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56层螺旋CT动态容积扫描在烟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1
作者 高青 崔慧 +2 位作者 贾慧娟 史朴军 高伟 《中国医疗设备》 2015年第7期40-42,39,共4页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动态容积扫描在烟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3例烟雾病患者(烟雾病组)和18例血管无异常的志愿者(对照组),均对其行256层螺旋CT动态容积扫描,将动脉达峰序列作为原始图像,进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 目的探讨256层螺旋CT动态容积扫描在烟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3例烟雾病患者(烟雾病组)和18例血管无异常的志愿者(对照组),均对其行256层螺旋CT动态容积扫描,将动脉达峰序列作为原始图像,进行容积再现(VR)、最大密度投影(MIP)等后处理。将原始数据导入灌注分析软件,得到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比较大脑前、中、后动脉分布区的CT灌注参数,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烟雾病组患者大脑前、中动脉分布区TTP、MTT延长,CBV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CBF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大脑后动脉分布区的脑CT灌注参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56层螺旋CT动态容积扫描能很好地显示病变血管部位、狭窄程度及颅底异常血管网改变,对烟雾病诊断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层螺旋CT 动态容积扫描 烟雾病
下载PDF
低管电压低剂量在颞颌关节CT动态容积扫描中的应用
2
作者 陈文宽 方羚 蒋杰 《心电图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4期169-170,共2页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低剂量在颞颌关节(TMJ)320排CT动态容积扫描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将我院临床怀疑TMJ病变而行320排CT动态容积扫描的69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常规组、实验A组、实验B组),各23例。常规组:120 kV,200 mA;实... 目的探讨低管电压低剂量在颞颌关节(TMJ)320排CT动态容积扫描中的应用研究。方法按就诊时间先后顺序将我院临床怀疑TMJ病变而行320排CT动态容积扫描的69例患者随机分成三组(常规组、实验A组、实验B组),各23例。常规组:120 kV,200 mA;实验A组:100 kV,150 mA;实验B组:80 kV,100 mA。分析比较三组图像质量主观评价,并记录各组辐射剂量CT容积剂量指数CTDIvol、剂量长度乘积(DLP)及有效辐射剂量(ED)。结果常规组、实验A组、实验B组的图像质量优良率分别为100%、87%、70%;三组图像的有效辐射剂量(ED)分别为(2.42±0.17)mSv、(0.81±0.02)mSv、(0.54±0.03)mSv;实验A组和实验B组较常规组辐射剂量分别降低66.56%和77.57%。结论采用低管电压低剂量在TMJ 320排CT动态容积扫描时,较常规螺旋扫描速度快,既能保证图像质量以满足临床诊断需求,又可明显降低辐射剂量,同时又保护了机器球管的热容量和使用寿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颌关节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动态容积扫描 辐射剂量
下载PDF
单心动周期动态容积扫描对支气管动脉CTA图像质量及辐射剂量的影响
3
作者 林晓彬 丁波永 邹晓凤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2年第15期50-52,共3页
目的:分析实施单心动周期动态容积扫描在支气管动脉CT造影成像(CTA)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6月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收治的55例心率≥65次/m i n的咯血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全部患者均开展64排支... 目的:分析实施单心动周期动态容积扫描在支气管动脉CT造影成像(CTA)图像质量和辐射剂量方面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2月—2020年6月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收治的55例心率≥65次/m i n的咯血患者作为研究主体,全部患者均开展64排支气管动脉CTA成像检查,依据扫描心动周期不同将其分成A组(36例)及B组(19例),其中A组进行多心动周期扫描并生成多扇区影像,B组实施单心动周期扫描并生成单扇面区影像。对比两组辐射剂量、图像质量主观分级、图像质量以及体循环-肺循环瘘检出情况。结果:B组有效剂量、剂量长度乘积以及容积CT剂量指数水平均低于A组(P<0.05)。B组图像质量主观分级显著优于A组(P<0.05)。两组在主动脉以及肺动脉CT值方面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主动脉噪声高于A组,信噪比低于A组,B组肺动脉噪声比显著低于A组(P<0.05)。A组与B组体循环-肺循环瘘检出准确率分别为60.00%、66.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单心动周期动态容积扫描能够降低支气管动脉CTA扫描辐射剂量,提升图像质量,同时可有效检出体循环-肺循环瘘,发挥一定的干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动脉 辐射剂量 动态容积扫描 单心动周期 图像质量
下载PDF
320排动态容积CT检查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 被引量:1
4
作者 陈永汉 李宗豪 +3 位作者 魏子兵 邓占城 张刚 王毅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4期81-82,共2页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检查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0例,均行320排动态容积CT检查,并以此检查结果为依据进行手术或介入治疗。结果 30例患者中320排动态容积CT检查诊断为动脉瘤29例,漏诊1例;其中25例...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检查在颅内动脉瘤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30例,均行320排动态容积CT检查,并以此检查结果为依据进行手术或介入治疗。结果 30例患者中320排动态容积CT检查诊断为动脉瘤29例,漏诊1例;其中25例患者依据320排动态容积CT检查结果成功进行了手术治疗,并经手术证实为颅内动脉瘤,其余5例患者行DSA检查证实为颅内动脉瘤,并进行了动脉瘤栓塞治疗。结论 320排动态容积CT检查对于颅内动脉瘤的诊断灵敏度高,并可指导颅内动脉瘤的手术及栓塞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态容积CT扫描 颅内动脉瘤 蛛网膜下腔出血
下载PDF
CT脑灌注成像中毛细动脉至毛细静脉通过时间(Delay)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半暗带的应用研究
5
作者 罗开毅 王清镇 +2 位作者 龙德辉 王朋飞 韦冬蜜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1年第7期219-220,共2页
研究及讨论使用CT脑灌注成像的方法了解毛细动脉至毛细静脉血流的通过时间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半暗带的研究。方法:从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到我院治疗脑梗死的患者中抽取240例患者进行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对这240例患者进行CT全脑灌注成... 研究及讨论使用CT脑灌注成像的方法了解毛细动脉至毛细静脉血流的通过时间对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半暗带的研究。方法:从2018年4月至2020年4月到我院治疗脑梗死的患者中抽取240例患者进行本次研究,主要通过对这240例患者进行CT全脑灌注成像检查来明确诊断后对患者的各项资料进行分析对比。结果:对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发现,半暗区的脑部血流量和血容量均高于正常值,而到达峰值的时间低于正常值,血液在毛细动脉流至毛细静脉的平均通过时间与正常通的时间相比偏高,(P<0.05)。患者毛细动脉的血液流到毛细静脉的时间要远高于正常时间;将患者的病患部位与正常位置对比发现,半暗区因为缺血情况导致血流量变少。与正常血流量到达峰值的时间和通过毛细动脉、毛细静脉的平均时间相比有所延长(P<0.05),缺血半暗带的相对血容量与相应健侧的进行比较,差异表现不明显,(P>0.05)。结论:通过CT脑灌注成像可以根据患者毛细动脉至毛细静脉的血流通过时间来明确诊断是否为急性脑梗死,对于患者脑部出现病变位置的确认,病变的大小情况均可实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LAY CTP CT全脑灌注成像 缺血性脑卒中 缺血半暗带 临床价值 动态容积CT扫描 320排CT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