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拱桥在役损伤吊杆破断安全性研究 被引量:12
1
作者 夏欢 金晓勤 晏班夫 《中外公路》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9-93,共5页
吊杆是中下承式拱桥最重要的受力构件,易遭受腐蚀损伤和疲劳累积损伤,极限情况下甚至发生突然破断,威胁结构安全。该文以一座服役16年的中承式拱桥为例,通过在横梁之间加设加劲钢管纵梁,加强结构纵桥向的联系,研究平行钢丝吊杆存在劣化... 吊杆是中下承式拱桥最重要的受力构件,易遭受腐蚀损伤和疲劳累积损伤,极限情况下甚至发生突然破断,威胁结构安全。该文以一座服役16年的中承式拱桥为例,通过在横梁之间加设加劲钢管纵梁,加强结构纵桥向的联系,研究平行钢丝吊杆存在劣化损伤时的桥梁承载能力。同时模拟吊杆突然破断,以吊杆损伤程度为参数,研究吊杆破断对结构动力放大系数DAF和结构需求能力比DCR值的影响,评估吊杆发生连锁破断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拱桥 吊杆 劣化损伤 断索 安全性评估 非线性动力分析
下载PDF
循环荷载作用下片麻岩劣化损伤机理与规律试验 被引量:5
2
作者 杨龙 史小勇 +3 位作者 陈钱 魏云杰 张明 吕文韬 《地质科技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5-60,共6页
新疆塔县地区广泛分布的大规模片麻岩崩塌、滑坡主要是由于长期地震力循环作用下岩体劣化所致。为揭示该地区片麻岩在地震力作用下的劣化损伤机理,采用在不同应力水平条件下对片麻岩岩样进行循环荷载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的方法,分析了片... 新疆塔县地区广泛分布的大规模片麻岩崩塌、滑坡主要是由于长期地震力循环作用下岩体劣化所致。为揭示该地区片麻岩在地震力作用下的劣化损伤机理,采用在不同应力水平条件下对片麻岩岩样进行循环荷载试验和三轴压缩试验的方法,分析了片麻岩阻尼参数及循环加、卸载前后三轴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片麻岩阻尼比和阻尼系数随着循环荷载次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随着应力水平的升高而增大;循环荷载作用后,片麻岩的三轴抗压强度均明显降低,且应力水平越高,降低的幅度越大;此外,片麻岩内部矿物颗粒的相互摩擦,原生微裂隙、孔洞的张开、闭合以及次生裂隙的产生、发展是导致其劣化损伤的主要机制。总的来说,长期地震力作用下,研究区片麻岩由于内部劣化损伤导致的力学性质降低,是该区域广泛发育大规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的主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片麻岩 循环荷载 阻尼参数 滞回圈 劣化损伤
下载PDF
煤矸石集料混凝土Na_2SO_4侵蚀试验研究 被引量:4
3
作者 李永靖 岳玮琦 +1 位作者 潘铖 李丹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2675-2680,共6页
以Na_2SO_4溶液浓度、水胶比、粉煤灰质量浓度和煤矸石质量浓度作为试验因素,进行了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长期浸泡、干湿循环两种环境中的煤矸石集料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劣化规律展开研究。研究表明,混凝土在Na_2SO_4溶液中的破... 以Na_2SO_4溶液浓度、水胶比、粉煤灰质量浓度和煤矸石质量浓度作为试验因素,进行了四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对长期浸泡、干湿循环两种环境中的煤矸石集料混凝土抗硫酸盐侵蚀性能劣化规律展开研究。研究表明,混凝土在Na_2SO_4溶液中的破坏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侵蚀初期:混凝土的孔隙被侵蚀产物填充,致密了结构,抗压强度、动弹性模量、抗折强度等指标有所增加;侵蚀后期:膨胀性物质仍持续生成,结晶压力超过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各指标从高位下降;在干湿循环作用下,各强度指标变化速率较长期浸泡组更快,说明干湿循环对试块的性能劣化更加显著;在各因素对抗压强度耐腐蚀系数、相对动弹性模量与抗压强度耐腐蚀系数的影响中,Na_2SO_4溶液浓度和水胶比占主导作用;适量掺入煤矸石和粉煤灰对混凝土性能劣化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硫酸盐侵蚀 煤矸石 干湿循环 劣化损伤
下载PDF
奥氏体系不锈钢的晶界工程学
4
作者 张志仁(译) 庞琲骥(校) 《太钢译文》 2012年第3期41-47,共7页
1序言 金属材料因为一般是多结晶体,其组织劣化损伤多是以粒界为起点发生,然后沿着晶粒界传播,也有不少情况是晶粒劣化现象决定整个材料的特性。像奥氏体系不锈钢及镍合金这样的奥氏体系材料,以其优良的耐热耐腐蚀性,在发电和化... 1序言 金属材料因为一般是多结晶体,其组织劣化损伤多是以粒界为起点发生,然后沿着晶粒界传播,也有不少情况是晶粒劣化现象决定整个材料的特性。像奥氏体系不锈钢及镍合金这样的奥氏体系材料,以其优良的耐热耐腐蚀性,在发电和化学装置等非常苛刻的环境中使用。不过,如何避免晶界劣化现象仍然是残存的大课题。例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氏体 不锈钢 晶界 工程学 金属材料 劣化现象 劣化损伤 耐腐蚀性
原文传递
用K-801胶处理劣化损伤钢筋混凝土结构物
5
作者 汪明辉 《水运工程》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0期45-47,共3页
文章通过用K801胶处理钢筋混凝土损伤劣化工程的几个实例,介绍了K801胶具有不影响码头及车间的正常生产、施工简单、速度快、处理工程费用低等优点。
关键词 钢筋混凝土 劣化损伤 K-801胶
下载PDF
日本伊良部大桥
6
《世界桥梁》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83-84,共2页
日本冲绳被称为台风的通道,陔处的桥梁处于高温多湿、海盐含量高的自然环境下,盐售导致的劣化损伤严重,因此,要对该处修建的桥梁进行防盐害耐久性设计,以减少维修养护费用和增加桥梁寿命。
关键词 日本 大桥 耐久性设计 自然环境 劣化损伤 维修养护 盐含量 桥梁
下载PDF
混凝土结构物的损伤和维修管理(上)
7
作者 藤井学 小林和夫 端木菁 《铁道建筑》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32-38,共7页
文章叙述了混凝土结构物劣化损伤的种类和发生的原因以及是否需要修补和补强的判断标准,还介绍了几种修补材料和补强方法。
关键词 混凝土结构物 劣化损伤 裂缝 修补材料 补强方法
下载PDF
考虑围岩性质劣化的深埋软弱隧道破坏机理数值模拟研究 被引量:13
8
作者 李英杰 张顶立 +1 位作者 刘保国 房倩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56-166,共11页
介绍劣化损伤本构模型在FLAC3D中的二次开发流程以及本构模型中软弱围岩力学参数的选取原则。然后利用FLAC3D劣化损伤本构模型对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双线深埋隧道(Ⅳ、Ⅴ级别围岩)损伤破坏机理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围岩应力场特征从而确... 介绍劣化损伤本构模型在FLAC3D中的二次开发流程以及本构模型中软弱围岩力学参数的选取原则。然后利用FLAC3D劣化损伤本构模型对高速铁路客运专线双线深埋隧道(Ⅳ、Ⅴ级别围岩)损伤破坏机理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围岩应力场特征从而确定压力拱边界,在此基础上说明深埋隧道围岩受力分区特点;接着对埋深、侧压力系数、围岩级别对受力分区的影响进行数值模拟研究。研究结果表明:FLAC3D劣化损伤模型可以描述深埋隧道开挖损伤区域的损伤程度,揭示深埋隧道破坏机理即深埋洞室围岩稳定性丧失的区域集中在沿最小主应力方向的"楔形"区内;深埋隧道开挖后受力分区:由隧道洞壁往外依次为劣化损伤严重区-压力拱拱体-原岩应力区;埋深、侧压力系数、围岩级别对隧道围岩受力分区范围有很大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开挖损伤 FLAC3D劣化损伤本构模型 深埋隧道 数值模拟 破坏机理 压力拱
下载PDF
不同初始损伤程度下循环加卸围压对岩石劣化及渗流特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培森 许大强 +4 位作者 颜伟 胡昕 张晓乐 董宇航 方家鑫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2109-2124,共16页
为探究巷道围岩劣化损伤规律,明晰巷道片帮突水机制,基于Rock Top多场耦合试验仪对砂岩开展常规三轴(C组)、不同初始损伤程度下常规卸围压(W组)及循环加卸围压(X组)3种应力路径下的岩石劣化、渗流特性室内试验。结果表明:(1)X组岩石循... 为探究巷道围岩劣化损伤规律,明晰巷道片帮突水机制,基于Rock Top多场耦合试验仪对砂岩开展常规三轴(C组)、不同初始损伤程度下常规卸围压(W组)及循环加卸围压(X组)3种应力路径下的岩石劣化、渗流特性室内试验。结果表明:(1)X组岩石循环加卸围压初始,岩石轴向变形较侧向及体积变形发展缓慢,但循环加卸围压可导致岩石发生“应变累积”,使得X组岩石应力跌落点较W组出现“滞后”现象;(2)初始损伤明显影响岩石强度及对围压的敏感性,X,W组岩石初始损伤程度均与统一围压降参数(η)呈负相关,与应变围压增量比(λ_(i))呈正相关,其中,X组岩石η均小于W组,λ_(i)均大于W组;(3)X,W,C组岩石均发生了明显脆性破坏,破坏形态均以剪切破坏为主,初始损伤程度较低时,X组岩石破坏程度较大,并伴随有局部宏观裂纹出现;(4)岩石渗透率受制于岩石孔隙、骨架结构及裂纹拓展发育等因素影响,X,W组岩石渗流–应变关系曲线均可分为3个阶段,一、三阶段相一致,二阶段X组岩石渗透率整体呈先波动下降后波动上升,W组岩石渗透率整体呈波动上升;(5)X组岩石渗透率波动变化随循环等级增大而趋于明显,初始损伤程度越高,该现象越易出现,循环次数对此规律影响较小,但循环次数增加对岩石渗流起抑制作用,并且该抑制作用较围压降低导致的促进作用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初始损伤 循环加卸围压 岩石劣化损伤 渗流特性
原文传递
基于模态理论的桥梁劣化与损伤分析理论研究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潇 李航 +2 位作者 王洪杰 杨滢环 彭雪松 《中国建设信息化》 2020年第5期75-76,共2页
我国对于桥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的研究,通常是以整体探伤评估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关键则是结构的系统识别技术,也就是运用静力识别和动力识别两种算法,以通过对桥梁的静、动载模拟理论试验,评定桥梁的设计与施工质... 我国对于桥梁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处于良好工作状态的研究,通常是以整体探伤评估的方法。这种方法的关键则是结构的系统识别技术,也就是运用静力识别和动力识别两种算法,以通过对桥梁的静、动载模拟理论试验,评定桥梁的设计与施工质量,以此来确定桥梁的可靠度,检验和完善桥梁设计理论。模拟理论的基础是结构试验,即对部分结构进行测量,然后应用于模型分析,对结果进行综合比较,并对约束条件进行优化,以修正模型的刚度参数,使理论值与试验值最大程度地匹配,从而获得桥梁结构刚度变化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拟理论 劣化损伤分析 判别与定位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