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有界”与“无界” |
沈家煊
|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1995 |
970
|
|
2
|
“在”字句和“给”字句 |
沈家煊
|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1999 |
236
|
|
3
|
汉英双宾结构差别的概念化原因 |
石毓智
|
《外语教学与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04 |
140
|
|
4
|
名动转用的语义基础 |
徐盛桓
|
《外国语》
CSSCI
北大核心
|
2001 |
130
|
|
5
|
现代汉语句尾“了”的语法意义及其与词尾“了”的联系 |
刘勋宁
|
《世界汉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1990 |
86
|
|
6
|
说“又”——兼论副词研究的方法 |
邵敬敏
饶春红
|
《语言教学与研究》
|
1985 |
38
|
|
7
|
人体运动的本质 |
黎涌明
纪晓楠
资薇
|
《体育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4 |
67
|
|
8
|
活动理论的产生、发展及前景 |
赵慧军
|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48
|
|
9
|
论动作在个体早期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
董奇
陶沙
曾琦
J.凯帕斯
|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1997 |
59
|
|
10
|
关于动态助词“了”的语法意义问题 |
竟成
|
《语文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1993 |
48
|
|
11
|
动结式的早期形式及其判定标准 |
胡敕瑞
|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2005 |
43
|
|
12
|
再说说“在” |
王还
|
《语言教学与研究》
|
1980 |
32
|
|
13
|
“V得(不得)”与“V得了(不了)” |
李宗江
|
《中国语文》
CSSCI
北大核心
|
1994 |
38
|
|
14
|
快速节俭启发式——基于有限理性和生态理性的简单决策规则 |
刘永芳
Gerd Gigerenzer
Peter M.Todd
|
《心理科学》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
2003 |
30
|
|
15
|
谈多模态小品中的主体模态 |
胡壮麟
|
《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11 |
41
|
|
16
|
动作协调能力属性及其相关定义的理论思考 |
许崇高
严波涛
|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
1999 |
36
|
|
17
|
小儿慢性咳嗽的诊断思路 |
任慈芳
张灵恩
|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
2004 |
40
|
|
18
|
竞技健美操成套动作的创编 |
周燕
|
《体育学刊》
CAS
北大核心
|
2003 |
24
|
|
19
|
谈谈非谓语动词“起来” |
吴洁敏
|
《语言教学与研究》
|
1984 |
22
|
|
20
|
武术技击观的“解咒” |
戴国斌
|
《体育与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02 |
32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