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川盆地古隆起特征及对天然气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115
1
作者 李晓清 汪泽成 +2 位作者 张兴为 刘琴 燕金梅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7-351,共5页
四川盆地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 ,形成了不同规模及不同控气作用的古隆起。加里东期的古隆起因受后期多期改造 ,分布复杂 ;海西 -印支期主要发育开江古隆起 ,为继承性发育的古隆起 ;印支期泸洲古隆起是川西前陆盆地的前隆 ;燕山期的江油 -... 四川盆地在不同地质历史时期 ,形成了不同规模及不同控气作用的古隆起。加里东期的古隆起因受后期多期改造 ,分布复杂 ;海西 -印支期主要发育开江古隆起 ,为继承性发育的古隆起 ;印支期泸洲古隆起是川西前陆盆地的前隆 ;燕山期的江油 -绵竹和大兴两个古隆起明显向坳陷扩展。上述古隆起不仅改造了储层性能 ,其古圈闭为油气早期聚集提供了场所 ,而且延缓了生烃时间 ,有利于油气晚期成藏。因此 ,四川盆地的古隆起是油气勘探的重要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隆起 油气早期聚集 特征 加里东运动 印支运动 燕山运动 四川盆地 天然气 油气勘探
下载PDF
塔里木盆地中央地区的断裂系统:几何学、运动学和动力学背景 被引量:92
2
作者 李曰俊 吴根耀 +4 位作者 孟庆龙 杨海军 韩剑发 李新生 董立胜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2-118,共37页
塔中低凸起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的中段,发育4组不同方向的断裂,以北西向的塔中Ⅰ号断裂带为主干断裂,其南的近北西向断裂和近东西向断裂与之组成"入"字形构造,向西撒开;剖面上则因塔中Ⅰ号断裂带活动强度自东向西减弱而出... 塔中低凸起位于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的中段,发育4组不同方向的断裂,以北西向的塔中Ⅰ号断裂带为主干断裂,其南的近北西向断裂和近东西向断裂与之组成"入"字形构造,向西撒开;剖面上则因塔中Ⅰ号断裂带活动强度自东向西减弱而出现不同的断裂组合样式。基于地层记录和区域演化分析了该区断裂系统的活动时期和活动方式,两次重大的挤压—剪切事件分别发生在奥陶纪末和晚志留-中泥盆世,因而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可能是晋宁期山体在后期重新活动形成的加里东期陆内造山带。北西向断裂是二叠纪岩浆侵入或玄武岩喷溢的通道,之后全区断裂基本处于平静状态。结合塔里木周边造山带的演化,认为古生代—三叠纪时塔中地区的盆地发育主要受西昆仑造山带演化制约,同时叠加有古阿尔金剪切造山带的影响,这是为塔中地区特殊的构造位置决定的。侏罗纪—新近纪,该地的盆地主要与阿尔金断裂的剪切造山作用耦合发育,仅早白垩世时与塔北—库车地区同属南天山的"盆""山"系统。断裂的运动学特征取决于其动力学背景,实际上受制于邻侧的造山带发育。断裂系统的发育是塔中地区能形成复式油气田的关键条件之一,本文的研究对推进复式油气成藏的机理研究、明确近期的重点勘探靶区等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裂系统 组合方式 活动时期 加里东运动 “盆”“山”耦合 动力学背景 塔中低凸起
下载PDF
华南加里东运动初探 被引量:84
3
作者 杜远生 徐亚军 《地质科技情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43-49,共7页
华南加里东运动包含了郁南运动、北流运动(崇余运动)和广西运动,具多幕陆内造山特点。其影响范围包括扬子板块东缘"江南隆起"以东、以南广大地区。华南加里东构造带总体呈东西向展布,南部桂西右江盆地-粤南地区泥盆系不整合... 华南加里东运动包含了郁南运动、北流运动(崇余运动)和广西运动,具多幕陆内造山特点。其影响范围包括扬子板块东缘"江南隆起"以东、以南广大地区。华南加里东构造带总体呈东西向展布,南部桂西右江盆地-粤南地区泥盆系不整合于下伏的寒武系之上,中部桂东-粤中-闽西-赣南-湘南地区泥盆系不整合于奥陶系之上,靠近"江南隆起"的湘中-浙西地区泥盆系不整合于志留系之上,但钦防盆地志留系与泥盆系整合接触。寒武系-志留系为同造山盆地的复理石沉积。从寒武纪-志留纪同造山盆地由南向北迁移,盆地展布、物源供给等显示"南山北盆"的盆山格局和造山带"由南向北"挤压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源 盆地展布 加里东运动 华南
下载PDF
广西加里东运动构造古地理问题 被引量:71
4
作者 吴浩若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1期70-76,共7页
广西历来被认为是我国加里东运动的典型地区 ,志留纪末的造山运动使早泥盆世莲花山组砾岩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但是 ,实际上莲花山组只分布于广西中部的大明山 -大瑶山地区和东北部扬子地块边缘 ,并且 ,它不具备同造山期磨拉石沉积特... 广西历来被认为是我国加里东运动的典型地区 ,志留纪末的造山运动使早泥盆世莲花山组砾岩不整合于下伏地层之上。但是 ,实际上莲花山组只分布于广西中部的大明山 -大瑶山地区和东北部扬子地块边缘 ,并且 ,它不具备同造山期磨拉石沉积特征 ,而是古陆剥蚀面上新海侵序列底部的滨海相沉积。广西西部的晚古生代台地相区 ,泥盆系底部为泥岩或粉砂岩 ,超覆于寒武系台地相沉积层之上。滇东南和越南北部邻区情况类似。推测在早古生代时它们属于一个地块 ,可称为“桂滇 -北越地块”。早奥陶世云开地块和桂滇 -北越地块、扬子地块的会聚和挤压 ,形成了大明山 -大瑶山地体寒武系东西向的线形褶皱带。这是广西加里东运动的主幕。晚奥陶世—早志留世华夏地块和扬子地块的碰撞带在广西仅限于它的东北部 ,表现为震旦系—下志留统近南北向的线形褶皱带。志留纪末并无造山运动的证据。早泥盆世开始 ,可能由于地幔柱活动而使桂滇 -北越地块裂解 ,形成北越地块、靖西台地和其他更小的块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 构造古地理 加里东运动 桂滇-北越地块 广西运动
下载PDF
川滇黔桂地区志留纪构造-岩相古地理 被引量:69
5
作者 万方 许效松 《古地理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2期180-186,共7页
晚奥陶世与早志留世之间的都匀运动 ,使滇中古隆起与黔中古隆起成为一个整体隆起带(习惯上称黔中古陆 ) ,把滇东南 黔南地区与滇东北 黔北 川南地区分隔为南、北两个不同的构造沉积域。南侧的曲靖一带出露下、中寒武统 ,其上分别与中、... 晚奥陶世与早志留世之间的都匀运动 ,使滇中古隆起与黔中古隆起成为一个整体隆起带(习惯上称黔中古陆 ) ,把滇东南 黔南地区与滇东北 黔北 川南地区分隔为南、北两个不同的构造沉积域。南侧的曲靖一带出露下、中寒武统 ,其上分别与中、上志留统和下泥盆统呈假整合 ,其间缺失奥陶纪和早志留世的沉积物。北侧的禄劝—武定一带 ,下古生界的沉积序列与之相反 ,有完整的奥陶纪沉积组合 ,上与泥盆系假整合 ,其间无志留纪的沉积。这表明黔中古隆起两侧的沉积域各为独立的系统。中、晚志留世 ,黔中古隆起南侧应归属于上扬子与滇黔桂地块前陆挠曲盆地的一部分 ,由曲靖向北东经赫章的哑都到贵阳南转向湘西 ,向南则与云南的绿春海相连 ,黔中古隆起北侧的沉积域则为上扬子前陆 (川南 黔北 )盆地的边缘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滇黔桂地区 志留纪 构造-岩相古地理 沉积序列 奥陶纪 泥盆系 加里东运动 前陆挠曲盆地
下载PDF
闽西南玮埔岩体和赣南菖蒲混合岩锆石La-ICPMSU-Pb年代学:对武夷山加里东运动时代的制约 被引量:67
6
作者 徐先兵 张岳桥 +3 位作者 舒良树 贾东 王瑞瑞 许怀智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77-285,共9页
闽西玮埔岩体和赣南菖蒲混合岩位于武夷山构造带南部地区。对NNE向展布的闽西玮埔岩体两个样品进行了锆石La-ICPMSU-Pb测年,获得的年龄为447.1±4.7Ma和440.8±3.4Ma,证明这个岩体不是原来认为的印支期花岗岩,而属于加里东岩体... 闽西玮埔岩体和赣南菖蒲混合岩位于武夷山构造带南部地区。对NNE向展布的闽西玮埔岩体两个样品进行了锆石La-ICPMSU-Pb测年,获得的年龄为447.1±4.7Ma和440.8±3.4Ma,证明这个岩体不是原来认为的印支期花岗岩,而属于加里东岩体。赣南菖蒲混合岩发育于罗浮岩体的北侧,早期将罗浮岩体归于燕山早期岩体。对混合岩进行的锆石La-ICPMSU-Pb测年,获得的年龄为445.9±3.8Ma,确定这个岩体为加里东期。这些新的高精度年龄学数据为武夷山加里东构造运动时限和性质提供了精确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西南玮埔岩体 赣南菖蒲混合岩 La—ICPMS测年 加里东运动 武夷山
下载PDF
湘赣桂地区加里东期构造变形特征及成因分析 被引量:64
7
作者 郝义 李三忠 +4 位作者 金宠 戴黎明 刘博 刘丽萍 刘鑫 《大地构造与成矿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6-180,共15页
系统解剖了华南早古生代地层出露较好且加里东运动比较典型的地区,包括广西的元宝山、越城岭、大明山、大瑶山、云开大山地区以及湘赣边境等地区。通过对其褶皱、断裂形态的描述与分析发现大明山、大瑶山地区EW向的寒武系褶皱是云开地... 系统解剖了华南早古生代地层出露较好且加里东运动比较典型的地区,包括广西的元宝山、越城岭、大明山、大瑶山、云开大山地区以及湘赣边境等地区。通过对其褶皱、断裂形态的描述与分析发现大明山、大瑶山地区EW向的寒武系褶皱是云开地块在晚寒武世-早奥陶世由南向北推覆挤压的结果,而桂北元宝山、越城岭地区及湘赣边境地区NE-NNE向的早古生代地层的褶皱是由于华夏地块与扬子地块在晚奥陶世-早志留世沿郴州-临武断裂收缩挤压的结果,而且这一收缩挤压是属于陆内造山事件而不是前人所说的洋陆俯冲事件和陆-陆碰撞造山事件,且加里东运动先由南向北、后由东向西逐渐拓展,变形强度由强到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里东运动 云开地块 推覆挤压 华夏地块 扬子地块 收缩挤压 陆内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北缘塔塔楞环斑花岗岩的SHRIMP年龄 被引量:56
8
作者 卢欣祥 孙延贵 +4 位作者 张雪亭 肖庆辉 王晓霞 尉向东 谷德敏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626-634,共9页
塔塔楞环斑花岗岩套侵位于柴达木北缘加里东构造带中,面积达350km2,是我国最大的环斑花岗岩体。锆石SHRIMPU-Pb法测得其地质年龄为440±14Ma,属加里东期,晚于柴北缘UP-UPF榴辉岩、岛弧火山岩及俯冲型花岗岩的时代约30-50Ma左右,形... 塔塔楞环斑花岗岩套侵位于柴达木北缘加里东构造带中,面积达350km2,是我国最大的环斑花岗岩体。锆石SHRIMPU-Pb法测得其地质年龄为440±14Ma,属加里东期,晚于柴北缘UP-UPF榴辉岩、岛弧火山岩及俯冲型花岗岩的时代约30-50Ma左右,形成于造山运动由挤压造山向后碰撞拉张体制的转折构造环境,代表了加里东运动的终结。榴辉岩—岛弧型火山岩—俯冲花岗岩—环斑花岗岩共同构成了柴北缘构造岩浆演化的完整旋回。塔塔楞环斑花岗岩的发现和时代的准确确定对认识柴北缘加里东构造带的构造演化特征和物质组成具有重要科学意义,为阐明柴达木北缘加里东运动的构造演化和结束提供了重要的岩石学约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斑花岗岩 SHRIMP年龄 加里东运动 造山带 柴北缘
下载PDF
加里东运动构造古地理及滇黔桂盆地的形成——兼论滇黔桂盆地深层油气勘探潜力 被引量:52
9
作者 梅冥相 马永生 +2 位作者 邓军 李浩 郑宽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227-236,共10页
中国南方的滇黔桂地区,早古生代与晚古生代之交曾经发生过较为强烈的加里东运动,包括三个幕:寒武纪末期的郁南运动,中、奥陶世末期的都匀运动以及志留纪末期的广西运动;奥陶系与志留系的残留不全和晚奥陶世至志留纪大片古陆———滇黔... 中国南方的滇黔桂地区,早古生代与晚古生代之交曾经发生过较为强烈的加里东运动,包括三个幕:寒武纪末期的郁南运动,中、奥陶世末期的都匀运动以及志留纪末期的广西运动;奥陶系与志留系的残留不全和晚奥陶世至志留纪大片古陆———滇黔桂古陆的展布是加里东运动的重要体现。志留纪末期的广西运动之后,在大致相当于早古生代“滇黔桂古陆”分布的地区形成一个特殊的“滇黔桂盆地”,而且在滇黔桂盆地的主体部位常常是泥盆系直接覆盖在寒武系之上。寒武系,特别是下寒武统,由于寒武纪初期的快速海侵作用而在研究区域普遍发育烃源岩系;研究区域的泥盆系,特别是中泥盆统,在台间盆地中发育优质烃源岩。因此,巨大的构造古地理演变和海陆变迁,形成了一个晚古生代的泥盆系优质烃源岩与早古生代的下寒武统优质烃源岩的空间叠合区域,该叠合区域的加里东运动不整合面上、下的储集体即成为该地区的深层油气勘探对象,预示着滇黔桂盆地的深层存在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里东运动 构造古地理 油气勘探潜力 滇黔桂地区
下载PDF
构造运动对四川盆地震旦系油气成藏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50
10
作者 李宗银 姜华 +3 位作者 汪泽成 王铜山 鲁卫华 吕宗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23-30,共8页
四川盆地所经历的多期构造运动对油气藏的形成和改造都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为此,探讨了历次构造运动对该盆地震旦系油气成藏与富集的控制作用。基于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结合野外露头勘察,对研究区构造演化及其对储层形成、圈闭改... 四川盆地所经历的多期构造运动对油气藏的形成和改造都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为此,探讨了历次构造运动对该盆地震旦系油气成藏与富集的控制作用。基于地震、测井、岩心等资料,结合野外露头勘察,对研究区构造演化及其对储层形成、圈闭改造的控制作用开展了研究。结果认为:桐湾运动等4次构造运动控制了四川盆地震旦系油气成藏过程,其中:①桐湾运动以区域性升降运动为主,桐湾运动Ⅰ幕和Ⅱ幕造就灯影组灯二段、灯四段这2套近地表古岩溶储层的形成且大面积分布;②加里东运动形成了乐山—龙女寺大型古隆起,奠定了震旦系油气富集带形成的构造背景;③海西—印支期,震旦系以整体沉降为主,早期古隆起格局继承性发育,震旦系—寒武系烃源岩进入成油高峰期,古隆起区发育大型古油藏;④中三叠世末期的印支运动,四川盆地进入前陆盆地演化阶段,震旦系被深埋,使得古油藏发生原油裂解成气,成为震旦系重要的气源;⑤晚燕山—喜马拉雅期是震旦系气藏调整的关键期。结论指出,四川盆地震旦系天然气成藏条件良好,勘探潜力大,其中乐山—龙女寺古隆起震旦系是天然气富集的有利区带,古隆起斜坡带也是值得重视的勘探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震旦纪 乐山—龙女寺古隆起 桐湾运动 加里东运动 海面—印支运动 燕山—喜马拉雅运动 气藏形成
下载PDF
湘中南晋宁期和加里东期构造线走向变化成因 被引量:48
11
作者 柏道远 贾宝华 +2 位作者 钟响 贾朋远 刘耀荣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2012年第2期165-177,共13页
湘中南晋宁期和加里东期构造线走向横向上存在显著变化,通道—溆浦—安化—桃江一线晋宁期与加里东期构造线呈向北西凸出的弧形弯曲;湘东浏阳—川口一带晋宁期构造线自北而南由东西向转为北东—北北东向,加里东期构造线在湘南九嶷山地... 湘中南晋宁期和加里东期构造线走向横向上存在显著变化,通道—溆浦—安化—桃江一线晋宁期与加里东期构造线呈向北西凸出的弧形弯曲;湘东浏阳—川口一带晋宁期构造线自北而南由东西向转为北东—北北东向,加里东期构造线在湘南九嶷山地区和彭公庙—汝城一带为东西向,在都庞岭—塔山隆起带以及高挂山—关帝庙隆起带呈北东—北北东向,在湘中大乘山—龙山一带呈东西向。地质与地球物理资料显示湖南境内钦杭结合带与扬子陆块分界可能沿南桥—新化—隆回—苗儿山一线,自东向西由东西向转为北北东向;与华夏陆块分界可能沿川口—常宁—双牌一线,呈北东向。通过与区域挤压应力方向结合,上述构造边界走向可以较好地解释湘中南地区晋宁期和加里东期构造线方向的若干横向变化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晋宁运动 加里东运动 构造线走向变化 成因机制 板块边界 湘中南
下载PDF
江南—雪峰地区加里东期和印支期不整合分布规律 被引量:47
12
作者 陈世悦 李聪 +1 位作者 张鹏飞 王岳军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212-1219,共8页
江南—雪峰造山带的构造性质长期以来存在争议。通过对江南—雪峰地区加里东期和印支期不整合面的野外勘查,发现加里东期不整合面空间展布和影响范围分别以安化—溆浦断裂和慈利—保靖—三都断裂为界,安化—溆浦—靖州断裂东南侧为加里... 江南—雪峰造山带的构造性质长期以来存在争议。通过对江南—雪峰地区加里东期和印支期不整合面的野外勘查,发现加里东期不整合面空间展布和影响范围分别以安化—溆浦断裂和慈利—保靖—三都断裂为界,安化—溆浦—靖州断裂东南侧为加里东运动的强烈褶皱变形区;两断裂之间为弱变形区;慈利—保靖—三都以西广大区域以垂直抬升运动为特征,没有明显的加里东期褶皱运动。印支期不整合分布规律与加里东期有一定的继承性,其空间展布以蒲圻—慈利—保靖和咸宁—鹤峰—龙山两大断裂为界。蒲圻-慈利-保靖以东为印支运动的强烈褶皱变形区,咸宁—鹤峰—龙山断裂以西为平行不整合分布区。两断裂之间为微角度不整合分布区。从不整合面的分布特征推测印支运动的影响范围向西推进更远。研究表明江南—雪峰隆起区只处于加里东期和印支期两期陆内造山运动的西边缘,而不是其构造中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里东运动 印支运动 不整合面 江南—雪峰地区
下载PDF
雪峰造山带及邻区构造变形和构造演化研究新进展 被引量:35
13
作者 柏道远 钟响 +3 位作者 贾朋远 熊雄 黄文义 姜文 《华南地质与矿产》 CAS 2015年第4期321-343,共23页
雪峰造山带位于江南造山带西南段,呈自南往北由NNE-NE-E W 向的弧形展布.笔者近几年来在区域地质调査和有关基础地质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雪峰造山带及邻区构造变形和构造演化方面存在的若干地质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新... 雪峰造山带位于江南造山带西南段,呈自南往北由NNE-NE-E W 向的弧形展布.笔者近几年来在区域地质调査和有关基础地质研究项目实施过程中,针对雪峰造山带及邻区构造变形和构造演化方面存在的若干地质问题进行了调查研究,取得以下主要新的认识或进展.(1)于雪峰造山带中段东部地区发现新的变形类型即大型膝褶带;造山带南段-中段在加里东期和早中生代均在NW-N W W 向挤压下发生过显著的构造变形和隆升;溆浦-靖州断裂东、西两侧分别为区域雪峰推覆构造的根带和中带,变形强度以该断裂为界东强西弱;南段-中段东部在加里东运动和早中生代构造运动中均具有背冲构造样式,但早中生代背冲构造的中轴相对加里东期向西迁移20?25km 以上.雪峰造山带北段西部也具背冲构造样式,加里东期逆冲推覆强度和隆升幅度明显大于南段-中段,暗示加里东运动区域挤压应力方向为S N 向.(2)前人于沅麻盆地东部及东侧外围地区厘定的多个“飞来峰”实为与逆冲断裂和正断裂有关的断夹块.(3)沅麻盆地中新生代经历了中三叠世晚期印支运动中区域NW- N W W 向挤压、晚三叠世-早侏罗世区域S N 向挤压、中侏罗世晚期早燕山运动中NWW-近E W 向挤压、早白垩世区域NW-S E 向伸展、晚白垩世S N 向伸展、古近纪中晚期N E 向挤压以及古近纪末-新近纪初N W 向挤压等7 期构造事件,其中多数事件在靖州盆地断裂与节理变形中同样得到反映.(4)详细的构造解析确证湘东南印支运动挤压应力方向为N W W 向、构造线走向为N N E 向,否定了近年来部分研究者提出的该地区S N 向挤压观点.(5)湘中盆地西部构造变形的运动学特征为自北西向南东逆冲,而不是前人所认为的自南东向北西逆冲;盆地西部向SE逆冲主要与雪峰造山带东缘向SE逆冲以及城步-新化岩石圈断裂向西俯冲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峰造山带及邻区 构造变形 动力机制 新元古代 钦杭结合带 花岗岩 加里东运动 中生代盆地性质
下载PDF
从板缘碰撞到陆内造山:华南东南缘早古生代造山作用演化 被引量:34
14
作者 徐亚军 杜远生 《地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33-353,共21页
华南的广西运动被认为是发生在早古生代的陆内造山作用,然而触发陆内变形的地球动力学机制仍然不清.广西运动形成了泥盆系与下伏岩石之间广泛的不整合面以及分布在局部地区的下古生界内部的多个不整合面.广西运动期间的构造热事件和古... 华南的广西运动被认为是发生在早古生代的陆内造山作用,然而触发陆内变形的地球动力学机制仍然不清.广西运动形成了泥盆系与下伏岩石之间广泛的不整合面以及分布在局部地区的下古生界内部的多个不整合面.广西运动期间的构造热事件和古生物响应时间在460~380Ma,时间上对应于奥陶系和泥盆系之间的多个不整合,而分布在华南南缘的寒武系和奥陶系之间的不整合面(郁南运动)仅与少量的530~480Ma之间的变质事件相当,但是却同步于广泛分布在东冈瓦纳北缘的造山事件.华南南部寒武系-奥陶系不整合面上下的碎屑锆石年代学研究表明,早古生代华南与印度北缘相连,而三亚地块在寒武纪是澳大利亚西缘的一部分,直到奥陶纪才与华南拼合,同步于冈瓦纳最终的聚合.郁南运动之后,华夏板块处于冈瓦纳内部,来自冈瓦纳东缘造山作用的应力向大陆内部传播,在具有弱流变学性质的南华盆地聚集,导致盆地构造反转,触发了广西运动.早古生代的华南经历了从板缘碰撞(郁南运动)到陆内造山(广西运动)的演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西运动 郁南运动 加里东运动 陆内造山作用 华南 构造地质
原文传递
雪峰造山带中段地质构造特征 被引量:33
15
作者 柏道远 熊雄 +3 位作者 杨俊 钟响 贾朋远 黄文义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399-418,共20页
雪峰造山带的地质构造特征认识尚存在较多分歧。通过构造剖面测制并结合区域地质调查,对雪峰造山带中段东部怀化—两丫坪地区的形变类型、变形时代、变形强度、剖面结构以及构造变形的运动学特征、成因机制和构造体制等进行了较全面的... 雪峰造山带的地质构造特征认识尚存在较多分歧。通过构造剖面测制并结合区域地质调查,对雪峰造山带中段东部怀化—两丫坪地区的形变类型、变形时代、变形强度、剖面结构以及构造变形的运动学特征、成因机制和构造体制等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研究,取得以下主要认识和进展:(1)雪峰造山带中段形变类型主要有板劈理、折劈理、褶皱及与褶皱同走向的大型膝褶带、逆断裂、正断裂、右行走滑断裂等;(2)加里东运动和早中生代构造运动(印支运动与早燕山运动)中均存在明显的挤压变形,构造体制均为NW—NWW向挤压,形成NE—NNE向褶皱和逆断裂,加里东运动尚形成了板劈理和大型膝褶带;(3)雪峰造山带中段以溆浦—靖州断裂为界分为东带和西带,分别为加里东期区域雪峰逆冲推覆构造的根带和中带。东带板劈理发育,西带板劈理不发育且上古生界与下伏地层产状相近,表明加里东运动中东带变形强度明显大于西带,不整合特征、抬升幅度、逆冲断裂的发育特征等表明早中生代构造运动中东带变形较强,而西带变形较弱;(4)劈理优势倾向以及褶皱轴面和逆断裂的倾向,反映雪峰造山带东带加里东运动和早中生代构造运动中均具有背冲构造样式,但早中生代背冲构造的中轴相对加里东期向西迁移25 km以上;(5)南华纪早期溆浦—靖州断裂以东大幅伸展断陷并接受巨厚沉积,晚古生代期间断裂东侧大幅伸展沉降而构成湘中沉积盆地的西边界,反映雪峰造山带东带为一块体强度低的构造薄弱带,这是其变形强度大于西带及成为雪峰推覆构造根带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峰造山带中段 加里东运动 早中生代构造运动 NW—NWW向挤压 溆浦—靖州断裂 构造分带 背冲构造
下载PDF
加里东古隆起震旦—寒武系成藏条件 被引量:31
16
作者 徐世琦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7-10,共4页
通过对烃源条件的研究,认为四川盆地加里东古隆起下古生界震旦系气藏的天然气具有烃类组成差别小、非烃组成差别大、甲烷碳同位素值差别大的特征。储层沥青和烃源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如正构烷烃、三环萜烷、五环三萜烷、10—脱甲基藿... 通过对烃源条件的研究,认为四川盆地加里东古隆起下古生界震旦系气藏的天然气具有烃类组成差别小、非烃组成差别大、甲烷碳同位素值差别大的特征。储层沥青和烃源岩中生物标志化合物如正构烷烃、三环萜烷、五环三萜烷、10—脱甲基藿烷和甲基藿烷等,均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确证了震旦系的油气主要来自下寒武统筇竹寺组的泥质岩。烃源岩厚度大、丰度高、类型好、生烃强度大、供烃时间长,可以为古隆起带大中型圈闭提供充足的天然气。震旦—寒武系的储层以古岩溶型为特征,古岩溶作用强烈,存在着两种类型的古岩溶发育模式、八种次生孔隙、三种洞穴及五种裂缝。储层基质具有低孔低渗特点,储集类型主要是裂缝—孔洞型,储层在纵横向上的分布较稳定。古隆起天然气具有早、晚期聚集的特征,其成藏也可划分成早期成藏和晚期成藏两种类型。综合分析认为,古隆起天然气成藏需要具备“三高一强一联系”的控制因素:“三高”是指圈闭的高封存能力、较高的构造部位、较高的圈闭隆起幅度;“一强”是指圈闭要有较强的构造形变程度;“一联系”是指现今圈闭与早期形成的古油气藏具有密切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加里东运动 震旦纪 寒武纪 气藏形成
下载PDF
论四川盆地下古生界5次地壳运动与油气勘探 被引量:31
17
作者 陈宗清 《中国石油勘探》 CAS 2013年第5期15-23,共9页
四川盆地早古生代曾发生澄江、桐湾、云贵、冶里及加里东等5次地壳运动,其动力主要来自印度板块的向北俯冲和欧亚板块的向东漂移,并与青藏板块相碰撞,使青藏板块迅急向东,在盆地西部龙门山一带的薄弱地带发生断裂,致使青藏板块向东逆覆... 四川盆地早古生代曾发生澄江、桐湾、云贵、冶里及加里东等5次地壳运动,其动力主要来自印度板块的向北俯冲和欧亚板块的向东漂移,并与青藏板块相碰撞,使青藏板块迅急向东,在盆地西部龙门山一带的薄弱地带发生断裂,致使青藏板块向东逆覆于扬子地台板块之上,相继四川盆地形成。5次地壳运动使龙门山大断裂带规模一次比一次大,使下古生界油气勘探储层也逐渐东移,勘探范围也逐渐变小。经勘探证实,共形成了雅安—龙女寺、泸州和天井山3个古隆起,是油气勘探的有利地区,特别是雅安—龙女寺古隆起区,不但规模大,各时期碳酸盐岩储层发育,局部构造多,且其西北翼遭受剥蚀的程度较深,经大气淡水长期淋溶,各储层必然会产生大量的古岩溶缝、洞,当其彼此纵横向相互交切后便可形成一个庞大的缝、洞网络空间,对油气聚集成藏十分有利。泸州古隆起和天井山古隆起上,也有较多局部构造可供钻探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下古生界 桐湾运动 加里东运动 油气勘探
下载PDF
新疆柯坪—巴楚地区志留纪含鱼化石地层序列与加里东运动 被引量:31
18
作者 赵文金 王士涛 +1 位作者 王俊卿 朱敏 《地层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25-240,共16页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巴楚一带发育一套古生代红色岩系,包括塔塔埃尔塔格组、依木干他乌组和克兹尔塔格组,其中的生物群以鱼类、腕足类、双壳类和腹足类等为主。重新厘定这套红色岩系各组的定义,并依据鱼类化石资料,将其与华南板块扬... 塔里木盆地西北缘柯坪—巴楚一带发育一套古生代红色岩系,包括塔塔埃尔塔格组、依木干他乌组和克兹尔塔格组,其中的生物群以鱼类、腕足类、双壳类和腹足类等为主。重新厘定这套红色岩系各组的定义,并依据鱼类化石资料,将其与华南板块扬子区的有关地层进行了对比,认为其皆为志留纪。现有资料表明,志留纪期间塔里木板块与华南板块同属一个鱼类古动物地理区系,即东原特提斯大区的泛华夏盔甲鱼类区系。依据地层格架和鱼群面貌等,两大板块在志留纪温洛克世之前曾连在一起或靠得很近,可能组成塔里木—华南联合板块;晚期加里东运动在两大板块上产生了同样显著的影响,皆表现为兰多维列世特列奇期之末发生的大规模整体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地层 古动物地理 加里东运动 志留系 柯坪 巴楚 新疆
原文传递
四川盆地志留系层序地层及有利储集层分布 被引量:27
19
作者 张林 魏国齐 +3 位作者 郭英海 汪泽成 吴世祥 沈珏红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8,共3页
四川盆地志留系在加里东运动抬升剥蚀中仅残留下统地层,文章旨在研究其层序特征,指出有利勘探区。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识别志留系进行层序界面,划分划分出5个层序、10个体系域,建立等时地层格架,分析储集层展布规律。志留系层序由加积... 四川盆地志留系在加里东运动抬升剥蚀中仅残留下统地层,文章旨在研究其层序特征,指出有利勘探区。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识别志留系进行层序界面,划分划分出5个层序、10个体系域,建立等时地层格架,分析储集层展布规律。志留系层序由加积—退积的准层序组构成海侵体系和加积—进积的准层序组构成的高位体系域组成。储集岩有滨岸砂坝相的砂质岩和生物礁及生物浅滩碳酸盐岩,川东以“小河坝砂岩”碎屑岩储集层为主;川南以生物礁及生物浅滩灰岩储集层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储集层 志留系 分布 等时地层格架 加里东运动 有利勘探区 层序地层学 层序特征 层序界面 展布规律 碳酸盐岩 体系域 准层序 生物礁 储集岩 碎屑岩 划分 组构 加积 浅滩 剥蚀 抬升 海侵 滨岸 砂岩 灰岩
下载PDF
海南岛几个重大基础地质问题的探讨 被引量:26
20
作者 张业明 徐安武 +3 位作者 付建明 赵子杰 吴桂捷 曾波夫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6期568-575,共8页
海南岛有无泥盆纪地层?有无加里东运动?有无加里东期花岗岩?历来是大家关注和争论的焦点问题。在1:5万昌江县幅和邦溪幅地质调查研究中,笔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首次在海南岛发现珊瑚化石Cystophrentis kalaohoe... 海南岛有无泥盆纪地层?有无加里东运动?有无加里东期花岗岩?历来是大家关注和争论的焦点问题。在1:5万昌江县幅和邦溪幅地质调查研究中,笔者对上述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取得了一些重要进展:首次在海南岛发现珊瑚化石Cystophrentis kalaohoensis Yu,结合旋回地层学研究认为,在昌江县鸡心—鸡实一带南好组(C_1n)中下部可能存在中晚泥盆世地层;首次发现并圈定了加里东期花岗岩体,时代为369~410Ma,并认为属加里东岩浆旋回较晚期的产物;根据区域不整合关系,变质和变形构造特征,进一步确定了加里东运动是海南岛地壳演化历程中一次极其重要的造山事件,区域上与华南地区晚加里东运动进行对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泥盆系 加里东运动 花岗岩 海南岛 基础地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