间24h动态血压变化。方法26例住院的高血压病人经药物治疗4周连续3d随测血压,血压正常后进入本研究。治疗前后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患者随测血压(8~9AM,3~4PM)血压恢复到正... 目的评价高血压病人药物治疗期间24h动态血压变化。方法26例住院的高血压病人经药物治疗4周连续3d随测血压,血压正常后进入本研究。治疗前后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患者随测血压(8~9AM,3~4PM)血压恢复到正常水平,但动态血压显示在一段时间内(6~8AM,6~11PM)平均收缩和舒张压仍明显高于正常人平均水平(P<0.01),而该时间段易被临床医生忽视。结论随测血压不能实际全面反映高血压病人药物治疗的疗效,24h动态血压的监测可以正确评价高血压病人药物治疗的效果并根据高血压分布的时间来调整降压药的种类和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动态血压 药物疗法
下载PDF
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与左室肥厚及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关系 被引量:54
4
作者 汪德娴 赵玮 +2 位作者 孙燕淑 田清平 陈岩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43-246,共4页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对左室肥厚及颈动脉内 中膜厚度检测的意义。方法 将初诊的高血压病患者 147例经超声心动图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左室肥厚组 (n=45例)和非左室肥厚组(n=102例),颈动脉内 中膜增厚组 (n=52例)和非...  目的 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参数对左室肥厚及颈动脉内 中膜厚度检测的意义。方法 将初诊的高血压病患者 147例经超声心动图和颈动脉超声检查分为左室肥厚组 (n=45例)和非左室肥厚组(n=102例),颈动脉内 中膜增厚组 (n=52例)和非内 中膜增厚组 (n=95例 ),经询问病史、体检、测定动态血压参数,血脂、血糖等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1)左室肥厚组与非左室肥厚组的临床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 05)。(2)左室肥厚组与非左室肥厚组的动态血压参数比较分别为: 24h平均收缩压 ( 140. 7±14 .1 )比 ( 128 .3±12 .3 )mmHg( 1mmHg=0. 133kPa), 24h平均舒张压(86 .4±8. 9)比(81. 6±9. 3)mmHg,白昼平均收缩压 (142 .8±13 .9)比 (130 .9±11 .1)mmHg,白昼平均舒张压(86 .9±8. 8)比(83 .4±9. 0)mmHg,夜间平均收缩压(129. 0±13. 2)比(114. 6±11 .4)mmHg,夜间平均舒张压 ( 77 2±9 4 )比 ( 67 .5±8 .1 )mmHg, 24h脉压 ( 54 .2±10 .2)比(46. 9±9. 6)mmHg,白昼脉压(55. 9±10. 5)比(47 .5±9 .1)mmHg,夜间脉压(51. 8±10 .7)比(47. 1±8 .7)mmHg, 24h收缩压变异系数(8 .4±2 .0)比(7 .2±1 .9), 24h舒张压变异系数 (9 .5±2. 2)比(8 .0±2. 1),动态血压非勺型昼夜节律 55 6%比 25 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压 左室肥厚 颈动脉 血压 收缩压 舒张压 患者 变异系数 生化指标
原文传递
100例正常血压者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 被引量:56
5
作者 张麟 王爱环 +2 位作者 李运乾 张红 王惠仙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78-180,共3页
非创伤全自动24小时动态血压记录仪能测试不同环境、不同体位时病人的血压,显然优于人工偶测血压的方法。目前,因缺乏正常血压者的参考数据,使之在临床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为此,我们做了100例正常血压者的测试。结果显示:(... 非创伤全自动24小时动态血压记录仪能测试不同环境、不同体位时病人的血压,显然优于人工偶测血压的方法。目前,因缺乏正常血压者的参考数据,使之在临床的应用受到很大限制。为此,我们做了100例正常血压者的测试。结果显示:(1)24小时动态血压均值,昼夜为14.9/9.0kPa(112/68mmHg),日间为15.6/9.3kPa(117/70mmHg),夜间为14.4/8.5kPa(108/64mmHg)。(2)如果以研究的各项平均值±2个标准差作为正常值范围,那么24小时的动态血压均值正常分布范围,昼夜为12.5~17.3/7.4~10.6kPa(94~130/56~80mmHg),日间为12.6~18.5/7.7~10.9kPa(95~139/58~82mmHg),夜间为12.0~16.8/6.9~10.1kPa(90~126/52~76mmHg),24小时测试数据最高值日间为20.6/12.6kPa(155/95mmHg),夜间为19.7/11.8kPa(148/89mmH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压 血压 监测
原文传递
动态血压监测在评价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中的预测价值 被引量:51
6
作者 马文英 竺清瑜 +1 位作者 沈毅 田文清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9期399-401,共3页
目的 :探讨动态血压监测 (ABPM)在评价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 12 0例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 (女 42例 ,男 78例 )的 2 4h ABPM和偶测血压 (CBP)与 EH所致靶器官损害 (心房颤动、室性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脑血管... 目的 :探讨动态血压监测 (ABPM)在评价高血压靶器官损害中的预测价值。方法 :对 12 0例原发性高血压 (EH)患者 (女 42例 ,男 78例 )的 2 4h ABPM和偶测血压 (CBP)与 EH所致靶器官损害 (心房颤动、室性心律失常、充血性心力衰竭、脑血管意外 )的相关性进行比较。结果 :2 4h动态平均 SBP和上述各项事件有明显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30 0 1,0 .3114,0 .392 1,0 .42 2 2 ,P<0 .0 1;2 4h动态平均 DBP亦和上述各项事件有相关性 ,相关系数依次为 0 .2 998,0 .30 95、0 .2 43 0 ,0 .30 0 5 ,P <0 .0 1;CBP与 EH所致靶器官损害无相关性。脑血管意外的发生与夜间平均 SBP和 DBP有更明显的相关性 ,相关系数分别为 0 .6 0 0 5 ,0 .45 6 8,P <0 .0 0 1。研究还发现动态血压中有“杓”型变化者比无“杓”型变化者的 EH心脑血管并发症发病率明显降低。血压负荷 >2 5 %是心脑血管病发生的危险信号之一。结论 :了解 EH患者的 2 4h血压变化对预测 EH并发症的发生和指导合理治疗有重要意义。注重夜间血压的降低是减少脑血管病发生的一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压 监测 血压 靶器官损害
原文传递
动态血压监测的方法学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9
7
作者 吴杰 《临床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314-316,共3页
关键词 动态血压 监测 血压
原文传递
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昼夜节律变化与靶器官损害 被引量:45
8
作者 孙刚 王峰 +3 位作者 丁燕程 俞澜 吴国霞 王绍贞 《高血压杂志》 CSCD 1997年第3期215-216,共2页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高血压病期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系统记录24h血压并分析正常人组(52例)、高血压Ⅰ期(48例)、Ⅱ期(85例)、Ⅲ期(32例)患者白昼与夜间的血... 目的研究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血压昼夜节律改变与高血压病期及严重程度的关系。方法应用无创动态血压监测系统记录24h血压并分析正常人组(52例)、高血压Ⅰ期(48例)、Ⅱ期(85例)、Ⅲ期(32例)患者白昼与夜间的血压变化。结果I~Ⅲ期患者夜间收缩压(SBP),舒张压(DBP)下降率分别为18%,15%;8%,7%;1%,2%;昼夜节律紊乱Ⅰ期6%,Ⅱ期36%,Ⅲ期84%。Ⅰ期夜间SBP下降率高于正常人组(P<0.05)。结论夜间血压下降率可以做为临床上高血压程度及靶器官受损评估的一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动态血压 昼夜节律 病理
下载PDF
动态血压参数的短期重复性研究 被引量:41
9
作者 张维忠 龚兰生 陆华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37-39,共3页
我们观察了正常血压和高血压者各10例在相隔4~12周短期内的动态血压参数重复性,结果表明:各项参数重复检测时无显著性差异;重复检测的参数呈高度显著相关;非同日的血压随时间变动曲线相互之间呈交叉、重叠特征。结果提示,动... 我们观察了正常血压和高血压者各10例在相隔4~12周短期内的动态血压参数重复性,结果表明:各项参数重复检测时无显著性差异;重复检测的参数呈高度显著相关;非同日的血压随时间变动曲线相互之间呈交叉、重叠特征。结果提示,动态血压有良好的短期重复性,可作为评价降压疗效的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压 血压
原文传递
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6
10
作者 王庆 王珊娟 杭燕南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8期462-464,共3页
目的 应用动态血压 (ABP)和动态心电图 (DCG)监测 ,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血压和心电图的变化趋势及血压调控对减少术后心脏并发症的意义。方法  2 4例择期上腹部手术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两组 :研究组 (Ⅰ组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 目的 应用动态血压 (ABP)和动态心电图 (DCG)监测 ,研究老年高血压患者围术期血压和心电图的变化趋势及血压调控对减少术后心脏并发症的意义。方法  2 4例择期上腹部手术老年高血压患者分两组 :研究组 (Ⅰ组 )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 ,围术期用抗高血压药调控血压 ;对照组(Ⅱ组 ) ,全麻 ,围术期无血压调控。监测 2 4hABP、DCG和心输出量 (CO)。结果  (1)术前 2 4h于ABP及血压负荷均高于正常 ,Ⅱ组较Ⅰ组增高显著。血压昼夜节律呈非勺型改变的发生率 ,Ⅰ组为37 6 8% ,Ⅱ组为 4 1 2 6 %。术后 ,Ⅱ组的各血压参数均显著升高 ,昼夜节律呈非勺型改变的发生率为89 79% ,显著大于Ⅰ组 (44 5 3% )。 (2 )心律失常的发生率 ,术前与术后以及组间均无显著差异。Ⅰ组术后心肌缺血的发生率 (4 17% )显著低于Ⅱ组 (2 0 83% )。结论 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围术期血压调控 ,可以减轻应激反应 ,保持循环功能稳定 ,降低术后心肌缺血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血压 围术期 动态血压 动态心电图
下载PDF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脉病变特点 被引量:38
11
作者 贾淑杰 周芸 +1 位作者 杨红霞 米树华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11年第6期640-643,共4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对35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和144例单纯冠心病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动态血压参数。两组患者都行冠脉造影术,冠脉病变程度以病变的血管支数表示。结果高血压合并冠心... 目的探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血压及冠脉病变特点。方法对358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和144例单纯冠心病患者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动态血压参数。两组患者都行冠脉造影术,冠脉病变程度以病变的血管支数表示。结果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组患者血管狭窄程度重,弥漫性血管病变多见,且明显高于单纯冠心病组患者(χ2=6.03,P=0.019);其中复杂病变患者24 h动态收缩压、日间动态收缩压、夜间动态收缩压、24 h动态脉压、日间动态脉压、夜间动态脉压都高于简单病变组(t值分别为2.580、2.045、2.675、2.037、2.601、1.995;P值分别为0.015、0.037、0.009、0.041、0.017、0.047)。结论与单纯冠心病患者相比,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的病变程度更重,故应对血压进行良好的控制以减轻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冠心病 冠脉病变 动态血压
原文传递
硝苯地平控释剂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动态血压及心电图的影响 被引量:35
12
作者 余闻宾 熊伟平 陈波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剂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动态血压以及心电图相关ST段水平的影响。方法完整收集6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所有病人均实施硝苯地平控释剂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病人实施... 目的探讨硝苯地平控释剂对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病人动态血压以及心电图相关ST段水平的影响。方法完整收集66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所有病人均实施硝苯地平控释剂治疗。治疗前后分别对病人实施动态血压测量以及动态心电图检查,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病人动态血压水平明显改善,24h、日间、夜间的收缩压和舒张压以及收缩压负荷、舒张压负荷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24h缺血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缺血总时间显著缩短,ST下移程度明显降低(P<0.05)。结论硝苯地平控释剂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心绞痛效果显著,可以有效改善病人的动态血压水平和心肌缺血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冠心病 心绞痛 硝苯地平控释剂 动态血压 心电图
下载PDF
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的临床价值与可靠性研究 被引量:32
13
作者 谭学瑞 潘红星 李玉光 《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17-220,共4页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的临床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运用英国高血压协会(BHS)认证的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仪CardioTens(Meditech,Hungary)分析系统进行人机对话,以记录并处理监测数据,以SAS软件(6.12版本)进行统... 目的探讨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的临床可行性和可靠性。方法运用英国高血压协会(BHS)认证的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同步监测仪CardioTens(Meditech,Hungary)分析系统进行人机对话,以记录并处理监测数据,以SAS软件(6.12版本)进行统计学分析。同步监测有缺血症状的高血压病患者,找出症状与血压的关系,以此说明同步监测的临床价值;146例1~2级高血压病患者[(50.4±9.7)岁,女71人,男75人]分别由心内科高级医师和主管护师同步监测,分析两次监测的结果以研究同步监测的可靠性。结果与结论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的同步监测有利于鉴别、分析临床症状与血压及心脏之间的联系;动态血压和动态心电图的同步监测成功率高,结果的可靠性与重复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心电图 同步监测 动态血压 临床价值 可靠性研究 血压病患者 临床可行性 血压协会 统计学分析 SAS软件 人机对话 分析系统 监测数据 缺血症状 主管护师 高级医师 临床症状 监测仪 心内科 重复性
下载PDF
隐性高血压病人中心动脉压及增强指数 被引量:29
14
作者 刘丽芳 谢晋湘 +5 位作者 晋库根 王晋祥 牛爱萍 张培湘 杜志凌 刘力生 《高血压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771-775,共5页
目的探讨'隐性高血压'与中心动脉压及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脉搏波分析仪记录89例临床诊断为血压正常(偶测血压<140/90 mm Hg)及75例高血压(偶测血压≥140/90 mm 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者)患者的桡动脉脉搏波,经计算机自动... 目的探讨'隐性高血压'与中心动脉压及动脉硬化的关系.方法采用脉搏波分析仪记录89例临床诊断为血压正常(偶测血压<140/90 mm Hg)及75例高血压(偶测血压≥140/90 mm Hg或正在服用降压药物者)患者的桡动脉脉搏波,经计算机自动转换为相应的中心动脉脉搏波,并分析中心动脉压力及反映全身动脉硬化的增强指数(AIx).结果小样本人群中,隐性高血压的患病率为15.7%.与血压正常(偶测血压<140/90 mm Hg及白昼动态血压<135/85 mm Hg)组相比,隐性高血压组的血浆总胆固醇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浓度、饮酒的比例显著增高;中心动脉收缩压、舒张压、收缩末期压及中心动脉增强压分别增加14.8 mm Hg(CI 5.6~24.0 mm Hg)、9.1 mm Hg(CI 3.1~15.1 mm Hg)、14.0mm Hg(CI 5.8~22.2)及4.2(CI 0.6~7.8 mm Hg),增强指数增加11.9%(CI 2.8%~20.9%).虽然隐性高血压组的偶测血压显著低于高血压组,经年龄、性别及身高调整后,两组的白昼动态血压、中心动脉收缩压、舒张压、增强压及增强指数均无显著差异.结论隐性高血压患者的中心动脉压力及增强指数升高,提示动脉顺应性下降,动脉硬化.这些血液动力学的改变可能增加心血管病危险,对其进行评价有助于偶测血压正常者的危险分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高血压 偶测血压 动态血压 脉搏波分析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及动态血压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2
15
作者 宋晓燕 张毅 +2 位作者 雷小宝 费利霞 王丽萍 《海南医学》 CAS 2021年第21期2736-2739,共4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及动态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西安理工大学医院门诊就诊的106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强化组,每组5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脂、血管内皮功能及动态血压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西安理工大学医院门诊就诊的106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强化组,每组53例。两组患者的治疗方案均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其中常规组患者的阿托伐他汀钙剂量为20 mg/d,强化组为40 mg/d。用药1个月后,比较两组患者的血脂[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管内皮功能[一氧化氮(NO)、内皮素-1(ET-1)]、动脉血压[24 h平均收缩压(24 h SBP)、24 h平均舒张压(24 h DBP)、收缩压变异性(SBPV)、舒张压变异性(DBPV)];同时记录两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强化组患者的TG、TC、LDL-C水平分别为(1.59±0.37)mmol/L、(3.28±0.72)mmol/L、(1.53±0.30)mmol/L,明显低于常规组的(2.03±0.42)mmol/L、(4.11±0.75)mmol/L、(1.82±0.39)mmol/L,HDL-C水平为(1.54±0.31)mmol/L,明显高于常规组的(1.30±0.26)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强化组患者的NO水平为(16.52±3.51)mmol/L,明显高于常规组的(12.39±2.86)mmol/L,ET-1水平为(63.05±7.28)mmol/L,明显低于常规组的(70.14±8.00)m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强化组患者24 h的SBP、24 h DBP、SBPV、DBPV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与常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分别为22.64%、16.9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剂量的阿托伐他汀钙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能更好地调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控制血压,而且不会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其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常规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托伐他汀钙 冠心病 血压 血脂 血管内皮功能 动态血压
下载PDF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和内皮素及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31
16
作者 沈志涛 张健 张成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46-48,共3页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后的治疗效果,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2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常规组,每组61例。常规...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后的治疗效果,为原发性高血压的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22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运动组和常规组,每组61例。常规组患者生活习惯不变,不予以任何运动训练,而运动组患者则接受为期7周的中等强度有氧训练,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动态血压、血浆内皮素和一氧化氮(NO)水平的变化。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t检验。结果试验前,两组患者动态血压、血浆内皮素和NO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完成7周的训练后,运动组患者的动态血压、血浆内皮素及NO水平均明显低于试验前,且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接受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训练可以改善自身内分泌功能,在降低动态血压的同时,还能够调节血浆内皮素及NO水平,有助于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在患者康复治疗的过程中可以加大应用和借鉴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原发性高血压 动态血压 内皮素 一氧化氮
原文传递
H型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 被引量:30
17
作者 冯仕勇 赵迎新 许勇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4年第2期224-226,231,共4页
目的:分析H型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表现及特点。方法:连续入选自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住院的高血压患者,根据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将患者分为非H型高血压组(Hcy<10μmol/L,A组)和H型高血压组(Hcy≥10μmol/L,B组),其中B... 目的:分析H型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表现及特点。方法:连续入选自2010年1月至2013年3月,于我院住院的高血压患者,根据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将患者分为非H型高血压组(Hcy<10μmol/L,A组)和H型高血压组(Hcy≥10μmol/L,B组),其中B组患者又分为B1组(Hcy<20μmol/L)和B2组(Hcy≥20μmol/L)。所有患者均接受动态血压监测,对比分析两种类型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的特点。结果:本研究共入选高血压患者242例,其中H型高血压组(B组)患者136例(56.2%)。与非H型高血压患者相比,H型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表现为非勺型和反勺型者均明显增多(非勺型:75.7%vs.34.9%,P<0.001;反勺型:33.1%vs.18.9%,P=0.017),晨峰血压水平明显升高[(169±10)vs.(160±7)mmHg(1mmHg=0.133kPa),P=0.036]。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B2组患者反勺型血压明显高于B1组(43.8%vs.23.6%,P=0.013),晨峰血压水平也明显高于B1组[(174±9)vs.(166±9)mmHg,P=0.042]。结论:与非H型高血压患者相比,H型高血压患者的动态血压表现为非勺型及反勺型者明显增多,晨峰血压明显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型半胱氨酸 血压 动态血压
下载PDF
高龄老年人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被引量:28
18
作者 华琦 范利 +1 位作者 李静 胡亦新 《中华高血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127-1134,共8页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2013年的统计,≥80岁高龄人口超过2300万,并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预计2020年将达到3067万,2040年将增加到7400多万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显著增加[1]。≥80岁人群中,70%~90%患有高血压[2-3]。高血... 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根据2013年的统计,≥80岁高龄人口超过2300万,并以每年5%的速度递增,预计2020年将达到3067万,2040年将增加到7400多万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高血压的患病率显著增加[1]。≥80岁人群中,70%~90%患有高血压[2-3]。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也是危害老年人健康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管理 高龄人口 中国专家共识 老年高血压试验 公共卫生 心脑血管病 动态血压 长效钙拮抗剂 靶器官损害 自测血压
原文传递
高血压并发心脑靶器官损害的动态血压特征 被引量:27
19
作者 周聊生 李莹 +2 位作者 乔建华 姜文献 玄军 《高血压杂志》 CSCD 1997年第2期122-124,共3页
目的探讨高血压有心脑合并症时的昼夜血压变化的规律。方法68例高血压患者中16例有左室肥厚,16例有左室肥厚伴脑血管意外,12例有脑血管意外;24例未发现有心脑并发症作为对照。全部患者作动态血压测定。结果有并发症的三组... 目的探讨高血压有心脑合并症时的昼夜血压变化的规律。方法68例高血压患者中16例有左室肥厚,16例有左室肥厚伴脑血管意外,12例有脑血管意外;24例未发现有心脑并发症作为对照。全部患者作动态血压测定。结果有并发症的三组患者以收缩压和舒张压共同升高,夜间下降率<10%,血压昼夜波动成为非杓型为特点。心室肥厚组日间血压和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而脑血管意外组具有清晨血压升高的特点。结论血压的昼夜波动变化与高血压患者合并症的发生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血压 左室肥厚 脑血管意外 血压
下载PDF
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对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动态血压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8
20
作者 宋云方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7期607-611,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的动态血压水平变化进行研究。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卢氏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76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 目的观察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对患者的动态血压水平变化进行研究。方法将2013年1月至2016年1月卢氏县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276例原发性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1组、观察2组和观察3组,每组69例。对照组患者每日给予5 mg苯磺酸氨氯地平口服,治疗时间为24个月。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1、2、3组患者分别每日给予10、20、30 mg阿托伐他汀口服,治疗时间为24个月。对4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水平、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及治疗后动态血压水平进行比较。结果 4组患者治疗前血脂水平、IMT、斑块面积及治疗后动态血压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4组患者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显著高于治疗前,而低密度脂蛋白(LDL)、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及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水平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1、2、3组患者的HDL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LDL、TC、TG、Ox-LDL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3组的HDL水平显著高于观察1、2组(P<0.05),而LDL、TC、TG、Ox-LDL水平显著低于观察1、2组(P<0.05)。4组患者治疗后颈动脉IMT及斑块面积均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观察1、2、3组患者的颈动脉IMT及斑块面积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3组患者颈动脉IMT及斑块面积均显著小于观察1、2组(P<0.05)。治疗后,4组患者的24 h、昼间、夜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观察1、2、3组患者的24 h、昼间、夜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3组患者的24 h、昼间、夜间的收缩压、舒张压及平均动脉压均显著低于观察1、2组(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合并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压 动脉粥样硬化 阿托伐他汀 苯磺酸氨氯地平 动态血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